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钢
摘要: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对企业经济运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风险普遍存在与企业财务活动中,必须及时有效的进行防范与控制。本文首先对企业财务风险类型、成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风险 防范
在我国大力推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无时无刻的风险,加强风险防范与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工作,对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一)企业资本结构合理性弱
企业资本结构主要指的是权益资本与借入资金的比例关系,企业资本结构合理,能够降低企业资本利用效率,在财务工作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中,资本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企业债务资本比例过高,一些企业的负债资产占总资产的80%以上,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债务,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这也与我国目前市场机制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企业经营管理不当,企业长期处于经济效益低下状态,也会导致企业过多的负债。第二,企业负债结构不够合理,流动负债水平较高;第三,企业的权益资本过多,这类情况容易出现在上市企业中,特别是在企业股权分置给个阶段中,这类现象比较突出。
(二)企业投资决策科学性低
由于企业投资决策者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或者对项目投资没有清醒的认识,都会导致企业投资的盲目性较大,影响投资收益,给企业财务带来恶劣的影响。一些企业在项目投资前,并没有对项目的可行性就行调查研究,也咩有分析投资决策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以至于投资资金无法收回或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收回,给企业财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三)企业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资金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基础,而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就是资金回收,如果资金回收不能及时回收,就会给企业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现阶段,企业在资金回收策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有些企业在增加销量过程中,采用赊账销售的方式,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客户的信誉度,导致应收款项不能及时回收;另一方面,企业融资后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一些行业企业中资金流动性太大,很难将流动资金作为固有资本,给企业财务埋下风险的种子。
(四)企业管理人员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弱,不能适应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含了诸多的因素,不仅有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策略,还包括社会文化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等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属于外部环境因素,不会因为企业的意志进行改变,具有无法改变以及不可精确预见等特点。外部环境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企业财务工作造成影响,甚至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另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少必要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企业领导管理层也没有在企业中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或者虽然存在这样一个管理机构,但是机构内容成员风险管理能力弱,根本不能应对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因素扩大化,给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针对现阶段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现状,为了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裨益,就需要企业树立科学化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对外部环境的警觉性,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将企业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中,降低企业风险。
(一)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
进行企业财务结构优化不仅需要对企业本身发展目标进行充分考虑,同时也需要随时关注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在优化企业财务结构过程中,应该对企业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筹资情况有清楚的认识,以问题为优化的切入点,加强对导致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原因的分析,从源头入手,对其进行根治。具体的优化策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优化,一定的资本结构比例能够帮助企业产生避税效应,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确保企业总资本保持持平或盈利,应该确保企业借款利润率大于加权平均资产成本率。第二,对企业负债结构进行优化。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过程中。需要对企业所属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竞争性、行业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等等。同时,基于企业现金流波动性特点,在确保企业负债到期结算一定要具有安全的边际,权衡负债的盈利与风险,选择风险最小、盈利最高的负债比例结构;第三,对股权结构进行优化。根据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中股权问题,需要适当的降低国有股份所占的比例,采用多元化的股权制度,加大投资者持有的股份比例。
(二)保证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科学的企业投资决策,能够保证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规避财务风险,具体来说,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科学性的策略体现在:第一,建立完善的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以完善的制度为依据,对投资决策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在投资出现问题时,根据制度追究决策者的责任;第二,做好企业项目评估,应用先进的项目评估技术,增强项目评估的可论证性;第三,建立项目评价机制。项目评价机制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此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企业收益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投资决策中的经验与教训,以便对投资项目进行优化;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机制,对投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投资责任制度的有效落实,不至于投资策略流于形式。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到造成恶劣影响都具有一定的过程,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风险并进行有效处理,就能够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帮助企业财务活动顺利安全的运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实现上述情况,具体来说:第一,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采用更加灵活的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建立便捷的信息渠道,帮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及时的发现风险问题;第二,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的基础,也是预警机制发挥作用的保障;第三,建立风险处理机制,对发现的风险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第四,完善预警责任机制,将风险预警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财务管理人员头上,设立配套的奖罚措施,帮助财务人员建立风险预警意识。第五,在企业管理中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模式。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能够使分析的结果更加客观,具有容易度量的特征;采用定性分析,能够增强分析的主观性,但也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在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机制过程中,单单依靠定性或定量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融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有点,提高风险预警机制的功效。
(四)提高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与流动性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受到资金困境,有时候并不是企业资不抵债,大多都是因为暂时性的支付困难,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企业中的资金流动性差。所以,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采用正确的企业现金流风险预警模式,以便及时的发现企业现金流风险苗头,做好事先的风险预警控制。具体来说,企业不仅需要对资金投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资金过渡占用,同时也需要增大企业应收款项以及存活款项等周转周期,尽快将存活转变为先进资产,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杜绝一切坏账、烂账的发生。最后,还应根据现有业务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况追求相应的成长速度,同时要手持一定量的现金,以满足正常运营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责任重大,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等等,对企业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的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项目投资决策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全面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为企业财务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艳婷.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J].企业导报.2012,25(2):125-126
[2]周振峰.浅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优化管理[J].经营者.2015,27(3):35-36
[3]杨金月.浅谈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3,35(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