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海
成语典故:父为子隐
追根溯源:《论语·子路第十三》: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直躬:坦白直率。攘:偷窃。
文本翻译: 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告发了他。”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不同:父为子隐瞒,子为父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名家运用:《论语》中父亲偷羊儿子作证的故事,大概大家都熟悉。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一句话,遭受不少批评。这一章最主要的是孔子不同意叶公的说法,称指证父亲偷羊的那位坦白的儿子为正直的人。反之,从孔子的立场,这一位坦白的儿子,简直不近人情。不近人情的人,是儒家伦理的大敌,还可以叫做正直的人吗?——摘自吴森《情与中国文化》
学生运用示例:
小陈:
请容我先给你讲个《论语》中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与孔子说:“我们那里的人很正直。如果父亲偷了只羊,那么他的儿子会去告发他。”孔子答道:“我们那里恰恰相反,如果父亲偷羊,儿子会去帮他隐瞒。”
也许,到这里你会质疑:这岂非枉法?然而夫子是如此解释的,这样有助于维护当地的伦理关系。
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你的举报固然是正义的,然而未免过激。——摘自2015年课标1卷考生《给小陈的一封信》
历史典故:赵白堕擅酿酒
追根溯源: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山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 齎酒之蕃,逢路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复名‘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
注释:赫晞:炎暑炽盛貌。
文本翻译:河东人刘白堕擅长酿酒。每当盛夏六月的时候,暑气灼人,他就在口小腹大的瓦罐里装酒,放在烈日下暴晒,经过十天以后,罐中的酒味没有变化,喝起来味道非常醇美,若喝醉了便会一个月醒不了。京城里的高官们,派往外地做地方官时,把这种酒当作馈赠品而带到远方,行程超过千里。因为它来自远方,所以叫“鹤觞”,也叫“骑驴酒”。永熙年间,南青州刺史毛鸿宾携带这种酒赴任,路上遇到盗贼,盗贼喝了这种酒,随即醉倒,都被擒拿归案,因此这种酒又被叫做“擒奸酒”,当时在游侠中间流传着一句谚语:“不畏张弓使刀,唯畏白堕春醪。”
名家运用:张文潜尝云:“子瞻每笑‘天边赵盾益可畏,水底右军方热眠’。谓汤燖了王羲之。”文潜戏谓子瞻:“公诗有‘独看红蕖倾白堕’。不知白堕是何物?”子瞻云:“刘白堕善酿酒。出《洛阳伽蓝记》。文潜曰:“白堕既是一人,莫难为倾否?”子瞻笑曰:“魏武短歌行云:‘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亦是酿酒人名也。”文潜曰:“毕竟用得不当。”子瞻又笑曰:“公且先去共曹家那汉理会,却来此间厮磨。”盖文潜时有仆曹某者在家作过,亦失去酒器之类,既送天府推治,其人未招承,方文移取会也。满座大冁。——摘自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
学生运用示例:
唐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你品性的高低。
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言为心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或无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节寄托,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
——摘自2015年浙江考生《一杯春醪寄余心》。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