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2016-01-15 04:53左欣
关键词:口角咨询师来访者

左欣

摘要:本文以一例初二学生因人际交往冲突而产生焦虑情绪为个案,分析了缺少挫折体验和追求完美的性格,对中学生自我接受程度的影响,探讨了认知因素在中学生遇到挫折后对自我评价的作用。结合个案,从认知理论探讨了因人际关系冲突而引发焦虑情绪的认知过程,帮助来访者矫正不合理信念,从而改善不良情绪,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对未成年人改善该心理问题具有比较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挫折焦虑认知理论

正文

1案例简述

1.1来访者一般情况:

来访者张某,男性,汉族,14岁,身高1.60米,体重55公斤,初中二年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尚可,独生子。

1.2成长发育情况:

张某是独生子,剖腹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家族无遗传疾病,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出生及发育正常,随父母生活,能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父母均为中学教师,工作稳定,但家庭经济条件欠佳,父母对他的教育总是高标准、严要求,其中,母亲性格强势,拥有家中绝大部分话语权和决策权。张某8个月会说话和走路,1岁半上幼儿园,4岁上学前班,由于父母是教师的关系,他上小学一年级时不满6岁。由于张某上学后自觉性、求知欲很强,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时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还常常作为榜样树立给全班同学,每当受到表扬都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他性格活泼开朗,平时的生活中,张某很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几乎每天都去打一场,才感到正常。也乐于尽己所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并成为班里的小干部。担任干部以来,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对老师交代下来的任务从来不敢懈怠,也主动承担许多的班级工作。自认是对班级做出了许多贡献,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

2来访者的主诉及主要问题

焦虑、烦躁、入睡困难,胸闷,紧张1周余。

一周以前,张某在安排同学做清洁的时候,依据规定没有同意几位同学的请假,同班的几位同学破口大骂了他,当时他觉得很委屈,很想哭,很焦虑,不知道工作该如何进行下去。晚上老师知道了情况,找到他说要他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他很不舒服,情绪低落,他原本希望老师可以帮他去批评那几位同学,但是老师没有。当晚,张某就出现了入睡困难,翻来覆去2个小时都没有睡着,后来总算睡着了,早上起来依然觉得胸闷,提不起精神。他认为自己不再优秀,很担心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可能都不再喜欢他了。自那以后,张某时常感到心情烦躁,睡眠质量不好,有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担心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自己了。身体上的不适导致他上课状态不好,班主任老师知道后建议他前来咨询,他本人也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他改善焦虑情绪和睡眠。

3心理咨询师的发现及家属反映的情况

3.1一般印象:年龄与外貌相符,中等身材,正常体型,长相清秀,衣着干净整洁,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言语流利,头发略长。给人印象有些烦恼,精神状态不佳。主动前来咨询。

3.2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倦怠,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老师同学的时侯,情绪明显烦躁,双手交叉互相捏,时而将视线移开看着地面,叙述时轻微皱眉,流露出对这件事的焦虑,语调偏低,语气和语速适中,没有笑容,显示出来访者情绪低落。

3.3社会功能:生活能自理,能正常生活学习,维持基本的自我照顾行为和基本的学习功能。但社会活动明显减少,由原来几乎每天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减少到一周只是勉强的去打了一次,而且还半场就找借口溜掉,人际交往也明显减少,但他仍可以和同学们打招呼,问问题,周末在家和父母也能对一周来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基本的交流。

3.4躯体情况:入睡困难,胸闷

4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4.1心理评估:SAS焦虑自评量表。结果张某自行填写,结果显示:SAS量表评分54分,属轻度焦虑范围。

4.2心理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来访者张某出现的负性情绪持续仅一周多,时间较短;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感知觉异常的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来访者焦虑的表情与交叉双手互相捏的紧张行为等外在表现相吻合,具有知情意的内在协调一致性;来访者张某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的,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来访者表现出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来访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内心活动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虽然在人际关系上有轻微的回避心理和行为,但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来访者依然保持了亲子关系和同学关系,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

鉴别诊断:

1、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而来访者张某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周,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

2、与抑郁症相鉴别:来访者张某虽有情绪低落,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因此可排除抑郁。

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来访者为一般心理问题。

5对来访者问题的理论解释:

认知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情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基础,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根源,而一旦对这种观念和认知过程加以纠正,就可以改变不适应的情绪与行为。本个案中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是由于与同学之间的口角产生了焦虑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是来自来访者对事件的不合理认知和评价。具体表现为:A诱发事件是与同学的口角。B来访者对同学关系和老师关系产生的一些不合理信念:绝对化——“我是管理者,所以其他人都应该完全听我的”、“我是为班级工作,老师无论何时都应该站在我这边帮我说话”;过度概括——一次口角就说明同学们都不喜欢自己;老师这次没有帮自己批评那几位同学就是老师不喜欢自己;糟糕至极——忽略了同学们老师们对自己其他方面的肯定,造成自我评价降低,带着悲观的情绪看待问题。认知治疗就是通过改变来访者关于自身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并教会来访者一些适应环境的技能,以帮助他们改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因此,治疗的着眼点是探寻并纠正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观念的认知过程。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6咨询方案的制定:

6.1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促进改变的动机;

6.2确定问题认知,探讨个案不合理认知结构的性质、形成及维持的原因,确定以合理情绪疗法作为此次咨询的主要方法;

6.3咨询目标的建立及咨询过程

(1)引导来访者尽量降低其焦虑等不良情绪体验,为后面的咨询进程做准备;

(2)改变其错误的认知观念:一次口角或者一次不顺心就代表老师同学不再喜欢自己的错误观念,勇于面对突发情况;

(3)鼓励其思考如果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认知和行为,促进取得的进步,使新的认知、行为得以巩固,帮助建立个人发展目标;

(4)改善睡眠和活动;

(5)咨询的结束。

6.4评估、巩固、结束

7咨询过程:

(1)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及治疗联盟,促进改变和治疗的动机来访者是自愿前来咨询,故与之建立咨访关系时较为顺利:尽管来访者时而目光游移,但是对自己的问题知无不言,对咨询师提出的问题也是有问必答,偶尔采用面质方式,他也未表现出反感。考虑到来访者是一位未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情绪情感易受波动,并且较难接受认知治疗,故在前期,咨询师更多的是无条件的尊重和倾听、引导,提问时也特别注意语气、耐心和节制。

(2)告知关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作用、意义及局限性,让对方明确咨询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咨询师向来访者说明了咨询的含义、实质与咨询中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特别强调了来访者自我的力量,以及二者的关系,激发来访者对自我的思考以及改变的动机。讨论了心理咨询的安排,每周1-2次,每次50分钟,共7次。这样设置比较合理。你的咨询目标很难通过1次就达到的。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改一下最后告知了学校心理咨询是免费的。但务必要按照我们商定好的咨询方案执行。

(3)进入咨询以后,开始商讨咨询目标巩固心理咨询关系,与来访者找出主要问题,尽量完整的收集到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指导来访者完成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作出评估和诊断,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来访者。通过以上资料的收集,告诉来访者的问题属于焦虑情绪、首先就焦虑情绪采取放松训练,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将上述策略告知来访者,经协商,来访者表示同意以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治疗,再共同商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

近期目标:自我接受和自我关怀。让来访者接受工作上与同学发生冲突的现实,降低否认自我等负性情绪体验,入睡困难现象得到缓解,让他带着最少的焦虑和抑郁面对同学关系和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指出并纠正来访者因一次口角和未被支持就给予人际关系全盘否定的概括化认知,引导其重拾信心,提升自我评价。中期目标:首先,接受不如意。引导其跳出逃避状态,认清并接受工作中可能出现种种问题,需要自己去合理解决,而且也只能去解决;然后,指导来访者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与之发生口角的几位同学,给出合理化建议,使来访者能够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最后,引导来访者通过自我认识和了解,全面分析老师的处理方式,使来访者能够对老师的处理有正确的认识,摒弃未被支持就代表老师不喜欢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远期目标:帮助来访者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改变认知中的非理性成分,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及面对。

(4)实现近期目标(第1-2次咨询)

方法: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其基本情况,与本人交谈收集临床资料,使张某得到充分的渲泄,释放内心的焦虑与冲突。

以举例的方式提问来访者,使来访者认清自己的两个表层不合理信念:其一是“同学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唯命是从,没有听我的就是不喜欢我了”、这是童年顺风顺水的生活学习经历使之形成的完美主义倾向,影响了张某对某一次工作结果不尽如人意的认知,认为同学们不再喜欢自己了;其二是“老师没有站在我这边帮我说话就是不喜欢我了”,以完美主义为线索去探寻来访者的负性自动思维,通过回忆、想象的方式引导来访者去探寻,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这两个信念是概括化的,绝对化的,糟糕至极的。继而,让来访者自己举事例“有没有同学们发生口角之后感情更加好的事例?”“有没有同学做错事情,但是老师没有批评同学的事例?”“有没有自己做错事情,被老师批评的事例?”。来访者依据提问举出了一些事例。乘机,咨询师引导来访者认识到无论是工作中的问题,还是老师的处理方式,和自己的受喜欢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并运用灾变祛除技术帮助来访者认识到他对事物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估计过高,过分夸大灾难后果,从而祛除他对自己受喜爱程度过分的担心。

然后,采用呼吸放松训练缓解来访者的焦虑情绪。并指导来访者在学习生活中如果焦虑的时候,或者入睡困难的时候可以自行练习。效果:首先来访者基本接受并认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是因为这两个不合理信念产生的,而非口角事件本身。经过放松训练的练习,来访者的焦虑情绪较之前有所缓解,睡眠情况有所改善,入睡困难的时间减少。基本实现了让来访者自我接受和自我关怀的近期目标。但对于该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来访者任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对策。

(5)实现中期目标(第3-5次咨询)

方法:以提问的方式协助来访者认清他的深层不合理信念:“我是管理者,所以其他人都应该完全听我的”、“我是为班级工作,老师无论何时都应该站在我这边帮我说话”;列举一些实例,让来访者看到在学习工作中,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站在不同角度上看待同样问题得到的不同结果的事实,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老师的作用是管理班级和完善班级,并非是来访者的保护伞。建议:由于是中学生,故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更多是给与来访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合理化的建议。在本个案中,咨询师给出了如下的建议:1,摆正心态,一次的口角和失败代表不了同学们对自己的否定,找机会询问一下那几位同学当时请假是否有很重要的事情,而自己是否耽误了他们,解除上次口角产生的猜测,澄清问题出现的原因;2,老师为了来访者的个人发展,希望来访者在工作中更加的注意工作方法,使得事半功倍,并非老师不喜欢自己,而正是老师依然肯定来访者工作认真负责,又希望来访者更好的表现;3,与同学们增进情感交流,融入同学群体中去,不仅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也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思考上次同学们请假的原因是否应该被批准;4,如果下次有同学请假,可以斟酌批准,如果自己拿不稳,可以报告给老师再决定,不一定非得为了工作不顾其他所有。效果:来访者接受了自己的确是产生了绝对化的思想,由不合理认知引发了不合理信念,根据咨询师给出的建议,完成了1,2,3点,经常参加同学活动,经过来访者的询问,上次与之发生口角的几位同学的确那天有很重要的事情,认为来访者不允请假是不近人情,狐假虎威,经过沟通,那几位同学也认识到来访者的难处,互相达成了理解,来访者自此睡眠良好,没有了焦虑情绪,自信心得以恢复,基本实现了“接受不如意,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中期目标。

(6)实现远期目标(第6-7次咨询)

方法:

①耐心倾听来访者讲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②协助来访者降低他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产生的轻微负性情绪,引导他深入认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③帮助来访者整理问题,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予以解决处理;

④对来访者的改变给予鼓励,并将所收获的认识进一步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去;效果:来访者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能够对此次事件独立做一个完整的分析,对今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有处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处理方法。

(7)疗效评估

1、来访者自我评估

不再入睡困难,焦虑情绪缓解,自信心恢复,社会交往增多,经常与同学们一起玩,和上次发生口角的几位同学关系也慢慢变好了,还经常一起聊天,这些都让张某情绪明显好转,自述“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入睡困难不再出现,有兴趣与同学们一起玩了”。

2、咨询师评估

焦虑、抑郁情绪均有缓解。自信心恢复,精神面貌较初访时大有好转,和咨询师说话时能交谈自如,正常直视咨询师,谈到开心处面带微笑,语言流畅,语速较之前快一些,并未再出现双手交叉现象,来访者不再入睡困难,基本上倒床就睡着,社会交往增多,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经常与同学们聊天,对老师也持理解态度,认为自己一定有能力管理好班级。

3、心理测验评估

使用SAS对来访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量,SAS标准分33分,说明来访者焦虑情绪已缓解,心理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4、班主任评估

来访者与同学之间交往增多,情绪明显好转,不再逃避集体活动。

(8)咨询结束

结束咨询,做好咨询的回顾和总结,对来访者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来访者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口角咨询师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咨询师带给来访者的礼物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视角与口角
两代人的不同
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中谈“共情”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同感的技术
心理咨询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