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嘉应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地方院校翻译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以嘉应学院为例
张敏
(嘉应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摘要]近年来,中日两国在经济等领域上交流频繁,翻译人员的需求量较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幅度增加。与此相对应,地方院校开设日语专业成为潮流。由于不良的地域条件,学生的实习就业成为难题。这使得地方院校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更适应企业要求的、优秀的翻译人员。传统的日语翻译课堂教学沉闷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效果甚微。在企业对翻译人员要求趋于更实用化和多元化的现阶段,作为日语专业的重点课程,日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地方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日语翻译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2.163
近二十年来,中日两国在经济等领域上交流频繁,翻译人员的需求量较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幅度增加。与之相对应,国内开设日语专业的院校也越来越多,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以笔者所在的嘉应学院为例,2009年设立了日语专业。当地日资企业仅有一家,对日有贸易合作关系的公司甚少。因此,大部分学生无法在当地实现与专业相关的就业。而在距离梅州市大约300千米的珠三角地区,企业对日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然而,据笔者了解,珠三角二本以上院校均有日语专业,这导致本校学生就业竞争相当激烈。培养出相对具有竞争力的毕业生,成为教师教学的头等目标。“日语翻译”作为日语专业的重点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拥有较强语用交流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员。现阶段,随着中日两国各方面的深入交流,对日语翻译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趋于更实用化和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日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地方院校“日语翻译”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笔者的大学时代,翻译课就是一门让学生感到枯燥,使教师费脑的课程。翻译教学一直是日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传统翻译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理论技巧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气氛易沉闷,枯燥;教学效果差,学生受益欠佳,容易丧失兴趣。
1.1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效率低
以嘉应学院为例,日语专业一个年级一个班,大约26人。教学主要方法为课堂灌注法。教师是课堂的指挥者和译文的评判者。教师讲授每一章节,通过大量译例讲解阐述某一翻译技巧,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批改或进行讲评。学生上课只需记笔记,几乎没有思考和讨论的机会,与教师的互动合作相当有限,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低。此外,由于学生的日语水平相对参差不齐,理解和掌握翻译技巧上效果相差较多,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对翻译课的兴趣,由本应主动学习变为了被动学习,积极性更加低下。
1.2教材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目前,国内各院校使用的“日语翻译”教材内容相对陈旧,教材过于偏重理论,文学作品方面的译例较多,实用型的译例较少。以本校所使用的翻译教材为例,译例和课后练习大多出自文学作品,如现当代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等。只有在应用文翻译方面出现了公司企业用语的翻译材料。这导致学生学完一年的翻译课程后接手公司翻译文件时依然感到棘手,无法迅速展开工作。
1.3地域劣势明显,见习实习机会少
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距离珠三角的任何城市距离都在300千米以上。在这个以生态与旅游闻名的城市,日企屈指可数。笔者在梅州工作已有8年时间,每年能接到的口译或笔译兼职机会平均算起大约2~3次而已。学生能得到的与日语相关的兼职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与地处珠三角院校的日语专业学生相比,劣势突出。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实践机会,口语能力与笔头能力都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2“日语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翻译教学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理论教学,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训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如语法、词汇等知识点的掌握,更应重视培养学生对异文化的文化体系的认知能力,指导学生翻译实践活动,从而解决中日两国语言和思维方式差异给学生翻译能力提高造成的障碍,养成良好的交际能力。所以,如何将翻译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翻译实践能力,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实用型应用型的人才。以下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日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经验,谈谈“日语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2.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翻译课程设置为一年,分为“日译中”和“中译日”两部分。“日译中”在第五学期,此时学生的语言水平在日语能力2级左右,基础知识还不够牢固,因此,课程初期教师应偏重学生掌握语法、词汇等的准确度问题。由于课程为每周2课时,翻译技巧即理论部分以课件形式概括讲解后,发给学生一篇短文,短文中包含了该课中学生应掌握的理论技巧。教师应当从时事新闻、经贸、旅游或电影对白中选取短文,并且该短文应是学生感兴趣且接近学生生活的译文片段。将加译、简译、倒译等一些原本学生较难掌握的翻译方法穿插其中,重点强调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营造的自然真实的语境,且短文翻译结束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出优秀译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得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2.2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任务,坚持“每天一练”
笔者所在院校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水平一般,有些学生甚至高考语文成绩都不及格。在“日译汉”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示:能够读懂文章意思,但无法用中文来表达;对继续学习母语缺乏主动性汉语词汇匮乏,表达单调;中文表达不地道,译文缺乏简洁性。良好的汉语基础是发挥译文优势和提高译文质量的保证,针对这类问题,笔者建议学生一方面要多读中国经典名著及现当代作家的小说及散文作品等,有空余时间甚至可以每天记日记或随笔,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另一方面更应多读日文文章,从时事新闻入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逐渐过渡到阅读日本现当代小说、散文随笔等,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日语词汇量并达到增加语感的目的。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后,也可以利用诸如《人民中国》这样的杂志,对比其他优秀的译文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教师还应建议学生坚持“每天一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要求学生在“日译汉”学期内,每天翻译朝日新闻等报纸上的如“天声人语”类的文章,尽管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开始时无法迅速读懂文章意思,译文的汉语表达不够精练,甚至有学生抱怨难度过大。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还是得到了很大提高,来自学生的反馈意见也证实了这点。
2.3注重跨文化交际的差异性
中国与日本虽同处亚洲,但两国文化上的差异还是很大。中国人讲话往往是直言不讳,单刀直入,非常爽快。而日本人则喜欢绕圈子,在表达上尽量避免过于直接,明确的表达,喜欢以婉转暧昧的方式达到沟通的目的。在“汉译日”的课堂教学中此类问题尤其突出。
参考译文:人老了,上年纪了,最忌怕的是孤独。儿女们整天上班,下班后又忙着照顾小家,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同老人交流。更何况有些事情不便叫儿女做,有些话不便和子女说,他们感到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不能代替老伴之间的那种特殊感情。但实际上,汉语思维习惯中,人们更偏向肯定译法,如参考译文中的“最忌怕的”和“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不能代替老伴之间的那种特殊感情”。反译法能够使语言更加精练,是翻译中常用技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提醒学生注意这些问题,尽量避免由于文化间的差异而引起翻译上出现的原则性错误。
2.4服务于地方的同时尽可能走出地方,寻找更多的实践机会
由于梅州市地处山区,学生能得到的日语相关兼职机会稀少,锻炼翻译能力机会甚少。在仅有的一家日企中,学院每年都派学生去实习交流,尽可能地抓住每次翻译机会;此外也和梅州市的各大旅行社合作,在有日本人来梅旅游时充当翻译或志愿者角色,增加实际交流机会,但这仍然不能满足专业的实践需求。因此,教师在这一方面应尽量发挥自己的人脉资源及利用网络资源,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锻炼机会。如:介绍学生去企业实习;在网络做兼职笔译或校译,等等。由于笔者长期在翻译公司兼职,利用这个机会,也给学生创造了不少兼职笔译的机会,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公司专门用语,如化妆品行业、汽车制造业等的社内用语都是通过兼职笔译的机会才使得学生对其有所掌握。除此之外,请日企的专职翻译来校做讲座,与学生交流学习日语的经验,也是一个效果良好的方法。总之,翻译课程一定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给企业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如若只陷在教科书的内容之中,对学生并无益处。
3结论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效率低;教材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地域劣势明显,见习实习机会少。等等问题是像嘉应学院这种地方院校面临的困难。作为在企业对翻译人员要求趋于更实用化和多元化的现阶段,作为指导方的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尝试通过例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任务,坚持“每天一练”;注重跨文化交际的差异性;服务于地方的同时尽可能走出地方,寻找更多的实践机会。等等方法来提高“日语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当然,在执行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面临各种困难。正因如此,对于这门日语教学中的薄弱又重要的课程,我们还应不断努力,探寻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今后笔者也将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景一.日语翻译中的文化心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S3).
[2]高宁,杜勤.汉日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敏(1983—),女,嘉应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