基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干预的产业转型升级模型

2016-01-20 07:54:27康凌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税收政策

康凌翔

(宁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基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干预的产业转型升级模型

康凌翔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会受到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干预。地方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改变企业的成本或收益,企业参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为将会发生改变,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也会发生改变。以产业补贴和税收政策来代表产业政策的干预,通过构建模型可以分析在地方各种产业政策的干预下,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行为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

关键词:产业政策干预;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补贴;税收政策

一、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干预的企业行为模型构建

在有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企业就会考虑这种干预给其经营带来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的变化,然后决定自己的经营行为,尤其是企业会决定如何改变其在新、旧产业之间的资源投入和产出。为了反映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企业经营收益、成本和风险的改变,本文以地方政府对企业在新产业上的产出补贴、投入补贴、税收水平等变量来代表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干预的方式和程度。选取这些变量的原因如下:首先,当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实施边际激励时,地方政府会针对企业在新产业上的投入增加量或产出增加量给予补贴,或者针对企业在旧产业上的投入和产出给予惩罚或限制,而这样的产业政策激励可直接以企业在新产业投入和产出上获取的补贴以及在旧产业上缴税的多少来代表其政策干预的方式和程度;其次,当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进行规模激励时,地方政府会针对企业在新产业上的产出规模设定一个规模标准,通常是企业的产出规模达到设定规模时,地方政府就给予一定的补贴或提供某种优惠帮助,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企业在新产业上的产出或投入达到一定规模后,就能获得一定量的额外收益,对于一个在新产业上将不断发展扩大的企业来说,这类产业政策激励可以与产出成比例的补贴来代表;再次,当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进行风险激励时,地方政府会对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的高风险给予高的风险补贴,提高企业在这方面的风险期望收益,这也是风险激励的本质,因此,仍可近似地以企业在新产业投入或产出上按比例获取的补贴来代表这类产业政策激励作用。

假设某一旧产业中有两家风险偏好型企业愿尝试向新产业转型升级,分别为i和j,每家企业在新产业上面对产品市场需求函数仍为p=a-bQ,其中Q=qi+qj,a、b为常数,a,b>0,Q≤a/b。那么,在有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和税收政策下,两家企业的利润方程式可分别表示为下面的方程组:

(1)

(2)

再次,s1为地方政府对企业在新产业投入上的边际激励补贴,其目的是增加企业在新产业上的研发、开拓等培育或者是升级的投入;而s2为地方政府对企业在新产业产出规模上或产业升级规模上的激励补贴,其目的是不管新产业成熟到什么程度,都想增加企业在新产业上的产出或升级规模。其中s2可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构成,即s2=s3+s4。s3为地方政府对企业在新产业产出上或在产业升级上边际激励补贴,s4为地方政府对企业在新产业上的规模激励补贴,或在产业升级上的规模激励补贴[1]。

对(1)、(2)式求一阶条件∂πi/∂qi=0和∂πj/∂qj=0得:

(3)

(4)

将(4)式代入(3)式得企业i的最优产量为:

(5)

将(3)式代入(4)式得企业j的最优产量为:

(6)

由(5)、(6)式得Q*为:

(7)

将(7)式代入(1)式得企业i的利润为:

(8)

对(8)式求一阶条件∂πi/∂xi=0得企业i的最优投资水平xi为:

xi=A1xj+B1

(9)

根据i、j的对称性求解企业j的最优投资水平xj为:

xj=A1xi+B1

(10)

(11)

企业j的最优投资水平x*为:

(12)

将(11)、(12)式代入(5)式得企业i的最优产出:

(13)

上述(11)和(13)式代表有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干预时,某一典型企业从事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为选择。从这两个表达式可以看出,两个等式的值都与t1、t2、s1、s2有关,说明有了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干预后,企业向新产业转型升级的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都将受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惩罚和激励的影响。

二、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干预下的企业行为分析

这里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有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后的企业行为特点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一是地方产业激励政策对市场机制作用因素的影响,即θ、β等因素的作用是否因s1、s2而发生改变和如何改变;二是t1、t2、s1、s2等政策本身引起企业行为发生的改变,相应的产业转型升级效果如何。

1.产业激励政策对θ作用的影响

首先,由(11)、(13)式得:

(14)

(15)

由于θ代表旧产业的资本收益率,或者新旧产业之间资本收益对比,所以(14)、(15)式表明,企业根据新、旧产业之间的资本收益率对比来决定其在新产业研发、开拓上的投入和产出,且旧产业单位资本收益越高,企业在新产业发展上的投资越少,在新产业上的产出也越少。

其次,由(14)、(15)式进一步得到下面的两个关系式。

(16)

(17)

(18)

(19)

不等式(16)、(17)的值都不为零说明,当有了政府鼓励企业向产业转型升级的补贴政策后,与不存在这种激励政策相比,企业改变了资本在新旧产业之间的流动幅度,也就是企业增加和减少对新产业的资本投入时,增加和减少的幅度都变大了。原因是,有了政府产业政策补贴后,企业在新产业上的投入确实比原来增加了,但企业在新产业上研发、开拓所进行的投入为其带来的收益是边际递减的,或者说这方面的资本投入成本是边际递增的,所以企业在新产业上增加投入后,再要获取同样的收益,资本成本的变动幅度更大了,从而θ发生1单位变动时,对应于新产业上的1单位收益所需变动的资本投入量也就更大了[2]。

2.产业激励政策对β作用的影响

首先,由(11)、(13)式得:

(20)

(21)

其次,由(20)、(21)式进一步可得:

(22)

(23)

(24)

(25)

上述各式的值都不一定为零,说明伴随β的变化,企业在投资变化和产出变化的变化幅度上都会受政府产业补贴政策s1、s2的影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伴随β变化,企业在投资变化和产出变化上的变化幅度是由单位投资的收益和单位产出的收益决定的,而s1、s2的大小会影响企业单位投资的收益和单位产出的收益,所以由企业利润最优化行为所决定的企业的投资和产出变化幅度因s1、s2而改变,当然改变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取决于等式中各因素的对比。

由此可得:

(26)

该式的数值与s1、s2也无关,表明企业之间在新产业投资上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不因政府的产业补贴政策s1、s2而改变。因为政府的产业补贴政策s1、s2是对所有企业的,当一家企业因为政府的产业补贴政策s1、s2而改变对新产业投资的力度时,别的企业也会同样这么做,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恰好抵消掉s1、s2对企业行为产生的作用,所以最终体现出来的是企业之间投资相互影响关系不受政府产业补贴政策的影响。

3.政府补贴政策本身对企业在新产业上的投入和产出的影响

(27)

(28)

(29)

(30)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7)不等式至(30)不等式可进一步得出:

(31)

(32)

(33)

不等式(33)变形后可更为直观地表示为

(34)

4.政府税收政策本身对企业从事产业转型升级行为的影响

首先,由(11)和(13)式可得

(35)

(36)

(37)

(38)

其中,X=9bγ(1-t1)θπ0+9bγ(1-t2)-2(1-t2)(2-β)(1+β),Y=2(2-β)s2+9bs1。

如果政府不是对新产业的利润征税,而是直接对企业在新产业上的产出征税,则情况就不一样,这时政府对新产业征税一定会导致企业减少对新产业的投入和产出。作为对比,对这种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在(1)式和(2)式中令t2=0、s2=s-t3,代表政府对新产业的产出征税,那么,(11)式和(13)式就变为:

(39)

(40)

由这两式得:

(41)

(42)

(41)式和(42)式说明了政府直接对产出征税一定导致企业在新产业上的投入和产出减少。

三、结论

在中国的转型体制下,地方政府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干预企业经营行为的方式和可利用的途径很多,从而总能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跟随地方政府的意愿行事。而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各类干预和影响都可简化到企业在新、旧产业经营中的成本和收益的变化上,所以用企业在新产业上的单位投资补贴和产出补贴来代表政府的激励政策,用企业在新旧产业上缴纳的税收代表政府的惩罚政策。

对于地方政府的产业激励政策来说:

首先,其会影响市场机制作用于企业行为的程度:当θ变化时,企业在新、旧产业之间的投资和产出变化幅度都比完全市场机制下更大了;当β变化时,企业在新、旧产业之间的投资和产出变化幅度与完全市场机制下相比也变化了,只不过是变更大了还是变更小了是不确定的,要看新产业市场本身的结构状况;当β变化时,企业在新产业上的产出变化方向会因产业政策而改变,尤其β影响企业在新产业上产出是增加还是减少的β临界值比完全市场机制下更高了。

其次,政府产业激励政策对有些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产生影响,包括:当θ变化时,企业在新、旧产业之间的投资和产出变化方向不因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而改变;当β变化时,企业在新、旧产业之间的投资变化方向也不因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而改变。

再次,政府的产业激励政策对企业发挥作用的力度与企业的θ和β有关,基本结论是,θ会减弱政府补贴政策的作用效果,β会促进政策补贴政策在产出上的激励效果,但会减弱补贴政策在新产业发展投入上的激励效果。

最后,政府在企业投入上和产出上的激励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区别在新产业的培育上,或者说在新产业的研发、开拓投入上,一般来说,新产业的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或者人们对新产业的产品偏好弱,或者新产业的研发、开拓过程中的正外部性较大,则在激励企业培育新产业上,对企业的投入进行补贴比对企业的产出进行补贴,效果要好;相反,新产业的产品市场竞争不激烈,或人们对新产业的产品偏好强,或者新产业的研发、开拓壁垒强,在激励企业培育新产业上,则对企业的产出进行补贴比对企业的投入进行补贴的效果要好;第二个区别在新产业的产出规模上,企业在新产业研发、开拓过程中的正外部性越大、新产业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人们对新产业的产品偏好弱,则对企业的投入进行补贴比对企业的产出进行补贴效果要好,也就是更能增加新产业的产出规模,反之则相反;第三个区别在新产业发展的合理性上,当新产业技术和市场不成熟时,如果新产业产出过多,就会超过经济对新产业的产品吸纳能力,也意味着在新产业上过度浪费社会资源,新产业的发展状况就是不合理的。如果新产业的技术和市场经营方式都已成熟,但其产出不能满足经济对新产业的强大需求,新产业的发展状况是不合理的。按这样的判断标准,分析发现,有了政府的产业激励政策后,同样的补贴支出,如果用在企业的产出补贴上比用在企业的投入补贴上,更能导致不成熟的新产业过度扩大生产规模。

就地方政府的产业惩罚政策来说,政府对旧产业进行征税,或者对旧产业的征税税率提高,都能促使企业对新产业的生产投入和产出的增加,而且还促使企业对新产业的研发、开拓上的投入增加。而政府对新产业的征税效果得看情况而定,如果政府对新产业产生盈利后进行征税,这种征税有可能抑制企业在新产业上的投入和产出,也有可能促使企业在新产业上的投入和产出增加,取决于新产业的市场结构状况。如果新产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很激烈、人们对新产业产品的偏好很弱、新产业发展所需付出的成本很高、政府对新产业的单位补贴很高,政府对新产业的利润征税有可能导致企业增加对新产业的投入和产出。不过大多情况下政府对新产业的利润征税会抑制企业在新产业上的投入和产出。不过,如果政府直接对新产业的产出征税,则一定导致企业在新产业上的投入和产出减少。

参考文献:

[1]NWAOBI G C.Emission policies and the Nigerian economy:simulations from a dynamic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J].Energy Economics,2004,26(5):921-936.

[2]SOETE L.From industrial to innovation policy[J].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2007,7(3):273-284.

[3]SRHOLEC M.High tech expor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a symptom of technology spurts or statistical illusion?[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7,143(2):227-255.

[4]江海潮.产业政策激励、产业剩余分配与产业政策效应[J].产业经济评论,2007(2):105-123.

[5]张泽一,赵坚.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7-31,46.

[6]剧锦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变量”:政府与市场分工[J].改革,2011(3):31-37.

(责任编辑:张任之)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Mode Based on

Industry Policy of Loc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KANG Lingxiang

(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

Abstract:Enterprises engaged i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re affected by the industrial policy of loc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Local government changes the cost or profits of enterprise by industrial policy,so that the behavior and result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ccordingly change.This paper uses industrial subsidies and tax policies to represent the industrial policy intervention,analyses different kinds of local industrial policy intervention by constructing the model,the changes of behavior of enterpris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aus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ccordingly.

Keywords:industrial policy intervention;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industrial subsidies;the tax policy

作者简介:康凌翔(1978—),女,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基于品牌民族情结的少数民族消费行为异质性机理研究——以回族为例”(71262012);宁夏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软科学)“宁夏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15-03-19

中图分类号:F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2016)01-0058-09

DOI: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6.01.007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税收政策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税收政策研究
冰雪运动(2019年3期)2019-08-23 08:10:38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对外经贸(2016年11期)2017-01-12 00:53:54
“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中州学刊(2016年11期)2017-01-06 02:05:39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联动关系分析
“五大发展理念”背景下吉林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商(2016年31期)2016-11-22 22:18:33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视界(2016年12期)2016-05-25 20:19:41
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