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美
东方还未出现亮色,路灯发射着寂寞的、带着些凉意的光,马路上投着环卫工移动着的影子。男环卫工没戴帽子,蓬乱的头发纠结竖立着;女环卫工戴着口罩和帽子,帽檐压得很低,只露出两只眼睛。他们的两臂很有力,扫起地来非常认真,一片落叶,一块碎纸,都不遗漏。他们的扫帚从马路上掠过之后,那街道便显得特别光洁。当黎明到来,第一辆汽车驶过街道时,当那些上白班的人们,骑着自行车奔向机关、工厂时,除了感到早晨的空气新鲜之外,这光洁的马路也会使他们有清新之感。
因我打工的单位离马路很近,值班时候马路上的情况,一目了然。而环卫工人又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忙碌,不论寒冬酷夏,雪天雨天,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多次感慨之后,我决定上街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
这天凌晨2点多钟,我走到一个环卫工跟前,她是在慢车道当中,从北往南扫。她身后不远处的两侧各有一位男环卫工,把她从路上扫来的垃圾扫到路边,堆成堆儿,再装上他们的垃圾车。
我主动搭话:“你们每天扫几个小时啊?”
女环卫工说:“平常扫八九个小时,到了雨雪天就得扫十三四个小时。”
我说:“辛苦啊!”
女环卫工回答:“辛苦什么呀?什么活都得有人干。”
我问:“我要是想当环卫工,找谁呀?”
“找我,找我就行!”环卫工回答。
我注意到,在我们一问一答中,她始終低着头,一扫帚一扫帚很认真地扫,没有停顿,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路面。环卫工们用的扫帚都安了一截木把,这样能够着远距离的垃圾。他们还往扫帚头上捆了些麻绳或尼龙绳,扫帚头上没有缝隙才能扫得干净。
我跟这位环卫工走了几步说:“我想和你们说会儿话。”
她扔下一句:“我们没那个时间。”
我说:“主要是了解一些情况。”
她停下手中的活儿,看了我一眼,大概是看到我穿着一身门卫的服装,便说:“你又不是官儿,跟你说什么也没用。”
我说:“我可以写成材料,帮你们说话。”
她这才停下脚步,停下挥动大扫帚的手臂,把扫帚柄靠在肩上,双手活动着手腕,右手还不时地按摩左手腕的关节,看来环卫工人每扫一扫帚地面,都要用一定的力气呀,她现在要休息一下。另外两个环卫工人可能是听到了能写成材料之类的字眼儿,急忙聚集过来,他们说:“能帮助我们往上提提,这太好啦!现在有的人太不文明,我们扫街的时候,垃圾车就停在旁边,他们不把垃圾往车上放,专门扔在我们脚底下……”一位男环卫工说:“我们干的是一种最下贱的工作,只有街上垃圾成堆,人们才能想起我们。”另一位男环卫工说:“要说辛苦,争创文明城的那年最辛苦,每天都加班加点,用我们的奉献扮靓了省城的大街小巷。”
是啊,如果没有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城市将会是什么样子!我望着三位环卫工人和他们拉着的垃圾车,深情地说:“真不容易啊!一年到头地这么干,真是不容易啊!”
环卫工们回答:“我们都习惯了。你们门卫工作也挺不容易的。”
环卫工们的后一句话,一下子把我的心灵与他们的心灵拉成零的距离。
这个时辰,来来往往的行人稀少,接连不断的车辆稀少,不一会儿,又从飞扬的尘土中跑来几个环卫工人,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反映着心中积攒的“问题”。我相信:他们所说的是真的。就拿乱扔垃圾来说吧,我们不是也常看到有人不往垃圾箱里扔,而把垃圾扔在地上吗?我们不是也常看到马路边、树丛中有包着垃圾的塑料袋吗?这无形中就给环卫工人增加了劳动强度啊!
尽管他们的衣服满是灰尘,但他们的心灵却一尘不染。常在报纸上读到环卫工人拾金不昧的报道。有位环卫工拾到巨款后,在寒风中等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了失主,当失主拿出钱酬谢她时,她却分文不收。常看到环卫工人患病了、受伤了,仍然坚持上班的事迹。他们说我们不是怕扣工资,不是为了这点钱,像我们这么长的工龄,又是工伤,歇几天单位不扣工资,但请假了就要给同事们增加负担,扫马路就是我们的职责。其实,越是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越有自尊心,越有他们的优秀品质,越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
近年来,环卫事业管理不断创新,市区的快车道由扫地车、洒水车一日三次作业,统一了清扫洒水标准。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省会“环卫工人节”的设立,也使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但是穿上环卫服做环卫工,就意味着全年无休。大年三十要加班到夜里12点,把烟花爆竹皮清扫成堆,以防发生火灾。
在省城,环卫工的收入不高。所以他们往往“打几份工”,额外的工作包括捡废品、当晚班保安、推着小车上街摆摊、帮人在街上发传单等等。
我不能耽误他们太多时间,他们每天都有自己的任务。从凌晨两点多钟到七点多钟是环卫工人的上午班,下午班从两点多钟开始干到六点钟左右。
与环卫工人的短暂交谈结束了,但扫街的“沙、沙、沙”的声音却没有停歇,我脑海里存留下那位女环卫工在停顿的一瞬间,为了减轻疲劳,抱着扫帚双手揉肩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