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小风
一条母亲河,把秦晋两地数千年地隔断,似乎情谊未了,似乎又依依不舍。风追司马,这是秦地韩城的恢宏。黄河东岸,悬崖耸立,引无数文人登高瞻仰,只因“史界太祖”司马迁的一座衣冠孤冢。西岸,遥遥望去,一座古祠屹立,沧桑亘古,让世人肃然起敬。三晋大地,万荣城内黄河之畔颓圮的褪色楼台,便是后土祠。
后土祠传为轩辕黄帝扫地祭坛之处,是中华民族最早祭祀地母的圣地。据祠中《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记记载,“轩辕氏祀地祗扫地为坛于脽上,二帝八员有司,三王方泽岁举”。可见,在那个年代,祭祀地母后土是多么重要的一个仪式。所以,汾阴脽上,在那个时代无疑是举国上下最为神圣的一片土地,后土祠因而也成为民众心中一个最为敬慕的地方。
黄河和汾河,两条在三晋大地肌肤上流淌过千百年的河流,将脽上这个曾经的地名湮灭在历史大河中。黄河改道,泥土随逝,那座曾经辉煌的祠庙也不断地搬迁,如今看到的全貌,是清朝同治年间重新修建的殿祠。尽管有些残破,却也掩饰不了这座祠堂曾经的厚重与气势。
沿山门拾级而上,一座古朴庄严的门楼直映眼帘。庄重的青砖,精致的木雕,惟妙惟肖的脊瓦,以及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飞檐,让人惊叹不已。一扇褪了色的朱红色大门,仿佛让人看到这座祠堂的沧桑历史。推门而入,左侧鼓楼,右侧钟楼,然后是一个并排的戏台。戏台下有一过亭台,据说每逢庙会,台上唱戏,台下行人,让路过之人领悟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哲理。由此可见,古人对建筑文化的领悟竟然到了一个极致。戏台分为东台和西台,东台为道家台,台前两柱上分别篆书楹联:“前缓声后缓声善哉歌也,大垂手小垂手轩乎舞之。”西台为佛家台,台前两柱上分别行书楹联:“空即色色即空我闻如是,画中人人中畫于意云何。”一座戏台,既糅合了佛道文化的精髓,又阐释了人生的禅宗与道学,真是让人叫绝。
再往里,两侧各为东、西五虎殿。东侧殿供奉的五岳大帝,分别是东岳大帝黄飞虎、南岳大帝崇黑虎、中岳大帝闻聘、北岳大帝崔英、西岳大帝蒋雄。五位大将神态各异,威风凛凛,为后土圣母的御前侍卫。西侧供奉的是三国时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虎上将英姿飒爽,职责亦是保卫祠庙的安全。
穿过五虎殿,祠内中轴线,正对一座井台,与东西两座戏台对面相望,形成一个正“品”字型。一座祠庙内有三个戏台,在国内实属罕见。三座戏台,应是按照佛、道、儒三种文化的融合而建,并在后土祠里共生共存,相依相存,使得这里成为一座最具包容性的祠庙,更显示出大地之神孕育万物承载万物包容万物的品德。据说庙会的时候,一个唱山西梆子,一个唱陕西秦腔,一个唱河南豫剧,这种交融更是让人惊叹。由此看来,在万荣这个地方,不仅佛、道、儒三种文化,连中原、周秦,以及三晋文化,数千年来都影响着在黄河岸边休养生息的民众的生活。民众深爱的戏剧种类都如此丰富,试想每年庙会的盛况,三台大戏同时唱起,锣鼓喧天,铿锵之音,悠扬万里,顺河而下,浩浩汤汤,岂不威武!
在三座戏台中间的开阔处,有两棵距今百年的奇观龙凤柏,一棵粗壮茂盛,主干直上苍穹,斜枝猛伸,似龙爪腾飞。一棵碧绿灵秀,分成三杈,如凤凰开屏。被当地人称之为“皇天后土”龙凤柏。
再往里便是献殿,献殿五开间,南北开通,殿前殿后殿中,立十八根圆柱。檐下斗拱雕梁,木雕精美,每一跨均为一个历史故事,每一跨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或镂刻,或浮雕,独具匠心,美不胜收。檐下挂着一排宫灯,殿前挂着一副楹联:“香烟浅绕切祈浩浩神恩远,俎立杂陈诚愿悠悠福日长。”献殿梁上,悬挂着历朝历代各式牌匾,寄托众人对后土圣母的赞誉和护佑的期望。殿中一侧,耸立大小不一的石碑数尊,为历代文人官绅咏赞后土祠的诗作。殿内西侧,立一尊残碑,为“轩辕扫地坛”石碑。东侧为一座漫漶的“庙貌碑图”,最早由金代刻制,后明代复刻保存至今。此碑似乎为国内最早的祠庙导游图,对祠庙内的建筑位置标注得准确清晰。
再往后,便是正殿。正殿屋檐之上琉璃瓦当饰件光彩夺目,熠熠闪光。梁上悬雕,更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残墙壁挂,隐约可现。后土圣母塑像,端坐于正殿中间,身着锦衣绣袍,端庄慈善、神态祥和,仪表雍容华贵。两边的娘娘,一位怀抱婴儿、一位手拿草药。两侧褪了色的红漆木柱上镂刻一副对联:“后配六合之天至圣至尊圣德自应崇代代,土为万物之母资生资育世人所以称娘娘。”如此尊贵的膜拜,可见在历史的长河中,后土圣母在世人的眼中俨然成为一尊他人无法替代的尊贵之神的化身,蕴含着大家对土地,对世间美好愿望的祈求,以及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完美诠释。土为万物之母。皇天后土,天父地母。自古凡拥有土地就可拥有一切,先民对后土圣母的祭祀体现出对土地深深的崇拜和感恩。大地、生命、植物、粮食、水,这些都是附着于土地之上赖以生存的根本。难怪数千年来,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会车马劳顿,或东渡黄河,于此临祠祭祖,虔诚叩拜,感念后土圣恩浩荡,吟诗作赋,并留下一篇篇华美词章来。
自汉武帝刘彻于汾阴脽上敕令修建后土祠,到汉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和东汉光武帝等先后于此亲临祭祀数次。唐时,玄宗皇帝李隆基于开元年间三次于此祭祀,并扩建祠庙。宋真宗赵桓大中祥符四年也于此祭祀,为了此次祭祀活动,并拨款对后土祠进行了全面的修葺,并御制御书了《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此碑也被完好无损地珍藏在正殿一侧的碑厅中,又被称之为“萧墙碑”。
正殿之后,一座飞檐高耸的三层木楼巍然矗立于碧蓝色的天空之下。这便是闻名天下的秋风楼。秋风楼东依峨嵋岭,西隔黄河,与司马迁祠相对,托地傍水,居高临险。东望齐鲁大地,西瞻三秦河池,游人登高于此楼,既可观浩浩汤汤流淌的黄河之水,又可瞻秦望鲁,极目远方。正所谓“千寻嵋岭演天亘,一曲黄河卷地来”。秋风楼何时建起,世人不知,但此楼因汉武帝刘彻一首《秋风辞》,被天下知晓。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当年刘彻率群臣到汾阳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他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秋风辞》。一代帝王,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却又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此情此景,如临身前。可见秋风楼的来历,却也离不开一代帝王的叹息与迷惘。
秋风楼面阔五间,四周围廊,十字歇山顶,一二两层四面各凸出龟须座一间,上筑瓦顶,山花向前;二三层廊下置斗拱或平座,全楼斗拱密布。下部筑以高大的台基,南北穿通,檐下斗拱简洁,结构精美古朴,形制壮丽劲秀。楼身东西两向各雕横匾一块,东曰“瞻鲁”,西为“望秦”,真属于一座让众人惊叹仰慕的建筑。
秋风楼下,一条古道穿过。这条古道被称为张仪古道。据说当年张仪由此出发,于汾阴渡口西过黄河,到达陕西芝川,再直奔咸阳,硬是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穿越于六国之间,帮助秦王嬴政实行连横政策,为秦国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站在秋风楼上,远处大地苍茫。几位农人,悠闲地赶着羊群徜徉。西望,黄河弯曲着如背弓一般,冲刷着这块土地。迁徙,挣扎,拼搏,这是历史背负的印记,在我的脑海中徘徊,我似乎看到农人们不屈的身影,也听到古代工匠铿锵凿凿的声音,在这座祠院中悄然而至。
“阁迥凌霄汉,层楼耸百寻。树色浮秦晋,河声荡古今。”一座祠院,为世人留下无数的历史印记,缔造了三晋大地的文化脊梁,成就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远去的黄河,干涸的汾河,也见证着这座祠院的沧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