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圆桌会议

2016-01-15 10:24按拼音排序
新校长 2016年3期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

(按拼音排序)

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钱 锋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教师、万物启蒙中国文化通识课程开创者

王崧舟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前校长、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徐健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学教育学院培训部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吟诵教育”负责人

于江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学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余 耀扬州市汶河小学副校长,主持正谊书院国学教学工作

曾国俊台湾道禾实验学校创办人、道禾教育基金会执行长、北京培德书院国际学校创办人

1.您所 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它进入教育后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程方平:我所理解的传统文化是以现在中国的版图为基点,经过历史认同、传承、选择、积淀下来的文化,以优秀文化为主,也包括少量的糟粕。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儒家的经典里表现得比较充分,总的来讲是追求和谐、公平、自主、平等。

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他们都是方向一致,形成合力的。因此在教育当中当然是以儒家为主,而其他的各家则是在社会、行业里传承。

钱锋:中国文化的核心在我看来是“物象”文化。我用三个词来追溯。

第一个词是“载物”,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神示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开启了君子依循万物运行的规律而处世的原则。在儒和道未分化之前,确立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源头。“象”在《易经》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表述,“象”是人对世界万物的映象和抽象,这是“物象”文化的起源。

第二个词是“齐物”,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无论天地还是秋毫,万物齐一,这是物我认知转化的先验。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之师,宇宙间存在“凡物流形”的本源之道。形是象的外显,象是形的内化。

第三个词是“格物”,出自《大学》。“格物致知”是儒家基本的方法论,成为千百年来儒学传承的不二法门,用朱熹的话就是“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物”的物既是自然万物,也是器物,最重要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寄托于万物之上的诗意情怀。“赞天地之化育”,形成我们的文化人格。

教育应是推动文化维新的不竭动力。只要汉字和汉语还在,物象文化的母体基因就不会丢失。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启蒙教育阶段,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中国文化启蒙路径,并为这个亘古未有的新世界培育这个古老民族的“新君子”。

王崧舟: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西学东渐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因此,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固有的文化。这里的关键词是“固有”,理解“固有”的关键是需要划一个年限,这个年限基本可以定在“1840年”,即中国近代史的发端。

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核心价值集中体现在宗教哲学中,其主体是儒释道三家,“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人格教育”,其要义在认同和完善。人格教育既要引导学生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陶冶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又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完善每个学生的个体人格。

徐健顺:西方文化精神主要起源于商业文明,中国文化精神主要起源于农业文明。西方文化精神的基本理念是以神为本,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西方文化精神首先推重个体,个体的独立是一切文明的基础,然后谈个体之间的关系,于是有契约、法律、民主、道德,有超越个体的追求:自由、公正、平等、博爱。中国文化精神首先推重整体,整体的和谐是一切文明的基础,然后谈个体是整体的缩影(不是元素),于是有尊卑、孝悌、礼乐、道德,有贯通个体整体的追求:天人合一、舍生取义。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艺的传承,其教育目标是文化精神的传承,重在品性的培养。

于江山:谈及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首先我还是想说一下我对国学的定义,那就是,中华文明的源流之学与源流之用。

其中,源流之学指国学的经典。而源流之用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已经化为个体素质的中华民族的一些人格元素;第二个是已经化为民风社俗的一些社会应用,比如春节、清明等;第三个,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信仰的一些规律。

现在国学大力弘扬的基本上都是属于源流之学的范畴,而没有对源流之用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现在全国的国学火已经烧起来了,但是下一步怎么走,大家找不到具体的抓手。但我认为,只要把中华文明的源流之用提到足够的高度上,落实到个体的素质、社会的风俗、民族的信仰这三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具体项目,就不会像现在那么空洞了。

余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儒、释、道相关,和文、史、哲相融的东方文化。一是其地域性,彰显东方文化的悟性思维;二是其包容性,有兼包并蓄的广阔胸怀;三是其多样性,既有相对统一的愿景和价值理念,又有“百家争鸣”的多元流派。

其核心价值在于立己达人,也就是立足于修身,向内发掘自身的潜能,向外探寻世界的规律,从而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曾国俊:传统文化在我们华人的世界,儒、释、道好像一个动态的三角形,从来不分家,每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适用。

不管是儒家的“尽心知性”,道家的“虚心如性”,佛家的“明心见性”,都是由“心”指向“性”,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就是心性之学。

中华的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回到心性之教,我们重情,西方重理,西方喜欢由理到心,但是东方人更希望从心走向理,东西方各有一条路,都指向道。但是你不可以乱走,选择好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好好走就好了。

2.传统文化教育和国学教育,在 础教育阶段哪种提法更合适?

程方平:我认为传统文化比较合适。因为我们原来的国学是偏学术的,但在现代社会当中不能只有学术,还有技术、公益、生活。所以用传统文化的提法它就包容更多了。

另外,过去的国学系统对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包容性都是不够的。而且国学这个概念也会引起误解,让人以为国学是国家层次的学问,档次高才叫国学。所以国学会有一些歧义,影响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传承。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哪怕叫中国学可能都比叫国学好,因为它是一种国际通用的。

另外如果叫传统文化还可以和我们现在的课程改革、现代教育理念结合,它有一些多元化、本土化、生活化的内容,也容易传承。

钱锋:这本不是个问题。但有此一问,则说明了很长一段时间,启蒙教育界将“国学”推广混淆于传统文化普及,这是不准确的。传统文化当然比国学的范畴宽广得多。国学是学问,更偏向于经典的传承,文化是化育,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还乡。国学大师也可能是文化侏儒,街巷匠人也可能是文化大师。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品格的人比做国学更重要。

王崧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涵盖了国学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个人觉得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更适切些。

徐健顺:个人觉得国学教育的提法更适合。中华传统文化,是人性的文化,凡如野蛮、残暴、欺骗、唯利是图的风俗习性等等,都不是文化,是反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有民间俗文化,有宗教文化,有文人雅文化,国学属于后者。中华雅文化,以儒学为主体。之所以研究国学教育,而不是传统文化教育,是因为传统文化范围比较宽泛,兼及雅俗,也没有主次之分。我们希望抓住主要部分,事半功倍。各种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不适合普及教育,而且如果没有国学,这些文化也将失去根基,所以还是要先抓基础和主体,就是国学。

于江山:我提倡国学。第一,传统文化的提法比较严谨,这是一个学术化的提法。但是它不容易普及,并且在用的时候不容易进行内容上的辩证。因为传统文化到现在已经接近5000年了,在漫长的历史净化过程中,有许多精华也有许多糟粕,因此在我们每次提传统文化的时候,都要顺便性地提“我们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这很麻烦。但是国学这个概念是经过了民族集体智慧过滤的,基本上是指的正向内容。

我提倡国学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每一个民族它语言的构成与流行都有一条规律,这条规律叫约定俗成、大众认可。现在一提国学,有文化的、没文化的人都知道。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小众当中流行的概念,大众不知道。

王蒙先生提倡作家的学者化、学术化,因此他更认同传统文化的提法。但是我认为老百姓当中最流行的还是国学的提法,而且国学也不是俗气的提法,毕竟各个大学也有国学院,国学也有在社会中的各种课程。因此我感觉到用国学言简意赅,比较好用。

余耀: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指向性。“传统文化”是对“现代文化”而言,有时间上的指向。“国学”是对“西方”而言,有空间上的划分。“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而“国故”则将时间与空间的指向都包含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个人觉得“国学”更合适,其内涵指向“文化传统”更为贴切。“文化传统”超越时空,而“传统文化”带上时代烙印。时代在不断前进,语境在不断变化,文化传统才真正需要传承。

曾国俊:传统文化包含国学,国学不包含传统文化。国学所指的一般是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这些以国家的规格来看的重大经典。传统文化甚至包括简单地做一道中国菜,例如臭豆腐。所以在台湾没有叫国学的事物,我们顶多称为经典。但是大陆把它上升为国学,我不反对,因为它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推动,你能够不重视吗?而在道禾,我们就统称“文化”,因为我生活在华人世界,我不用再讲它是华人文化,它就是我的文化。

3.这个时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否具有紧迫感?

程方平: 近10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否定自己的文化,从哲学到技术到生活方式。我们甚至连高兴的方式都是学西方的,比如我们运动员胜利了,我们都是学着西方的手势。我们的中国特色逐渐消亡了,这就很危险了。

而为什么快到2000年的时候,大家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因为保持传统文化是构建人类文明的一个个性化的经验,越是向国际化、一体化、标准化走,这个本土化的价值就越凸显。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国家也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在教育领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是不充分的。我们总把西方的价值观认为是普世价值观,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自信和狭隘的心态产生的效果。所以一说普世价值观我们就害怕,其实西方价值观不等于普世价值观。西方价值观和东方价值观其实是一起在构建普世价值观,如果我们真的意识到中国文明在历史上就曾经参与了世界的普世价值观的架构,那我们今天就不会觉得不自信,我们就会非常好地保持我们原来的那种

宽容、创新、张力,我们就会更好地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格局当中。

钱锋:有识之士在任何一代都有母体文化代际的紧迫感。生逢盛世的李白和生逢乱世的杜甫以不同的形式在传承文化。因此,传统崩离的年代,废墟生机处处。此刻,有些人去终南山归隐,有些人去碧山耕读,有些人去做手工了,有些人开始办书院、办私塾、办国学班,中国文化正以巨大的“场”召唤迷路的子民回家。是不是都是使命召唤?而不是隐隐商机作祟?或者只不过是文艺情怀作秀?

我反对教育界的运动。无论是去国运动还是还乡运动,总有人夹杂其中,亢奋而盲目地推波助澜。方生方死,对文化都是摧残。文化依附于人,缓慢消逝,复兴也依附人,缓慢生长。

紧迫感是有的,都和人有关,和信息时代无关。一是大师远去,士人风骨不见;二是教育功利,人心焦虑彷徨;三是启蒙者中,被启蒙的人太少。

王崧舟:非常紧迫!用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来形容也不为过。要理解这种紧迫,关键是要理解“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就外部环境看,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就内部环境看,是一个深刻变革与转型的时代。这样的内外环境交互作用、激烈动荡构成了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

而这个时代最根本、最严重的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一方面,全球化的冲击导致西方价值一家独大,本民族的价值传统被弃若敝屣;另一方面,变革与转型导致价值紊乱,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轰然坍塌。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即是对这个时代的价值挑战所作出的一种应对。

徐健顺:是的。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下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全国大中小学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一届政府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中高考也将改革,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新一代的家长对于国学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国学教育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我们的国学教育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缺教师、缺教材、缺教法、缺成功的案例,甚至教育理念都没有明晰。如何建设一种适应当代学校的、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国学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

于江山:很紧迫。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现在民族的道德崩溃了;第二个原因是国民精神萎靡不振;第三个原因,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已经缺失。道德崩溃、精神不振、信仰缺失对一个民族是很危险的,所以进行国学教育是非常紧迫的。进行国学教育并不是拒绝西方的东西,但是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我们的根,要扭转道德崩溃、精神不振、信仰缺失这三大弊端,首先要找到民族文化的根,有了根我们才能在生长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外来的文化。

余耀:当然有紧迫感。中国文化中一直有这样的紧迫感。两千多年前的时代,孔夫子就认为是处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直希望用“内圣外王”的方法,复兴“夏商周”三代的梦想。时代的发展,更需要我们从先贤处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文化使命。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紧迫感更为突出。

曾国俊:我觉得每个时代都有紧迫感,只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传统文化项目经受着紧迫。这个时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紧迫吗?是的,我们急迫,但是我们要走很快吗?不。我们的急迫感来源于,需要加大力度让大家认识到它背后的核心精神价值。但是往往我们过度地关注一件事情,常常会造成扭曲,失去平衡。我觉得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现在多数都是放在形上,恢复古礼啊、成年礼啊,穿汉服啊,恢复这个恢复那个,恢复得过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4.您认为 础教育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体目标和分年段目标)是什么?

程方平:在中小学,过去的传统教育是分段的。

蒙学是以语言,也就是听说能力、行为习惯为主,最基础的就是做人的标准、融入社会的能力。《三字经》里面涵盖了哲学、逻辑、伦理、文学、历史等很多东西,非常丰富。

到了小学,就把语言转化为文字,开始识字的学习。现在我们到了小学以后才开始听说读写一块儿训练,其实如果在学前我们把这个语言的事情解决得比较好了,就会大大地减少基础教育的压力。所以传统文化教育的小学这段是可以和我们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对应的。

传统文化不光是文史哲,中国的数学、医学、化学、物理、建筑、环保包括很多复杂工艺我们都有积淀。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就是因为传统的道教医学里的一个经典给了她启示。我们前些年有一个叫吴文俊的数学家,他的吴氏定理也是根据中国的数学传统。所以我们要让全社会知道,传统文化不只是蒙学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其实进入到专业化阶段,传统文化依然有我们可借鉴的内容。而且中国的知识体系、学术体系如果跟西方的体系结合起来,我们的思路就会拓宽,所以学习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民族情感、民族自信的问题,它也是我们走向创新,进军世界一流的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内容、方法、体系评价等做一种对应式的研究。在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研究生阶段甚至博士后阶段,我们可以对应地去学习和参考哪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经典,把传统文化也当成一个学习的资源,当作一个科研的参照。

比如说幼儿园背《三字经》《百家姓》,可以了解姓氏里面的中国文化,通过语言的方式给孩子们一些影响,高深的知识如果变成通俗的语言,那它的影响就很大。

比如小学生,就要学习认识古文字,知道中国文字的特点和演变。

20世纪90年代首师大的一个很有名的书法家叫欧阳中石,他曾经编过一个以《说文解字》为线索的语文教材。当时我在一个私立学校兼校长,我就在学校用这个教材做了实验,很受学生欢迎。一个中国人如果对自己的语言文字有深刻了解,那么他对文化、历史,对于中国的学术传统就会有很深切的理解。

另外在这个现在的教育框架里,我们对佛教、道教、基督教的一些文化是讳莫如深的。其实在现实当中,既然你避不开,何不把它做一些介绍。这些知识的学习其实对于反对邪教、反恐、反对民族分裂都是有好处的。据说这几年西藏地区就把一些传统的、尽管是有佛教背景的“萨迦格言”纳入到藏语教材里,在甘肃、青海一些伊斯兰地区,也来介绍古兰经的文化和伊斯兰的优秀传统,这个也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初中以后,特别是高中,我们可以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里面的经典给学生读。《史记》的包容性非常大,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因为它里面有好多关于怎么来看历史的哲学方法论,这个是对后人很有帮助的。

而传统的戏曲、手工艺可以通过音乐课、技术课、讲座来传承。

钱锋:任何文化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将完善的人格说得很明白了。敬天惜物爱人,中正坚毅,平和圆融。

括号里的问题应该让教育部深思熟虑后作答,不是我作为教师个体能考虑的事。

王崧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应以掌握实际知识、训练各种技能为根本,而应以文化的陶冶与传承为根本,这是传统文化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所在。

因此,传统文化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人格之养成。具体而言,传统文化教育当致力于以下三大目标的达成:

第一是价值观教育: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传统文化中涵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第二是文化观教育:关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传统的认识、了解和吸收,不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第三是语言观教育:感受母语(主要指汉语言文字)的丰富和优美,加大对母语中经典文本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全面打好母语基础。

徐健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次第:童蒙养正、少年立志、青年成才,小学奠基、先体后用、德艺双修。国学教育传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其最高目标是学生的品性,最低基础是学生的生活技能。中国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个别教育,因材施教。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做法。

余耀: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整体目标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创新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心”的现代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年段目标是整体目标细化,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从兴趣入手,逐步培养相关能力和鉴赏力,将“兴趣”升华为“爱好”乃至“嗜好”,完善现代人的教育。

于江山:怎么样在学校教育当中入手,我提出了这么一个纲领:

教育的目标,我概括了20个字五句话:学习知识、转化机能、形成习惯、养成精神、树立信仰。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生活入手,这是学校教育的路径。至于每个年级干什么,一句话说不清楚。因为在体制教育这个大的框架下,各地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应该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由各地、各地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分年级的目标。

曾国俊:我觉得首先应该是生活中先有这个事儿,在学校里、家庭里。比如说你家里面客厅先设个茶席,摆上文房四宝,先有茶香、墨香,写上书法,就有了书香。学校的走廊、教室,室内外也都设茶席,放文房四宝,老师没事泡泡茶写写字,跟着孩子也会熏染。

传统文化教育如果分成三个阶段谈,我觉得可以从生活到礼乐到文化。

幼儿园跟小学阶段需要发展情感,所以首重生活,以人师为师,通过吟诵经典,通过六艺在生活中体验,潜移默化感受它的美,它的好,先不用谈太多的大道理。

初中阶段需要发展思想与身体意志,可以开始重视礼乐,以经师为师。这时的孩子看重正义、公平、原则,看不惯不公不义没有原则的事情,他会跟自己过不去,跟所有同学过不去,跟所有老师过不去,跟整个社会过不去。这个时候的青少年需要找到一条公平正义、有规则、有呼吸、有节奏的路,然后觉得舒坦一点。所以这个时候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经典篇章,进阶学习剑道、武术这样规则明显的传统技艺,特别强调它们的正义、公平与规则。

第三个阶段是高中,以自然为师,他的学习应该面向全世界,无国界、无围墙,开展走向世界的行动。他们开始探索人的价值与意义,这辈子未来的定向。

5.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融入当代性和国际性?

程方平: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判断,传统文化里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有利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哪些是有利于人类解放自己的潜能的。可能有一些传统文化我们认为是过时了,但我们要明白它为什么过时了,这样我们的选择就会更理智。传统的教育里面有一些内容是死记硬背的,但是那都是中低层次的。比如说科举考试考得相对容易的是死记硬背的,但是招进士时它的题都是面对有创造性的人才。

我觉得中国有几个成语说得特别好,一个叫“东施效颦”,一个叫“削足适履”,包括纸上谈兵等等,有很多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好思想,也很适宜于现在。

钱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化是弥散在故国山河的空气,丝缕不绝,怎么可能不沾染时下的雾霾?演绎复古风潮,穿着汉服唐衣,摇头晃脑读经,以为经典就应千古不变地传承,是很不可取的。任何一个朝代,对过去文化的传承都是基于时代的,明朝的书院怎么会和唐代的官学相同呢?同样,让传统文化真正复活于当下,就需要考量大数据时代的学习特点,用好互联网,乃至物联网,用一个App,戴着iWatch和谷歌眼镜,联动手机平板就不能读《大学》?

道场不在,徒留衣钵何用?形式大可宽容。启蒙必然是走一条自当下回传统,再由传统反哺未来的事。符合孩子心智,培养国际公民,化育士人精神,才是中华文化焕发古老生机的通途。

我期待文化和教育产生跨界合力,传承中国文化,应是举国自觉共识。

王崧舟:首先,要把握好出发点。从根本上讲,传统文化教育不应是一种守成与复古,而是为了解决我们自身的困惑和问题。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面临种种挑战和危机,我们才迫切需要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回到我们文化生命最本源的地方,从而更深切地理解自己,进而更本质地救赎自己。

其次,要以对话的方式展开传统文化教育。从根本上讲,传统文化教育只有在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移情、体验、理解等方式不断生成文化意义的过程中才能有效推进。因此,开放性、建构性、交互性就成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当代性和国际性的基本法则。

徐健顺:以国学精神做教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比较,各得真传。国学教育是品性教育,这里是说,国学教育是中国式的品性教育,教授的是中国传统的品性,传承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作为一名国学教师,一定要深知中西文化差异,对西方的长项虚心学习,对中国的优势也充满自信,这样才能知道要把儿童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国学教师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深度,很大程度决定着国学教育的成功高度。现在我们复兴国学教育,应该更多地回到孔子那里,从原始儒家汲取力量,考察历代教育得失,接续阳明心学成果,正本清源,从正避误,在现代文明环境中,在汲取和应对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走出一条健康活力的路来。

余耀:如果说“传统性”是“文化传统”的灵魂的话,那么当代性和国际性就是“文化传统”的生命。与时俱进,是前贤的智慧。教育应是鲜活的,而不是枯死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有世界的眼光中国的心,这样才更接近现代教育的目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好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中国”和“世界”这些看起来是对立的,但其实又是统一的观念。

于江山:我认为国学教育要实现三化: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没有现代化国学不能传承,没有生活化国学没有根基,没有社会化国学不能走进大众。

那么国学要怎么现代化?要从内容的筛选、教材教法、训练体系这三个方面入手,做到它的现代化,也就是它的当代性。在做好这个的基础上,寻找人类文化交流的规律,然后遵循这个规律把中华文明的现代精品推向世界。

但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华是很成功的,因为它从民生入手,从“衣食住行、教育、看病”这六大项入手,麦当劳、可口可乐、牛仔裤、家用电器、小汽车等等,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主体人群,这就是成功的规律。

我们现在要走出去,就必须让国学回到生活,寻找国学中被人类共同需要和接受的东西。因此我提出来“国学就是生活”,因为国学脱离了生活就无所依傍,就成了无源之水,成了高大上玄的东西,高大上玄是不容易在老百姓当中扎根的。国学回到生活要经过内容的筛选,让合适的内容走出国门,走进世界,这就是它的国际性。

而我们的教育这么多年以来,需要重新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也就是说国学要立足于培养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国民,因此我们要从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生活开始,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特色高素质的中华民族的国民。在这种生活氛围、教育氛围当中成长起来的人,他自然就代表着我们的文化,他和世界人类的先进文化沟通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融合,我们在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同时,也把我们先进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路径和形象都传播给他们,这就是真正国际性。

曾国俊:应该这么讲,就是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性、独特性跟未来性?国际性包含在未来性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探究它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母语,去掉它的形式走向它的精神,因为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形式。不管是琴棋书画、礼乐或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必须回到文化的本质面,就是它的基因和母语去探究,然后你就会找到成为国际化的我们的文化。

谁能够告诉我他对从周朝、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的文化都很清楚的?每一个时代都应该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美。比如书法,通过现在的数位科技、多媒体的运用,把书法书写投射在墙上它会变成动态的书写,它变成了现代艺术;“云门舞集”把书写行草编成一个舞蹈,它就成了具有华人特色的现代舞;甚至现在的青年可以用书法写字,再盖一个自己篆刻的章,扫描成电子版,传送给女朋友,就是独一无二的情书。

融入当代性和世界性实际上就是我们把传统文化的东西与现代文明的东西都学到家了,两个一碰撞,自然就会产生融合创新。

6.现代教育怎么让传统文化回归,比如有人说时间都被学科学习占满了, 要些什么软硬件的支持?

程方平:我们现在有很多硬件资源了,很多经典古籍都可以在网上得到。

软件就是我们说的方法。以前,学习者都会看书目类的书,近代以后最有名的就是张之洞的《书目问答》,它得到了王国维、陈云社、陈元、梁启超等大家的称赞,这本书是入学的门径,是要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指导书。后来很多学者也开过分类的书单,比如说古代的农书、数学书等。

西方其实也有这样的认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就有过回归经典的运动,他们就是觉得在这个极度商业化的背景下,很多传统的好东西丢了。

我原来当私立中小学校长的时候,就把小学减到五年,还增加英语口语、工艺美术等一些实际操作课。因为我觉得我们学了太多教条的东西,要通过改造、完善,让这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时间和空间都显出来。

还有一些知识我们可以对比和融合。比如说我们讲一个西方故事的时候,可以对比着讲中国的不一样的传统;讲西方数学的时候我们可以讲讲中国的数学智慧,这样的话就不一定专门占用时间了。

传承文化也不是必须要用课程形式的,环境、社会考察、旅游、学校活动都是可以和传统文化结合的。

钱锋:没有共识的教育只能处处碰壁。重要的是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希望走出来的是一个人还是考试机器?在一个只能以机械识记性考试高分才能出人头地的国度,没有人想去唐代参加科举考试。影响生民的人才选拔制度自然是关键。倘若仅是将传统文化裹挟进试卷,加大高考比分,无非换一些知识记诵,这样的传统文化传承是没有前途的。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强大的“人学”基因,而途径是“人与天地参”、“参天地万物”。但在现代教育一厢情愿“师夷”之后,人却成为了知识工具的奴隶。学习脱离具体的生活,大约是回归不了传统文化家门的。教育行政部门是时候给学校一些课程自由了。让学校成为人生活的地方,文化就起作用了。

王崧舟:传统文化教育涉及三个不同的层次。就宏观层次而言,整个学校教育都应该致力于传统文化生态的建设,如校园环境、校风教风学风、制度活动等;就中观层次而言,应该致力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一方面是主动挖掘现有课程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弘扬传统文化;就微观层次而言,则是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学校生活的各种细节,包括语言细节、环境细节、活动细节等等。

徐健顺:在体制学校,教育基本是为应试服务的,课程设置是很难改变的,但是,只要校长、老师和家长们有做国学教育的心,有为孩子一生幸福着想的信念,就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中,各切分出一小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的国学教育系统。这种整体国学教育的基本模式,其特点就是化零为整。“零切”是针对现行体制的做法,“成整”是达成国学教育目标的途径。这些“零切”出来的课程,一定要互相协调构成一个整体,最好是在校长或者国学骨干教师的领导下,设置国学教研室,统筹考虑,互相呼应,互相支持,在统一的目标下来设置课程内容、结构、教法、进度等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形成规模效益,无中生有,却可以做出高效的国学教育。

余耀:教育像农业,要不违农时,更需要一个培养过程,慢慢地耕耘、播种。不是一个行政命令就可以完成教育的改革的。首先需要广泛的认同,形成共识,然后需要让教师及成年人补上所缺失的“传统”课,再以相关拓展、融合学科学习的形式,渐渐渗透到现行的教育模块中。把身边的历史遗存、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作为活生生的教材与教学场所,身临其境,心有所感。

于江山:硬件特别需要一把手的重视,只要一把手重视了,硬件总有办法实现的。因为虽然教学大纲是不能改动的,但学生的课余时间、节假日可以利用起来。我们还有一些课,比如说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体育课、劳技课、科学课,这些都是可以自动调节的。还有这样那样的活动,一个校长只要有足够的重视都会有很好的办法。

师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呼吁老师“干”中学,我不主张小学教师、初中教师把自己封闭在专业里面,我甚至建议教研室不要分科,老师综合辅导。现在过分强调专业,它缩短了国家的人才培养周期,但是对于学生的人生来说,对于老师们的生命来说,把自己放在专业当中是一个生命的悲剧,这个专业就是一口井,你挖得越深,你见的天越少。你固然有了生命的长度,但是你生命的宽度和温度、人生的精彩度就没有了。所以不要搞专业,中小学老师就有很大很大的自由发挥时空。

曾国俊:真知真做都不难,假知假做处处都是难。真的有那么难吗?就用王阳明的“知与行”来说,能知而不能行,是为未知啊,没有“能知而不能行或行而不能知”,那一定不是真诚的,不是从心里头认同。知者一定可以找到方法,不知者一定没有方法,一定不会真做。教育部给的框架,80%以上都规定好了,但还可以从剩下的百分之十几做起嘛。教室内外设茶席有那么难吗,吟诗唱曲有那么难吗?不存在需不需要帮他找时间,而是他想不想做。上学路上可以做,放学时可以做,下课可以做,午餐可以做,百分之十几的弹性时间可以做,能做的事情多了。但是不想做,就算时间摆在他面前,他一样觉得没时间,因为那是优先顺序的问题。

7. 您认为用什么形式来教比较好?需要专门设国学课吗?( 推荐一种课程形式, 有实际的学校案例最好)

程方平:方法很多,比如说环境布置,我曾经想过如果一个学校有一个文字墙,把人类的文字包括中国文字、世界文字按照时间顺序摆设,学生平时路过那儿看看,在休息状态下就学了。

历史上很多的算法、传统的绘画、传统的工艺,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把它们贴在专栏里,学生自己就会受这样的影响。

前些年我到江西浮梁,这个地区的教育局长根据地方志编了一本地方教材,我就觉得非常好。如果说一个孩子从小在平常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一本介绍家乡的书,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产业特点、名人、特色、各种资源等等,那他出去以后,他不仅有自信,而且他也会为地方发展做贡献。

好多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一定是非得要上一个学期的课,甚至上几年的课,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平常碎片化的时间让学生感受的。如果学生对这个感受里头有一项感兴趣了,那就在老师指导下做一些深入的学习,很可能成为他以后的兴趣爱好甚至一个专业。

我们的邻国日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做得非常好。日本的中小学都有类似于传统经典的读本,里面还有起码一半以上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论语》、《老子》、李白、杜甫等,他们都有介绍。我在日本随机问了一些人,他们都能写毛笔字,甚至他们都有对中国的某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某一个文化感兴趣。因为他们在全盘西化的过程中有一个类似于民粹的力量在跟这个西化抗衡、在博弈,在砥砺当中不断成长。另外日本的社会和家庭也崇尚传统文化,日本的很多家庭里面都有书道的作品,在生活中有茶道,平常的锻炼里面有柔道、剑道、弓道,而这些里面都蕴含很多的传统文化。

钱锋:本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认识,我们以“万物启蒙”中国文化启蒙课程试图寻一条回中国的路。简单地说,这是一个以万物为学习对象,以中国文化物象精神为旨归,符合孩子心智、能力的阶梯项目式课程。一根竹子,是征服自然的工具,也是寻常生活器物,是时令美食,是童年玩具,是国乐风华,是笔墨春秋,也是君子品格,诗意栖居。见微知著,以物启蒙,中国文化正是从万物的时空中走来。

王崧舟:我的学校是专门开设了一门《国学课》,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是由北师大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开发的;每周1课时,从语文课中拿出来,全体语文教师担任国学课教师,其教学不列为考试科目,只是作为修身养性的一部分。

徐健顺:国学教育开始可以以项目、活动、学生社团的形式进入学校、课堂,但如果期望国学教育能够在学校扎根,必须走课程化的道路。没有课程化,国学教育就只能是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最多是校本课程,无法担负其基础教育、普及教育的责任。只有课程化、系统化,国学教育才能落地生根。另外还可以实验个别教育、纵向编班,并设置国学教研室统筹。目前我们已经在组织全国骨干师资研发吟诵、诗词、汉字、蒙学、歌谣等五门课程,2016年9月份就可以在学校使用。广州明德广地学校开设有国学实验班,进行系统的国学课程设计与实践,成效显著。

余耀:目前,正谊书院采用的是项目和课程这两种形式。一是开设了吟诵与阅读课程。用吟咏和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母语的美妙。另一个是周三下午的选修课项目。学校开设了琴韵悠扬、趣味剪纸、水墨、戏曲、陶笛、剪纸、扬派木偶、毛笔楷书、硬笔书法、太极操、五禽戏、围棋等系列特色选修课程。学期初,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报名方式,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两至三门课程。未来将整合各方面资源,开设“汉文化”体验馆,深入发掘正谊书院的历史价值,打造一张有丰厚历史底蕴的“名片”。

于江山:不需要专门设一门课程。因为国学是一个综合的以生活技能为载体、融知识能力和境界为一体的人格培养。它不是什么课程可以概括得了的。例如我们现在开发的生活课就是一个例子,它又有教材,又经过课堂演练,然后我们还组织比赛、推广,以后又可以成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曾国俊:不需要专门设立,凡是设了以后,传统文化就只能在那里了,其他的都不是了,叫墙上钉钉。那我们做传统文化就是,上学有传统文化,放学有传统文化,吃饭有传统文化,睡觉也有传统文化,上数学、科学、人文、语文各种课程都有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国学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垂”改成“掉”,好不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