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派往事

2016-01-19 14:44师亚峰
曲艺 2015年11期
关键词:曲艺

师亚峰

锦绣中华碧水青山,怎料想,皇朝梦碎遍野狼烟。民国初,军阀混战内忧外患,九一八日寇铁蹄践踏我家园。三一年东北三省日军侵占,倭寇贼三七年又兵进中原。民族危急,家国灾难,自有那报国英豪保卫家园。曾记得,多少将领为国捐躯,曾记得,多少勇士侠胆忠肝,曾记得,多少同胞舍生忘死,曾记得,多少百姓抗战支前。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却有人苟且偷生当汉奸。七十年岁月如梭,星移斗转,慢压檀板,缓动丝弦。表一表,论一论,难忘当年。旧社会,艺人卑微,身份低贱;心中却,怀揣国恨,大义凛然。铭记历史,拨散硝烟,请诸位细听俺话说从前!

(白)话说:1940年,也就是民国二十九年冬季,在东北沈阳“公益茶舍”门外,那真是,霓彩灯光,闪烁夺目。大幅海报,内容丰富。五色彩字,上书头衔。坠子大王,横盖河南。左下边用正楷金字写下:京津名角“乔清秀”,右下边写着河南坠子“乔利元”。再往下看是曲目表,今天叫作节目单!上面有单口,有对唱,有小段儿,有中篇。有大书《包公案》《独占花魁》有唱片。海报末尾用黑墨隶书写了几行小字:重金邀请、坠子明星、沈阳献艺、机遇难逢。每日两场,过时不候。座位有限,请速抢购!这就是过去的广告!乔利元,乔清秀夫妇当时在沈阳的演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更有人彻夜不睡,门口排队。不吃不喝,就为捧角儿!不是俺说书任性,当时的确“粉丝”太多!!!俗话说,人怕出名,树大招风。怎料想,噩梦出在,沈阳之行。日本人,侵占东北,无恶不作。狗汉奸,欺压良善,卖国求荣!这一天,演出刚刚结束!有四个人横冲直撞进了后台,前两个,内穿便衣短袄,外披狐皮坎夹,头戴着貂皮宽边儿礼帽,脚踩德国进口翻毛皮鞋,腰间一根四指宽牛皮武功带,肩上斜挎一把“王八盒子”手枪;后两个,一身日本军装军帽,脚下是长筒马靴,踩的台板是嘎嘎作响!他们是谁啊?!前边这俩是宪兵队的狗腿子——“金四”“辛建猴”;后面穿军装的是日本鬼子平井的翻译官——李光玲和王子琪!没记错的话,这几个二鬼子已经是第五次来找乔先生啦!虽然没长着青面獠牙但他们四个从前场往后台一走,大家伙就好像躲瘟神一样!挤的挤,抗的抗,躲的躲,藏的藏,叽溜咣当闪了个净光。他们四人是大摇大摆来到后台,不像前几次砸场子,搅书局,非要演员陪酒席那样无赖泼皮,反到虚情假意的多了一丝客气!李光玲走到乔利元跟前,从军装口袋里拿出一封请柬说道:“乔先生,给你道喜呀!”乔利元说:“我一个贫贱艺人,说书糊口。一家老小尚难全保,我还能有啥喜事?”一句话把李光玲弄得是“一口仨煎饼,噎得不轻”!这时候王子琪上前说道:“乔老板,说话得有分寸哪!我们是奉了公差来找你,所以才给你留些脸面,别不识抬举!”顺手抓过来李光玲手里的请柬,扔给乔利元:“乔老板,后天是平井太君的寿诞,太君特地让我们来请你去唱堂会!他老人家说啦 ‘大大的礼金,统统的优待,还望乔老板,赏光啊?!”乔利元推脱道:“俺这本是山野秋风,乡间小调。也就是中国平民,消遣玩赏的东西,怕是日本军官听不明白,耽误他们瞌睡呀!”“金四”“辛建猴”这俩狗腿子急忙插话:“听不懂你也得去!太君多聪明啊!听不懂他会装听懂啊!对!一听弦子响,点头加鼓掌。演员把躬鞠,太君喊‘吆西,吆西吆西,大大的吆西!”王子琪大喊一声:“多嘴!”转身对着乔利元:“乔老板,你要是识相的话就去演出,要是不去,可是有碍于‘大东亚共荣啊!”这时候乔清秀迈上一步说道:“几位军官,我女流之辈本不该多嘴,但是我们和剧场签署的有合同,江湖艺人,诚信为本。几位 邀请,恕难从命啊!”“乔老板,你不要不识抬举!”“乔女士,你不要蹬鼻子上脸!”“乔利元,你骨头没我的刑具硬!”“乔清秀,祸到临头后悔晚!”听他们说完,乔利元气得是牙根紧咬,双手攥拳,两眼充血,气压胸前:“俺……俺虽是,唱曲儿艺人,身份卑贱,可也是中华子孙,七尺儿男。说书糊口,敬业重艺,绝不能欺师灭祖,去当汉奸!”“你!呸!来人哪!抓,抓起来!乔利元他私通八路,乔清秀把抗日宣传!给我抓起来这两个反日份子,统统地收监!”贼汉奸怒冲冲喊了一声,狗腿子呼呼啦啦往上拥。这边把乔清秀上了法索,那边把乔利元上了绑绳。推推搡搡往外走,宪兵队里就把车停。他二人,分别被押进了审讯室,一上一下分两层。乔利元二楼上面遭迫害,乔清秀隔着楼板听得清。黑漆漆牢房好似阎王殿,冷嗖嗖寒风就像冤魂鸣。血淋淋刑具就是刀山架,凶残残灭绝人性日本兵。一声声逼迫似狼嚎,一条条恶狗更逞凶。一句句审问如鬼叫:

(白)乔利元,你只要同意给太君服务,我们马上放行!一阵阵呐喊似雷鸣——

(白)愿为人民唱到死,绝不给贼哼一声!你!!!放狗!!!

青天无白日啊,

乌云把月蒙,

谁为民做主啊,

冤屈何人平?

可怜乔清秀啊,

悲声乔先生。

利元为谁死啊,

清秀为谁疯?

逢人开口问哪,

谁曾见先生?

梦里总相伴哪,

醒来却是空!

江边声声喊哪,

利元快回程。

相思添重病啊,

香魂赴幽冥!

谁能把穷苦百姓来解放?

谁给咱受罪的人民把腰撑?

谁带咱拿起武器闹革命?

谁领咱走出黑暗见光明?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赶走了昏暗的伪政府,

打跑了日本东洋兵!

人民真正得解放,

法办汉奸雪冤情!

子子孙孙跟党走,

心如太阳一般红!

铭记耻辱家国恨,

为党为国献忠诚!

同心共圆中国梦,

咱盛世欢歌颂太平!

创作构想: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全世界人民都在纪念回顾、反思和总结这一历史事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人民,更是以各种形式来庆祝。

作为我个人,从没有写过河南坠子,接到河南省曲艺团袁满团长指派的为中国曲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场演出”创作新作品的任务,我既意外惶恐,又万分荣幸。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本身是山东快书和相声演员,在团里归为说口类,却是让我写河南坠子唱词;惶恐的是,我只是一个河南坠子爱好者,并非专业出身;可又万分荣幸的是,中国曲协、河南省曲协、河南省曲艺团给我的机会。

当时袁团长给我发了条微信,就一句话“写个抗日题材的坠子”。就这九个字,我也没问是什么活动,什么时间演出,就回了个“好,我试试”。过了一会他打过来电话,把事情详细一说,我可傻啦!这可难办啦!写是不写?!怎么写?!写什么?!能写成吗?!脑子里乱啦,心里紧张啦!说实话原本想推了不写了,可是想起相声表演艺术家、曲艺作家余文光老师临终的嘱咐,想想袁团经常对我说的话“曲艺要自救,靠自己……”我就咬着牙硬“上”吧!没有第一次哪有将来啊!

离演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光想题材就想了一个月。什么电影、老歌、故事、传说,反正是看了很多,唉!还是不知道写啥好……

有一次演出的路上,团里的坠胡老师陈胜利先生问我,“段子写了没有?”我回答得很干脆:“没有。抗战的故事太多了,实在不知道写什么更好!”听完我的话他的表情实在太“卡通”啦!然后他加重紧张的语气说:“可快没时间啦,你总得给我个谱曲的时间吧,演员得排练吧,得压压场吧?”我赶紧解释:“不是不写,主要是没思路,不知道写什么人写什么事。对了,咱曲艺界有哪些老前辈在抗日战争期间有故事的吗?”我这一问,他顺口即答:“乔家呀!”哎呀!这三个字真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呀!“爱国艺人乔清秀”行内人尽皆知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以乔清秀为题材的电视剧,二三十年过去了,很多老人少有提起,于是年轻一代便少有人知了。我因为喜欢坠子,所以对乔清秀的故事早有耳闻,但了解不深。陈胜利老师的一句点醒了我,我当即决定就写乔清秀的故事!首先是河南坠子说河南人,又是曲艺人唱曲艺前辈,还是乔派的后辈传人演乔派的先祖,正好又是中国曲协的曲艺专场,我们用曲艺说唱曲艺界前辈在国难之际的忠烈爱国的真实故事!

为了不受其他描写乔清秀故事的艺术表现形式影响,我就在网络上查原始资料,找到了乔月楼老太太的回忆录和其他一些同行前辈的回忆录,更有幸得到了河南省曲艺界的老前辈、老专家、老学者,《河南曲艺史》的总编张凌怡老先生的鼎力支持!陈胜利老师约我一起去看望张凌怡老先生,说是看望,其实是去“偷”故事,因为当年写曲艺史的时候张老师亲自采访过乔家的后人,对很多细节非常了解。我们在疗养院见到了张凌怡老先生,今年虽已八十多岁高龄,但其思维敏捷,记忆清晰的程度确实令我折服!说到要写这样一个作品,他非常高兴,一聊起来竟然忘记了吃饭时间!由于老先生还在疗养,我们也不便久扰,老先生不仅送了厚厚的书籍资料,还硬是把我们送出疗养院的大门。托着沉甸甸的资料,带着前辈们的期望,想着老师们的嘱咐,还有自己对自己的考验,开写吧!

在创作这段作品的时候,首先我考虑写作的手法应该遵循传统河南坠子的叙事风格,韵白并重。开篇用一段唱词介绍时代背景,然后用白口叙述故事和表现人物,再用唱腔结尾。找好了题材,确定了思路,开篇的唱词很快完成,演出的路途上就成了宝贵的创作时间。这个作品的三分之二是在我们演出的大巴车上完成的,作品的创作前后共用了四天时间。巧合的是,段子从开始到完成都是在内黄县下乡演出的过程中,内黄县是乔清秀的老家。

对唱词细节的创作我这样想的,曲艺的语言一定是生动的,所以多用排比句形容词,让观众能够听词如触景,闻曲即生情。对人物的描写一定要细致,用书赞的形式写出来,真实中夸张,像绘画一样,大就似写意,小要赛工笔。从穿戴打扮到身份性格甚至是语言特点都要写清晰,把我所知的人物要写得活起来,通过语言的描述让他们都立体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这也是余文光老师曾经告诉我的曲艺的魅力所在。用大段的说白我是有思考的,因为我自己是演员,不夸张的说每年近三百场的舞台演出经验让我知道观众喜欢什么。比如有一段刘派(刘宗琴)河南坠子《杨宗宝点兵》是我们团牛青兰老师的拿手好戏,这段坠子就是说唱并重,头尾韵唱,中间托白。演出场场火爆,效果强烈,不分观众,不挑场地,谁听谁叫好!所以我才有了写大段说白的信心。河南著名曲艺作家、评论家许五零先生曾经说过,曲艺的创作语言一定是丰满的,情感必须是真挚的,故事叙述是巧妙的,人物描写是细致的。最忌平铺直叙,空大不实。要写成图片解说、内容简介就彻底完了!所以在唱词和白口上对人物形象和情绪的描写我用了不少的“废话”。比如乔利元听罢汉奸逼迫,在骂汉奸之前我就写了“乔利元气得是,牙关紧咬,双手攥拳,两眼充血,气压胸前”,来衬托当时人物的情感,我敢说这几句形容是比较真挚的,因为在我看完乔家蒙冤受屈的真实资料后,我不由自主地已经是牙关紧咬,泪流不觉,百味杂陈,心情压抑!所以我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来猜想人物的心情,写出的内容想必会对观众产生一丝触动!

词有了,然后就是曲子的创作。让我感动的是陈胜利老师为了鼓励和支持我这个年轻的“90后”坠子爱好者,看罢唱词说:“一个字咱也不改,你说曲子咋写吧?”啊?我更懵啦!我对旋律是一窍不通啊!我说我不懂,他笑了笑说:“你说哪一段用什么样的情感来叙述,我好按照你的思路谱曲。”然后我就把我最真实的想法一段段地说,陈老师趴在桌子上一句句地记。没过几天曲子就出来了,他运用很多坠子典型的传统唱腔,并不是完全用乔派的旋律,而是作为主要元素出现。在乔清秀疯了之后江边寻夫的一段唱里就用了乔派《梁祝》中的旋律,运用和声重唱,烘托气氛,观众听之无不动容,据说这段唱腔是乔清秀根据周璇的歌曲移植来的,看来艺术是需要共融借鉴的。

再就是演员的选择,我的想法是四个年轻的女演员,首先是画面好看,青春靓丽,有台缘。四个人也显得舞台满一些,因为毕竟是年轻人,舞台的控制力和表演的张弛度很难掌控,唱腔都没问题,可白口就成了老大难,四个女孩儿都没说过白口,一起演出能够减轻压力,互为补足。当时节目小样刚录好,我就让河南省曲协主席范军老师听,他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百忙之中亲自给演员排形体、说情感,往往一排就从下午至深夜!节目排成了,就差包装了!我想到了用大屏做视频,因为河南坠子并不是人人会唱,所以要用最直观的视频来抓住观众的眼球,当时陈老师问我视频会不会影响演员,我说会,但必须用,有了视频资料的配合就更真实了!这还得感谢陈老师,因为视频是他儿子做的!我把我想要的素材编成微信发给陈大哥,他就在网上找资料,连着几天都是爷俩陪我干通宵,每次都是工作结束了,天也亮了。我们用的视频资料是当时外国记者拍摄的真实影像,所以触动感很强!但是到了故事和人物的叙述时,大屏提前就定格了,这时观众就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演员身上了,往后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说实话,这个作品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首先是乔家的故事很丰满,第二是感谢所有领导前辈老师对我们年轻人的关怀鼓励和支持!还有就是乐队和演员们的辛勤付出!有了你们的陪伴,《乔派往事》才有了今天!

猜你喜欢
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曲艺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齐心聚力 共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曲艺学科发展
第九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新闻发布会在福建南安召开
“互联网+”和高校曲艺专业教育对曲艺传承的影响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不同传播方式对于曲艺发展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曲艺教学实践分析
从健康曲艺生态看曲艺学科建设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