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农业品牌化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2016-01-14 16:00高阳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品牌化农产品互联网+

高阳

今年以来,“互联网+”一词在中国大地迅速蔓延,无论从政府决策层面还是基层执行层面,到处都散发着“新时代”万物勃发的气息。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无疑为各行业能与之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得到迅速发展带来了无限契机。

农业是我国的根本,其品牌化推广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这种以新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发展工具与理念,一旦与农业品牌化的推广相结合,必将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农业品牌化在前“互联网+”时代的“心路历程”

农业品牌化是农业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的振兴“三农”的大规模行动。

农业品牌化从提出至今的10余年,在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培育出许多大众耳熟能详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如“好想你”“鲁花”等。然而,这些品牌能有今天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在品牌初创期都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对创立品牌的理解,认为农产品有个响亮的名字就可以深入人心从而提高知名度,而没有考虑到产品质优价廉、科学定位才是打动消费者、真正诠释品牌丰富内涵的要旨。还有的是缺乏品牌核心价值创建意识。很多农业品牌在实践中发现,其他行业的知名品牌产品比同类普通产品价格高很多依然很畅销,而自己却相差甚远,这其实就是缺乏品牌核心价值意识,没有抓住品牌能够助力本企业获得高额附加值这个重要环节。另外,销售渠道规划不合理,品牌影响力和价值得不到快速扩展与提升。大多数时候,农产品不是直接销售给了终端客户,而是中间经历了多种职能的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机构就成为了销售的主要渠道,从而造成了渠道结构模式单一、渠道不顺畅等问题。这样一来,品牌意义完全丧失,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代生产模式里。最后,没有有效管控市场销售,品牌有名无实。很多农企负责人都是从种植走出来的生产商或者品牌商,他们习惯了抓生产,习惯了丰收结果后有人来收购,于是到了转型做自主品牌时,仍然只希望继续从事“老本行”,而缺乏对市场的重视度和管控力,更谈不上如何在大的营销环境下宣传和推介自己的品牌了。

10余年的发展,农业品牌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多著名农业品牌也从初创时面临的困难中走出来,逐渐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付出了不同程度的代价,同时仍然还有许多难题在阻碍着其快速发展的脚步,以至于相当多的农业品牌步履蹒跚、举步维艰。

农业品牌化遇到“互联网+”时代“如虎添翼”

互联网是人类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可以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机遇。而“互联网+”实际上就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目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已经向世人证明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后的巨大力量,农业互联网也在从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平台向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渗透。可以说,品牌农业迎来了自己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正如火如荼,这给农业品牌化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众所周知,在许多农业品牌经历了初创时期的艰辛并克服许多难题后,仍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制约着整个农业品牌领域的发展和培育,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品牌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单一、营销过程的烦琐,以及农业品牌缺乏行之有效的广泛宣传,而电子商务却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电商是一种新的营销工具和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建立起农产品与消费者相互认知和沟通的渠道,同时它又是极具宣传力的媒介,如今,无论男女老少都在与其产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如果说农产品或多或少会受到消费者年龄制约的话,那么互联网的出现也使这一制约正在消退。比如近年来在某一电商平台上就涌现出一批年轻人喜爱的农业品牌,如三只松鼠、切糕王子等。这些电商品牌符合“80后”“90后”的文化喜好。另外,电商销售的便捷性也弥补了品牌农产品传统销售渠道单一和营销过程复杂的缺陷。

可以说,电子商务为农业品牌的发展提供了腾飞的平台与条件。实践证明,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农业品牌要真正落地,要真正使农业品牌化快速发展,就一定要和电商科学合理地深度结合。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深入人心、电商平台影响的不断加大,优质、健康的品牌农产品定能借助其力量为更多消费者所熟知。

农业品牌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牵线搭桥”

农业品牌化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是促进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驱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力量。同样,培育农业品牌,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世界农业强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通行做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在这一推进过程中积累出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品牌化的发展和提升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为,推进农业品牌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有利于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提出,这些都全面显示出了农业品牌化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重要一环的作用。如社会对农产品品种、质量、安全、功能等提出的更高要求,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等,都需要越来越多品牌农业的出现,从而形成农业品牌整体化的推进和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相互作用。而农业品牌化恰恰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上下联动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的产物,又是农业产业化、安全化的基础,毫不夸张地说,农业品牌化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真正完成。

猜你喜欢
品牌化农产品互联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品牌化经营椒子换来大把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