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不同吸入深度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综述

2016-01-15 03:15:20任娜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氟烷氯胺酮全麻

任娜

七氟烷不同吸入深度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综述

任娜

七氟烷属于现阶段临床常用的一种吸入麻醉药,在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中均有重要作用、七氟烷因在小儿全麻诱导中安全性高,且具有麻醉诱导快、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深度易调节等优势,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引起了人们关注,本文主要对七氟烷不同吸入深度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七氟烷;不同吸入深度;小儿全麻;麻醉诱导

七氟烷属于是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和其他吸入麻醉药物相比,血气分配系数较低,具有麻醉诱导快、麻醉深度可控性好、患者清醒快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特点,另外对人体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在全麻手术中广泛应用[1];另外,七氟烷气味宜人,更易被小儿所接受,所以在小儿全麻诱导中应用价值高,且不同吸入深度对小儿的麻醉诱导效果也有一定影响[2]。本文就七氟烷不同吸入深度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 七氟烷简述

七氟烷因其有快速失去知觉及快速恢复性的特点,使其成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吸入麻醉剂,临床通常给予患者50%~70%氧化亚氮和2.5%~4%七氟烷混合吸入进行麻醉诱导[3]。根据相关临床研究可知[4],用4%七氟烷、氧面罩吸入进行麻醉诱导2 min后,患者意识可逐渐消失,脑电开始出现节律性慢波,待患者麻醉深度逐渐加深,其脑电慢波开始逐渐减少。七氟烷用浓度依赖方式来对中脑网状结构神经元进行抑制,过深麻醉深度可导致患者出现全身痉挛现象[5]。七氟烷对人体呼吸道无明显刺激性,麻醉诱导期间其呼吸道分泌物不会增加。人体一般吸入七氟烷后10~15 min,其血中浓度即可达到稳态,药物主要经呼吸排泄,一般在停止吸入1 h后,体内约有40%的原药可经呼气排出[6]。

2 小儿全麻诱导中七氟烷吸入麻醉的优势分析

2.1 血气分配系数较低,麻醉诱导快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血气分配系数为0.63,麻醉可控性强,小儿能够对麻醉药物进行快速吸收至血供丰富的脑组织,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满意麻醉深度[7]。杨坤[8]将60例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A组与B组,A组患儿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B组给予静脉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A组患儿从手术室至患儿深静脉穿刺操作完成平均时间为(30±5)min,明显短于B组的(38±6)min;A组患儿与B组患儿pH值、DO(动脉血氧分压)、D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细胞比容及乳酸等血气分析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可有效提高肌松药作用在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时,可无需使用肌松药就为气管插管提供有利条件。七氟烷吸入麻醉还可很大程度提高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从而减少其用量。李春莲等[9]将240例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及丙泊酚组,七氟烷组完全肌松时间、维持时间与丙泊酚组比较均显著延长(P<0.01)。

2.3 刺激性小根据相关研究可知[10],当七氟烷吸入浓度低于6%时,不会引起患儿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无明显增加现象,从而呼吸抑制、咳嗽及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吸入浓度达到6%~8%时,发生轻微呛咳屏气比例为12.5%。黄慧敏等[11]将60例小儿唇腭裂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K组与S组,K组给予氯胺酮肌内注射进行麻醉诱导,S组给予七氟烷吸入进行麻醉诱导,S组患儿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加2例,恶心呕吐患儿2例,K组患儿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加7例,恶心呕吐患儿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血流动力学稳定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者心率几乎无影响,使用浓度为10%的七氟烷进行麻醉时,其心率大约减少5%,使用浓度为8%、12%的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时其心率可出现轻度加快现象[12]。王红旭[13]将85例短小手术患儿分为七氟烷组及氯胺酮组,分别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及氯胺酮分离麻醉,麻醉诱导前,两组患儿HR、MAP、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七氟烷组HR为(115.74±5.57)次/min,MAP为(88.29±3.18)mmHg(1 mmHg=0.133 kPa),SpO2为(98.85±6.35)%;氯胺酮组HR为(142.48±5.62)次/min,MAP为(104.68±3.28)mmHg,SpO2为(98.89±6.36)%,七氟烷组血流动力学较氯胺酮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不同吸入深度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在小儿全麻诱导中,七氟烷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潮气量法、肺活量法及逐步递增法[14]。根据相关研究表明[15-16],小儿吸入浓度为7%~8%的高浓度七氟烷,其意识可在短时间内消失,且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其体动反应、兴奋、咳嗽及屏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吸入麻醉药物实施麻醉诱导,其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17],先对人体大脑皮质进行抑制,最后抑制延脑[18]。镇静期主要是抑制其大脑皮层及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继而患者意识逐渐消失;兴奋期主要是抑制皮质下中枢系统,患者可出现兴奋挣扎、血压不稳、呼吸不规则等现象;外科麻醉期主要是皮质下中枢系统从上至下依次受到抑制,脊髓从下向上依次受到抑制,患者从兴奋可逐渐转为稳定,血压、呼吸也逐渐平稳[19];麻醉过深期主要是对延脑生命中枢造成抑制,患者可出现明显呼吸抑制现象,脉搏加快且弱,血压出现明显下降。熊虹飞等人[20]将90例全麻患儿分为A组、B组、C组,A组患儿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2 MAC,B组患儿呼气七氟烷浓度为2.5 MAC,C组患儿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3 MAC,麻醉诱导期三组患儿MAP、HR等生命体征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患儿在麻醉诱导其间,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和BIS(脑电双频指数)无相关性;在静脉穿刺期间,A组30例患儿均出现了体动反应,体动发生率为100%;B组患儿出现体动反应患儿13例,体动发生率为43.3%;C组患儿出现体动反应患儿3例,体动发生率为10.0%,和B组、C组对比,A组患儿体动发生率明显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期三组患儿均未见屏气、窒息、喉痉挛、唾液分泌、心动过缓及诱导失败等不良反应。在该研究中,虽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和BIS无相关性,但患儿从麻醉诱导开始至镇静期,从意识清醒至消失,BIS值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和BIS之间存在负相关,随着患儿呼气末七氟烷浓度持续增高,其BIS值可见短暂性上升现象,这与皮质下中枢系统受抑制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七氟醚在小儿全麻诱导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在临床中应用时,应注意不同吸入深度对全麻诱导效果的影响,在确保安全用药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麻醉效果,为小儿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1]冯连秋,张树波,夏萍,等.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18-120.

[2]毕林,牟崇明,卓庆亮,等.脑电双频指数调控下的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1):869-871.

[3]邹家平,曹少珍,温冬梅.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643-1644.

[4]陈红梅.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9):3701-3702.

[5]刘荣军,张瑾,仇俊英.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比较[J].河北医药,2011,33(1):44-45.

[6]郝春艳.七氟烷用于老年人麻醉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30-131.

[7]满元元,米卫东,韩春姬.七氟烷和丙泊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9):973-975.

[9]李春莲,崔薇,于泳浩.七氟烷对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2):165-167.

[10]张旭彤,祁旦巳,刘华程.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低浓度七氟烷诱导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7):3333-3336.

[11]黄慧敏,纪均,姜虹.七氟烷与氯胺酮用于小儿唇腭裂麻醉诱导的临床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203-204.

[12]何琛,韩丁,刘亚光,等.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5,10(10):1427-1430.

[13]王红旭.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分离麻醉对短小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7):87-88.

[14]李菁,雷晓莉,刘永峰.七氟烷诱导喉罩置入麻醉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2(9):82-83.

[15]赵永军,仲伟娟,杜长黄,等.七氟烷吸人麻醉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6):635-636.

[16]李熹,和儒林,高楠楠,等.Narcotrend指数用于七氟烷吸入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057-1059.

[17]胡小霞,王立中,张引法.脑电熵指数和双频谱指数用于小儿七氟烷麻醉深度监测的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6):991-992.

[18]米晓艳,李元海,陈珂.七氟烷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1,15(8):1037-1038.

[19]凤旭东,钟成跃,鲍乐乐,等.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3):376-377.

[20]熊虹飞,刘鸿涛,田妍静,等.七氟烷不同吸入深度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46(4):375-378.

Sevoflurane is a commonly used clinical inhalation anesthetics at the present stage,with great significance in anesthesia induction and anesthesia maintenance.Sevoflurane bear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afety,quick anesthesia induction,low blood&air partition coefficient,and easy regulation of anesthesia depth.Its wide rang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The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Sevoflurane with different inhalation depth in general anesthesia induction of children.

Sevoflurane;Different inhalation depth;General anesthesia of children;Anesthesia induction

2016-01-20)

1005-619X(2016)06-0581-03

10.13517/j.cnki.ccm.2016.06.006

110034沈阳240医院

猜你喜欢
氟烷氯胺酮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有机氟工业(2019年4期)2019-03-16 07:15:30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8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