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子文
“海淘热”是当下的一个热词,海淘热的兴起,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快递行业和商品代购。关于“海淘热”的理解,其意思是指利用互联网对国外商品进行检索,消费者寻找自己喜欢的商品,之后通过电子订单进行购买,然后填写邮寄地址以及相关信息,由海外购物网站进行国际快递发货,将货物转寄回国。海淘热最初是源于中国游客在日本扫货的报道,引起网友热议,导致“海淘热”这个词迅速走红,进而影响到了海外购物狂潮的兴起。本文关于“海淘热”现象的思考,将注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站在客观的角度探讨了这一购物现象,并就中国制造和国际品牌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研究,注重“海淘热”这一现象,对于我国消费需求发展带来的影响。
海淘热现象思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手中的财富不断增加,这为“海淘热”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国人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内消费市场迅猛发展,并呈现出一种爆炸性的发展趋势。但国内消费市场很难满足人们的消费心理,传统的价格影响因素已经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关键,品质和定位成为人们消费影响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消费规模扩张已经成为当下消费市场发展的主流,进一步促进了“海淘热”现象的产生。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国际市场的消费品细分现象较为明显,更加顾及每一个消费者的心理感受,让越来越多的国人考虑到了国际市场。中国制造和国际品牌两种消费品的关系对掉,使国际品牌成为国人消费的重点,导致“海淘热”愈演愈烈,刺激了国外商品流入国内,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消费需要。本文对“海淘热”现象的思考,着重分析了“海淘热”产生的原因,以及“海淘热”影响下,“中国制造”未来该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
一、“海淘热”兴起的背景分析
“海淘热”即海外购物,它的兴起改变了以往的消费产品构成,使更多的国外消费品流入中国市场。传统的“海淘日热”,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热、德国热、英国热等现象愈演愈烈,极大地刺激了国外市场的发展,为国外消费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海淘热”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导游、空姐等一些常年出國的人,利用工作、职业的方便,帮助别人捎带商品,赚取一定的差价。这是“海淘热”发展的开始,让国外商品渐渐被人们熟知;第二阶段,以代购为职业的个人数量迅速增加,这一发展阶段,使大量的国外商品被国人熟知,刺激了海外商品交易。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当属韩国化妆品代购,一些人通过微信、陌陌、QQ等社交方式,进行韩国化妆品销售,获取差价收益;第三阶段,2011年后,电子商务平台上,越来越多的海外商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就可以进行海外商品购买,使海外商品越来越多的流入国内市场;第四阶段,电商网站关于海淘商品的竞争日益激烈,“海淘热”达到了发展的巅峰阶段,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将海淘商品进行推广销售,获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随着“海淘热”的兴起,银行也在加快海外市场的开拓,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开通,进一步刺激了“海淘热”的发展。我国央行上海总部在2014年2月18号宣布,将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开展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试点。银联支付、快钱等支付机构与海外银行进行对接签约,这样一来,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直接对海外商品进行付款,省去了很多麻烦,使海外商品交易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在这样的政策影响下,跨境网购将变得更加方便、简洁,其业务量也将不断上升。
二、“海淘热”现象的利弊分析
“海淘热”使大量的国外商品流入国内,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使区域间交易更加通畅。但“海淘热”现象到底对我国消费人群有着怎样的影响,是单纯的有利,还是利弊各半呢?我们看待“海淘热”这一问题,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不能单一或是片面的进行分析问题。
(一)海淘热的“利”
我们在分析海淘热的“利”,主要可以从国外商品的价格以及其在当下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为切入点,较为全面的分析海淘热的好处。海淘热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国外的购物网站,并在国外购物网站进行商品购买。本文关于海淘热价格优势的研究,列举了一个买家在美国海淘的成果:森海塞尔运动耳机,国内的价格要在400元以上,而海淘价格只需要176元;飞利浦剃须刀6940系列,国内的价格为600元左右,海淘价格只需要185元;卡西欧手表国内的价格在450元以上,美国亚马逊购物网站的报价为103元。对比海淘价格与国内商品价格,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海淘商品更具价格优势,能让消费者享受到低廉的价格。
海淘热的“利”,不单单在价格方面,它还催生了多重商业模式。很多国家都注重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一些国外购物网站推出了中文版页面,吸引中国消费者。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多,人民币升值,增强了对外购买能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能力不断降低,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海淘热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海淘热促进了海外代购行业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对海外代购开始重视起来,推出了海淘返利、全球购、洋码头等海淘发展模式。
海淘热的兴起,还促进了海淘cps联盟的出现,所谓的cps联盟,是一种通过代购手段,将海外商品带回国,赚取中间差价收入的组织。Cps联盟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是受海淘导购的商业利润驱动,这种利润属于海涛佣金,来自于商家,同时也来自于买家。海淘热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海淘导购、海淘代购、海淘物流等行业。就拿海淘导购来说,海淘导购是最近兴起的新兴服务产业,它立足于海外购物,帮助国内客户进行海外商品搜索,让客户更好地寻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导购成功后,赚取佣金。
(二)海淘热的“弊”
凡事都有两面性,“海淘热”现象也是一样。就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12月4日,支付宝提供的交易数据中,一些美国网购平台上,中国用户采购的订单要比美国国内订单多上两倍,美国网购的交易额,竟是中国消费者创造的。这种大规模的海淘交易下,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海关物流。目前,我国跨境物流配送体系并不完善,海外商品进行下单派送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阻碍,碎片化的订单也会对跨境物流的信息化以及清关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电子商务网站和转运公司之间的信息流存在一定的障碍性,很难对商品的物流状态进行跟踪和查询。例如,一些买家在购买海外商品时,发现商品出现损坏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造成商品损坏的责任难以追究。因为商品交给转运公司时,转运公司无权对商品进行检查。关于商品损失,消费者很难获得应有的赔偿。
除此之外,物流信息不通畅问题,还会导致商品包裹丢失。随着海淘热现象的兴起,大量的国外包裹涌入国内,国际转运公司在货物转运过程中,并不能获取更高的收益,无法享受规模效应的红利分成。这样一来,劳动量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劳动成本的增加。转运公司与国外电商网站信息交流不通畅,进行包裹处理时,需要进行人工处理,效率低下,包裹移至海关后,海关的清关人员不多,工作繁忙,很容易导致丢包漏包的现象出现。同时,海淘热还会带来一种不利影响,那就是
“洋垃圾”现象。“洋垃圾”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大量的洋垃圾流入中国,这些洋垃圾携带着病菌,为中国社会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国家对这一现象已经进行了制止,但海淘热兴起过程中,“洋垃圾”变相地流入了国内。就相关信息报道,2015年8月13日,南京检验检疫局邮局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在对来自韩国的一个邮包进行X-光机检查时,发现了“肉毒素”。“肉毒素”是一种美容商品,是我国检疫部门严禁入境的产品。由此可见,海淘热的发展,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已经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中国制造如何对待海淘热这一现象
海淘热这一现象的产生以及发展,不难看出我國消费品市场存在的缺陷,如何满足消费者需要,是我国消费市场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最为直观的表现则是“中国制造”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造成大量商机的流失。中国制造为什么没有满足消费需求?为什么中国制造比不上“国际品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制造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质量、品牌与国家品牌存在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中国制造在发展过程中,更加追逐利益,注重挣“快钱”,从而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制造在对待海淘热这一问题时,要注重深入思考,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以下几点进行“自虑”:第一,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下,劳动力资源优势已经丧失,产品效率、质量成为商品获取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第二,如何对消费品进行细分,把握消费者消费心理,加强品质、定位建设,成为中国制造业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三,注重集约化的市场扩张模式推广,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市场占有策略,加强产品市场占有率,让中国制造立足国际市场,形成“中国品牌”,更好实现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关于“海淘热”这一现象,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去看待问题,发现“海淘热”的好处,同时也不能忽略海淘热的弊端。海淘热现象的出现,对我国消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消费品如何满足消费需要,避免消费资源大量流失,是中国制造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看待“海淘热”这一现象时,我们更要注意到其本质的影响,注意到它对我国消费市场的冲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消费品在消费市场的占有率。
参考文献:
[1]汪惠玲.浅析海淘的发展对国际物流企业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183.
[2]刘敏.“海淘热”背景下国内快递企业发展策略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4,(11):234-235.
[3]闻慧.海淘热的冷思考[N].中国邮政报,2014-12-23(003).
[4]金旼旼.“海淘热”对中国制造有何启示[N].安徽日报,2015-03-18(007).
[5]金旼旼.“海淘热”对中国制造的启示[N].国际商报,2015-03-19(A08).
[6]记者金旼旼.“海淘热”启示中国制造[N].新华每日电讯,2015-03-11(012).
[7]焦宁南.解密海淘热[N].中华合作时报,2014-04-04(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