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庆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中医院急诊科 河南 开封 475000)
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或痿缩性病变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我国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我院使用自拟的养胃汤加减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使用此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4例患者。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他们的年龄在30~64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6.2±1.3)岁。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9例。他们的年龄在32~67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7.5±1.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胃乐宁和吗丁啉进行治疗。胃乐宁的用法是:口服,0.54g/次,3次/d,治疗30d 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吗丁啉的用法是:口服,10 mg/次,3次/d, 治疗30d 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为研究组患者使用我院自拟的养胃汤加减进行治疗。养胃汤的基础药物组成及用法是:三七5g、炙甘草6g、红花6g、白芍12g、木香12g、香附12g、枳壳12g、白术12g、党参20g,水煎服, 1剂/天,分早晚两次服用,治疗30d 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于存在肝胃不和表现的患者,可加入郁金12g、柴胡9g。对于存在胃阴不足表现的患者,可加入麦冬15g、石斛15g。对于存在食滞表现的患者,可加入鸡内金12g、焦六曲15g。对于存在湿热内蕴表现的患者,可减掉白芍及党参,加入蒲公英15g、山栀9g、黄连5g。
①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患者胃黏膜的颜色呈红白相间且以红色为主,其胃黏膜萎缩的症状基本消失。②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或部分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患者胃黏膜萎缩的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经胃镜检查,其胃黏膜萎缩的症状未减轻。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l8.O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正负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17%。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研究表明,此病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此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此病患者可出现反酸、饭后饱胀、食欲不振、上腹隐痛、腹泻、舌炎、消瘦、贫血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排黑便、呕血等症状。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出现间歇性钝痛或隐痛,而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有剧烈的绞痛感。慢性胃炎的发生原因有:①急性胃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胃黏膜病变持久不愈或其病情反复发作,容易转为慢性胃炎。②人们长期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也可引发慢性胃炎。③长期服用对胃黏膜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或食物也可使人患上慢性胃炎。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及“胃痛”的范畴[2]。此病的发生与胃、肝及脾等器官均密切相关。胃和脾同居中焦,二者互相配合,同司升降。肝脏主疏泄,可起协调、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若胃和脾存在虚弱的表现,就会导致其出现运化功能减弱、湿浊中阻的情况,进而可引发慢性胃炎[3]。因此,中医应采取补气袪湿的原则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自拟养胃汤基础方中的白术和党参具有益气健脾、调脾胃、旺气血的功效。三七和红花具有止痛、散瘀、活血的功效。香附和枳壳具有调节脾胃之气的功效。白芍与甘草具有镇痛的功效。木香具有温中和胃、行气止痛、促进胃排空的作用。将上述药物合用可起到活血化淤、补中益气的作用,进而可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的免疫力、改善其供血不足及胃黏膜的血循环障碍、调节其胃黏膜的新陈代谢功能,修复其受损的胃组织细胞,促进其胃黏膜细胞的新生。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使用我院自拟的养胃汤加减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袁海洋.自拟补脾和胃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胃脘痛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11,26(2):268-269.
[2] 卢庆忠.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2):73-74.
[3] 袁海洋.自拟补脾和胃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胃脘痛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11,26(2):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