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贴预防桡动脉压迫器所致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2016-01-15 08:33费叶萍王黎梅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5期

费叶萍++王黎梅

[关键词]透明贴;桡动脉压迫器;皮肤损伤

中图分类号:R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15)05-0433-02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手术治疗越来越普及,桡动脉压迫器在临床使用日渐增多,然而压迫导致腕部皮肤损伤情况不断出现,严重者术后一周皮肤破损尚未愈合,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因此,我科在2014年开始对加用透明贴预防桡动脉压迫器所致皮肤损伤进行了相关的对照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行心脏介入治疗的269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法使用桡动脉压迫器的1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80例,女83例,年龄43-79岁,平均(63.9±8.2)岁;加用透明贴的10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72例,女34例,年龄46-81歹,平均(64.3±8.1)岁,且排除有重大手术病史、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病史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药物使用等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后统一使用桡动脉压迫器(广州市名加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T1型压迫器)进行压迫止血。

1.2.1.观察组:术前测量患者术侧腕围,根据测得数据减去2cm的长度裁剪透明贴,连同患者一起送入导管室。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手术结束,将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擦净,将透明贴环形粘贴于穿刺点之外的腕部皮肤上,然后将鞘管常规向外拔出2-3cm,调节止血器软垫方向,使软垫长边与桡动脉走向平行,软垫中心点压在穿刺点后5mm处,在妥善固定压迫器软垫至穿刺点后,将绑带穿入扣板对侧固定孔里,固定绑带,顺时针旋转旋帽加压,压住扣板两端使其向上突起,拔出鞘管后迅速放松扣板,使扣板紧贴患者手腕,再次调节旋帽确保止血,同时,检查桡动脉及尺动脉的搏动,确保搏动良好。术后每隔2h逆时针旋转1-2圈,达到逐步减压,6h后旋帽压力全部去除,术后12h拆除压迫器,如仍有出血,继续压迫2h,直至出血或渗血停止。

1.2.2.对照组:介入治疗术后,退鞘管,常规法在妥善固定压迫器软垫至穿刺点后将绑带穿入扣板对侧固定孔里,直接将绑带固定在患者腕部,顺时针旋转旋帽加压,然后拔鞘管,压迫止血。减压时间方法同观察组。

1.3.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去除桡动脉压迫器后腕部皮肤发红、淤青、水泡及破损情况来判断效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Il.5版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比较:见表l。

3.讨论

随着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穿刺点止血措施逐日改进,桡动脉压迫器因其使用方便、透明易于观察等优点,已被临床广为使用。然而,压迫止血需一定的时间及强度,压迫器在压迫止血前几个小时内对腕部皮肤所施加的压强达150-250mmHg,而正常人表皮压强达到60mmHg时,皮肤内血流降至正常的33%;若承受69mmHg的压力持续2h以上即可发生不可逆损伤。其次,当桡动脉压迫器的绑带直接固定于腕部皮肤上时,对其产生了相当大的剪切力及摩擦力,造成皮肤淤青、勒痕,严重者直接造成水泡,甚至是皮肤破损给护理方面带来新挑战。

透明贴是一种新型敷料,在预防治疗压疮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它通过改变皮肤氧分压,改善局部组织供氧和血液循环,促进淤血消散。同时它是一种水胶体敷料,其上层表面为聚氨基甲酸乙脂半透明膜,主要成分是羧甲基纤维钠,具有较强的自溶清创能力,选择性清除坏死组织,吸收大量渗出液物质,加快血管再生和减轻疼痛,把组织中的水分吸收,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显著缓解疼痛,促进水肿、淤血吸收,而且该敷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及粘性,将透明贴黏贴于腕部皮肤上可妥善固定,防止压迫器移位又能避免压迫器绑带直接接触皮肤,以减小摩擦力及剪切力。本科室自2014年1月起加用透明贴预防桡动脉压迫器所致皮肤损伤以来,皮肤破损、水泡以及淤青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其有效性,且具有取材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