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茶树新品种“中白1号”选育报告

2016-01-18 04:53张友炯曾建明章志芳郝国双俞燎远聂美英李静
中国茶叶 2016年3期
关键词:芽叶建德市中白

张友炯 曾建明 章志芳 郝国双 俞燎远 聂美英 李静

(1.浙江省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建德市龙源白茶开发有限公司)

建德产茶历史悠久,区域内小气候变化明显,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丰富多彩。为了挖掘地方优异种质资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联合当地茶叶企业和茶农对地方茶树资源进行发掘。1997年从乾潭镇罗村浪彩坞红狮岩的半野生群体种中发现3株白化突变单株,后经过单株选育,育成了适制名优绿茶的叶色白化突变的茶树新品种“中白1号”,现将选育过程报告如下。

一、选育经过

中白1号,原名为“新安白茶1号”,来源于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罗村村狮峰自然村的红狮岩(原罗村乡狮峰村浪彩坞)半野生状态的鸠坑群体种,1997年当地村民赵冬林首先发现。2000~2008年通过单株鉴定、扦插繁育与遗传稳定性观测,从突变群体中筛选出的1个表现优异的单株。

2008~2013年在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了品系比较试验,对该品系的形态特征、物候期、发芽密度、产量、制茶品质、抗逆性等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系为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具有品质优、抗性强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2008~2015年,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与建德市龙源白茶开发有限公司组织开展原种母本园和生产示范园建设工作,并开展了生产适应性研究。

2015年经过三方协商,一致同意将该品种正式命名为“中白1号”,并申请省级鉴定。

二、品比试验

(一)试验方法

1.试验设计

2008年3月以福鼎大白茶(CK1)和白叶一号(CK2)为对照,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基地布置品比试验。参试品系茶苗均为一年生无性系苗,试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13.5㎡(9m×1.5m),采用双行双株条栽种植,行距150cm,株距33cm。品比园按常规栽培茶园进行管理。

2.鉴定内容和方法

(1)植物学性状鉴定:观察测定植株形态、叶片、芽叶性状等;

(2)物候期鉴定:从2011年开始连续观测3年,春季用目测法观测鱼叶期、一叶期、二叶期,个别年份还观察一芽三叶期;

(3)品质及生化成分鉴定:从2011年开始连续进行3年按一芽二叶标准采摘春茶第一批芽叶制成烘青茶送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感官审评;连续5年春茶采摘一芽二叶第一批芽叶制成蒸青样送农业部茶叶品质检测中心测定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

(4)产量鉴定:从2011年开始按春茶采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夏秋茶采摘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为标准,按小区记载产量,连续进行3年;

(5)抗性鉴定: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在旱、寒发生后调查受害率,按五级评分法进行分析。

(二)试验结果

1.遗传稳定性表现

遗传稳定性是判定一个新品系是否具备生产应用价值的基本标准。对“中白1号”采用短穗扦插育苗繁育的后代的表观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用母株繁育的第1代无性系苗、用第1代无性系苗扦插繁育的第2代苗及第3代苗的树形、叶片形态、白化特征等表现形态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中白1号在浙江、江苏、贵州、湖北、四川、青岛等地的引种试验均表明该品系在引入地的表观形态与原产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上结果表明“中白1号”的叶色白化是一个稳定性状,可进行生产利用。

2.植物学特征

属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植株大小中等,树姿较直立,分枝较密。叶长椭圆形,叶长8.04cm、叶宽2.6cm,上斜状着生。成熟叶绿色,叶面微隆起,叶身内折,叶基楔形,叶脉8.2对,叶尖渐尖,叶缘微波,叶齿尖细,叶质较厚。芽叶肥壮,新梢茸毛较少;春季芽叶乳黄色,随着新梢长到一芽四、五叶开始逐渐转绿;夏、秋季新梢芽叶浅黄绿色。

表1 中白1号春季物候期

表2 中白1号品比试验感官审评结果

表3 中白1号春茶生化成份含量 %

3.物候期

经多年观察结果表明(表1),中白1号属晚生种,从表中可以看出,中白1号一芽一叶期与一芽二叶期分别比福鼎大白茶晚4~11d和4~12d;比白叶一号晚6~8d和5~6d。

4.制茶品质

2011~2013年春茶制成烘青绿茶进行感官审评,审评结果(表2)表明,品质优,外形细紧,嫩绿稍带嫩黄鲜润;汤色嫩绿清澈,香气嫩香或清香,滋味鲜嫩醇爽,叶底玉白成朵,叶脉绿色。

中白1号制烘青绿茶的3年感官审评结果均优于CK1,3年平均得分比CK1高1.87分;3年中有2年的感官审评得分优于CK2,3年平均得分比CK2高0.87分。

5.生化成份

品种选育过程中,分别于2011、2012、2013、2014、2015年制作茶样送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茶样的生化成分,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中白1号水浸出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多年来稳定在5.6%以上,儿茶素含量和咖啡碱含量较高。春茶生化成分含量说明中白1号制绿茶具有滋味鲜爽,茶汤浓度高的特点,适宜生产优质名优绿茶。

表4 中白1号鲜叶产量比较kg

表5 中白1号越冬寒害受害率 %

表6 2013年中白1号旱害受害率%

6.产量鉴定

2011~2013年中白1号3年产量鉴定结果列于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中白1号3年小区平均产量相当福鼎大白茶的50.11%~63.93%,差异极显著;中白1号3年的鲜叶产量均与白叶一号的产量相当。

7.抗逆性

中白1号抗逆性采取田间自然鉴定法。

(1)抗寒性鉴定

2011~2013年每年2月下旬对越冬茶树进行受冻调查,调查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中白1号在正常年份的抗寒性表现与CK1、CK2相当,冬季气温较低的年份的抗寒性与CK2相当,比CK1稍弱。总体中白1号抗寒性中偏弱。

(2)抗旱性鉴定

2011与2012年杭州未出现长期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参试品种均未出现明显受害现象,因此未能开展抗旱性鉴定。2013年杭州经历了50年不遇的高温干旱天气,所有参试品种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受害症状。2013年8月30日在高温天气结束后对参试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鉴定,各参试品种的(系)的受害率见表6。

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的抗旱性在2013年均出现了旱害表现,但中白1号的抗旱性略优于CK1、CK2。

(3)抗病、虫能力

品比试验期间,中白1号未发生明显病害,试验期间发生的虫害为茶区常见的小绿叶蝉,但品种间未表现出明显的受害差异性。

三、选育结果

综合单株鉴定和品比试验的结果表现,中白1号具有以下特点:

1.中白1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树姿较直立,分枝较密。叶片呈长椭园形,上斜状着生。成熟叶绿色,叶面微隆起,叶身内折,叶尖渐尖,叶缘微波,叶质较厚。芽叶肥壮,新梢茸毛较少;春季芽叶乳黄色,随着新梢长到一芽四、五叶开始逐渐转绿;夏、秋季新梢芽叶浅黄绿色。

2.春季营养芽萌发晚,春茶一般在3月下旬4月初萌发,一芽一叶期在4月上旬。育芽能力强。产量较高,春茶产量与白叶一号相当。

3.制绿茶品质优,适制卷曲形烘青等名优绿茶,3年的品质均优于福鼎大白,2年优于白叶一号。

4.抗逆能力强。

猜你喜欢
芽叶建德市中白
茶树夏季紫化芽叶制作绿茶与红茶的主要内含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应对茶园春季霜冻害的减灾新途径
——霜冻芽叶产品研发思路与实践
“天然纤维素环境功能材料在生物净化领域的应用”中白双边国际会议圆满举行
浙江省建德市: 文明浸润一座城
第四届中白青年论坛在杭成功举行
衰老茶树如何重修剪
群体种茶树紫色芽叶的信阳红茶适制性研究
中白工业园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白工业园发展倍受瞩目 多位国内外领导亲临考察
建德市城市旅游品牌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