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华 梁梦飞 戴美华
(上海邮电医院 上海 200040)
进行血液标本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项目。护理人员采集的血液标本是否合格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是指同一个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的具有相关性的人员,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自发组织的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的管理活动[1]。有研究发现,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发现在此项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2]。为了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退回率的临床效果,我院对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采集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采集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相关资料及同期在我院临床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在2015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共采集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9048例,有25例被退回。在2015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共采集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9673例,有13例被退回。退回标本即为不合格的标本。
1.2.1 成立品管圈 QCC小组由1名辅导员(总带教护士)、1名圈长(护理部副主任)、6名圈员(普通护士)组成。由圈长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的策划和开展。QCC小组召开首次圈会,确定圈长、辅导员,组织学习QCC基本理论知识,并确定本次QCC活动的圈名为“涟漪圈”。
1.2.2 确定研究主题 圈长组织召开圈会,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圈员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出备选的活动主题。依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评价项目,采用“5、3、1”评分法对备选的活动主题进行评分。最后,“如何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退回率”的得分最高,将其确定为本次QCC活动的主题。
1.2.3 制定活动计划 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按照QCC十大步骤,由辅导员制定进行本次QCC活动的时间表。确定2015年5月~2015年10月为活动周期。5月为第一个阶段,活动内容是:把握现状、设定目标、拟定对策。6月~7月为第二个阶段,活动内容是:实施对策。8月~10月为第三个阶段,活动内容是:确认效果、标准化、总结圈活动与讨论。并绘制成甘特图下发给每位圈员。
1.2.4 把握住院患者血液标本退回情况的现状 2015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共采集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9048例,有25例被退回,占0.276%。将退回标本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得出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①标本与检测项目不符(3例,占12%)。②采集量过少(9例,占36%)。③标本凝固(6例,占24%)。④发生溶血现象(1例,占4%)。⑤抽错试管(2例,占8%)。⑥贴错标签(2例,占8%)。⑦重复使用条形码(2例,占8%)。
1.2.5 设定目标 通过评定,本次QCC圈能力为79%,根据目标值设定公式,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退回率的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圈能力×改善重点)=0.276%-(0.276%×79%×75%)=0.112%。即本次活动的目标为:血液标本的退回率应从活动前的0.276%下降至活动后的0.112%。
1.2.6 分析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从人、物、方法、环境4个方面用鱼骨图对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详情见图1)。确定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①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核对不到位、缺乏血液标本采集的专业知识。②患者对血液标本采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③检验科与临床护士的沟通不及时。④临床科室对护士的培训不到位。
图1 导致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的相关因素
1.2.7 拟定对策 通过对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QCC小组成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的方法是:
1.2.7.1 加强对护士进行标本采集专业知识的培训QCC小组成员根据2015年1月~2015年3月血液标本退回情况的相关资料,分析护理人员检验知识的漏洞,并制定如下相应对策:①邀请检验科主任作专题讲座,内容包括动静脉血、尿、粪、痰标本的基本知识,标本采集的规范操作、注意事项等[3]。以血液标本采集为主,培训条形码的正确贴法。②分层次对护理人员进行再培训,并对其理论知识和采集操作进行考核,落实培训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确保送检血液标本的合格率。
1.2.7.2 加强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在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时,应告知患者血液检验对疾病的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并提醒患者采血前禁食等相关注意事项,加强与住院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对血液检验的依从性。
1.2.7.3 加强与检验科进行沟通 标本接收处应将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及时退回临床科室并说明原因。临床科室应制作“标本拒收分析本”,由护士长每周进行分析讲解。对因违反操作导致血液标本被退回3次或3次以上的护理人员,应与其进行个别谈话及指导,以提升该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
1.2.7.4 健全临床科室制度 制作并下发“检验标本规范采集手册”,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以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使其熟练掌握采集操作。将此项考核内容列入绩效考核,同时将“标本送检的合格率”作为护理部护理质量的监测指标,确保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
我们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开展QCC活动的成果包括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
开展QCC活动前(2015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共采集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9048例,有25例被退回,占0.276%。开展QCC活动后(2015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共采集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9673例,有13例被退回,占0.134%。开展QCC活动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退回率明显低于进行QCC活动前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开展QCC活动后,圈员在整体业务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4]。
通过此次QCC活动,护理部完善了护理质量监测指标,临床科室制作了“检验标本规范采集手册”、“标本拒收分析本”,完善了科室带教的课件内容、入院宣教的内容,健全了人员考核制度,增进了与检验科和患者的沟通。
本次QCC活动将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退回率从0.276%降低至0.134%,降幅50%左右,但并没有达到设定目标值0.112%,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完善。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进行QCC活动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退回率明显低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的水平。这说明,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退回率,能够使护理人员发现其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张宗久.中国医院评审实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60.
[2] 徐青,曹志刚.品管圈活动在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中的应用.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95-1697.
[3] 周丽萌,徐建萍.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73-76.
[4] 徐建鸣,丁万红,方亭妮,等.应用品管圈实施患者跌倒管理的实践.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