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及孤独感的相关性

2016-01-16 03:21王瑞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孤独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田 原 王瑞姗

①中国.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 E-mail:13854133712@163.com ②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250116 △通讯作者 E-mail:rswang2010@126.com



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及孤独感的相关性

田原①王瑞姗②△

①中国.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E-mail:13854133712@163.com②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250116△通讯作者E-mail:rswang2010@126.com

【摘要】目的:考察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几所高职院校随机整群抽取284名学生,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男生(t=-12.722,P<0.01)、来自农村(t=2.869,P<0.05)、独生子女(t=2.081,P<0.05)有较高孤独感;生活事件(r=0.140~0.367,P<0.05)、消极应对方式(r=0.157,P<0.01)和社会支持(r=-0.251,0.296,-0.275;P<0.01)都与孤独感有显著相关性;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能有效预测孤独感,其中社会支持是生活事件和孤独感之间关系的中介因素。结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知能力,能有效降低其孤独感。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孤独感

[6]汪向东,王西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7]殷华西,刘莎莎,宋广文.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0):1566-1569

[8]孟妤薰,周爱林,王景权.浙北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4):435-437

[9]佘秀英,巫建平.城区与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237-239

[10]郭爱妹,Daniel W L Lai.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城乡比较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56(1):106-120

[11]丁松宁,徐小林,黄水平,等.徐州市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7):962-964

[12]周成超,楚洁,徐晓超.安徽省农村某镇空巢老人抑郁情况现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2):114-116

[13]徐红波,李亚红.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489-1491

[14]高红英,苗元江.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29(11):198-201

[15]曲嘉瑶,孙陆军.中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变化[J].人口学刊,2011,33(2):40-45

[16]高菱宜,王蒙.独居与非独居老年人抑郁和总体幸福感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56-58

http://www.cjhp.com.cn/

随着现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力逐渐加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然成为各个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关注的问题。而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变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逐渐增多,有研究指出,高职生的主要应激源是就业和学习问题,而影响心理健康最大的因素是生活与社交问题[1]。但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近些年并没有受到全国范围足够的重视[2]。

人际交往、社会交流、自我认同感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在校生来说,适应社会能力更是其最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它不但影响学生进入职场的角色转换问题,更关键是影响其心理健康。孤独感作为衡量个体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个体的社会关系缺乏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3],即个体认识到其期望达到的和实际达到的社交网络模式存在差距时,从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4]。在影响孤独感的众多因素中,人格、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等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6],同时在已有的很多研究中指出,社会支持在社会网络中与孤独感和心理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7-8]。故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相关性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提供数据支持及解决策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山东某几所高职院校随机整群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4份(94.67%)。其中男生128人(45.07%),女生156人(54.93%);被试年龄为15~18岁;独生子女73人,非独生子女211人。

1.2方法

1.2.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9]此量表充分结合了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所扮演的家庭社会角色,自1987年编制以来已用于多项研究[6],证明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此量表为自评问卷,共27项,采用5级评分制,每项皆为可能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被试的回答反应了该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

1.2.2特质应对方式问卷[9]应对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涉及其中各个环节,包括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和心身反应等。该问卷自国内使用至今,已应用于多项研究之中[10],具有良好信效度,其与个性特质、心身健康均有关。问卷为自评问卷,采用5级评分制,分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两个成分,各包含10个条目,被试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作答,结果采用NC和PC累计得分。

1.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9]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而劣性的社会关系则相反。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大体分主观和客观两类,但有学者提出[11-12]社会支持还应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故本研究采用更符合我国国情,并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等3个维度的自行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已在国内多项研究中应用,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同时从已有的研究可知该量表的测定结果与身心健康结果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即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该量表共包括10个条目,结果采用总分和3个维度分别计分。

1.2.4UCLA孤独量表[9]该量表中的孤独感主要被定义为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该量表主要是特质量表,是原始量表修订的第三版,条目更易理解,包括11个“孤独”正序条目和9个“非孤独”反序条目,采用4级评分制。该版本被应用于各类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都较好。

1.2.5施测由研究者向每个被试分发问卷,在统一指导语的要求下被试采用无记名方式独立填写问卷,强调真实保密性原则,并当堂统一回收问卷。

1.3统计处理

所得问卷结果采用SPSS Statistics V17.0版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

2.1高职院校学生孤独感得分比较

性别在孤独感得分上的差异性极其显著,女生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而来自农村的学生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此外,独生子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见表1。

2.2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

由表2可知,生活事件中除受惩罚因子与孤独感没有相关性之外,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健康适应及其他5项因子皆与孤独感呈正相关。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孤独感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而与积极应对无相关性。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都与孤独感之间的差异性极其显著,但主观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呈正相关,而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则与孤独感呈负相关。

注:*P<0.05,**P<0.01,下同

2.3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以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作为预测变量,孤独感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以得到影响孤独感的中介因素。第1步分别检验生活事件6因子、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预测,从表3中可看出,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及其他5个因子均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消极应对方式相比积极应对方式更能显著预测孤独感的产生(t=2.907,P<0.01),而社会支持中无论是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还是对支持的利用度都极其显著影响着孤独感(P<0.01)。

第2步检验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共同预测,从结果可看出,生活事件没有因为应对方式的加入而对孤独感的影响有较大变化,但社会支持却使得生活事件的影响作用减弱了,见表4,其中6因子只有人际关系、丧失进入了回归方程,标准回归系数也下降了,这就证明了社会支持是生活事件和孤独感之间关系的中介因素。

3讨论

高职院校学生中,男生较女生孤独感更高,主要是因为“孤独”一词较多被理解为一种不被社会所欢迎的、名声不好的状态,而社会对男性的孤独更不易接受,故导致男生不如女生易于接受孤独这种描述。同时因农村的生活范围较城镇狭窄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因环境变化较大,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也仍会感到较大的孤独感。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多关注男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

高职院校学生多易遇到的生活事件中大部分都与孤独感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因素[13],即这些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应激量越高、影响程度越大,由此产生的孤独感就越强,极易影响心理健康,这与他们仍不算成年人而进入了较陌生的学校环境有直接关系。在遇到各种事件时,越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14]且主观的社会支持较强的学生越容易造成孤独感,这就需要引导高职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应激源,培养其发展积极的建设性反应即积极的应对方式,防止产生消极的破坏性应对即消极应对方式[15]。高职生进入学校后不但要面临学业的压力,社会实践、实习技能、择业等多重压力也接踵而至,他们正处于成长蜕变期,一方面青少年时期对自我的关注没有结束,希望得到别人更多的关注,一方面他们又面临走入成人社会,来自外部的客观社会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程度都能更好的帮助他们摆脱孤独,更好的融入社会[16]。

从回归分析结果中可知,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和孤独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这就更好的指导我们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多采取积极鼓励的策略,注意加强其思想道德修养和挫折容忍力等因素,使他们多与父母、同学、教师等沟通交流,学会主动寻求帮助,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知能力,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模式,从而更少的感受孤独,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小苹,陈雪玲.高职生应激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2):224-226

[2]张亦慧,周建立.深圳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1484-1486

[3]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l):29-36

Correlation of Life Events,Coping Styles,Social Support and Loneliness amo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ian Yuan,Wang Ruishan

TCM University of Shandong,Jinan 250355,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of life events,coping styles,social support and loneliness amo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nd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Methods:Random cluster sampling 284 students in Shandong certain several vocational college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and UCLA Loneliness Scale.Results:The students who were boys(t=-12.722,P<0.01),coming from the countryside(t=2.869,P<0.05),only children(t=2.081,P<0.05)had higher loneliness;Life events(r=0.140~0.367,P<0.05),coping styles(r=0.157,P<0.01)and social support(r=-0.257,0.296,-0.275;P<0.01)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loneliness;Life events,negative coping styles and social support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loneliness,the social support was intermediary fac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events and loneliness.Conclusion:Improv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social suppor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oneliness.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Life events,Coping styles,Social support,Loneliness

中图分类号:R395.6,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8-1237-04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8.033

(收稿时间:2016-02-11)

·论著·(发展心理)

猜你喜欢
孤独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