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外结合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思路

2016-01-14 03:36王傲珩王家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师德青年教师对策

王傲珩++王家红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师德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的方法,了解当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入手,提出有针对性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思路。

关键词:青年教师;师德;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09-02

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不仅关系到青年教师本身的成才和成长,更关系到高校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新时代背景下,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已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青年教师师德现状

以南京某高校500名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学生对青年教师师德整体满意度为93.34%。说明当前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状况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正面临着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实利,轻底线。作为一个社会人有两个界限,一是底线,一是境界,底线比境界更重要。人可以没有境界,但不能没有底线。①教师应该是引领社会风尚的群体,有不同于一般人群的要求。但是,高校青年教师中,有个别人突破了师德的底线,他们为了一些职称、评优、基金项目等实际利益,有的利用学术资源谋取非正当利益;有的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有的违背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制造学术泡沫。调查显示,8.2%的学生认为青年教师中存在诸如伪造数据、抄袭、剽窃等行为。突破底线严重破坏学术风气,影响教师队伍整体形象,成为高校师德滑坡的一个显著的表现。

2.重科研,轻教学。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教师师德水平的一个体现。科研指标的效益是显性的,有多少论文、多少基金、多少成果就有多少名和利。而教学所产生的效益是隐性的。有些青年教师过分看重科研,参与科研项目的热情远高于参与教研项目,有的甚至把教学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调查显示,6.5%的学生认为青年教师上课前准备不充分;7.3%的学生认为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迟到、早退、随意调课等现象。轻视教学已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缺失的一个普遍现象,最大的受害者是学生。

3.重考评,轻交流。诺丁汉大学的每个学生每周都有与一个教师半个小时的面对面交流;香港中文大学规定每位教授每周陪学生共进3次餐;牛津大学每位教授每周必须与3~4位学生展开个人谈话,或者是与学生交流。②这些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但是,高校中有些青年教师不愿意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上多花时间,他们把教书育人工作仅仅看作应付学校考核所走的过场,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漠不关心。调查显示,6.8%的学生认为当遇到问题向青年教师寻求帮助时未能得到指导;10.1%的学生认为青年教师不了解、不关心学生。关爱学生是良好师德的一个基本要求,不与学生有效交流,师德就难以体现。

二、青年教师师德缺失的原因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青年教师个体角度出发,既有其个人素质、意识和心理等内在原因,也有社会风气、校园环境和制度设计等外部原因。

1.青年教师师德缺失的内在原因。(1)缺乏工作经验,对师德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青年教师刚毕业就被推上了讲台,缺乏工作经验,心理素质尚不过硬,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青年教师对师德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道德修养无关紧要。因而,他们用专业知识代替人才培养的全部内容,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2)生活压力较大,对师德培养投入有限。对于青年教师而言,面临事业发展的困惑,在职称晋级、评奖评优等环节上,压力巨大。与此同时,还面临着恋爱、婚姻、生育子女、照顾老人等问题。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中的困难,都占据着青年教师大量的时间,致使青年教师主动投入师德养成的精力不足。(3)基本需求缺失,对师德追求动力不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们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向高一层次的需求发展。师德作为道德的一种,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因此,要实现教师师德养成,就必须满足他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方面的需求。但现实生活中,青年教师往往处在高校最底层,在论资排辈风气犹存的环境中,诉求不被重视,个人不被尊重。这些低级别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导致青年教师对师德这一高层次需求的追求缺乏热情和动力。

2.青年教师师德缺失的外部原因。(1)社会整体风气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思想越来越为社会所接受。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加上经济条件相对拮据,易于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另外,社会整体道德的下滑,也对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高校制度设计不科学。长期以来,高校的各种制度存在过分追求量化的趋势,以论文发表数量和科研经费的多少而不是以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教学质量衡量教师的成就。制度的导向作用不可忽视,在这种情况下,青年教师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对照各种指标,竭尽所能地去完成各项量化任务,甚至去造假。(3)师德建设体系不完善。首先,师德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高校的师德评价仍然停留在书面和形式上,未真正落到实处。其次,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的分配、考核及晋级未与师德建设相挂钩,不能做到奖惩分明。最后,一些高校采用说教的方式对教师进行灌输,忽视教师的主体性,使青年教师逐渐对师德教育持排斥态度。

三、内外结合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思路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既需要从教师个体入手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又要从外部环境、制度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只有内外结合,才能取得师德建设的实效。

1.注重内部需求,引导青年教师主动加强师德修养。(1)引导青年教师主动学习,加强师德修养。首先,学校要引导青年教师努力学习有关师德的理论,使自己的师德修养方向正确、动力充足。其次,学校要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师德修养的锻炼,逐渐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要引导青年教师正确对待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不当言论和行为,学会反省和改正,时时处处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则、规范言行、保持操守。(2)关爱青年教师,解决师德追求的后顾之忧。首先,高校在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生活上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并及时、真诚地给予帮助。其次,要关注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为他们提供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增强其归属感,从而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和成长,树立起主人翁责任感,充分体验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提高待遇,尊重和关心青年教师,可以使他们安心教育教学工作,自觉追求高尚师德。(3)加强心理辅导,夯实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基础。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帮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让教师正确认识心理问题,让压抑得到有效排遣。学校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测验,帮助他们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高。③同时,引导教师积极配合,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缓解压力,适时放松紧张情绪。教师的人格、心理健康水平比他的专业水平更重要,只有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作基础,养成高尚师德才能成为现实。

2.注重外部环境,完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体系。(1)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用先进的人物和事迹来展现优秀教师的理想情操、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努力构筑起追求真善美、抑制假恶丑的良好舆论环境,让青年教师潜移默化地得到感化和启发,在比学赶超中提升师德水平。(2)树立校内制度的合理导向。首先,要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将教师师德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职称评定体系中,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其次要完善教师考核体系,注重年度考核向聘期考核的转变,注重强调数量向强调质量的转变,使教师的能力与业绩得到公正的评价。最后,要建立学术惩戒制度,对触碰底线的教师应坚决果断处理,维护学术的纯洁和大学的声誉。(3)健全师德建设体系。首先,要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建立合理可操作的评价制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客观、公正评价。要注重评价结果的使用,把师德表现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挂钩。其次,要注重师德监督体系的反馈环节。将师德监督结果及时反馈给青年教师,引导他们对自身师德表现进行自我诊断,不断提高。最后,要完善师德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对于践行师德规范者,可以从职务升迁、职称评审、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破格待遇或奖励,使其有成就感、荣誉感而增加继续前进的动力。

注释:

①易中天.当下中国最缺底线[J].新周刊,2011,(9)

②来茂德.大学教育的十大关系[J].中国大学教育,2014,(5)

③黄蓉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邓名载,李兴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状况分析与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2]周敏,熊仕勇.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6).

[3]申晶晶.“80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4]郝立杰.当代高校师德现状的分析及重构[J].科教导刊,2010,(6).

[5]王磊.关于构建高校师德建设机制的若干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德青年教师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