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德
由美学博士陈勇的推荐,我有幸能欣赏到《汤胜天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十分愉快,得到极大的审美享受。我强烈深刻地感受到其中体现出中国美学精神,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非常珍贵。
我拿到画集后,粗略一翻,几分钟之内就被第117页一幅《春峦叠翠》大面积的蓝色和绿色所震撼。他竟敢用这么大面积的鲜艳色彩,先声夺人眼目,撼人心灵,是传统国画中很少见到的。
传统的国画,山水画,大多是水墨画,而且其美学特色就在于“墨分五色”,胜过有色彩的画。如今,汤胜天却用彩色,超越传统水墨画,这成了他推陈出新中的一个“突破口”。
我看到美学博士陈勇对汤胜天画集的评论,他与我不约而同,也特别提出第117页这幅画,明确说:“重视色彩的强度,是汤胜天中国画创作的一个突破口”,这是他画作推陈出新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个出彩,并不是要代替和否定水墨画,而是丰富了国画,提供了又一种特色和气派。它与水墨画可以并存。它在笔墨和色彩上,形成了一守一攻的特点,用汤胜天的话说,是在“传统笔法”与“现代色彩”对立统一之间寻找出新的平衡点。它使画面有了张力,有了特殊的气势,在“质有”和“趋灵”之间产生了灵动感。这壮观的奇构,张扬的色彩,不仅仅是泼彩的大写意,而且在“墨骨”与“傅彩”中还有小写意的笔画的竹丛和花草。画家有十分细深的耐心,像油画那样叠加不同笔画的色彩,十分耐看,经得起深细鉴赏。
汤胜天对色彩的重视是自觉的。他经过多年深细研究,有精巧丰富的经验,在如何用色上有其个性特色。他常常采用众多画家的泼彩方法。他吸取了刘海粟泼彩的自由和狂放,谢稚柳严谨的有规约,与之平衡。他还借鉴了张大千把纸、水彩、墨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他强调色彩的饱和度、鲜艳度和叠彩法,还吸收传统绘画中墨骨与落墨运用,能够既有传统笔墨气象,又有现代感,并且还能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正因为汤胜天对色彩的运用有丰富的研究,所以,在画集中,不只是第117页的画,突出蓝色的还有163、145、205页,突出绿色的还有15、17、27、136、145页等画。第65页的《太湖春色》淡粉红与浅绿相烘托,洋溢出一派春光。第205页的画,大块蓝石烘托飞瀑,气象万千。这些多样丰富的构图、构思、设计、用笔、用色、结体,有多样丰富的创造,可说美不胜收。
画集中,另一个突出特色,是以第111页《损之又损玉精神》为代表的“简笔画”,从第103到109页多幅,都是画面简约而不简单,笔简而意丰,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无限深广的情思,比繁多复杂的画面更加耐人寻味。苏轼说过:“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浓后提炼出的淡,比堆砌的浓更加丰富深厚。就像“芙蓉出水”的朴素自然美,往往超过“错彩镂金”的、雕琢得使人眼花缭乱的人工美,成为更高级的美。这也是倪云林简要的“逸笔草草”,写其胸襟,更耐人寻味不尽的缘故。把次要的混杂的乱象损减掉,才能突出主要核心,以一当十,取得使人兴感怡悦、神质悉移的美学效果。
以上我抽出画集中突出的重视色彩和简笔两个特点来强调之后,我想再着重指出:这两点都表明汤胜天非常重视绘画技法和技巧,正如他所说的,中国画的“前提”是“必须守住笔墨”。这是“基础”,是要下长期苦功去钻研与锻炼的。同时,也正如他所说的,讲究这些技巧的目的是为了要表现无限的情思,要“承古创新”(他不是说“革故创新”和“推陈出新”,这是统一,不矛盾),其目的是要符合大众群体的审美需求。我认为,实际上,他的国画竭力提高技巧和艺术水平,其目的是要体现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精神。他传承了中国文人画最重视的对艺术境界的创造性。国画最重视的是要体现中国美学精神。汤胜天做到了。这是他的国画最重要的美学价值,最重大的美学成就。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号召我们重视研究中国美学精神。这一年来,全国很多专家都热烈响应,撰文强调要重视、研究中国美学精神。那么,中国美学精神是什么呢?目前还论述得不多。我想我们应该要下功夫来思考和探索、研究这个重大问题。现在,我想谈一些管见,谈一点我从汤胜天国画中体会到的中国美学精神并向汤胜天先生和大家请教,以求得对此问题逐步深广的认识。
中国美学精神,首先就是要重视:要取得审美效应,要注意审美层次。
什么是审美呢?
审美就是鉴赏,就是要鉴别美丑,欣赏美,要有审美感觉,感悟,感受形象中和形象外的境界和滋味,要体验,要感动,要动情,要激动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熏陶和形成正直、善良、美好的品性,取得最佳的审美效应。
审美有哪几个层次呢?
从外到里,有四个层次。要欣赏外形式(不涉及内容的形式),内形式(涉及如何表现内容的结构形式等),浅层内容(事、物、情状、关系等),深层内容(精神、境界、主旨等)。
通过四个层次,目的是要表现作者的情思。
中国美学精神,最重要的核心是重视虚实相生。实是画面上的图象,虚是这些图象中体现出来的情思、作者的胸怀、理想追求。虚的极致就是体现“道”,是天人合一的总规律,是终极的理想追求。中国美学精神,要求有象外之象,味外之旨,不要就事论事,局限于实写的笔墨、事物、图像,也不要局限于、满足于写出实象表面上的意味。它还要求通过可见之象烘托、折射出象外之象,启发观赏者感受到象外之象,让观赏者体味到既深厚又淡远的情意,还体味到它的味外之旨。而且,“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要两者结合,化生得好,就是达到“虚实相生”之境界,最后要提升到能代表人类的崇高精神境界。
审美鉴赏,是人人都会、都有的本能,可以无师自通。浅层次的直观一看就有反应,觉得好看,好听,被吸引。深层次的欣赏,有深情的激动,十分感动,陶醉,直入心灵,影响精神、性格。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看就赞叹美啊,往往着眼于外形、色,未能深入体悟其意蕴,但也可能会朦胧地感受到其内在精神的特色,但说不出道不明其所意会到的深层内涵,这就说明有时“外行”也会、也能抓到一些精彩的核心,但说不出“所以然”。内行却懂得门道,有精深的专业经验和美学修养,就会有更自觉、更深细、更明晰的感悟。但是,如果“内行”执著于偏激、甚至僵化的理论,感觉反而迟钝,有时也会失去真切的审美感受,反而不及“外行”中存有天真童心本性的真切感受来得切合实际而显宝贵。当然,不偏歪与僵化而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内行”,能够抓到真切、切实的深层真理,其体悟就要深刻、重要得多。书不是白看的,修养苦功不是徒有的,那是中国几千年学术奋斗中积累的财富,是学者长期下苦功学来的,是不可轻易视之的。
中国美学精神,按我的浅见,它的重要核心是重视生命生生不息的生气、气韵,推陈出新,意境,神韵的日新发展。其渊源来自中国学术之祖《易经》。《易经》中关于对立统一的变化发展的一系列辩证观点,阴阳变化、转化、相生、相依、对立统一之道,在中国书画中,微观上体现在笔墨、点画间,宏观上体现在意象的生成中,境界精神的总体中。书画艺术能体现出阴阳、虚实,对立矛盾的平衡和统一,达到中和之美,是书画家至高的美学追求。
中国书画是意象艺术,是有意有情有象。情意是形象的灵魂。形象是情意的生命载体。象和意都要与时俱进,顺理趋时,唯变所适。一部书画史就是通变史。隶书变章草,行书变今草,今草变狂草,绘画有工笔、简笔、黑白水墨,墨分五彩,又有彩色的浓彩与简淡之分。总之都是要“求新求变”。象外有象,味外有旨,象有尽而意无穷,要使欣赏者感而遂通,味之无限不尽。
中国诗书画都要求“象外有象”,深含“玄妙之意”,通向最高指归“道”。要启发欣赏者通过直观到的象,“折射”出“超以象外”的“象外之象”,体悟到其中内含的“玄妙之意”(体现最高的“道”),得到“味外之旨”,味之无极。所以,中国美学精神也是发展的,不容易达到神圣高度的。
这就好比郑板桥说的,要艺术家的“眼中之竹”,变成“胸中之竹”,溶进了艺术的情意,用《文心雕龙》中刘勰说的话就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情和意,是艺术家的,不是山海本身的自然属性,是中国诗书画的灵魂和核心。中国山水画,画的是山水之“象”,使观赏者通过观赏的“象”,却意会、感受到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中的情和意。这个情和意随着时代不同,艺术家的创造是不同的,不断发展变化更新的。所以,今天汤胜天的山水画,表面上看与古代众家山水画相似,一脉相传,但其中内含的情意,却发展、变化、出新了,与时俱进,随变所适,惟变是适,与先前已是大大不同,已是推陈出新了。
郑板桥最后说的把“胸中之竹”变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又与其“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大大不同,是艺术创造品。此竹非彼竹,此象非那象,它有了“象外之象”。这也是司空图《诗品·雄浑》所说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个“环中”就是作者的深层情意,就是表现出了终极追求“道”(天人合一的总规律)的精神于万一之中。
这个“环中”,也体现在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说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闹”和“弄”字,使“境界全出”。这个“境界”,不是自然界的自然属性,而是艺术家的审美感悟和审美创造,是其“言外之味”,“象外之味”(当然也是言内和象内应含之味之一),又是“味外之旨”,是生命的活泼生机,也是艺术家感悟到的宇宙生命之道。这个“言妙之意”,“道”,我们在哲学学习中,觉得深奥玄妙,不好懂,难于切实把握它,但在中国古代艺术家和评论家的这些论述中,却能真正切实理解和把握到,这岂不是十分宝贵的美学收获吗?它使我们对于很多人常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众妙之道”,真能感悟和领会了。这种“味外之旨”,非物非象,又非玄妙虚幻到不可感悟的虚空,而是艺术家和我们审美鉴赏者可以真实领会和掌握到的“玄妙之意”。它扩大了《周易》中说的“立象以尽意”的内涵和外延,但又仍然包含在《周易》说的“意”之内,使我们有了新的视野和认识,丰富了我们对于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精神的体悟。
从汤胜天的画集中的用笔、笔法、用色、结构、内外形式、深浅层次意蕴中,我们感受到的这种中国美学精神,也很丰富、深刻、重要、精彩。我们相信他还会不断努力攀登高峰。他让我们得到了很宝贵的美学收获,这是我们要由衷地真切感谢汤胜天先生的。
汤胜天画集体现了唐代司空图说的艺术要有“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他画集中很多画都很耐看耐读,富有“象外”和“味外”深意。
司空图论述的“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说的虽然是中国艺术的美学精神,但它与中国特有的孙子兵法也有相通的精神。美学创造和兵法一样,也要有谋略,有城府,有深意。就像诸葛孔明用兵,声东是为了击西,七擒孟获也可七纵孟获,不是张飞式的直来直去,一吼见底,袒露无余。当然,对张飞也要细致研究,他其实不是全部简单粗莽的。
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中国美学精神,与禅宗中的运用“呼小玉”手段也有相通之处。“呼小玉”真意不是唤叫小玉。我的精选文集的自序和陈勇的评论已有说明,有兴趣的可以参见其详说。
在中国美学精神中这个“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美学手段,与兵法中巧用计谋,当然也很不同,不全一样。它不是兵家计谋,可以诡诈欺骗,而是正气浩然,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但又是有深意的胸有城府,写景有深蕴的情味意境,言情要寄托在文字和意象的表里,是自有体系和深厚特色的,需要我们仔细体味。
这种美学精神的根和祖,应该是《易经》的辩证的变化发展观。中国文艺特有的“意象”说,也要从《易经》这里寻找根源。意象,不是形象的自然属性,而是经过艺术家情意融合、溶进后的创造。象外之象,兼有象内的情趣,又洋溢出更丰富的意味,它可与中国兵法中的“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等相通,与中国语文中的“言在此而意在被”等相通,都足以使我们深感到,中国美学精神深有中国特色,是人类智慧宝库中弥足珍 贵的精华。
汤胜天先生的国画,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美学精神,而取得这些美学成就,决不是偶然的。
我们仔细欣赏他的国画,他的山水画,能有象外之象,味外之旨,显然是他苦学苦练,精通业务,又有很好的美学的学术修养的结果。听说他新近还有《伍蠡甫美学思想研究》的专著,可见他是下过深厚美学研究功夫的。我也有幸认识伍老。我和他在1980年昆明召开的全国美学会议上认识,有过亲切的交谈。可惜之后我没能有机会到上海再面谒伍老请教他。上海,我住过7年,我至今能讲上海话。我到成都川大来安居乐业已55年,在北京大学做研究生4年,在无锡10年,在苏州7年,从“天堂”到“天府”可谓“得天独厚”,至今生活在幸福中。我在耄耋之年还能有幸拜读到汤胜天这么好的画集,体悟到重要的中国美学精神,真是幸福之至!
汤先生正当壮年,年富力强,如此成熟老练,已有这些光辉成就,必定前途无量。我愿意和盼望能与汤胜天及广大同好,在今后继续共同学习和切磋、研究中国美学精神及众多的文学艺术优秀作品。让我们的友谊与时俱进,更臻佳境!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