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自制塑料捕捉器调查杨毒蛾幼虫虫口密度的研究
任玉平1,孙秀丽2
(1.国有朝阳县朝阳林场,辽宁 朝阳 122000;2.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通过在朝阳县朝阳林场杨树速生丰产林内应用自制塑料捕捉器对杨毒蛾(Leucoma candida)幼虫虫口密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地面调查方法相比,应用自制塑料捕捉器,调查精度提高117.87%。
关键词杨毒蛾;塑料捕捉器;调查
收稿日期:2015-08-08
作者简介:任玉平(1965-),男,辽宁朝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造林、森林经营和保护等工作.
中图分类号:S763.306
文章编号:1005-5215(2015)12-0028-03
Investigation on Larvae Population Density of
Leucomacandidaby Applying Homemade Plastic Trap
Ren Yuping1,Sun Xiuli2
(1. State-Owned Chaoyang Forest Farm in Chaoyang County,Chaoyang 122000,China;
2. Nuluerh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Liaoning Province,Chaoyang 122000,China)
AbstractPopulation densities of larvae of Leucoma candida were studied by homemade plastic trap in Chaoyang Forest Farm of Chaoyang County. Result shows that investigation precision is increased by 117.87% by applying homemade plastic trap compared with common ground investigation method.
Key wordsLeucomacandida; homemade plastic trap; investigation
杨毒蛾(Leucomacandida)属鳞翅目毒蛾科昆虫,具有夜间上树取食,白天下树潜伏在树皮缝、树洞、杂草内或石块、土块下的生活习性。近几年来,杨毒蛾已发展为辽宁朝阳县杨树速生丰产林的主要害虫。发生猖獗时,短时间内可将整株树木叶片食光,给杨树林木的生长速势、树形和木材质量带来很大影响,甚至导致死亡。幼虫期是主要为害虫期,但幼虫虫口密度调查一直是一个难题。一是因幼虫在夜间为害,加之树木高大,即使爬上树冠也无法在手电筒照射下进行仔细全面调查;二是因在白天调查,林下杂草、石块、枯落物等幼虫隐伏点多而复杂,无法全部翻遍逐一查清。2013年,我们根据杨毒蛾幼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树干上绑扎自制塑料捕捉器,在碗内放置毒绳的调查新方法研究,取得了很好的调查效果。
1标准地设置
在朝阳县朝阳林场大凌河流域杨树速生林的10林班5小班和6小班设标准地5块,每块标准地10株标准树,林龄12 a,平均树高15.3 m。在相邻处设树下调查对照标准地1块,数量10株。
2试验材料与方法
宽度20 cm略有硬度塑料1小捆,细铁丝,铁钳,镊子,2 cm宽塑料胶带,毒绳(毒绳制作方法:3﹟纸绳浸泡2.5%杀灭菊酯与废机油1∶9混合液中,浸透后捞出渗淋)。
根据预测预报时间,在幼虫为害高峰期前2 d在杨树树干上绑扎塑料捕捉器,碗内放置毒绳,塑料捕捉器每天5:00—6:00绑扎,17:00—18:00取下,连续10 d。塑料捕捉器制作简单易操作,即将具有略有硬度的塑料剪成2个梯形连接一个矩形形状,底角15~20°,上底长根据树干周长而定,见图1。绑扎时,将与梯形短底相接的矩形塑料布围树干一周,用细铁丝绑扎,倒梯形塑料布则形成一个围绕树干的碗状,用塑料胶带粘接倒梯形塑料布的接缝处,就形成一个绑在树干上开口向上的自制塑料捕捉器。然后剪出略大于树干周长的毒绳,用镊子围绕树干放在自制塑料捕捉器的底部,但毒绳与树干无接触,见图1、图2。夜晚,当树干上的自制塑料捕捉器被取下后,幼虫上树无阻挡;白天,树干上有自制塑料捕捉器,幼虫下树时受到阻隔,滞留在自制塑料捕捉器内,触碰毒绳而被毒杀。
4调查方法
在取下塑料捕捉器的同时调查虫口数量,一日一次。对照地虫口调查在白天进行,调查方法是调查以树干基部为圆点,半径2m以内范围的土块下、草窠里等处隐伏幼虫的数量。
图1 塑料捕捉器展开平面图
图2 塑料捕捉器应用图
5结果与分析
将每天每块标准地每株的虫口数量相加除以株数,计算出每块标准地平均每株的虫口数量;再将每块标准地平均每株虫口数量相加除以标准地数,得出全部标准地内平均每株的虫口数量。结果见表1。
表1 虫口密度调查结果
根据表1计算得出,每块标准地调查的平均每株虫口数量均远远大于对照地平均每株虫口数量,按1~5号标准地顺序,分别是2.68倍、1.69倍、2.63倍、2.61倍、1.28倍,平均为2.18倍,说明地面调查时遗漏了平均调查值1.18倍的虫口数量;差值百分率(每块标准地平均虫口总量与对照地平均虫口总量之差除以对照地平均虫口总量再乘以100%)分别为168.32%、68.98%、162.99%、161.34%、27.78%,平均差值百分率为117.87%,说明新调查方法比普通地面调查方法提高精度117.87%。
对照地调查的是未毒杀幼虫,每次调查一定存在前一天或前几天已经调查过的害虫又被调查的现象,即存在重复调查。但总数远小于各标准地调查总数,这也充分说明树下调查数据极不准确。
按照表1数据制作散点图,见图3。
图3 标准地与对照地虫口调查散点图
散点图显示,每块标准地平均虫口数量随着调查次数增加而减少,最后基本无虫下树,这说明,随调查随毒杀,树下的虫口数量愈来愈少,直至全部毒杀;而对照地的虫口数量曲线或升或降,说明每次调查的结果与其他次调查结果存在变化,可以视为每次调查均不彻底,且遗漏量很大。
6结论与建议
6.1应用树干上绑扎塑料捕捉器的方法调查杨毒蛾幼虫虫口密度,方法科学,简便易行,解决了高大杨树在树冠难以进行虫口密度调查和地面覆杂物众多调查有大量遗漏或重复调查的问题。调查数据真实精确,可作为该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生产的基础依据。
6.2该调查方法也可转化为防治方法,如果应用于防治工作,塑料捕捉器绑扎后无须取下,下树幼虫被塑料捕捉器阻挡和毒绳毒杀后死亡,上树幼虫被塑料捕捉器阻挡难以上树而“饿死”,即便个别幼虫爬过“捕捉器沿”也会掉进捕捉器内被毒杀。在成本核算上,笔者进行了简单的计算,因该方法使用毒绳无须系扣,所以使用量只是纯毒绳防治使用量的2/3,总成本较纯毒绳防治总成本还低;若与地面农药喷雾和树冠飞机农药喷雾等防治方法相比,成本则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