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莉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2
摘 要 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说过:“足球作为集体项目在学校开展,是一种教育方式,具有让学生们学会遵守纪律和尊重他人的教学价值。”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倍受广大学生喜爱的一大体育运动项目,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健学生筋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现阶段,随着校园足球的如火如荼的开展,体育伤害事件也在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园足球的长足发展。本文主要对足球运动的伤害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避免对策。
关键词 避免 足球教学 伤害事故
足球运动作为高校体育课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倍受学生喜爱和追捧。在足球教学、足球运动比赛等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足球运动中的伤害事故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足球项目具有球速快、强对抗、冲击力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为足球运动伤害事故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性格暴躁、好胜心强、兴趣容易激动及其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等,往往加大了足球运动的伤害系数和风险。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影响足球运动的安全因素分析入手,对如何避免普通高校足球教学中的伤害事故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普通高校足球教学过程中安全因素分析
(一)主观原因分析
1.学生缺乏对运动损伤的了解和重视。同学们对足球技术学习和竞技比赛参与的热情很高,但是对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却不护重视。由于缺乏对运动伤害常识的必要了解,不认真完成准备活动,教学过程中不善于进行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例如在比赛中,遇球就只顾自己动作,不留意身边是否有队员,胡乱仲脚踢中他人,或是在技术训练或对抗比赛中盲目模仿高水平比赛中的动作,例如高速下大幅度的变向,铲球,凶狠的冲撞等,在自己或他人身体能力较弱时造成伤害。
2.教师的职业素养。足球运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的高发课程需要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随时观察,提前预判,及时提醒。同时以身作则,通过仪表、言语、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但还是有少数教师在课堂上职业素养较差,只求完成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细节关注不够,造成可能的运动损伤。
3.学校缺乏重视。高校是一个综合素质培养的摇篮,体育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理应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现代高校竞争的重点是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原因,不少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投入不够,场地条件、安全配套设施欠缺,教师积极性减弱,使得足球教学中的相关健康安全制度和措施得不到落实,这些都提升了足球教学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二)客观原因分析
1.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足球场地大都为户外场地,因此高校的足球教学也受到气候、温度的差异以及天气状况的好坏的影响。如雨天由于场地湿滑,学生容易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发生意外;而在夏天由于温度较高,学生在运动时就容易中暑和疲劳;冬季则常会因为气温过低而导致学生肌肉僵硬,协调性变差引起拉伤等情况。因此天气状况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对足球教学安全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2.场地器材的安全因素。足球是一个相当依赖硬件的体育项目,良好的场地、器材状况是保障教学能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同时场地器材也是造成学生运动伤害的重要因素,例如不平整的地面常会导致踩关节扭伤的情况;排水系统不佳造成场地部分区域湿滑,导致意外摔伤;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规模增加迅速,但场地数量增幅有限,教学区域空间拥挤,也会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3.学生运动装备不符合足球课程要求。现在大部分高校都采用人造草坪作为足球场的基础地面,相比过去老式场地对鞋底防滑性有更高要求,但是教学中仍有不少同学不穿足球鞋,仅适用普通运动鞋甚至休闲鞋上课,同时还存在部分同学佩戴饰物参加教学和对抗训练的,这都是发生安全问题的隐患因素。
二、避免普通高校足球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对策
(一)备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教师备课时应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及技战术水平有充分的了解,以便教师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及合理的安排课上学生的运动量。特别是对“个别”的学生有更充分的了解,比如技术好的、素质差的、性格烈的等,以便教师在教学和组织比赛的过程中区别对待。
(二)课前教师对学生的着装、场地和器材的检查要到位
学生的着装要符合运动的要求,不准穿皮鞋、凉鞋等不适合踢球的鞋子,上课时不准带手机、钢笔、小刀、钥匙链等硬物,更不准戴眼镜上场(比赛时)。要求学生尽可能的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护腿板、手套、护膝、护肘等。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检查场地上是否有石块、金属钉等杂物,并及时地清除,场地是否刚浇过水,可移动的小足球门是否在场地内,场地边上是否有跳远用的沙坑,有就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教师在上课之前要仔细检查器材,足球的气压,角旗会不会刺伤学生,球门和网是否有松动,会不会划伤学生,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三)上课时准备活动要充分
足球运动中,损伤多发生在髓、膝、踝、手腕等部位。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做好基本准备活动的基础上,着重舰、膝、躁、手腕等关节及相关韧带的练习,做到以预防为主。准备活动应随着天气季节的变化进行适度的调整,对“个别”的学生要特别的关注。同时教师要明确准备活动的作用及重要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准备活动的质量,积极主动的做准备活动.避免学生应付了事。
(四)组织方法和教材选择要合理
组织练习时,教师要安排好练习的队形,学生的间隔距离,避免学生练习时互相干扰和发生碰撞。教师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教材。对“吃不了”和“吃不饱”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对基础差、素质差的学生,要选择易掌握的技术动作,如脚背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内侧接球、脚底接球等基本动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对基础好,素质好的学生,在学习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可加上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配合意识和战术意识。在教材内容上要加上“自保”动作的内容。如在被绊倒的情况下,如何团身翻滚,在快速的跑动中如何躲闪队方的冲撞,如何和对方进行合理的冲撞,用身体的那个部位接触对方,既能保护自己义能保护他人。
(五)组织教学比赛要合理
1.分组要合理。组织教学比赛的分组要根据学生的体力、技术等进行分组,尽可能让各组的实力均衡且能够很好的合作,避免学生因分组实力不均而情绪激化,出现动作过大等现象,以达到教学比赛的目的。
2.运动情绪、运动量和比赛节奏的控制。教学比赛是学生在一节体育课中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在剧烈的拼抢中难免发生冲撞,甚至摔倒,学生很有可能发生摩擦,从而导致运动情绪的变化,这种现象教师应有预测,并且提前进行思想教育,尤其对“个别”的学生要提前打好预防针,比赛过程中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从而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节,并及时而进行思想教育。
(六)规则与安全思想教育
教师要给学生讲解规则,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身体动作是否在规则规定的范围之内。如明确在比赛中不准有意踢、绊、蹬、踏和危险性猛烈冲撞,不准从背后铲球,不准故意推人,不准抬腿过高踢球等危险性动作,不准冲撞守门员等。学生只有掌握了规则,才能利用规则,才能进行合理的冲撞和对抗。掌握规则,利用规则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
(七)建立健全应急预案
高校足球教学应该具备较强的灵活应急预案,如遇雨雪、酷暑天气,不应盲目安排学生到场地进行教学,需采用应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回避可能的伤害事故,保障同学安全。同时教师应当具备运动医学常识和一些简单处理方法,如抽筋、中暑、脱臼等等。这样当有可能的伤害情况发生时,就能在及时采取紧急救护处理或治疗,防止或降低事故发生几率。
三、结语
随着校园足球的大力开展,体育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对校园足球的开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校领导应该重视足球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学生应该多学习足球知识和体育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教师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不断总结经验,避免一些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校园足球的宣传力度,让大家对足球运动,尤其是校园足球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足球氛围。
参考文献:
[1] 欧国荣.五人制足球在兰州高校推广势在必行[J].新西部(下半月).2011(07).
[2] 张艳明.现代女子足球“男子化风格”的初步研究[J].运动.2010(04).
[3] 曹广爱.浅谈足球游戏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2012(32).
[4] 许晖.浅谈在足球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科技信息.2011(33).
[5] 张多.如何提高足球教学中脚内侧技术的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