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冰
(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 第三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118)
关于加强肿瘤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李雁冰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118)
[摘要]持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是肿瘤专科医院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文化是医院的名片,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的管理理念。云南省肿瘤医院在近年的文化建设实践中,构建了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导向,以培育职工凝聚力为主要模式,以营造和谐医患氛围为主要追求,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逐步渗透到了医院经营管理和医教研活动的全过程,大幅提升了医院在西南地区的知名度,推动医院发展步入快车道。文章将围绕云南省肿瘤医院近年来的文化建设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肿瘤医院;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2.217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理论的出现,是现代医院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展示着未来医院管理实践发展的乐观前景。文化建设对于医院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更好地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何谓医院文化
1.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在世界范围内至今尚没有取得共识,它是运用于企业管理,而又高于企业制度的一种意识形态。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一书中把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或“基本信念”。他们说,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者积极倡导的,由企业领导者将其基本信念、基本价值观等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进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而工作,就会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
1.2医院文化的内涵
医院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一位医院管理学者把企业文化管理理论运用于医院管理中所得到的衍生物,指的是医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思想、宗旨、观念等意识形态,再配以相互适应的制度和完整的组织结构。[2]
1.3医院文化的特性
医院文化和企业文化具有相同的特性,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的是职工价值和团队精神。医院团队和企业团队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信念作支撑,去追求长期经营和树立品牌的远大目标。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之间的竞争从原有的技术竞争和规模竞争,逐步转向服务意识与内涵建设的竞争。唯一不同的是,企业通过文化建设追求品牌价值的最大化,最终产生利润的最大化;而医院追求的是“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宗旨,品牌价值体现的是百姓的口碑。
2云南省肿瘤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2.1以文化建设为先导
医院文化是医院职工一整套共享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云南省肿瘤医院始终提倡以文化建设为先导,努力打造团队精神,确立医院核心价值体系,把每一个职工的个人梦想同医院愿景、宗旨、目标联系起来,凝炼了全体职工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医院核心价值的认同。职工不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自觉自愿地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前行,从而推动医院不断发展。
2.2以文化建设代替制度建设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能有效改善医院职业环境。医院制度的强制实施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按部就班缺乏人性化,容易导致职工出现倦怠心理,扼杀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文化建设是将医院的发展目标和行为准则植入每一名职工的思想,让职工具备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同时树立起担当意识,如果每个人的辛苦付出都能得到认可,那就能自然体现出一所医院的医疗文化和价值文化。[3]文化所产生的引导力量远比规章制度有效得多,因为它能将医院职工凝结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
2.3通过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
云南省肿瘤医院近年来通过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科研实力明显增强,教学工作稳步推进。2013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4年获批云南省首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云南省肿瘤诊治质量控制中心、云南省詹启敏院士工作站及云南省多个护士培训基地先后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成立。2014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实现了云南省单个医院一次性获得2项一等奖的历史性突破。医院在发展的20多年间,收到来自西南地区癌症康复者的感谢信多达数百封,医院从建院初期的无人知晓,到发展成为西南边陲最知名的三甲医院之一,这些累累硕果的取得,离不开医院每一名职工对医院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不计回报的拼搏奉献精神赢得了荣誉,换来了个人和医院的共同成长。
3加强肿瘤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3.1引入医院识别系统以提升医院形象
医院形象包括医院信誉、医疗人才队伍、技术力量与服务水平、职工工作态度和精气神,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个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医院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财富和无形资产,可以为医院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医院形象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医院医疗服务的信任程度,影响医院的凝聚力和职工士气,影响医疗同行与其交流合作的态度,影响医院自身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要塑造优秀的医院形象就必须引人医院识别系统来打造医院文化,运用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和其他识别系统的构建来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4]
3.2打造良好的团队精神
医务人员的行为最能体现医院文化的精髓,行为好坏需要思想高度做支撑。良好团队精神的打造,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通过设定团队目标,强化大局意识,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不断加强职工对医院宗旨、愿景、目标的观念认同,使之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领悟到团队利益至高无上的深刻含义,让职工在工作中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在思想意识上规范自己,最终合力为一支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队伍,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教研水平、服务能力的综合提升。
3.3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每一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心情愉快地工作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潜能就会被无限激发。因此,要让职工自觉自愿地为实现医院目标而努力付出,就需要领导干部具备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对职工情感的激励来关注他们的成长,发现职工的优点都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赞美,出现纰漏要把握正确的引导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总之,要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职工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为其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营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尊重他人成绩,鼓励职工积极向上。
3.4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卫生事业守护亿万人民的健康,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新医改的宗旨就是要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确保医疗卫生服务回归公益性。”这是国家卫计委王培安副主任于2015年1月30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的关于部分省份推进医改工作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5]王培安明确指出,公立医院的首要职责就是公益性。因此,医院文化建设要以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出发点,树立职工服务群众的意识,建立良好医德医风,严格执行医疗行业“九不准”要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注重换位思考,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支持与疏导,为患者提供一个放心、舒适的医疗环境。通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用一点一滴的用心服务去赢取医院声誉。
4结论
医院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但只要医院领导者不断超越自我、创新机制,按照文化建设的规律,构建符合医院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并使之渗透到医院管理的每个角落,就能使文化发挥出强大的引导作用,成为推动医院持续发展的利器。
参考文献:
[1]李忠义,马建辉.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4-25.
[2]徐艳.以医院发展为目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11,20(11):233-234.
[3]刘运祥,李成修,尹爱田,等.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125-126.
[4]王茜.浅议文化对推动医院管理的重要性[J].兵团工运,2011,6(11):119-120.
[5]珍医网.卫计委医改动员会明确招标新趋势[EB/OL].http://www.zhendoc.com/info/745.jspx,2015-02-28.
(上接P180)能力的培养为主。
3.3注重实践教学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实践中延伸课程教学。一方面,选择一些知名企业作为学生的校外教学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和社会,零距离接触企业实践,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管理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校内综合实训室,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管理工作情境下,学会决策以解决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完善考核方式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要建立开放式的考核机制,建立起与教学配套的多环节、全方位、多元化、全程化的考核体系,要由考核理论基础知识为主转变为理论基础知识考核和专业技能考核为主,重点考核专业基本技能,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3.5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互惠互利的模式,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践指导教师。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运作和管理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得到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的现场指导,教师也可以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及时了解或获取管理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变化趋势,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从在本企业实践的学生中留下部分优秀学生作为企业员工或者从合作学校挑选优秀教师担任企业管理顾问、技术顾问等,这样既为企业招聘人才提供了便利,又降低了招聘成本。
[1]苏娴.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2]陈小锋.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理念反思研究[J].陕西高教,2013(9).
[3]鲁雅琴.关于高校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2(12).
[作者简介]黄华俊(1980—),女,湖南常德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