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教育的守望者

2016-01-09 21:20王海滨
北京纪事 2016年1期
关键词: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校庆

王海滨

201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由此,北京电影学院的65周年校庆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张会军院长说,北京电影学院65周年校庆应该是北京电影学院有史以来最为隆重的一次,也可以说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和里程碑。校庆不仅有系列学术活动、校友返校、校庆晚会,还举办了2015年世界电影院校校长的高峰论坛,以及党和国家原领导人李岚清“知识分子与文化修养”讲座等诸多活动。

张会军院长的办公室并不宽敞,但是布置与众不同,四处堆放着书籍和碟片,使得空间更显狭小和拥挤。一落座,张院长就把校庆时各届学子的珍贵合影拿给我看。其实不用详看,虽然我因为恰逢出京外拍,没能亲临现场感受活动的热烈,但是学院65周年校庆所显示出来的巨大影响,早已通过各大媒体的报道感受到了。10月17日,国内各大网络、影视、教育、娱乐等媒体,都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盛事,且一致口吻是校庆当晚,300多位影人回到北京电影学院,几乎是中国影视圈半壁江山的聚会。从坐着轮椅进场的白发苍苍的老者,到青春无敌的年轻面孔;从赫赫有名的“78班”,到明星云集的“96班”,无不凝结着这个中国电影摇篮的辉煌和分量。从各届毕业的李前宽、张艺谋、吴子牛、李少红、张铁林、张丰毅、尹力、陈国星、刘佳、唐国强、宋春丽,到张嘉译、赵薇、黄晓明、贾乃亮、刘亦菲、姚晨、黄渤、杜淳、杨紫、包贝尔,每一级的毕业学生,都有观众熟悉的面孔。原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美术系毕业校友、中国著名导演李前宽说:“大家回到母校跟过节一样,不是电影节,胜似电影节。”当天的校庆纪念大会和晚会,成了中国电影人的一次大联欢。

说到电影学院学子们回校参加校庆,张会军院长一脸欣慰,说:“有人说,北京电影学院是电影人才的摇篮;也有人说,北京电影学院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无论怎么表述,事实上北京电影学院的65年,就是新中国电影专业教育的65周年。65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为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的确是培养了无数优秀专业人才,他们现在在全国各地,甚至是在世界各地,为中国电影事业贡献着力量,中国电影也因为他们而走向了世界,也走向了辉煌。”

在张会军院长的沙发上恰好放着两份演讲稿,一份是建校6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题为“展望未来,不懈努力,坚持特色,建设一流”的致辞;一份是在2015世界电影院校校长高峰论坛的讲话,题目是:“创新、多元、合作,共同发展电影教育。”我顺势就和张会军院长聊起了全球化环境下的电影教育与合作。张院长说,北京电影学院在“十二五”发展建设中,已经持续保持着世界著名电影院校的良好声誉和地位。2012年7月,美国《好莱坞报道者》杂志公布的全球25所最佳电影学院排名中,北京电影学院连续两年排名位列第三。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北京电影学院已经融合了各个国家电影教育中的一些优质特点,形成了中国自己的电影专业教学的特征和内容,集精英教育、复合教学、实践特色三大特点。但是,在社会发展全球化的大局面下,中国电影亟待在电影科学技术层面、电影制片层面、电影消费层面、电影技术层面,以全球化的视野面对世界。

“国际化将成为北京电影学院专业教学最鲜明的发展特色之一”

张会军院长进一步介绍说,电影学院将继续保持在国际电影院校中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当前,会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良好局势,选派教师去各个相关国家进行电影专业的交流、访学、授课;选派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进行短期学习;与相关国家的电影院校、电影制作机构,开设电影创作工作坊、暑期工作学习的专业学术、教学活动。坚持“请进来”方针,继续不定期举办和进行“学术放映”“电影大师课”“学术研讨”。通过这样一些多种方式的教育合作,以突显北京电影学院在国际电影教育方面的引领作用。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ILECT)”正式成员,并且是亚太地区副主席单位,今后会更好地利用国际影视教育平台,推进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办学。同时,继续加强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保持留学生在校人数达到一定的规模。还要进一步拓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积极选送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修或进行研究工作,而且,会选派更多的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学习,使北京电影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达到一定的出国经历和数量。

“坚持教学与创作相结合,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成为新常态”

谈到电影学院未来的发展,张会军院长说,一方面,在原来的实践教学特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教学与创作、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保持专业教育与国家电影产业发展的联系,而且,要成为一种新常态。一方面,研究国外电影大国产业发展的规律、经验,为我们国家的电影产业发展和行业标准制定建言献策。说到这里,张院长更是来了兴致,他说:“我们除了关注好莱坞商业大片外,也还要关注类型电影和艺术电影,研究其作为美国电影工业的优势性和强大性的规律和特点。要研究如何结合中国电影工业的建设和电影强国的建设,加强电影法律环境的建设,研究如何使电影本身在商业运作上取得非常大的成功。同时,表现出作为电影的产品如何在社会责任、教育功能方面发挥作用。在坚持我们的本土电影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坚持我们自己的东西,坚持教学与创作结合,与国家电影产业紧密结合,提高中国电影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张院长说完这些就略带歉意地提醒我,他给博士生上课的时间到了。我知道,北京电影学院几十年所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电影学院的领导在不同程度上,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任务,至少保证有一定的时间上课、听课。

“坚持在教学一线,才能始终保持对教学、创作、学生的敏锐与清晰,我作为院长也不例外。”

张院长的提醒,让我意识到竟然占用了他午休的宝贵时间,急忙起身告辞。张院长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问我还有什么需要了解和交流的。我说还真有一个疑问想当面请教,可是又怕耽误他上课。张院长诙谐地一笑说,耽误给学生上课当然不可以,但是,可以边走边谈。

当下,数字技术在逐步实现标准化和多元化,甚至逐步显示出更多的优势;各种新媒体的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制作与传播方式,互联网给年轻人以更多的电影专业课程选择,替代了现有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在任何一个角落,可以看到全球教室里的课程,并逐渐取代今天的学习环境和模式。通过网络,稳固和夯实电影拍摄实践技能,牢牢把握电影高等教育的控制权,这也就意味着,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在大学电影专业教育方面,会失去对于电影专业高等教育的话语权和主导权。针对这种新形势和新问题,北京电影学院如何面对?

走在楼梯上,当我言简意赅地说出这个疑问后,张会军院长马上肯定地指出,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思维,对我们的传统电影教育模式不是推翻和颠覆,而是重建和提高。利用新技术、新思路、新平台对传统电影专业教育思维进行改革,是我们今天更应该考虑的新课题。当下的电影专业教育,更多的是要考虑电影课程和教学思维怎样适应和兼顾互联网、新媒体、跨媒体传播、传媒产业的平台。他说,电影学院已经开始着手建设“网络在线公开课”——慕课(MOOC),力争做成中国电影的一流课程,并且按照共同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大师专业讲座课的模式进行规划和建设。

世界许多名校开展自己的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我也有所了解。比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中国很多知名大学已经逐渐开设名人演讲等公开课程。但就目前现状,专业类、实践类、操作类、电影在线相关课程在国内还是比较少,也缺乏系统和专业特点。有的课程搜索大多是访谈内容,对于完整的影片制作流程和提升人们对电影知识的课程几乎是没有的。

张院长对我的说法表示认可,他说:“正因如此,电影学院也在规划如何在网络上打造电影“慕课”(MOOC)的专业品牌,学校的科研部门,已经开始研究网络课程技术平台怎样建立、网络大学课程如何积累等项目。教学部门已经在规划建立什么样的网络课程内容适合电影教育,甚至考虑和世界顶尖电影院校、国内院校合作,在线提供经典的电影专业网络公开课程。”

说到这儿,张会军院长忽然站住脚,很严肃地告诉我,需要说明的是,数字技术是一种新的制作电影影像的方式,而新媒体的出现,从根本上撼动的是电影和电视的传播方式,电影的根本特色仍然建立在影像、视听的基础上,是影像与声音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我们面对这些新形势和新问题时,可以逆向思维,往源头去考虑问题。我们电影学院是做内容的,一定要研究怎样把内容做得更好。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考虑新媒体如网络传播、移动用户传播的特征外,更多考虑的是作品的整体质量。如故事、内容和讲述的方法,特别是要考虑电影影像本体的质量、视觉风格和视觉吸引力等等。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有创意的令人新奇的惊天动地的故事越来越少,面对故事的贫乏,要在内容上有所创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加强调学生将人生体验技巧化的能力:

“所谓的技巧,也是经过历练和消化以后的个人体验和精细表达。”

“教师职业是蜡烛,能不能照亮别人是一回事,但是,我们要先燃烧自己。”

我们的谈话意犹未尽,我问到每次新生入学,都是他讲入学第一课,学生们都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状态?

“作为新生,他们热爱电影,他们聪明、敏锐、活泼,可能缺乏的是自信,也急于了解更多的学校情况,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我们的教师工作需要技巧的东西。所谓教师的技巧化,就是要把人生体验拔到一定的高度,使之更加亲情化、友情化、感情化,容易被学生接受,打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很多媒体和观众在谈及78班、“第五代”的时候,都认为北京电影学院78班是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一张不可替代的名片,也是中国电影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为此,他们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在今天的形势下,北京电影学院在电影教育上是否可能复制78班的辉煌?

张会军院长微笑着说:

“78班是北京电影学院特别不可复制的一个群体,78班在教育上的奇迹,得力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环境和条件。改革开放,百废待兴、人才积压、渴望学习、迫切需要等方面的因素,再加上考上学校78班的这些同学在艺术的追求、个性化风格、创作上的反叛精神等等,共同促成了78班同学的成长,也促成了78班电影艺术创作的成就。当然,我认为,首先是北京电影学院造就了78班。虽然,在实质上不可复制,但是,78班的教学观念、教育方式、教学思维却是可资借鉴的。例如:创作实践、毕业联合作业、公选课的设置、基础课的设计、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这些都是我们在不断完善和充实提高的。今天学生接受的专业教学,就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已经被复制的和改革的。”

我的最后一个问题略显幼稚,但还是说了出来:“同是78班的一员,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名誉加身、名扬天下,您是如何感受的?”

张会军院长一脸微笑:“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一个人的选择不一样,当学校选择了我做教师,我就毫无条件地服从,去做了教师。我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当中,可能会有对教师这种职业的留恋,我觉得培养一代人,会比自己拍一两部片子更有意义。教师职业也不错,教师职业是蜡烛,能不能照亮别人是一回事,但是,我们要先燃烧自己。”

张会军院长的话,忽然让我想到曾有媒体这样描述说,张会军是中国电影“第五代”78班留在电影学院守家的人。其实,何止是守家呢,应该是中国电影教育的守望者。

一缕冬日的暖阳,从窗外斜射进教学楼的走廊,投洒在张会军院长的身上,柔柔一片光辉。

(编辑·韩旭)

猜你喜欢
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校庆
河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贺河北师范大学百廿校庆
校庆特别报道
北京电影学院艺考有考生称“被交卷”
我校举行建校70 周年校庆活动
对艺术院校就业情况的思考
艺术学院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签署人才培养协议
五行(组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