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裕旭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海南 琼中 57290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呕血、黑便或血便、贫血及血容量减少等,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发生休克等危象,可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1-2]。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联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我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5例)。在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22例,其年龄为34~68岁,平均年龄为(51.8±1.5)岁;在试验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22例,其年龄为36~70岁,平均年龄为(56.4±0.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紧急止血治疗、补充血容量治疗及预防休克治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为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奥美拉唑的用法及用量是:将40mg的奥美拉唑针剂(由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63609)混入100mL的生理盐水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治疗2次,连续治疗2天。生长抑素的用法及用量是:首先使用0.25mg的生长抑素针剂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注射的速度要尽量缓慢。注射完毕后,为患者持续静脉泵注生长抑素,泵注的速度为0.25mg/h,总疗程不可超过120个小时[3]。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试验组4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29例(占患者总数的64.44%),为显效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20.00%),为有效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11.11%),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44%),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在对照组44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27.27%),为显效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6.82%),为有效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25.00%),为无效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40.9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9.09%。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
表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急症[4]。目前,临床上常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但临床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有研究认为,生长抑素能明显减少人体内脏中的血液流量和门脉主干中的血液流量,从而起到降低门脉压力的作用[5]。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联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笔者使用奥美拉唑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为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9.09%,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马玉涛、周连泉、于辉等研究人员[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联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周桂叶. 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现状[J]. 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38-39.
[2] 宋小地,闵芳莉. 泮妥拉唑钠、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0例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7):900-900.
[3] 张立元,朱振红. 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4,5(35):111-112.
[4] 童云龙,王其海.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2):285-286.
[5] 陈秀伟.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6):82-83.
[6] 马玉涛,周连泉,于辉,等. 不同情绪状态下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3(33):24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