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祁晓杰
摘 要:美国少年小说是在美国这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创作的,以少年读者为主要阅读对象,主要表现美国少年生活、学习、成长等方面题材的小说作品。它既有一般少年小说的特点,又有鲜明的国别特色。一般认为,现当代美国少年
小说始于莫瑞·黛丽的《第十七个夏季》,成
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从七个方面探讨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的主要特征,即:成长的主题、少年的视角、乐观的基调、多元的文化、多样的题材与类型、与影视作品相辅相成以及生活化的语言与新颖的形式。
关键词:美国少年小说;特征;成长;题材;形式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4-0071-07
Abstract:American young adult fiction refers to novels creat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merican culture and society, with American adolescents as the target readers, showing chiefly their life, study and growth. American young adult fiction ha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young adult fiction as well as obvious America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modern American young adult fiction starts with Maureen Daly's Seventeenth Summer, and comes of age in 1960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jor features of modern American young adult fiction from seven aspects, namely, theme of growth, perspective of young adult, optimistic keynote, multi-culture, various subject matter and genres, tie-in with movie and TV programs, living language and new forms.
Key words:American young adult fiction; features; growth; subject matter; forms
美國少年小说是在美国这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创作的,以少年读者为主要阅读对象,主要表现美国少年生活、学习、成长等方面题材的小说作品。它既有一般少年小说的特点,又有鲜明的国别特色。
一般认为,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始于莫瑞·黛丽(Maureen Daly)的《第十七个夏季》(Seventeenth Summer, 1942),成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三本新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它们分别是:辛顿(S. E. Hinton) 的《局外人》(The Outsiders, 1967)、金代尔(Zindel)的《猪人》(The Pigman, 1968)以及力普赛特(Lipsyte)的《对手》(The Contender, 1967)。
综观美国现当代少年小说,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 成长的主题
少年作为人生独立阶段,其主要特点就是少年的成长。少年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和心灵上,都是极为渴望成长的人种[1]。 那么,以少年为目标读者的少年小说就必然要探讨少年主人公的成长。北师大王泉根教授称“成长”为少年小说的艺术母题。少年人物走向成年同样是美国少年小说的主旋律。少年主人公在摆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毅力和勇敢姿态是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的重要主题和侧重点。
走向成年指的是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根据阿西娅·里德的定义,走向成年小说集中描写少年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到承担责任的成年的成长,包括心理及生理两个方面。里德认为,少年的成长通常包括三步:脱离童年、转折时期和步入成人社会[2]。
少年一般在12岁左右进入脱离童年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少年的身体开始发育,对异性开始感兴趣,对父母的观点不再完全信服,开始积极参与家庭之外的活动并开始承担一定的家庭及社会责任。《猪不会死的日子》(The Day No Pigs Would Die,1972)是一本描写主人公脱离童年的小说。12岁的罗伯在为邻居的母牛接生时受了伤。为了表示感谢,邻居送他一只小猪,他为小猪取名品基。品基在集市上获得最佳举止奖。但为了家庭生计,罗伯和父亲不得不杀死它。品基死了,罗伯的心碎了。但父亲说他很欣慰,因为罗伯长大了。罗伯在心爱的宠物和家庭责任之间选择了后者,尽管这种选择很残酷,但当罗伯放弃宠物选择家庭责任时,他就脱离了童年,开始走向成熟。
少年脱离了童年,进入转折时期。这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同成人世界的关系得到进一步调整,他们逐渐摆脱父母的保护,追求独立自主。但是由于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还不够成熟,把握自己的能力还有欠缺,因此在同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不免发生一些碰撞,从而形成一些矛盾[3]。 尽管如此,这些磨练和挫折还是会进一步促进他们的成熟。《星星开始下落时》(When the Stars beginning to Fall, 1986)描写了一个处于转折时期的少年哈里。哈里家境贫寒,同学们嘲笑他是“垃圾”。当他发现地毯厂污染河流时,他决心揭露这个事实并以此赢得大家对他的尊重。但在调查中他发现,镇上的人们都知道这件事,并且心照不宣地保守着这个秘密,而且人人都反对他揭穿这件事。这次调查促进了哈里的成熟:“我明白了一件事。对于地毯厂污染亭伯河这件事,我无能为力;而且我现在还明白,就是将来我可能还是无能为力。……全镇的人都会隐瞒这件事。……我还明白了另一件事,我不是垃圾,他们才是。他们撒谎、隐瞒事实、行贿、污染河流……我不是垃圾,他们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些。”[4] 哈里没有选择和其他人同流合污,这就是他的成长。
走向成年的最后一步是进入成人社会。在这一阶段,少年重新认识自己,考虑自己的未来,并且开始承担成人的责任。他们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在人际关系中,少年会逐渐获得知己之明与知人之明,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成人社会。《在夏日的阳光里》(In Summer Light,1985)里的主人公,17岁的凯特的父亲是一位艺术家,而她讨厌生活在父亲的阴影里。当她自己也开始艺术创作时,她慢慢地理解了自己的父亲——他是在试图用艺术来表达自己。从此两代艺术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她也进一步认识了自己以及自己的艺术追求。
综观以少年成长为主题的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写作特点。
第一,孤独与反叛常常是小说中的重要成分。叛逆是许多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现象。当他们不为人理解的时候,孤独感就产生了。《巧克力战争》(The Chocolate War,1974)中的杰瑞就是一例。他因反抗里昂老师强加给他的巧克力销售任务而成为孤家寡人。《狼群中的朱莉》(Julie of the Wolves, 1973)也是为了反抗她不中意的婚姻而走上孤独的旅途。
第二,通过表现少年与动物的关系来展现少年的成长。少年与动物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而少年独自照顾动物的过程也可以视为一种独立行为的过程。例如,1992年美国纽伯瑞少儿图书金奖得主《石罗》(Shiloh,1991)就講述了少年马提为了救出受其主人虐待的小狗石罗而甘愿为其主人工作的故事。马提对石罗的同情与照料,以及他为石罗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都说明了他的成长。
第三,悲剧与不幸往往是少年主人公走向成熟的催化剂。生活中总是苦与乐、顺境与逆境同在,悲剧有时更锤炼少年的心灵,促进少年的成熟。1983年美国纽伯瑞少儿图书金奖得主《黛西之歌》(Diceys Song,1982)中的少女黛西和其弟妹们被父母抛弃,她不得不带着弟妹去外祖母家。幸运的是,这一家庭悲剧并没有击垮黛西,反而促进了她的成熟。
第四,在许多作品中,少年人物在旅途中完成了其成长。在旅途中他们失去童稚,收获成熟。在某种意义上,旅途就象征着从童年到成年的过程。《黛西之歌》中的黛西和《狼群中的朱莉》中的朱莉都是在旅途中完成了她们从童年向成年的转变。
第五,小说背景的设置往往反映少年的生活环境。从空间看,家庭与学校依然是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景。例如《巧克力战争》的背景就是杰瑞就读的天主教男校。从时间上看,许多作家喜欢以夏季作为故事发生的时间,夏季象征着成长。例如,《在夏日的阳光里》和《第十七个夏季》均讲述了少女主人公在夏季的故事。
二、 少年的视角
为真实再现少年的生活,在少年读者中引起共鸣,美国少年小说家们总是通过少年的眼睛观察世界,让少年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以少年为出发点创作作品。少年的视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许多少年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据称,《第十七个夏季》是第一部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美国少年小说,从此,第一人称视角就受到了美国少年小说家的青睐。第一人称叙事可以更好地展现少年主人公的迷惘、困惑、叛逆、孤独以及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第一人称叙述的另一个好处是真实感强。少年主人公似乎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有一种“不由你不信”的感觉。同时,对于少年读者来说,第一人称叙述有一种亲切感。叙述者同少年读者同龄,能够缩短人物与少年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就更容易走进少年读者的心里,使少年读者产生一种认同感。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例如,辛顿的《局外人》、金代尔的《猪人》、叶添祥(Laurence Yep)的《龙翼》(Dragonwings, 1975)、派克(Peck)的《猪不会死的日子》,等等。
有时,第一人称叙事由两个或多个人物完成。例如,《猪人》的故事由两个少年主人公——约翰和罗琳——讲述。两个人的叙述互为补充,弥补了一个人讲述故事时可能产生的片面。例如,约翰由于不喜欢图书管理员瑞林小姐,所以他谈起瑞林小姐时,语气中难免带有个人偏见。而罗琳对于瑞林小姐的描述就客观得多。如此,两个人从主观与客观不同侧面的感受帮助刻画了一个立体的形象。奇尔德瑞斯(Childress)的《英雄不过是三明治》(A Hero Aint Nothin but a Sandwich, 1973)更是采用了以少年主人公本杰的第一人称叙述为主的多人第一人称视角。
在第一人称叙述时,叙述者有时是不可靠的,这一现象在美国少年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少年小说的叙述者是未成年人,知识的局限性、视角的有限性、情感的不成熟都会导致少年叙述者的片面性。笔者认为,叙述者可靠性的变化可以表现少年主人公成长的过程。例如,《英雄不过是三明治》中的本杰对其继父的看法开始时是十分片面的。本杰认为继父心中只有自己的母亲,而自己是他讨厌的人。所以他对继父的描述总是贬义的。这时,他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因为他对继父的看法是主观而偏激的。后来在他即将坠楼时,是继父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他开始重新了解继父。他对继父的看法也随着他对继父的进一步了解而变得肯定。他的叙述也由开始的片面逐渐变得客观。这说明本杰在成长。
其二,少年的视角还体现在成年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他们很少成为故事的中心。即使有一些成年人物是善解人意、循循善诱的正面形象,如《猪不会死的日子》中的父亲,《英雄不过是三明治》中的继父,《黑色棉花田》(Roll of Thunder, Hear My Cry, 1976)中的母亲,但他们始终是绿叶,是配角,衬托着少年人物的成长。
而在另一些少年小说中,以父母或老师为代表的成年人物要么不存在,要么长时间消失,有时甚至被作为反面人物来刻画。小说家金代尔曾说:“父母应隐退到幕后,因为少年喜欢在自己同他们的监护之间拉开距离。”[5]为突出少年的视角,作家有时“安排”少年人物的父母去世,如《局外人》中博尼波伊的父母在车祸中丧生;有的父母没有履行监护人的义务,如《黛西之歌》中黛西的父母;有的父母被刻画成反面人物,他们有的软弱无能,不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如《巧克力战争》中杰瑞的父亲,在接到威胁杰瑞的电话时,他竟然不知所措;有的冷漠挑剔,如《猪人》中罗琳的母亲,她对女儿漠不关心,而且总是在挑罗琳的毛病;有的自私自利,没有丝毫责任感,如《西林》(Celine,1989)中雅各的父亲为了会情人竟然忘记带儿子去看病;有的是虐待狂,如《我的德国士兵的夏季》(Summer of My German Soldier, 1973)中佩蒂的父亲总是无缘无故地打她;就连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也有令人鄙视的形象。如《巧克力战争》中的里昂老师用学校的钱批发巧克力,然后逼学生去销售,他从中渔利。
总之,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以少年为创作角度,少年主人公们主要依靠自己走向成熟,而成年人在其成长中的作用并非举足轻重。
三、 乐观的基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少年小说大多真实反映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严酷的社会现实,这类小说被称为“新现实主义小说”或“问题小说”。这些作品读起来让人心情沉重,令人沮丧,有批评家甚至认为这些作品过于愤世嫉俗了。但即使是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抹亮色”,即:小说中乐观的基调。
乐观的基调首先反映在少年主人公勇敢的姿态中。少年主人公在面临困境或挫折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毅力和勇敢姿态感染着少年读者,赢得了少年读者的尊敬。如《黛西之歌》中的黛西。父亲抛弃了他们,母亲因为精神出了问题,也把他们扔在了超市停车场。作为大姐的黛西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带领弟妹们长途跋涉寻找外祖母。旅途中他们遇到的生存问题、安全问题等都被黛西一一化解。又如《巧克力战争》中的杰瑞。他因为反抗里昂老师强加给他的巧克力销售任务而受到迫害,但他勇敢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使被打得头破血流也不改变。
乐观的基调还反映在少年主人公的变化成长中。1998年美国纽伯瑞少儿图书金奖得主,凯伦·海塞(Karen Hesse)创作的《风儿不要来》(Out of Dust, 1997)讲述了身处逆境的少女贝莉的故事——贝莉生活的环境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具备。当时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她生活的环境是风沙猖獗的农场;父亲生病,母亲和弟弟在大火中丧生,她自己也被烧伤。但贝莉学会了在逆境中生存。对于贝莉,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对于少年读者来说,看到她的成长,却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乐观的基调还体现在小说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上。仅以《局外人》为例。这是一本典型的新现实主义小说,但是其浪漫主义色彩给了作品“一抹亮色”。别林斯基认为,浪漫主义应该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表现生活的理想,来唤起年轻一代对美的追求[6]。因此浪漫主义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是重理想。而辛顿在《局外人》中着重反映了少年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这正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体现。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是保持美好的事物。这一主题是围绕着美国诗人弗洛斯特(Frost)的一首诗“美好的事物难长在”(Nothing Gold Can Stay)展开的。小说中的野小子约翰尼为了救教堂里的孩子被大火烧伤,在弥留之际他给博尼波伊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一直在想这件事,还有那首诗和写诗的人,他是说当你是个孩子的时候,像绿叶一样珍贵。小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很新奇,如同黎明。只有当你对周围的一切习以为常时,白昼就开始了。……不要因为是野小子而自暴自弃,对你来说,还来日方长,去实现你的梦想吧。世界上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7]
小说中的浪漫主义色彩还体现在人物塑造上。遵循理想化的原则塑造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另一艺术特征。马清福曾说,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物性格是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有时甚至是怪诞的[8]。在《局外人》中,辛顿笔下的人物都是个性鲜明的野小子,但辛顿表达了他们对美好事物那种几乎是痛苦的向往。小说中另一人物达利看上去粗鲁、野蛮、冷酷,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劣迹,但他的身上同样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这光辉来自他的侠义、勇敢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乐观的基调还可以在小说的结尾中发现。小说的结尾未必是喜剧性的、幸福的,但它传达的信息却是乐观的、向上的。例如,《巧克力战争》的结尾,杰瑞身体上受到了重创,但他坚持了正义。作者通过这样的结尾告诉年轻的读者:是的,少年时期是一段艰难的时光,但你可以走过去。有评论家笑谈,美国少年小说的结尾会让少年读者带着某种满足感入睡。
四、 多元的文化
美国素有“民族大熔炉”(a melting pot)之稱谓,不同民族,如德裔、英裔、爱尔兰裔、非裔、亚裔,等等,共同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少年小说刻画的基本是白人形象,背景基本是以尖桩篱笆围绕的富裕区,展现的基本是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宣扬的基本是中产阶级价值观和主流文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种状况有了改变。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美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民权运动的促进,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等等。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全球化的今天,了解其他种族及文化是世界和谐的基础。因此,多元文化就成为了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的特征之一。
美国多元文化并非仅仅出现在少数族裔作家创作的作品中。这种多元文化特征在少年小说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美国非主流文化的关注。许多作家致力于对美国少数族裔文化、历史的描写。最突出的例子是安徒生儿童文学奖获得者司各特·奥台尔(Scott ODell)创作的少年小说。其纽伯瑞金奖小说《蓝色海豚岛》(Island of the Blue Dolphins, 1960)讲的是印第安女孩独自一人在孤岛上的生活,其纽伯瑞银奖小说《唱掉月亮》(Sing Down the Moon, 1970)则反映了印第安那伐鹤人的一段历史。又如,简·乔治(Jean C. George)创作的《狼群中的朱莉》(Julie of the Wolves, 1972)通过少女朱莉的历险介绍了爱斯基摩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图书《无家可归的鸟》(Homeless Bird, 2000)向我们展开一个印度女孩的生活画面。
二是少数族裔作家对自己种族文化与生活的展示。非裔作家奇尔德瑞斯的《英雄不过是三明治》揭示了非裔美国少年在恶劣生活环境中的艰难生活。华人小说家叶添祥的《龙翼》讲的是华裔少年如何协助父亲实现他的飞天梦。普瑞兹获奖图书《离天堂一步之遥》(A Step from Heaven, 2001)则带我们走进朝鲜移民的生活。
三是对种族歧视的控诉与反思。2002年获考瑞塔·金图书奖的《土地》(The Land,2001)以南北战争前的佐治亚州为背景。小说主人公保罗·爱德华是一个混血儿。他虽然同其白人父兄生活在一起,却没有受到同等待遇。他始终被看做是一个下贱的黑人。泰勒(Taylor)的纽伯瑞获奖小说《黑色棉花田》(Roll of Thunder, Hear My Cry, 1976)讲述了洛根家族在种族歧视的美国所面临的自尊困境以及他们为了自尊而作出的抗争。日裔作家珍妮·豪斯顿(Jeanne Houston)同其丈夫詹姆斯·豪斯顿(James Houston)共同创作的《永别了,曼扎那》(Farewell to Manzarna, 1973)叙述了二战中一个美籍日本家庭在集中营里的悲惨遭遇。
四是对异域文化风情的好奇和想象。这种倾向表达了人们渴望了解“他人”的心情。苏珊妮·斯泰泊尔斯(Suzanne Staples)创作的《莎巴努:风的女儿》(Shabanu: Daughter of the Wind, 1989)以巴基斯坦为背景,通过一个青年女子的婚事,向美国少年读者介绍了一种全然不同的东方文化。莫莉·亨特(Mollie Hunter)的《她自己就是猫》(Cat Herself,1986)是关于苏格兰吉普赛人的故事。玛格丽特·马希(Margaret Mahy)的《记忆》(Memory,1988)则以新西兰为背景。
五、 多样的题材与类型
美国现当代少年小说的题材和类型多种多样。
题材指作为写作材料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亦特指作家用以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素材,通常是指那些经过集中、取舍、提炼而进入作品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从题材看,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的题材多种多样,如,校园题材、家庭题材、历险题材、战争题材、历史题材、爱情题材,社会题材, 等等。这些题材大多紧紧围绕少年的生活,展现他们的成长。
校园题材和家庭题材在少年小说中最为常见,因为这是在少年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最大的两个社会单位。校园题材小说如《巧克力战争》,描写揭露了一所天主教男校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权力操纵、学生帮派的强势霸凌以及正邪之争,等等。但故事的中心还是主人公杰瑞在这样环境中的成长。家庭题材小说如《妈妈、狼人和我》(Mom, the Wolf Man and Me, 1972),讲述了少女布莱特在单亲家庭中的成长。本来她已习惯和未婚妈妈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是随着被她称为”狼人“的西奥多的出现,生活有了变化:妈妈要和狼人结婚,她要有一位父亲了。她讨厌事情发生变化,又不得不接受变化。就在抗拒与接受的过程中,她走过了成长的心路历程。
前面提到,在许多少年小说中,少年人物在旅途中完成了其成长,因此历险题材也是一个常见题材。以历险为题材的著名小说有《狼群中的朱莉》以及描写印地安女孩独自在海岛的生活经历的《蓝色海豚岛》。
战争题材和历史题材也为美国少年小说家所青睐。著名的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有《最后的任务》(The Last Mission, 1981)、《被追击的人》(The Hunted, 1994) 以及《战争的孩子》(Children of War, 1983), 等等。描写战争时,作家们很少专注于战争中血淋淋的场面,他们的目的是让年轻读者知道战争的残酷,了解人在战争中很容易丧失人性的事实,从而在其心中播下热爱和平的种子。历史题材所涉及的范围更广,表现1860年白人入侵时印第安人历史的《唱掉月亮》, 讲述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那段历史的《数星星》(Number the Stars, 1989),描写美国黑人历史的《黑色棉花田》以及华裔历史的《龙翼》,不一而足。
值得一提的还有爱情题材。少年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段,他们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因此,少年小说就必然会涉及爱情。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当属《第十七个夏季》。该小说描写了少女主人公安吉的初恋。由于小说作者创作时年龄不到20岁,因此在情感上同少年读者十分接近。朱迪·布鲁姆(Judy Blume)的《永远》(Forever)也是一本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尽管小说中有一些性的描写,但小说的宗旨是和少年读者讨论初恋时的甜蜜与问题。凯瑟琳和麦克相爱了,这是他们的初恋,似乎完美而甜蜜。但这是他们永久的爱吗?到小说结束时,两人都对爱情有了新的认识,尽管他们没有走到一起。上个世纪80年代,一批通俗少年小说纷纷以爱情为题材,这些小说往往是以系列的形式出版,例如“初戀”、“甜蜜的爱”,等等。
社会题材主要以当今美国社会的一些问题为出发点,旨在帮助少年读者了解认识社会并正视社会现实。例如,描写艾滋病的《夜风筝》(Night Kites, 1987), 描写少年吸毒的《英雄不过是三明治》,关于少女怀孕堕胎的《我的爱人,我的汉堡包》(My Darling, My Hamburger,1969),关于同性恋的《没有脸的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1987),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不仅题材,小说类型也多种多样。现实主义小说(realist novels)是美国青少年小说中的主流类型,主要反映美国青少年的真实生活、成长心理以及美国的社会现实、时代特征。现实主义小说主要关注青少年面临的“残酷现实、道德困境和社会问题” [8],因此也被称作“新现实主义文学”或“问题小说”。这些“问题小说”以近于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将社会问题完全暴露出来,促使青少年直面真实的人生。现实主义小说在内容、形式、人物、背景及语言等方面均与传统少年小说不同。《局外人》、《巧克力战争》等作品被视为现实主义小说的经典。
爱情小说(Romance)是美国少年小说中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种类型。爱情小说主要以女孩子的视角和戏剧性手法讲述女孩爱上男孩的故事,故事多以男女主人公对爱情态度的成熟告终男女主人公历史最久的一种类型。浪漫。《第十七个夏季》为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历险小说(adventure stories)最主要的特征是以旅途为载体确立少年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在充满各种挑战与考验的旅途中,初入尘世的青少年逐步认识自我,并最终完成蜕变。历险小说的模式一般为离家-旅途-回归。盖力·波森( Gary Paulsen)的《手斧男孩》(Hatchet,1987)是这类小说的一部经典作品。
幻想小说(fantasy)是少年小说中一个主要类型。美国现当代少年幻想小说始于作家勒吉恩(Le Guin)的《地海传奇》(Earthsea,1968)系列。宣扬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是幻想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一场善与恶的激烈冲突中,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同时完成了自己的“成人仪式”。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理想主义是幻想小说一个永恒的基调。同幻想小说相似却不相同的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有三大要素:科学、幻想和小说的形式。美国少年科幻小说或以社会科学为基础刻画人类社会,如露易丝·洛瑞(Lois Lowry)纽伯瑞金奖图书《记忆传授者》(The Giver,1993),或以自然科学为基础描写人类面对的问题,如兰格尔(L Engle)的纽伯瑞金奖图书《时间皱褶》(A Wrinkle in Time, 1962)。
历史小说(historical fiction)是近年来最富成果和艺术价值较高的类型之一,屡获各种奖项的肯定,已先后两次斩获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历史小说秉承现实主义的“真实”和“再现”, 忠实描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生活面貌、文化风俗以及人物的经历和心理。表现1860年白人入侵时印第安人历史的《唱掉月亮》, 讲述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那段历史的《数星星》(Number the Stars, 1989),描写美国黑人历史的《黑色棉花田》以及华裔历史的《龙翼》均是大家公认的少年历史小说的典范。
还有一种新型的类型:图画小说(graphic novel)。它是将连续性的图画与文字有机结合,叙述故事的小说。图画小说源于漫画,是一种比漫画更为成熟的文学样式。华裔作家杨谨伦(Gene Luen Yang)创作的《美生中国人》(American Born Chinese,2007)是第一部获得普瑞兹奖的图画小说,标志着图画小说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图画小说中,图画是小说表达的主要媒介,将小说的人物、情节直接诉之于读者的感官视觉,并与文字叙述保持一致,建构统一的文本。图画小说也用来探讨历史、政治、族裔、成长等各种严肃的话题。
六、 与影视作品相辅相成
在美国,影视作品与文学的结合一直比较紧密。仅以众所周之的奥斯卡电影奖为例。从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开始,电影就与文学结缘,其获奖与提名名单中,有五成左右的作品改编自文学作品。在201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九部电影中,至少有三部改编自文学作品:改编自赫明斯(Hemmings)处女作的《后人》(The Descendants)、改编自斯多克特(Stockett)同名小说的《帮助》(The Help)以及改编自莫伯格(Morpurgo)经典儿童小说的《战马》(War Horse)。文学给电影以灵感,使电影变成经典;反过来,电影给文学作品以血肉,带动文学作品的出版。
文学作品与影视的完美结合也体现在美国少年小说领域中。许多少年小说继文本后又出现在屏幕上。这些影视作品成为少年小说的副产品。有一些多年前出版的少年小说至今畅销,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根据这些小说改编的电影不断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辛顿(S. E. Hinton)的小说作品。辛顿是第一位玛格丽特·爱德华兹少年文学成就奖的获得者。她创作的四部小说《局外人》、《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That Was Then,This Is Now,1971),《斗鱼》(Rumble Fish,1975)和《泰克斯》(Tex,1979)分别在1982年(《泰克斯》)、1983年(《局外人》、《斗鱼》)和1985年(《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被拍成电影。据美国图书馆协会反映,每当由美国少年小说改编的电影重新放映时,少年读者对这些小说的兴趣就会重新产生。
影视作品带动文学作品出版的例子也不少见。出版商往往会紧随收视率较高的影视作品推出其文字版本。例如,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隆重推出描写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公主安娜斯塔西亚之谜的影片《真假公主》(Anastasia),之后迪斯尼又推出其动画版。紧接着,哈泼考林斯美国出版分公司马上就出版了12本同该影片相关的少儿书籍。
美国少年小说与影视等大众传媒作品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尽管这种结合有文学商品化之嫌,但从美国少年小说图书发行量来看,这种相辅相成的结合的确促进了美国少年小说的创作与出版,实现了文学与影视的双赢与繁荣。
七、 生活化的语言与新颖的形式
塞林格代表作《麦田守望者》中少年霍尔顿的语言风格影响了许多美国少年小说家。因此,优秀的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采用的是少年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反映的是少年真实的说话方式。著名当代少年小说家金代尔就曾强调,少年小说的语言一定是当代的、生活的、真实的。翻开许多知名作品,如《局外人》,我们会发现,书中没有冗长乏味的叙述,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简洁切题的描写和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惯用的自然流畅的语言。例如:
“Your friend--the one with the sideburns--hes okay?”
“He ain't dangerous like Dallas if that's what you mean. He's okay.”
“Johnny...he's been hurt bad sometime, hasnt he?”[9]
美国少年小说中的语言充斥着一些少年和朋友们创造的词汇和术语,一些秘密的名称和缩略语,如:“was I an ABCD about my ETA or what"。这些语言对于成年人来说是费解的,但却是少年们在生活中使用的真实语言。
一本好的少年小说总是要注意捕捉少年的真实语言,包括方言、词汇的选择以及一些特殊的文化表达方式。作家们并不避讳有的少年主人公说话带脏字,有的带有明显的种族色彩,等等。 《英雄不过是三明治》中少年主人公本杰的语言就具有明显的黑人方言特色:“Some cats moanin the blues, cryin bout how whitey does, and how the society does, and how they be poor and ain't got this and that.”[10]
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在形式上也不断创新,创新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用诗歌的形式进行小说创作。1998年获纽伯瑞金奖的小说《风儿不再来》,1999年洛杉矶时报图书獎《法国小镇的夏天》(Frenchtown Summer, 1999)以及200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2002年普瑞兹获奖图书《真正的信徒》(True Believer, 2001)都采用了诗歌形式。美国少年文学评论家尼尔森(Nilsen)说,当评委们把小说奖颁发给用诗歌形式写就的《法国小镇的夏天》时,他们并没有质疑该作品作为小说的性质。
又如,文本形式与印刷形式的创新。美国国家图书奖决赛图书、普瑞兹获奖图书《魔鬼》(Monster,1999)采用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作品中几乎没有一页采用中规中矩的传统印刷形式,反而充斥着年轻主人公打印的电影脚本、手写的日记、特写镜头及照片,等等。2000年普瑞兹荣誉图书《艰难的爱》(Hard Love, 1999)则吸取了传媒形式,其故事情节围绕着自制杂志——16岁约翰的《香蕉鱼》和马丽索的《快速逃离》——展开。
再如,叙述角度的创新。叙事由两个或多个人物完成,前面提到的《猪人》的故事由两个少年主人公——约翰和罗琳——讲述。而《英雄不过是三明治》(A Hero Aint Nothin but a Sandwich, 1973)更是采用了以少年主人公本杰的第一人称叙述为主的多人叙述的方式。
数字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也启发了小说形式的创新。讲述两个年轻人如何应对女孩意外怀孕的小说《第一部分最后》(The First Part Last, 2003)是2004年考瑞塔·金作者奖和普瑞兹获奖图书。故事情节发展如湍急的小河一样流畅,各章的题目在“当时”、“现在”之间快速转换,将过去和现在对主人公的影响迅速展现在读者眼前。
纵观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美国少年小说逐渐走向成熟,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旺盛的创造力。青少年小说在主题、内容、形式和手法上的不断拓展和创新大大提升了其自身的文学价值和品质,不仅颠覆了少年小说被视为通俗文学“小儿科”的固有形象,也使这种文学类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以及一项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 朱自强. 儿童文学的本质[M].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195.
[2] Arthea Reed.Reaching Adolesents: The Young Adult Book and the School[M]. New York: 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94: 93.
[3] 吴继路.少年文学论稿[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4.
[4] J. L. Collier.When the Stars Begin to Fall[M].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1986:159.
[5] Forman J . Presenting Paul Zindel [M].Boston : Twayne Publishers , 1988:13.
[6] 蒋风. 儿童文学原理[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8:178.
[7] 蘇珊·依· 辛顿. 局外人[M]. 诸凌虹,译.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433.
[8] 马清福. 西方文艺理论基础[M].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6:88.
[9] Hinton S E. The Outsiders[M].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1967:30.
[10] Frey, Charles H, Lucy Rollin. Classics of Young Adult Literature[M]. Upper Saddle River: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4,:582.
[责任编辑:吴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