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海
摘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响应,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和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客观审视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客观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并提出新时期下推进神态文明教育的战略举措,以进一步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 生态文明 推进战略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并纳入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总战略,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高校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理应要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生态文明素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他们在未来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要义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和正确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高等学校是传承人类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应继续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并通过科技社会服务等有效渠道向社会辐射,营造全社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1.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中国梦”是一个奋斗梦,也是一个发展梦,更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存共生共发展的生态梦。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发展中,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大气污染、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等生态失衡现象频频发生,人类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延续过去的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在这一认识的推动下,人们开始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要主动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引领并大力推动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宣传教育逐渐使人们认识到只有通过生态发展,才能实现人民共享并乐享的“中国梦”,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培养符合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是高校职能之一,也是高校得以存在并蓬勃发展的价值所在。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生态文明时代,未来社会将会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发展,高校应该遵循社会发展趋势,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效承载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对专业技术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给予生态文明方面的传道,以培养出具有良好生态文明素养的专业人才参与到未来的建设发展中,为未来社会的生态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
3.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则在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道德、生态思维方式、生态实践能力等生态素养,才能顺应社会的需求并有所作为。因此,作为社会个体的大学生也有接受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在内的社会属性教育,以实现个人发展。所以,高校要紧密契合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得他们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未来社会建设中,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审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声日益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也逐渐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部分高校开设了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的通识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安排中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客观还存在一些因素影响并制约着生态文明教育的进一步开展,使生态文明教育陷入了一定的现实困境。
(一)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并没有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总体部署和精心设计,只是用简单的方式来回应社会的呼声和有关文件的要求,部分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职能零星散布于学校教务处、团委和相关学院,部分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等同于在全校开设几门生态文明教育的通识课程或选修课程,部分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简单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总体来说,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与社会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据调查,目前非生物、环境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专业教育的学生有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另据一项调查表明,50.6%的人认为学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一般,8.4%的人认为学校不太重视或根本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以上两组数据分别从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角度说明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学科专业设置的壁垒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了文理分科、专业教育的发展轨道,以培养在工业化进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为了自身发展空间和争取更多份额的资源配置,其内部学科专业设置的市场化痕迹愈加明显,将市场需求作为学校专业设置的重要考量维度,并建立了日益细化并相对独立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严格分化和不平衡发展,使师生不能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方式来解答和解决生态问题。正是由于高校内部学科、专业设置上存在着现实的壁垒,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无法通盘规划和协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仅仅依靠相关学科、专业的各自为战,无法形成教育合力,使生态文明教育无法系统深入开展。
(三)复合型师资力量的缺乏
有效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自身生态文明素养的高低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生态文明教育是涉及生物环境保护等自然科学和生态伦理、法制、道德等社会科学的综合,对于其授课师资在客观上要求是专业素质过硬,具有开阔的生态视野和丰富的生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事实上,我国高校大多数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还不够高,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理解仅停留在浅表层,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理解。据一项对生态文明教育者展开的调查表明,有8.4%的人对生态文明不了解,53%的人仅了解一点,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建设的滞后性和师资力量的缺乏。
(四)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经费的保障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基础。部分高校为响应上级文件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而制定了相应政策和措施,但是却因没有相应配套的经费保障,使这些政策无法真正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正常开展需要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和场地、外出社会实践等必要的条件和保障,这些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费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目前很多高校并未设立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项资金,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部分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的经费与思想政治教育经费、社会实践经费、社团活动经费等混合使用,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生态文明教育陷入一定的困境。
(五)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环境对一个人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好的环境能够塑造人,而不良的环境影响也能使个人行为慢慢失范。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一致,导致大学生所处环境各种要素产生“内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到相对集中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阶段性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但是很容易收到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家人经常性非生态行为影响而追随,在校园生活中,对校园不文明行为感到习以为常并参与其中,在社会活动中,容易加入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的生产大军中,使在校期间所受的生态文明教育大打折扣。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推进策略
(一)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构筑统一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校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机构,应更加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首先,学校要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顶层设计,根据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认真研制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规划、确定教育目标、制定教育方案,并做好考核评估等,建构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开展的工作机制。其次,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指导和结果评估。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经常组织专家学者对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进行指导,倾听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需求,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同时对生态文明教育阶段性成果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加强督促和检查。第三,营造生态文明教育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校内媒体、图片展览等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引导全校师生自觉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构筑统一的思想基础。
(二)强化学科间交叉融合,构建广阔的教育平台。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和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大多都是学科间交叉融合的产物,不再是纯粹某个学科专业自我孤立封闭发展的结果。作为与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都有交集的生态文明教育则更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支撑,才能发挥学科、专业的集群互补优势,并形成强有力的教育教学合力。首先,统一部署教学安排。根据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总体目标和原则,突破校内学科和专业隔阂,有效整合校内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和专业。根据教学目标和计划,精心架构教学课程,合理布局课时安排,努力发挥不同学科专业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其次,合理确定生态文明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分工和职责。生态文明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必修课、选修课和通识课程主要从生态学原理、生态环境的基本形成和生态治理的措施等方面讲述基本的生态通识知识,使大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性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从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生态行为等方面促使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的理性认识。第三、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共享平台。生态文明共享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有关影像电子视频教育资料、数据资料和个人教学经验和体会等,在公共平台上共享信息、交流心得,实现共同促进和提高。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效果。建设一支专业过硬、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因素,其施教的水平和能力则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首先,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有关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培训与学习,从生态伦理与道德、生态认知与行为、生态环境与保护等方面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训练他们的生态思维、提升他们的生态认知,培养一支生态伦理素养高、生态环保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其次,加大学校人才引进的力度,根据需要,引进一批生态学、环境学等方面专业人才和团队,用他们的专业优势建设一批平台,带动一支队伍,促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的全面提升;第三,定期组织教师实地参观调研,亲自感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程度,切身体验生态保护的现实紧迫感,通过现实情境教育促进教师生态文明的理性认知,培养其生态情感。
(四)加大经费投入,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必要的经费保障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所需要的图书资料、设备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首先,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项基金,从年度预算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倾斜,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教育所需的图书资料、设备、学生课外实践、参观交流等必要的支出,以促使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第二,充分挖掘利用社会资源,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领域。
(五)优化教育环境,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圈。人的任何活动都要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也不例外。在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环境对生态道德、生态观念和生态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生态文明教育的环境,合力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首先,优化校园环境,建设生态化绿色校园。从节约环保、低碳高效、循环利用等方面推进生态校园建设,在学校主题公园或醒目位置等处设立生态标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的熏陶,从而形成生态行为自觉。其次,优化社会环境。加大全社会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通过植树节、全球熄灯一小时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体验活动,通过民间环保协会等组织带动社会成员生态意识的形成,提升全民生态素养,构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