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动机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6-01-12 20:51汤国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动机影响因素

汤国进

摘要:目的:调查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情况,分析其选择动机及影响因素,旨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专项态度,选择适合自身的专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从七所体育院校中随机抽取560名(男生280人,女生280人)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动机由6个因素构成,依次为自我完善动机、健身动机、交往动机、娱乐动机、客观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影响学生专项选择的因素有4个,即个人因子、学校因子、项目因子和家庭因子。结论:专项课的选择对体育院校的学生至关重要,动机强弱与专项选择呈正相关;影响因素中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是个人因子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教学模式是决定学校因子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专项选择;动机;影响因素;体育院校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4-0108-05

体育院校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简称(专项课)是我国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时间最长,学时、学分数最多,贡献率最大,它在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均为重要的课程内容[1],可以说,专项课程已经直接影响着体育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生选择适合的专项有助于挖掘他们的潜力,保持良好的学习训练动机,反之则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了解当前体育院校学生的专项选择动机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研究试图分析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动机及影响因素,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专项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高校教学管理者提供一定价值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7所体育院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专项选择动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大量有关专项选择、专项课程、专项影响因素等相关文献,通过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期刊、维普中文期刊等网站查阅、收集与研究有关的文献、书籍等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学生专项选择的动机特点,编制了《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动机调查问卷表》和《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意向调查表》,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的前提下,首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动机调查表共由30个不同的动机因素问题组成,对每一题采用“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确定” “部分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共5级进行评定,并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后当场回收。从7所体育院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随机抽样,选取560名(男生280人,女生280人)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60份,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6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专家咨询法

访谈了高等体育院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和教学管理者,发放了《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后经修改、筛选,最后确定了影响学生专项选择的17个主要因素:X1学校硬件设施、X2身体素质、X3就业前景、X4性别、X5教师同学建议、X6家庭经济状况、X7项目特点、X8文化水平、X9家庭期望、X10伤病经历、X11兴趣爱好、X12学校教学模式、X13项目社会认同度、X14相关运动经历、X15教师教学水平、X16训练氛围、X17市场需求。问卷上的这些因素,分别提供5个选项“非常重要”“很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并分别赋值为5、4、3、2、1重要性程度分值。

问卷信效度检验:问卷的内容效度由12名专家评判确定,效度水平为0.917,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问卷信度采用复本法进行信度检验[2],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864,表明较全面地反映了问卷的信度。

1.2.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8.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在进行相关矩阵检验时,采用了KMO 样本测度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Bartletts TestofSphericity)[3],经检验,KMO样本测度为0.85,球体检验显著性水平P<0.01,说明问卷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Varimax) 正交旋转取特征值 >1 以上的因素作为主因子,选取单变量描述性统计,获取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专项选择排名前7位的项目由高到低依次是:篮球(15.9%)、网球(12.1%)、羽毛球(9.3%)、乒乓球(8.1%)、跆拳道(7.3%)、健美操(6.4%)、游泳(6.1%)。

从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的情况来看,篮球排在第一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篮球有其自身优势:一是篮球一直是我国基础运动项目,在社会上普及范围广,场地建设充足,体育院校男生大部分都喜欢打篮球;二是篮球运动员(如姚明)的明星效应和一些篮球联赛的推广(如CUBA),使得篮球运动发展得越来越好。

排在第二类的为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一类小球项目,此类小球项目本身有较强的趣味性、观赏性,随着社会的需求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近些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因此也逐渐受到学生的青睐。

排在第三类的为跆拳道、健美操、游泳。跆拳道是由韩国人推向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近些年在我国也逐渐发展起来,一是由于该项目具有极高的技击实用性和观赏型,备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二是目前市场上开设跆拳道馆有着不错的经济效益,促使不少学生看好该项目的发展前景;健美操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院校中女生选择较多,该项目不仅能发展人体各部位的力量、柔韧、灵敏以及耐力等各种素质,而且还在运动形态上有舞蹈造型美、外形美的特点。游泳是基础大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适宜各种年龄人群参与,且健身、健美效果极佳,在高校内也逐渐变成了一个时尚的健身项目。

2.2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动机分析

根据回收的《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动机调查问卷表》的统计结果得出,学生进行专项选择的动机比例依次为自我完善动机(25.5%)、避免失败动机(21.3%)、娱乐动机(17.4%)、健身动机(14.8%)、交往动机(12.3%)、客观因素动机(8.7%)。

在自我完善动机中,学生能够全面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希望通过专项课的训练和学习获得一项技能,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在娱乐动机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对项目内容的兴趣爱好,希望通过专项课的训练来体验运动乐趣,达到自我放松的目的;在健身动机中,主要包括提高身体素质、塑造完美体型、有效增进健康等,在这3项上,男生均比女生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愿望,而在交往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和客观动机(主要包括场地设施、师资力量、项目花费等客观因素)3项动机因素中,男女生无明显差异。

2.3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根据《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经KMO样本测度和巴特利特球性检验,P<0.01,选取特征值>1的因子作为主因子,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4],旋转之后如表1所示,旋转后的因子还是4个,但是各因素在每个因子上的载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旋转后的负荷量明显地向0和1两极分化,从旋转后的矩阵表(见表1)可以判断哪个变量归入哪个因子,表1中用加黑斜体标出了不同变量分属于不同的因子。因子1含有6个变量即X11、X2、X14、X4、X10、X8、因子2含有5个变量即X12、X15、X1、X16、X5,因子3含有4个变量即X3、X7、X13、X17,因子4含有2个变量即X9、X6。

综上分析,确定了高等体育院校影响因素为17个,各因素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了能定量地呈现出各影响因子贡献的大小,本研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5],将这17个呈相关性的影响因素转化为互不相关的几个综合因素。为了分析各因素的内部结构关系,我们采用了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各因子特征值及因子贡献率(见表2)。

表2初始特征值栏中,只有4个成分的特征值超过了1,其他成分的特征值都小于1。在表3的因子提取结果栏中,把特征值大于1的4个成分因子单独列了出来,这4个特征值由大到小排列,其中第4个公共因子解释方差最大,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6.103%,很好地反映了原来数据的信息,所以上述因子分析中最终因子个数为4个。从图1特征值碎石图可以看出,前4个特征值间的差异很大,连线坡度较大,从第4个因子开始,后面的曲线变得比较平缓,最后接近于一条直线,因此,取前4个因子是正确的。

2.4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影响因子的命名

旋转后,学生选择专项的17个影响因素分别转化为4个主要因子,每个因子的构成如下:个人因子: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相关运动经历、性别、伤病经历、文化水平;学校因子:学校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水平、学校硬件设施、训练氛围、教师同学建议;项目因子:就业前景、项目特点、项目社会认同度、市场需求;家庭因子:家庭期望、家庭经济状况。

由表3分析,因第1个因子在X11兴趣爱好、X2身体素质、X14相关运动经历、X4性别、X10伤病经历、X8文化水平上有比较大的载荷,且都与学生个人因素相关,所以将第1个因子命名为“个人因子”;第2个因子在X12学校教学模式、X15教师教学水平、X1学校硬件设施、X16训练氛围、X5教师同学建议上有较高载荷,将第2个因子命名为“学校因子”;第3个因子在X3就业前景、X7项目特点、X13项目社会认同度、X17市场需求上具有较高的载荷,且与项目发展因素有关,所以我们将第3个因子命名为“项目因子”;第4个因子在X9家庭期望、X6家庭经济状况上有较高载荷,我们将第4个因子命名为“家庭因子”。个人因子、项目因子、学校因子和家庭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6.1%,说明这4个因子是决定学生专项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个人因子最关键,学校因子次之。

3讨论

3.1学校应加强对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的引导

在实际的专项选择过程中,为保证教学质量,部分项目由于师资、场地等原因,一般由所属教研室根据学生填写的专项意向表填写情况,组织专项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选拔和测试,以合理控制专项班的规模。建议学校方面在学生专项选择前进行必要的咨询和引导,教会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并选择合适专项,将避免出现选项时过于集中的现象,减少部分学生因未被选上而出现悲伤、忧虑、失去自信心等消极情绪。

3.2学生在专项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从4个因子的重要性程度来看,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是“个人因子”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说明现在体育院校学生在专项选择上存在着倾向性的情感体验,且仍然起主要的影响,这种情感体验源于学生内心的需要,如果所选择的项目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吻合自己的兴趣,就会使人体产生愉快、振奋、满意等积极情绪;相反,则会产生消极情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情绪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学校因子”中,学校教学模式对学生专项选择影响最大,学校教学模式是指专项课程的学时、学分数,包括训练年限、训练年限、周训练次数、项目受重视程度以及是否有别于院代表队训练课等方面[4],说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的规律有存在一定的认识,虽以兴趣为主导,但也考虑到通过规定时间的训练,是否能掌握该项目运动技能。

在“项目因子”中,项目的就业前景和本身特点(趣味性、竞争性、观赏性等)对学生的专项选择影响较大,主要原因为当学生进入大学后,自然会考虑到今后所学的专项技能、知识与就业的关系,就业前景好的项目必然会受到学生的选择[6]。但从实际的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前景受较多局限,一方面是因为体育毕业生数量增加,相应岗位数量供大于求,特别是热门项目,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偏差,只愿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在“家庭因子”中,虽只有家庭期望和家庭经济状况两项,但都有较高矩阵,因此也是重要因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学生专项选择的情况由高到低依次是:篮球(15.9%)、网球(12.1%)、羽毛球(9.3%)、乒乓球(8.1%)、跆拳道(7.3%)、健美操(6.4%)、游泳(6.1%)。体育院校学生专项选择与动机强弱呈正相关,依次由6个动机因素构成:自我完善动机、健身动机、交往动机、娱乐动机、客观动机、避免失败动机。

4.1.2个人因子、项目因子、学校因子和家庭因子,这4个因子是决定体育学院学生专项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个人因子是影响体育学院学生专项选择最关键的因子,学校因子次之。

4.1.3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是个人因子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教学模式是决定学校因子的关键因素,且各因素间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4.2建议

4.2.1体育院校应在学生专项选择前提供各有关专项的教学内容、训练模式、课程目标、师资水平、场地训练设施、专项要求等信息,并给予全面的引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进行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交流和沟通,在兴趣开发的基础上,让专项技能的培养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活。

4.2.2加强师资力量的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调查中发现,专项班人数的控制主要受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由于师资有限、场地器材不足,许多学生只能改变自己的意愿,改选别的项目。

4.2.3体育院校应加快专项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的更新,根据当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及时调整课程目标,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在将来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亦农,马艳红,等.体育院校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更新与培养模式创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5):122-124,131.

[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雷钦礼.经济管理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高铁梅,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卢纹岱.统计分析(第3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6]余剑.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专项选择的多因素分析[D].延安:延安大学,2011.

[7]叶孙岳,王伯华.浙江高校体育院(系)学生的专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6):117-120,131.

[8]冯传诚.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105-107.

[9]纪磊,丁祁,等.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专项选择情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3,35(3):87-88.

[10]马昌贵.第二课堂是体育院校专项选修课改革的方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3):65-67.

[11]查磊,鲁雷.安徽省师范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专项选择的动机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9):101-104.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动机影响因素
体育院校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凶手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