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书勋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从长远来看新疆的问题还是民族团结问题,这就凸显出民族团结在新疆特别是南疆今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新疆的稳定影响着全国的稳定,而南疆的稳定又关系着全疆的稳定,特别是南疆乡村的安稳与否直接决定着南疆的稳定。因此本文试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角度阐述如何加强南疆乡村民族团结来实现南疆乡村的稳定发展,进而为实现今后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乡村;民族团结;路径;探析
新疆南疆的和田、喀什、克州和阿克苏下辖33个县(市),有378个乡(镇),5061个行政村。南疆四地州的农业人口698.93万人,占这一区域总人口的75.5%。这说明新疆南疆乡村是人口集聚的重点地,而乡村又是少数民族生活的重点区域,实际的人口分布具体情况决定了新疆南疆四地州的民族团结工作重点是乡村。新疆南疆乡村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民族团结工作从过去的重理论转变为现在的重实践,从过去的重形式转变到现在的重实效,整体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然而从近几年发生的不少暴力恐怖事件可以看到,由于受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南疆四地州部分不明真相的乡村民众参与到恐怖事件中来,给当地的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南疆四地州乡村的民族团结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下面就根据新疆南疆四地州乡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搞好乡村民族团结工作实践路径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乡村领导干部要树立民族团结的楷模——这是乡村民族团结实践路径的引领者。火车跑的快不快,关键看头带。乡镇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是基层工作的决策者、管理者、组织者和倡导者,无论走到哪里,广大群众都在关注这些干部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及工作状态。根据日常工作实践表明,凡是一心为民,敢作敢为的村支书,在这样的书记领导下的乡村村民团结和睦、社会稳定、经济发达、生活幸福。像吐尔逊·艾则孜,博乐市小营盘镇乌图布拉格村的村支书,从1966年就当选本村村支书,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工作,吐尔逊·艾则孜带领本村村民逐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让每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村子呈现一片祥和安康的氛围。
二、乡村爱国宗教人士做好民族团结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这是乡村民族团结实践路径的文化宣传者。根据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南疆四地州总人口941.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南疆四地州人口的90.5%。这就说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生活在乡村,而乡村在党的先进文化传播方面又相对薄弱,文盲和半文盲人数较多,宗教氛围相对比较浓厚,这就给民族团结工作带来很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虽然从2014年开始了驻村工作组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然而农村存在的影响民族团结的各方面不安定因素仍然存在,需要持续给力。乡村爱国宗教人士由于每天都和教民打交道,从思想动态方面来说,宗教人士最了解自己的教民了;而乡村爱国宗教人士是我党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能服众的基层依靠力量,他们又是联系党和教民的有效纽带,是最能把党的声音和各种惠民政策传达给教民的有效载体。这就要求南疆四地州的爱国宗教人士既懂得中央政策,又懂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伊斯兰教的真正教义与中央政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正义的力量在教民中放大,唤醒那些受邪教裹挟、不明真相的教民的醒悟,提高识别和抵御各种邪教的能力。乡村爱国宗教人士只有切实落实好爱国爱教、讲经解经、民族团结、文明教风、发挥自身作用方面做到五好宗教人士标准,爱国宗教人士就会成为民族团结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会为基层教民的日常民族团结工作作出有效的指导和示范。
三、积极发动和组织乡村群众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这是乡村民族团结实践路径的物质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来说,乡村经济发展不好,要想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显然是没有基础性。南疆四地州33个县市的农民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从经济发展数据也说明了南疆四地州的民族团结工作没有全国整体情况稳定和良好,这就要求基层农村要发展好经济,把乡村群众的主要精力和智慧用在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方面。通过乡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交往方式,团结整体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先富裕的带领落后的,懂技术的帮教没技术的,鼓励乡村群众比能力、比技术,让社会形成尊重有知识、懂技能的人,让基层群众形成致富竞争的正能量氛围。从生活实践经验可以感受到,凡是注重经济发展的地方,乡村群众生活安定,头脑灵活,人们交往密切,民族团结工作自然就顺畅。经济发展好了,群众效率意识、文明行为、文化素养等方面会逐渐提高,经济发展模式也会从传统的单一家庭作业逐渐转变为多人合作的农场模式和分工细致的合作化模式,很多工作要靠协作来完成。现在国家也提倡经济结构转型,所以要鼓励乡村群众办特色产业,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南疆四地州可以发展红枣、苹果、哈密瓜、玫瑰、巴达木等农副产品。南疆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有胡杨林、沙漠、戈壁、大峡谷、千佛洞、滑雪场、度假村等观光场所,吸引外界游客观光消费,也给乡村群众带来了经济收入和文化理念,这也是民族团结工作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体现。
四、积极推进乡村各民族嵌入式居住格局——这是构建乡村民族团结实践路径较理想的方式。南疆四地州的乡村88%以上的人口是维吾尔族,10%左右的汉族主要生活在城镇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少部分汉族和其他民族零散的分布在少数乡村,特别是和田和克州约16%乡村汉族及其他民族分布为零,约15%乡村汉族及其他民族分布10人以下;相对来说阿克苏地区乡村的汉族人口较多,约50%乡村分布有汉族。总体来说,南疆四地州的乡村民族人口分布不均衡且单一民族聚集相对集中,这对南疆四地州乡村本来除了维吾尔族外其他民族人口就不多的区域,在推进各民族嵌入式居住格局过程中会形成极大挑战。然而在十八大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每年通过援疆派送、内地人才引进、赴疆务工和经商等人员数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最近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南疆工作会议召开后,将对南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国家和自治区将在各方面为南疆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也会为乡村各民族嵌入式居住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在南疆四地州的乡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推进嵌入式民族居住布局:一是在坚持贯彻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基础上,通过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和喀什对外口岸及红其拉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等国家一类口岸的作用,通过境外和内地商人来投资建厂,引进外来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拉动南疆四地州乡村群众进厂务工,从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和发展,这种嵌入式的生活模式不以固定的居住场所所限制,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嵌入式定居方式;二是通过内地援疆和对外开放的方式,南疆四地州的乡村群众可以到国外和内地经商、打工、求学等,政府和社会团体每年组织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和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到内地接受培训和工作,积极引导南疆四地州的乡村群众走出去创收;三是促进南疆四地州兵团和本地少数民族群众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南疆四地州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兵地协调发展政策,引导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到兵团务工和就业。众所周知,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很多,其中像尤良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代表之一。尤良英同志和买买提.吐鲁普从最初的雇佣关系,通过工作的协作,买买提.吐鲁普在尤良英的帮助下提高了技术水平和转变了思想观念,买买提.吐鲁普一家慢慢过上了富裕生活。所以动态的嵌入式生活方式是目前最可行也是最有效的促进各民族团结的方法。
五、倡导先进文化理念,鼓励各民族自愿通婚——这是构建乡村民族团结实践路径以人为本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现在倡导的现代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那么具体到我们目前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就是学习世界先进,发展我国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经济实力,实现我们的小康社会,让全国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人人成才创造机会和平台,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南疆四地州社会整体发展与北疆及全国比较来说,各项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乡村区域。因此我们南疆四地州的各民族更应该在党的先进文化理念指引下,勤学习,苦练功,把本地事业发展上去。然而现实存在很多阻碍各民族团结一致干事业的积极性,特别是宗教干预基层群众的生活现象一直存在。伊斯兰教有严格的宗教内婚的规定,严禁穆斯林与非穆斯林通婚。这是与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婚姻法》相违背的,无论从理论方面讲还是从实际生活状况来说,不同民族男女之间交往有助于二者情感的增加,从目前社会开放和发展的状况来说,这是符合不同民族交往和发展实际情况。然而南疆四地州特别是乡村,维吾尔族与汉族等民族通婚的数量少,通婚障碍大,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党的先进文化理念格格不入,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南疆四地州特别是乡村群众“新疆三史”和“双语”宣传教育,把伊斯兰教文化进行“扬弃”,烘托各民族交往和通婚的浓厚氛围,以民族家庭文化研究会、设立民族和谐发展基金及举办节庆活动、文化活动等形式,发挥出民族家庭对民族团结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问题的观察与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2]南疆四地州乡村调研报告,2014(01)-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