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个赞是我求婚时的一万颗星星

2016-01-16 10:19思宁
现代家庭 2016年1期
关键词:张杨药铺支教

思宁

张杨坐在电脑前,把他和李海燕在大山深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写成文字。越写,愧疚感越强烈,几度哽咽落泪。他将这些文字连同两人支教时的照片,以《集一千条祝福一万个赞向我心爱的支教新娘求婚》为题,发到了微信朋友圈。没有房子,没有车子,只有网上的祝福,女友是否会答应他的求婚呢?

为摆脱情伤,走进大山里的孩子们

张杨1978年10月出生在哈尔滨一个干部家庭,1999年从黑龙江大学毕业。2010年初秋,张杨与一对朋友夫妇聊天。这对夫妇说,他们想一起找个山村小学教书,过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这正合张杨的心思,他是那么向往着大山的宁静,想往着山里孩子纯净的眼睛,那里或许是他心灵的家园,他急需用它来安抚苦痛的心……

几年前,张杨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台湾女孩,与之深深相爱。就在两人谈婚论嫁时,女孩却患上了恶性脑瘤,随后远赴澳大利亚治病。每天,张杨都会通过微信与女友聊天,鼓励她战胜病魔。孰料,那天,张杨还是接到了女友在澳大利亚病逝的噩耗。痛失挚爱的人,张杨难以自拔。让他没想到的是,女友去世不久,他竟意外接到了律师函,原来女孩将几百万元的遗产赠予了他。他这才知道女友的父亲是台湾渔业巨贾,家里有十余艘远海捕捞船。女友已不在人间,靠她的遗产过日子,自己在精神上会更加痛苦。于是,张杨将遗产转赠给女友的哥哥,自己则回到家乡疗伤。

能去大山里生活,或许能够让自己走出伤痛。2011年正月初五,在经过一番网上搜索和联系后,张杨背起简单的行囊,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药铺小学支教。

药铺小学三面高山环绕,一面溪谷直通雅砻江,海拔2800米。当时的药铺小学一楼是土房,二楼是木头房,窗户上没有玻璃,房间里四处漏风,操场上到处是猪粪、狗粪,空气中夹杂着一股酸臭的气味。饮用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有根管子引到学校,时断时续,而且不洁净。学校经常停电,教学条件极差,来这里支教的几名老师先后都走了……

张杨和其他四名来自各地的支教老师一起,开始对学校进行“改造”。筹资买来小型发电机发电;手持锹镐清理操场;动手和泥,将木头房的缝隙抹死;粉刷教室,修理损坏的桌椅。基础设施“完善”后,他们又挨家挨户走访,让适龄孩子来校读书,把辍学的孩子重新请回教室。面对一双双童稚和纯净的眼睛,张杨的心里感到一片宁静,渐渐忘了香消玉殒的挚爱女友带给他的巨大伤痛,感悟到了生命新的意义……

一学期过去了,药铺小学终于有了起色,看起来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气息。2011年8月8日,张杨接到乡中心小学通知,有几个新来的支教老师要到药铺小学参观。

上午9点,站在学校门口的张杨望见崎岖的山道上走来3个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个穿红衬衫、扎马尾辫、身背旅行包的女孩。她把后面的两个人落下八九米远。在苍翠的山峦映衬下,红衣女孩好似画中人,令张杨一时看呆了。

到了近前,张杨发现女孩长得很瘦弱,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这样的体格到这里能承受得了吗?女孩见张杨眼眸里布满疑惑,大方地伸出一只手来:“我叫李海燕,在呷咪坪小学支教。”握手时,张杨感觉她手劲挺大的。

来参观的三位支教老师一边喝着白开水,一边听张杨介绍自己在药铺小学的支教生活。李海燕被张杨的执着和坚守感动了,眼睛发湿:“张老师,你很伟大,我为你点赞。”交流中,张杨得知李海燕比他小8岁,老家在河南省济源市,大学毕业后,在珠海一家日企做行政秘书。平淡的工作和日复一日机械式的生活,让充满幻想的她渐渐感到迷茫。经过痛苦抉择,她辞去报酬丰厚的工作,告别繁华都市,来到呷咪坪小学支教。

呷咪坪小学与药铺小学同属一个乡,不通车,条件比药铺小学还要差。张杨听了李海燕的教学介绍,由衷地说:“李老师,你也很棒,我也为你点赞。”李海燕笑了。两人的距离感也随着相互点赞,消失了。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李海燕每天和张杨一样劈柴、打扫除,脏活累活样样干,一点没有城市女孩的矫情。7天后,李海燕要走了,张杨心里突然觉得空荡荡的……

翻山越岭,巧遇另一名支教老师

临近新学期开学,张杨和几名支教老师到呷咪坪小学回访。因为不通车,张杨和伙伴们走了3个小时山路才到达学校。见到李海燕,张杨的心莫名地动了一下,她还是那样瘦弱,肤色却变黑了,这是高山紫外线的作用。李海燕看到张杨也很高兴,带着他四处参观,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她眼中的呷咪坪……

吃过晚饭,张杨和李海燕在一棵大树下聊天。校园里很安静,偶有几声虫鸣。张杨向李海燕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情感遭遇娓娓道出……

月光下,李海燕落泪了,原来,这是个有骨气、有担当又自强豁达的汉子,李海燕钦佩之余,看他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别样的情愫。交谈中,两人发现一个巧合:他们竟是大学校友。这个发现让两人又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两人一直聊到夜里11点。山区的夜有点凉,张杨将外套脱下来,轻轻披在李海燕的身上,心头升腾起一股想要呵护她的温暖情怀。李海燕抬头看张杨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此刻她像月光一样静美。

第二天早晨,张杨和伙伴们顶着薄雾离开了呷咪坪小学。临走时,张杨和李海燕互留了手机号码。

新学期开学了。10月初的一个星期天,张杨想和李海燕通电话。可山区通讯信号微弱,必须先发短信,约定几点通话,再跑到外面信号好的地方才能通话。但短信也要等到信号稍强时,对方才能收到。早晨,张杨给李海燕发了一条短信,约她中午11点通电话。两个小时后,张杨才收到对方的回复“好”。

还没到11点,张杨就举着手机出了校门。他要往山坡上走,到地势高的地方搜索信号。而李海燕比他还要辛苦,她要走半个多钟头,登上一座山顶,然后才有信号。两人终于接通了电话。彼此的一声问候,让举目无亲的他们倍感温暖。突然,张杨问李海燕:“你有男朋友吗?”“没有。”接下来是一阵沉默。半晌,张杨说:“我想见你。”李海燕说:“我也想。”随后,两人收起手机,各自往山下跑去。

从药铺小学到呷咪坪小学,需翻山越岭走6个小时。两人将约会地点选在乡中心小学,同时朝一个方向走,只用一半时间就能赶到。下午两点,两人终于见面了!

张杨借用一个从东北来的支教教师的宿舍,买来食材,亲自下厨给李海燕做了几样东北菜。两人边吃边聊。李海燕告诉张杨:“我见你第一眼,还以为你是村民呢。”原来,暑期的张杨处在一种原生态,胡子没刮,头发没理,还穿着拖鞋,加上皮肤晒得黝黑,看上去与村民无异。张杨哈哈大笑,他给李海燕的碗里夹菜,问她:“好吃吗?”“好吃,给你点个赞。”李海燕冲张杨竖起了大拇指。张杨忽然伸手捉住她的大拇指,用热烈的目光望着她,认真地说:“那我给你做一辈子饭,可以吗?”

李海燕面如红霞,眼前这个与大山浑然一体的男人,已经像树一样在她的心里扎根。她没说话,将张杨夹到碗里的菜吃掉,羞涩地点下头。张杨傻傻地笑了。就这样,两人在大山深处相恋了。

2012年春季学期,药铺小学六年级的15名学生面临一次机遇:县中学开办了初中助学励志班。励志班不但师资力量强,而且学杂费减免。进励志班需要考试,张杨想借小升初的机会,把15个孩子输送到县中学励志班去,为贫困孩子走出大山铺路。

想让孩子们考进励志班,就需要过硬的老师。李海燕是教语文的,在全乡支教教师中课讲得最好,于是,在征得李海燕的同意后,张杨把她“挖”到了药铺小学。再约会时,他们不用再翻越大山,也不用到处搜索信号了。

李海燕除了负责六年级语文教学,还要教学前班的孩子。而六年级这15个孩子的成绩大都在四五十分左右,只有两三个孩子达到了及格的六十分。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李海燕每天都要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0点。

过度劳累让苗条羸弱的李海燕吃不消了,进山时她96斤的体重下降到84斤。2012年5月中旬的一天,李海燕上课时突然晕倒,孩子们慌了,急忙把张杨叫来。张杨摸了下她的额头,发现她在发高烧,将她背回宿舍。

“我带你去县里看病吧?”张杨握着李海燕的手,眼泪都快涌了出来。李海燕艰难地摇摇头:“不,这个节骨眼上,我离开了,孩子的课程就会落下。”张杨只好找来白酒烧热,替她物理降温。第二天,李海燕仍是高烧不退,迷迷糊糊地睁不开眼睛。张杨害怕了,这里手机信号弱,学校又缺少药品,病情一旦凶险就会致命。他赶紧请村民帮忙,用担架抬着李海燕,走了近3个小时到了白碉乡,又乘班车将李海燕送到了县医院。

李海燕患了呼吸道感染并引发肺炎,如不及时救治,真的会有生命危险。张杨一直守在她的病榻前,经过治疗,她的急性肺炎得到了控制。一个星期后,李海燕能下地了,她坚持要回学校,张杨只得买些药品,带她返校。路上,张杨苦笑着说:“我真不该把你弄来。” 李海燕依偎着男友,深情地说:“我不后悔,有你陪我,再苦的日子也如天堂。”张杨紧紧地搂着她,害怕一松手,她就会溜走。

用一千条祝福一万个赞向爱人求婚

回到学校,再次走进墙皮斑驳的教室,李海燕惊讶不已:她的讲桌上摆着红枣、苹果、白瓜籽、石榴、鸡蛋、烤马铃薯——那是15个孩子从家里拿来给她补身体的。窗台上,一只旧瓦罐里插着红的、黄的各色野花,那是几个男生上山采摘的。黑板上,歪歪扭扭写着两行粉笔字:“李老师,你就是我们美丽的妈妈,你要永远健康!”望着讲台下15张笑脸,李海燕流下了眼泪……

李海燕又一心扑在教学上,甚至忘了自己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好。张杨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到该吃药的时间,张杨会及时提醒她。李海燕在上课,他就端着水杯,将药送到课堂。15个孩子都知道张老师和李老师是恋人,张杨每到教室给李海燕送药,孩子们就会给他鼓掌……

2012年6月,经过考试,励志班录取名单公布。全县37个乡镇报考励志班的有1000多人,最后只录取120人。药铺小学的15个孩子,有6人被录取,另有2人考入县中学,其他7个学生全部进入白碉乡中学。药铺小学在全县名声大震。

卸下一副重担,李海燕终于松了口气。然而,曾经的紧张和劳累,令她的健康受到影响,身体大不如前,走路多了就会大汗淋漓。尽管张杨多次劝说李海燕治病,但她还是硬撑着,不想离开这些孩子们。

2012年7月中旬,考虑到李海燕的身体确实需要休养和治疗,张杨和校长、村民和孩子们含泪告别,携李海燕回到成都。临别时,全校学生来到李海燕的宿舍门口,与她告别。李海燕看着娃娃们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捧着他们的小脸蛋噙着泪花亲吻着每一个孩子,每一个都不舍得放手,紧紧地贴着他们的小脸儿,孩子们也乖乖地凑过来贴着她的脸,终究是要走的,再痛也要面对分离……

回到成都,张杨和几个支教伙伴发起创办了“绿之叶”支教公益机构,李海燕则在张杨的敦促下治病和调养身体。

生活重新开始。由于不再操劳,加上营养跟上去了,李海燕的身体得以恢复。虽不在支教一线,但张杨依然关注药铺小学,筹措20万元,通过“绿之叶”机构用于药铺小学的扩建。之后,“绿之叶”在三年的时间里,开办了十余所山区小学,募集几百万资金,建造了5所学校,帮助2000多个农村孩子回到学堂。由于每年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山区、乡村奔波,张杨的健康也严重透支……

2014年秋的一天夜里,张杨接完一个电话,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被送到医院急救。医生诊断,他是因为体力透支引起的低血糖昏迷,需要静养。住院的那些日子,李海燕衣不解带地守着他,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张杨非常内疚:“我没照顾好你,现在却要你来照顾我。”说着,眼眶湿了。李海燕抚摸着张杨的额头,说:“在我心里,你是个像山一样坚实的男人,放心做你的事业,有我在你身边,别怕。”张杨瞬间泪下。

病好后,张杨又在大山和城市之间奔波。2015年8月,张杨坐在电脑前,将他和李海燕在大山深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写成文字。越写,愧疚感越强烈,几度哽咽落泪。他将这些文字连同两人支教时的照片,以《集一千条祝福一万个赞向我心爱的支教新娘去求婚》为题,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就在今天,我决定,我要娶你为妻。这是我迄今做的最幸福的一个决定,只要你愿意,希望你愿意。嫁给我,好吗?”

令张杨没想到的是,微信发出的第一天,就在朋友圈引起巨大反响,他的手机一直在不停地响,许多陌生人加他好友,点赞、留言,截止当晚,点赞量就达2000个。

张杨本来想集够1万个赞和1000条祝福留言后,再告诉李海燕,给她一个惊喜。可是当晚,这条微信就传播到了她的朋友圈。这天下班后,张杨去看李海燕。当李海燕打开微信时,看到张杨写的微信求婚帖和大家的祝福、点赞,感动得落下泪来,她被这个世界上只属于她的求婚感动了。张杨说:“我没有房子没有车,只能送你祝福。”李海燕拥抱住张杨,说:“只要你集齐这一万条赞,我拼死也愿嫁给你。”

8月底,点赞量终于超过1万个,祝福留言也超过了1000条。张杨和李海燕红遍朋友圈,张杨求婚成功了。

9月,张杨以一场“感恩婚礼”迎娶了他的“支教新娘”李海燕,他们的学生也跋山涉水参加了婚礼。夫妇俩约定,终生不放弃支教事业。在宾客们的祝福声中,张杨深情地对李海燕说:“娶你为妻,这是我迄今做的最幸福的一个决定!”

猜你喜欢
张杨药铺支教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萝卜出了地 药铺无生意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佳作精赏(一)
高文亮、郜鹏飞、王亚琴、张杨杨作品
芦根
本期主题:药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