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帆
摘要: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日益受到关注,我国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的研究急需列入重点日程。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具有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实现测评多次多时间段进行和更加丰富弹性学制等优势。未来校园的主题是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新大学模式将泛化高等教育格局。
关键词:E-learning;大学生;高等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06-03
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热点[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列为“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之一。教育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支撑[2]。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已然发生了质的变化[3]。未来E-learning将成为获取知识的一项重要工具[4],注定会成为大学生主流学习模式。2014年初国务院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在取消下放审批事项中提到“取消和下放利用网络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网校审批”,这意味着E-learning又有新的征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4G网络时代的开启,我国高等教育必然要突破既往模式,适应新时代要求,求索适合的数字化高等教育新架构。
一、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现状均存在较大程度的欠缺,同时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参与者的E-learning是支撑大学新模式的重要基础。
1.高校E-learning者少。目前在大学里,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基本都拥有笔记本、手机等终端设备;但是就其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多数教师使用情况是备备课、写写文章、打电话、发微信等;多数学生使用情况是打电话、发微信、玩游戏等。探索这些终端设备进一步如何高效使用的甚少。国内很少有大学生在使用这些数字终端设备进行学习。
2.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少。现在我国大学高等教育使用教辅材料较少数实现数字化,更多的是仍在使用既往纸质化模式。考研学生旁边那些成山一样堆积的书籍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场景。国家医学电子书包于2012年被列为“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库”重点项目,电子书包整体平台计划于2015年上线试运行,这应该是很好的开端。我们大家都知道医学书籍又厚又多,此次数字化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医学生“减负”。然而,目前现有的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性也较差。
3.对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的渴求度高。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及发展必定要经历一定过程,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必将在未来得到全面发展。在校大学生较大多数更愿意接受无纸化教辅材料、不受时空限制的接受教育和多元多次全数字化高等教育测评等。实施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可以有助于大学教师及时更新教辅材料和实现多途径与学生互动等新举措。
二、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的优势
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的关键是实现数字化,包括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教学模式的数字化等等。现今正处于线上与线下教育的交融变革时代,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在积极推进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与传统模式相比,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1.无纸化教辅材料。无纸化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能够大幅度降低能耗。其文字图片部分可以是pdf、Word和txt等,可以任意进行复制、裁剪等。其音视频部分可以是MP3、AVI、MPEG和MKV等,可以通过格式转化、相应音视频软件,进行剪裁等。学生做笔记可以选择onenote软件,能够很方便编辑、储存和检索难重点知识等。从而把书“越读越薄”,再把书“越读越厚”,利于难重点知识掌握。
2.知识更新及时。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可以多备份、多人操作知识快速更新。学生使用数字教育资源,也能够获得最新专业领域知识,形成动态获得知识的理念。知识求取便捷性使得学生更容易强化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专业知识。这样也就不会出现那些尴尬局面,如某些专业由于知识更新缓慢,书本知识与时代脱节,教师不愿讲,学生也不愿意学,即使学生考试合格,也会出现出校门知识就过时,找工作很困难。
3.推广电子书包。数字媒体终端设备如笔记本及手机等在大学已经普及,其存储容量越来越大,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数字教育资源仅占这些终端设备的很小一部分,可以完全实现书包电子化。电子书包不仅可以在课堂使用,而且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并不增加物理重量。电子书包不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也满足了学生的生活(打电话、聊天等)需要。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使得电子书包有了新内涵。
4.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时代的进步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多媒体讲授、下载电子书、发电子邮件等。然而,随着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开始出现,我们会拥有更多像edX这样的优秀院校公开课,可以不局限于课堂学习,可以全天候接受教育,只要打开网络,就可以学到我们想学的。云计算、大数据和4G网络时代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机遇。
5.可以实现测评多次多时间段进行。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为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我们可以实现测评多次多时间段进行,以满足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需求。比如,每个学年我们可以进行4次或8次测评,合格即可结束本课程学习而开始新的课程。其实这样与雅思、托福等考试类似,随到随学,随学随走。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将极具灵活性,其目的仅在要用到什么、学了什么和学会什么。
6.更加丰富弹性学制。高等教育学制各个国家并不相同,在我国本科基本都是4年制,硕士阶段3年制,博士3年制。由于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增加数小时学习,尽快学习相关课程,通过测评后开始下一课程学习,从而使得学制更富有弹性。常规状态下要4年完成的本科,学生可以在3年甚至更少时间内完成。这样他们也会获得更多时间去做想做的事,包括接受更高等级的教育。endprint
7.可以实现跨专业及跨校的泛教育的选择。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将为学生开启更多扇窗,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就可以学习更多感兴趣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可以是学生所在院校的,也可以是其他院校的。完成这些课程,学生也可以参加相关测评,从而获得这些院校和专业的认可证书。高级职业能力是个体应对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之复杂多变的职业世界所必需的[5]。我们今天必须重新认识“泛教育”一词,泛教育应该是指可以接受多种院校多种专业教育,目的重在提高自身素质与职业素养,增强未来职业的胜任能力。泛教育更符合未来教育的特点。
三、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的挑战
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具有诸多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在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进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和改善的问题很多。
1.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日渐得到加强。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有关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教师编写的数字教育资源应该得到评估并合理登记注册,学生在使用时必须缴纳合理的费用。
2.教学双方需要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技能。教师与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应专业软件应用技能。前者包括window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后者包括Photoshop、格式化工厂、MP3分割器、Math Type数学公式编辑器、Endnote参考文献管理器等。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教师才能够编写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学生也才能够整理笔记等。
3.学生学习能动性需要强化。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尽管E-learning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仍需要加强监管。如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不强,很可能会放任自流,甚至会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因此需要家庭及院校多方配合积极督学。
四、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的未来
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符合我国教育现代化要求,与教育规划相一致,也是满足人民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的全面普及,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来临,它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所有求知者、授知者和与之关联的商家们。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以及4G广泛运用,适应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新架构必将建立。
1.建设数字化校园。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搭建数字化校园平台。高校数字资源整合是资源建设和知识管理的必然需求,也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管理的核心[6]。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价值实现之旅已经启程。高等教育模式也会随着云计算及大数据时代的冲击,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现在已经进入4G网络时代,我们将能够在wifi等状态下共享高等教育等知识,可以随时随地更新知识。在海量的知识数据包围中,我们只管去检索和学习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2.构建新的大学教学模式。未来新的大学教学模式——虚拟教学共同体,不仅能在全球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还能扩大实体教学空间[7]。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使学生能够获得最新的最适时的专业教育。学生不仅可以从专业教材上获取知识,更可以选择从在线平台上获取知识。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步入喜爱的专业领域,更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更多获取专业知识的方法与途径,而且还可以满足学生全面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
3.开启泛教育之旅。中国有句谚语“艺多不压身”,放在今天仍然值得推崇。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8]。在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我们不能忽视人们日益高涨的关于教育质量的诉求,以及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期待,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实践更应该得到推广[9]。泛教育能够使学生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个人素质与职业涵养,增强竞争力。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与E-learning,必将丰富高等教育新架构,这也将是泛教育的真正开始。
参考文献:
[1]钱冬明,管珏琪,祝智庭.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系统分析框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7):53-59.
[2]曾天山.教育现代化是引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先导旗帜[J].中国高等教育,2013,(8):3-7.
[3]蒋科蔚,李芒,王妍莉.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绿色范式”转换路径分析——解析美国2000-2011年度“EDUCAUSE 十大议题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3,(7):94-100.
[4]付道明.数字化学习绩效研究概览——比较分析与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13,(4):22-27.
[5]陈鹏,庞学光.培养完美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2013,(1):101-107.
[6]徐明.高校数字资源网络化整合与多路径共享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7-82.
[7]方林佑.虚拟教学共同体——大学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1):43-45.
[8]杨银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3,(1):4-9.
[9]史秋衡.教育率先现代化: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纪念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30周年[EB/OL].http://neibu.nies.net.cn/jyyj/tbtj/jyyj_20131015145215.html,2013-1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