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虹++许伟
摘要:提高发展质量是“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论文分析认为,我国宏观的发展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质量创新能力不强抑制了微观的产品服务质量水平,从而导致发展质量的提高缺乏基础支撑。论文提出,质量创新是新常态下的新动力,能够创造和释放新的需求,是企业实现从“速度盈利型”向“质量盈利型”转变的关键,从而在供给侧推动我国发展质量的长期可持续提高。论文建议在“十三五”期间,要以改革释放质量创新的巨大红利,破除限制质量创新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质量创新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立促进质量创新的国家质量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十三五;质量创新;发展质量;供给侧管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再次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根本转变,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规划》的说明中,所提出的要从“速度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实际上,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提出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提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十三五”规划建议再次提出这一指导思想,既表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特殊重要性,也表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困难程度。回顾我国近20年来,尤其是“十二五”这5年以来,无论是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还是微观的产品服务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国总体质量的现状,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是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都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甚至存在一些严重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这些质量差距和问题的原因,既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性,也有质量发展本身在路径选择和发展战略上的不成熟。质量发展本身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质量创新能力不够,只是简单地引进和应用发达国家创立的各种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标准和认证方法等,而没有以“效益”为中心,以满足需求为目标,实现质量的创新性发展。经济增长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就是要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质量创新能力不足是企业在新常态下盈利能力不足的重要表现,导致了我国总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同时,质量水平不高也是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而消费的贡献率不足的主要原因。从根本上说,我国资源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也是由于企业质量能力不高,进而导致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因此,质量创新的滞后,是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我国要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发展质量的根本性提高,就必须通过质量创新实现我国发展质量的提高。
一、质量创新的内涵
质量创新就是通过技术、管理和文化等多种方法,实现固有特性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使用方的需求,并最终实现更高的效益。创新是“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Innovation) 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熊彼特(1912)系统提出了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85)认为创新的目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质量创新的本质是满足需求(Juran,2014),而不是简单地提高性能标准,或者单纯地降低缺陷,更不是不问需求地埋头于管理体系本身的改善。换言之,质量创新就是消费者和使用方能够用更高的价格,所表现出来的满意度;管理体系和过程控制,只是实现满足需求的手段,而绝不是目的。质量创新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创新的目标是满足多层次和多样化消费需求
“十三五”期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会更加凸显。当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驱使人们不断消费的基本原因就是更高质量的需求。即使是面对性能相同的产品,由于人们的质量需求存在着多样性、多层性和发展性,新的需求也会不断地派生出来,促进总需求的不断增长,并进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总量的增加。因而,质量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正是由于质量这一要素的投入和不断地提高,才促进了经济不断地发展。质量的本质含义,就是要不断地去满足需求。质量之所以能创新,就在于需求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唯一性的,需求除了安全、健康、环保和通用规范这些一般性的特征之外,更多的是差异化的、个性化的和不断变化的。
1.质量创新就是要满足多层次需求
收入的差异性、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质量信息传递的多元性,会导致人们对质量的需求出现多层次性(Maslow,1943)。高收入阶层更倾向于购买高品质的产品,中等收入阶层更倾向于购买大众化的精品,低收入阶层更倾向于购买满足基本功能的必需品。实际上,就质量创新而言,这三种需求都是等价的,在质量水平上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因为,更高品质的产品,甚至包括奢侈品,不一定有更高的质量收益,这是基于购买人群和数量多少而决定的。而那些从质量标准上来看,似乎更低的产品,却由于有更多的需求,反而能够获得更多的质量收益。我们国家生产的很多加工贸易产品,看起来似乎质量并不高,但却能大规模销售到美国、日本和欧盟这些高品质国家和地区,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低价的产品,更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要。这些加工贸易产品,当然也可以提高生产标准和建立自主品牌,但是由于这样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就会使得产品的销量受到影响,质量提高的溢价抵消不了由于消费总量下降而带来的损失。理论分析可以证明,质量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更恰当地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2.质量创新就是要满足个性化需求
人们之所以对同样性能的产品,支付不一样的价格,原因就在于这件产品满足了个人对不同款式、色彩和型号的需求。也就是说,质量越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就会有更高的溢价,从而实现质量的创新。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了具体功能的需求,而越来越具有社会身份和人群划分的意义。在消费社会中,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符号意义、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鲍德里亚,1970)。这样一个消费时代的特征,在质量上就表现为更多个性化需求的释放。另外,由于科技的创新,生产方式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也能更好地实现产品质量个性化的提供。从理论上来讲,固守单一的质量标准,并不能实现更好的质量收益,只有更加多样化的甚至是个性化的质量标准,才能实现最大化的质量收益。
3.质量创新就是要满足持续变化的需求
随着收入、偏好和信息来源的变化,质量需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分析,质量创新的表现就是不断地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在信息化时代显得尤为突出。美国苹果公司,在手机这样一个传统并且过剩的行业领域,通过质量创新创造了需求爆发式增长的神话,2015全财年营收为2337.15亿美元,全财年净利润则为533.94亿美元,据Canaccord Genuity research研究,苹果公司手机利润占全球智能手机行业九成以上凤凰财经:《〈财富〉发布2015年美国500强:苹果利润最高》,http://tech.ifeng.com. 2015.12.4。,而中国所有智能手机企业利润加总为负值。美国苹果公司之所以能获得每年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每年持续推出产品的升级版本。这种版本的升级,实质上就是通过产品质量的改进来满足持续变化的需求,从而不断地获得新的营业利润和收入。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固守某些不变的质量性能和标准,并不能保证消费的持续性增长,而正是按照合理的使用周期不断变化的质量供给,才能获得更高的质量收益。
(二)质量创新的本质是实现更高的效益
质量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内化于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属性,因而其形成和产生都是有成本的。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质量永远不可能免费。既然质量是一种有成本的投入,就必然要求有能够覆盖成本的收益,而且这个收益越大,质量的价值才会越大。质量本身并不是目的,通过质量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收益才是目的。从消费者来说,质量就是用货币来支付的价格,所支付的价格越高,给质量供给者的利润回报越高,质量就越好。从本质上来讲,质量在市场中只能用价格来衡量,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只能用利润率来衡量。一定产品的市场价格所达到的利润率越高,代表企业的质量创新能力越强。
1.质量创新的最终衡量标准就是效益
质量之所以能够实现创新,就在于它始终着眼于在为消费者和使用方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投入产出的最大化。作为质量的供给方,如果所提供的质量性能与其他产品是一样的,而没有任何自己独到的创新,那实际上只能成为一个同质化的产品,也只能有同质化的定价。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提供同质化产品的企业,利润一定是趋近于零的,甚至是亏损的。这就是我国的市场中,为什么充斥着大量的同质化产品,而不得不打价格战的原因。一个企业的产品,要想有更高的定价,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要生产具有异质性的产品。我国的经济之所以要建立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是因为只有提高质量才能最终提高效益。
2.质量创新中的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质量创新的实现,当然需要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包括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以及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标准、认证和检验检测等手段。但是,在质量创新的过程和实现中,这些管理体系和控制方法的应用都不是目的,而是服务于质量创新的手段。也就是说,确定什么样的控制标准,达到什么样的检测指标,运用什么样的管理体系等,都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没有脱离效益这一目标的质量管理。从我们国家的管理实践来分析,质量之所以长期得不到真正的提升,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质量只是陷入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之中,表现出严重的为管理而管理的偏向,离开了通过创新实现质量效益的这一根本原则。
3.质量创新就是消费者购买之后的满意度评价
作为质量的供给方,其对质量的检验和控制,实际上是生产主体在主观上的自我评价。只有将质量的供给转化为消费者真实的购买,才是消费主体在客观上对质量的真实评价。因而,生产方的质量评价是主观的,需求方的质量评价才是客观的。质量创新关注的焦点,就是消费者是否产生了购买行为,以及对产品所支付的价格。特别重要的是,质量创新不仅关注消费者通过价格支付而表现出来的质量评价,而且更为关注的是消费者在购买之后的满意度评价(Fornell, 1992)。只有消费者对其购买并使用的产品,给予更满意的评价,才能促使其不断地产生进一步消费行为,从而支撑质量效益的可持续增长。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一个产品假定各项质量控制指标都非常优秀,但却因为没有需求而沉淀为一堆库存,那么这个产品的质量只能评价为零,甚至为负数。
(三)质量创新的方法是大数据的应用
质量创新是要通过对需求的满足和引领,从而实现更高的效益。在我国进入消费时代的背景之下,产品激烈的竞争,将导致对需求的满足越来越困难。仅仅依靠管理体系的应用,只能做到降低成本,或减少损耗,而并不能真正满足需求。更严重的是,如果只按照政府行政部门所发布的标准来生产,那更是只会生产出同质化的产品。这就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来实现质量创新。质量创新的前提是及时地识别和发现需求,大数据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所谓大数据,根据舍恩伯格(2012)的定义,就是需要处理的信息过大,已经超出了一般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当大数据渗透到质量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数据能够在网络不同主体之间协同分享的时候,市场主体能够以价值链为导向,以信息链为纽带,以质量链为依托,驱动企业实现质量价值再造活动,进而促进质量创新的实现。
1.质量创新重要的要素资源是大数据
大数据带来的不仅仅是质量数据总量的急剧增长,更是质量数据思维的变革。质量创新的本质就是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和持续变化的消费需求,这些需求并不是抽象的,也不是一些不可捉摸的概念,而是表现为可以数据化的行为、偏好、价格、数量和调查结果。这些消费者的需求表现既可以是文本形态的,也可以是音频和视频形态的,甚至也包括产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性能指标。那么这些在互联网时代和物联网时代,正在大量涌现的与产品质量相关的素材,经过处理后加总起来就表现为质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海量化就是大数据。因而,要实现质量创新,从根本上就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反映消费者需求的大数据,拥有的实时大数据越多,数据解释力越强,就越能够在质量性能上快速地、准确地和多样化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互联网零边际成本效应客观上降低了需求数据的成本,使得企业和用户通过互联网近乎免费地生产和消费信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大数据是组织获得新需求、创造新价值的质量创新源泉,一旦思维转变过来,数据就能被用来激发新产品与新服务。质量创新重要的知识来源就是质量大数据,而质量大数据是质量创新最基础的要素。
2.质量创新的大数据能够显著地降低信息不对称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以及市场还不能真正地起到决定性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于市场质量信息的不对称。生产者和消费者会由于质量信息的不对称,而减少交易行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市场的消失(Akerlof,1970)。质量创新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让消费者掌握尽可能充分的质量信息,这样才能实现质量供给而带来的效益增长。大数据的出现,让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状态,特别是了解其他消费者在使用产品之后的质量评价,从而极大地减少因为信息误导而导致的质量损失。同时,企业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数据,向消费者传递更为准确的质量信息,实现质量创新所带来的效益增长。
3.质量创新的资源优化配置依托大数据的牵引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是一个企业和组织的核心资源,当资本、人力、管理、技术和服务这些传统要素,需要依托数据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时,大数据将成为决定质量创新能力的关键性因素。质量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只有新技术的应用才能带来质量性能上的突破。质量创新也离不开管理的创新,管理的过程控制不仅能够降低成本,也能实现质量创新所需要的各项标准规范。此外,质量创新也离不开服务的创新,随着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增长,质量的“硬”创新越来越离不开服务的“软”创新,服务的不断升级和内容更新,带来了质量整体上的创新。但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并不能自动带来质量创新对需求的满足,只有当这些创新真正适应需求,并且能够促进消费者购买的时候,才能支撑质量创新的需求满足。而这些创新能否真正能转化为需求增长,就取决于大数据的应用。因为大数据的关联分析技术和需求评价技术,能够评估和掌握这些需求是否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正是因为大数据的出现,才使得技术、管理和服务等各类资源得到真正的优化配置,因为这些创新资源都是着眼于对质量创新需求的满足。
二、质量创新是宏观经济重要的供给侧管理
我国宏观经济正在发生调控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就是从侧重于依靠需求管理,转而开始重视供给侧管理。供给侧管理的核心就是要通过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来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在企业的创新能力体系中,质量创新又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质量创新所带来的需求满足实现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质量创新又是企业诸多创新的最终集成,对消费者来说,能够和企业的创新最终接触的终端界面就是质量的体验感。质量创新作为重要的供给侧管理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创新可以创造和释放新的需求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已经转变为更多依靠消费和内需拉动的经济。2015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创新所提供的新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带动新的需求。这种新需求,既可以是填补空白的需求,又可以是原有产品通过质量升级所派生出的新需求。从理论上来分析,真正原创性的产品供给具有周期性,但是即使是在技术成熟的产品领域,企业也可以通过质量的创新不断激发新的需求。
1.质量创新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产品体验
以乔布斯为代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家,追求良好的工业设计和产品的外观使用设计,追求将产品的细节、工艺和美感做到极致,从而为消费者带来超乎预期的产品体验。这种基于消费者体验的质量创新,由于不断地超越消费者预期,从而形成了更快的产品升级,并带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消费需求的爆发和增长。“十三五”强调的消费升级,其实际表现为广大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升级。无论是我国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兴消费领域,还是以服装为代表的传统消费领域,近年来消费需求的扩大,基本上都是以追求极致的产品体验为支撑。也就是说,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不断升级,即使是在技术、管理等要素没有发生革命性创新的前提下,也能够不断地产生新的消费热点,刺激出新的消费需求,进而不断地拉动总需求的增长。由质量创新所带来的消费总需求的增长,是典型的供给侧创新,并不会由于要素价格上升、国内外市场波动以及技术创新的周期性而导致市场需求陷入持续性低迷。因而,质量驱动的供给侧创新相对于基于政府刺激的需求管理能够实现更为稳定的经济增长,并进而在发展质量上要有效得多。
2.质量创新致力于为消费带来服务增值
服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十二五”之初的44.2%上升到“十二五”末的48.1%,而第二产业则由46.2%下降到42.7%,服务业比重从2012开始就超过了第二产业。可见产品的服务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产品的软硬结合,使得消费者能够得到越来越好的质量体验。就传统产品而言,企业通过向服务领域的质量创新延伸,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能够同时享受到关联性的质量服务体验,进而提升产品的整体满意度。由于产品服务化带来的满意度提升,刺激了新的消费者需求的不断释放,进而不断地促进传统产品领域的效益提升。就现代智能产品而言,即使是硬件产品免费,而仅依靠软件和服务产品收费的方式,也能够实现稳定的增长。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主要需求就是信息和服务的需求,其一次性免费得到硬件产品之后,需要持续地消费内容服务才能带来消费需求的满足。由产品服务化所带来的质量提升,不仅使得消费者对于传统产品的需求得到了更好地满足,而且还刺激了新的服务消费需求。服务质量所带来的消费增值,是基于供给侧的质量创新,这样的创新完全内生于市场本身的内在需求。
3.质量创新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更可信的质量信号传递
我国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企业的产品质量固有特性不好所导致的,而是由于质量信号传递的不足带来的(程虹、陈昕洲,2013)。我国消费者之所以大量购买国外的产品,也不是完全来自于国外产品质量的固有特性就高于国产产品,而是出于对这些国家产品质量的整体信任。因此,质量创新的重要内容,还应包括不断改进质量信号传递的有效性,降低市场上质量信息不对称性。具体而言,就是从简单地依赖政府在宏观上发布以安全性为主的质量信号,转变为更多地依赖市场主体竞争性地提供安全性之上的个性化、多样化的质量信号,进而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质量需求。消费者只有获得了更多更可信任的产品质量信号,才能够更加放心大胆地购买产品和服务,并进而释放出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这种基于由市场竞争而带来的质量信号,是市场在供给中所创造的消费信任环境的基础,能够通过市场自身的作用促进总消费需求的良性增长。
(二)质量创新是企业实现从“速度盈利型”向“质量盈利型”模式转变的关键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质量之所以不高,除了政策面之外,更主要还是在于企业的“速度盈利型”模式。所谓“速度盈利型”模式,就是我国的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都依赖于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来获取自己的利润(刘世锦,2015)。当整体经济处于高速度增长时候,由于总需求旺盛,企业产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能够通过规模扩张而获得利润;而当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时候,总需求减少,企业产能大量过剩,从而就导致利润的减少或陷入亏损。要改变这样一种由宏观决定微观的不可持续的企业盈利模式,就必须从根本上使企业从“速度盈利型”转变为“质量盈利型”,让企业的微观供给能力不断支撑宏观需求增长的能力,推动新产业、新产品和新业态的涌现。
1.质量创新体现企业的竞争能力
“速度盈利型”的模式,在宏观上是资源错配的结果,导致有些企业并不是依靠自身的经营能力而得以生存,而是完全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所刺激的总需求增长。“质量盈利型”模式,实质是企业通过质量创新支撑盈利的不断增长,也就是依靠在产品供给上的市场竞争能力,是真正的供给创新所带来的需求创造。在“质量盈利型”模式下,即使宏观经济增长的速度下降了,企业也能够依靠质量创新来保障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价格水平,从而获得正常的利润并保持盈利的状态。在这种模式下能够盈利的企业,才是真正有生存能力和有市场价值的企业,也才是能够真正实现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改善宏观的资源配置效率的企业。同时,“质量盈利型”企业也能够淘汰那些只依赖于总需求扩大才能生存的“速度盈利型”模式企业,而这些企业的退出,实际上是实现资源更优配置,以及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所以,让市场从微观上通过盈利水平的检验,淘汰“速度盈利型”的企业,促进“质量盈利型”企业的发展,能够在供给侧不断地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持续改善。
2.质量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动力的转变
我国企业一直依赖于大规模要素投入来获得增长,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规模速度型模式。这一模式导致了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以质量创新获得的盈利,从根本上依靠的是要素质量的提升而非要素数量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发展动力的转变。这一动力的转变,将在宏观上大幅度地降低对于高能源消耗和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性。企业依靠质量创新这一动力实现增长和盈利,能够实现较高的市场价格和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从而有效地消除我国长期存在的低质低价的竞争模式,也能够减少产能的过剩,大量地淘汰生产低质产品的企业,将资源更多地配置在有盈利能力的企业,进而在宏观上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3.质量创新加快企业家精神的再造
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实践的关键要素(Drucker,1985)。过去30多年来,我国的企业家通过制度的创新,创立了大量的企业,支撑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市场过度管制的制度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企业家通过对管制壁垒的突破,可以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企业发展空间,也在客观上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空间。这样一类企业家主要是“制度型企业家”。但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的管制壁垒趋于减少,这种依赖制度而获得增长的企业家精神,对整体经济发展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甚至可能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因素。因而,“制度型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与我国新常态的经济发展阶段不相匹配。这一企业家精神的不适应,也是导致我国目前企业绩效下滑的重要原因。质量创新能促使企业家将主要的创新重点放在产品本身,而不是对制度的突破,也就是说要实现产品的高质量来创造出消费需求,进而实现更高的盈利水平。因而,质量创新的企业发展模式,不仅将有效地减少企业家制度寻租的空间,而且能够倒逼企业家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能力,并进而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经济所要求的创新式发展。
(三)质量创新可以实现微观产品服务质量基础上的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双提高”
面对“十三五”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国家明确提出了用“双引擎”助推“双中高”,强调了创新引擎在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中的作用。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追求提高宏观经济的发展质量。经过20余年的努力,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实际的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并没有达到政策所提出的目标。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宏观经济发展质量,与微观产品服务质量之间的脱节。具体而言,就是指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只是一味地依赖需求管理、结构调整和行政命令,来推动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而没有根本上从供给侧提升微观的产品服务质量。宏观的经济发展质量政策设计并没有有效地促进微观的产品服务质量提升。但是,宏观经济发展质量所包括的内容,无论是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还是要素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讲,都取决于一二三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程虹、李丹丹,2014)。也就是说,一二三产业所提供的微观产品和服务质量加总,在宏观上构成了经济发展质量。
1.微观的产品服务质量创新带来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长期的经济增长,从根本上是取决于微观的供给创新(Friedman, 1962),而质量创新又是供给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持续不断的质量创新,既能够刺激国内有效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也能够带来更高的国外消费需求,进而促进净出口的不断增长;同时,因为质量创新拉动的消费需求,还能不断地带来投资的良性扩大。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都可以证明,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并不是建立在短期性的需求管理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以微观产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支撑的供给管理基础之上。正是由于良好的产品服务质量,才使得企业产能能够不断地扩大,收益不断地提升,进而能够抵御市场需求下滑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质量创新使得企业形成了较高的产品和服务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形成较为刚性的需求。只有基于微观产品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才能够使得企业在市场上保持较为稳定的生产经营状态,并形成较高的盈利水平。无数企业产品需求的持续性提升,在宏观上就支撑了总需求的不断扩大,最终实现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
2.微观的产品服务质量创新带来投入产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企业生产更能满足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内在动机,就在于高质量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市场收益。消费者为其所偏好的产品支付更高价格的动机,是高质量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而,质量作为一种投入的要素,相较于其他投入要素而言,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其原因就在于,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定价的原则一定是优质优价,也就是说,同样的资源投入条件下,质量更高的产品能够得到更高的市场价格。正是由于微观上更能满足需求的优质产品的加总,才构成了宏观的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经济结构优化的实质是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Mankiw,2010),因此无论是宏观上的产业结构,还是微观上的产品结构,都是要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减少资源闲置或浪费。只要是有真实需求的优质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供给,既可以消除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减少企业的产能过剩,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因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其产能的扩大和结构的形成,都是源自于供给所创造的真实需求。
3.微观的产品服务质量创新带来更好的社会福利
宏观的经济发展质量所要求的社会福利改善,最基本的就是要改善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当企业需要依靠质量创新来生存和发展时,就会产生对高质量劳动者的需求(Verhoogen, E. A.,2007),也就会更加依赖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而高质量和高技能的劳动者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当大多数企业都使用高质量和高技能的劳动者时,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就会有效地提升,进而促进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白重恩,2005)。从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只有更高的产品服务质量,才能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而政府更高的财政收入,更可持续的增长,也是来自于企业稳定提高的产品服务质量所创造的收益。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更好的生活质量与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质量,也能够显著提高微观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因而,供给侧的微观产品服务质量的提高,不仅能够促进宏观的社会福利的改善,而且也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以改革释放质量创新的巨大红利
质量创新对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这一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原因就在于,我国现有的体制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质量创新。主要表现在:过多的政府管制限制了质量创新的市场功能,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并未成为真正的质量主体;政府的质量治理制度的建设,未能有效地支撑质量市场的发展;市场化的质量信息主体的缺乏,导致质量信息不对称得不到有效解决;质量的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导致质量共治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形成。因而,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真正释放质量的巨大红利,从而促进质量创新成为我国发展质量的重要动力。
(一)发挥市场在质量创新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是质量的根本属性,无论是质量安全的治理,还是质量发展的推动,都取决于市场竞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具有通过质量创新获得利润的内在动机,因而具有最大的动力去推动质量的提高。消费者作为市场的购买者,也具有偏好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的内在动机。因而,企业与消费者共同拥有的对高质量的内在追求动力,推动了质量发展和质量创新。尤其要指出的是,市场对质量创新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判断在理论上具有一般性,无论是哪个经济体,也无论是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离开了市场就不可能有质量创新。
1.企业是质量创新的主导
供给创新的实质,并不是政府的减税、改革等宏观层面的内容,而是要让每一个微观的企业主体真正具有创新的内在动力。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研究,都能清楚地证明,企业是推动质量创新的主导力量。也就是说,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企业只有通过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更高的价格和市场份额,进而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也只有让企业通过提供在质量上具有差异性的产品,才能够淘汰掉生产同质产品的低效率企业以及“僵尸企业”。因此,我国质量体制改革的根本,就是要回归企业是质量创新主体这一基本面。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政策规划,都要着眼于发挥企业的质量创新主导地位。要大幅度地减少质量管制壁垒,尤其是过多的事前审批,包括一些被证明是不利于企业质量主体地位形成的审批、许可和认证。政府减少质量领域的事前审批,不仅不会削弱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水平,恰恰可以改变企业利用政府的许可和审批来证明自身质量的水平,而只能用可靠的质量信号向市场传递真实质量状况的信息。没有政府管制的减少,就没有企业质量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只有真正建立起企业主导的质量创新,才能够使得企业生产以为消费者创造有价值的产品为核心,促进我国企业家群体从制度型企业家转型为创新型企业家。这一企业家精神的转型,将使得企业摆脱原有的价格竞争陷阱,而走上价值竞争的良性轨道。企业家将其创新能力主要运用于产品价值的创造,而不是用在对制度的寻租活动上,从而从根本上形成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微观经济主体。
2.消费者是质量创新的驱动者
驱动“十三五”发展理念重大转变的直接动因,就是我国经济的重大结构性变化,即整个市场的消费需求从排浪式、模仿型消费,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逐渐成为消费的主体,他们的需求不再是对价格敏感,而更多地是对质量敏感,质量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企业质量创新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更高水平的质量需求。这一变化,使得企业从内部的质量管理,更多地转向关注用户需求和参与,这已经成为企业质量创新的重要发展趋势(宋刚,2010)。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质量创新的动力来源,只有在消费需求的牵引之下,才能够真正拉动质量创新。消费者通过购买行为满足其质量需求之后,企业才最终地实现了质量创新的目的。因为企业在这一交易中所获得的收入,直接构成了企业利润的来源。不仅如此,消费者也是质量安全的最大约束力量,因为消费者基于优质优价的理性选择,通过其重复的市场购买行为,会发现并淘汰不安全的低质产品。我国质量治理的改革,一定要真正地发挥消费者在质量创新中的驱动者地位,特别是加强消费者集体行动能力,包括消费者保护的集体诉讼、对违法企业的惩罚性赔偿和奖励内部人举报等制度的建立。在“十三五”期间,必须有效地保障消费者在质量博弈中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质量供给与质量需求相互平衡的市场主体,引导资源要素流向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从而提高整体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同时,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质量创新,将更大程度上激发数量日益庞大的、具有强大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消费,为宏观经济的增长产生持续不断的消费需求,并进而为“十三五”期间经济总量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质量服务机构是质量创新的市场中介
企业和消费者作为质量的供需双方,天然地存在力量的不平衡,特别是在质量信息的拥有上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企业和消费者并不能自动地成为市场中的质量主体,相互之间的交易达成需要市场中介力量的介入,那就是要发展包括检测、标准和认证等质量服务机构。质量服务机构作为市场的中介力量,可以传递权威专业的质量信号,降低买卖双方的质量信息不对称。我国目前有2.6万家质量服务机构,其中约80%是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性质(程虹,2014),这些机构由于国有属性的特点,缺乏有效的外在激励和约束,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买卖双方间的质量中介功能没有很好发挥。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应该大力发育市场化的质量服务机构,减少对质量中介服务市场的限制,鼓励和支持各种类型的主体,平等地进入质量服务市场。通过质量中介机构的公平竞争,市场会有更加充分的质量信息的提供,从而有效降低市场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促进质量交易的达成。因而,市场化的质量服务机构的发展,既能够促进企业质量创新的供给,又能拉动消费者对质量创新的需求,最终从整体上提升经济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促进质量创新的政府质量规制
政府质量规制的根本目的,不是直接去扮演质量主体的角色,而是通过制度和政策的设计,激发企业、消费者和中介机构的质量创新能力。我国政府质量规制的制度与方法,必须以市场为主导力量,加快实现职能的转变,通过促进市场主体的质量创新,来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质量创新中的作用。“十三五”期间,尤其是要改变政府宏观质量的多头管理,建立起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配合,又互为制衡的行政管理体制。
1.建立大部制的综合质量管理部门
质量创新作为“十三五”期间重要的战略目标,必须有质量的战略性部门作为支撑。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大部制的市场监管部门改革,这对于促进质量监管、整合质量执法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要在理论上厘清,质量的市场监管与质量创新或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别。质量的市场监管主要是基于质量安全或质量风险的防范,并不能替代国家对质量创新发展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因而,有必要建立起大部制的国家质量综合管理部门,统筹制定国家重大的质量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统一制定国家计量、检测、认证、标准、许可等在内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对质量中介机构及质量服务产业进行统一管理,提供面向企业和消费者的质量公共服务。大部制质量综合管理部门的建立,可以在体制上推动“十三五”期间的质量创新。
2.建立以“团体标准”为主导的标准化体制
标准是质量创新的前提,也是实现质量创新的重要手段。从标准的本质含义来说,就是市场和社会用于自我规制的方法。也就是说,只有由市场主体自愿建立的标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程虹、刘芸,2013)。这些提供标准的市场主体包括质量的行业组织、质量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联盟,由这些组织所建立起的团体标准,具有参与者、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利益上的内在一致性。虽然这些标准是自愿制定的,却具有某种强制性的执行效力,因为某个市场主体如果不执行或遵守这一标准,就可能被排除在这一市场之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团体标准并不具有行政的垄断性,其执行的效力只能取决于标准竞争中的自愿遵守和选择。正是基于团体标准相互的竞争,才能促使标准的不断更新并及时反映技术、产业和产品的趋势性变化。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完成以团体标准为主导的标准化体制改革,通过团体标准的市场竞争促进质量创新。团体标准的使用能够让企业真正形成产生追求更高质量产品的动机,从竞争机制上保证优质优价的实现,也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最终有利于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
3.建立国家质量公共服务体系
影响我国质量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质量公共服务的不足,很多应该由政府提供的质量公共服务产品,却转嫁给企业等市场主体来提供。质量公共服务的不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市场主体的质量创新能力。支撑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技能型人才的不足,是我国质量公共服务的主要短板。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应该全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真正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这些技能人才是市场最需要的质量公共产品,本应由国家职业教育来提供,而现实中却主要由使用这些人才的企业来培养,阻碍了企业的质量创新。各级政府都应该在财政中设立“中小企业质量提升专项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的质量检测、质量标准、质量体系和质量培训的服务,提高中小企业质量创新的能力。质量综合管理部门应将消费者质量教育和知识普及,以及提供公共的质量信息,纳入工作的职责范围,提高消费者质量识别和选择的能力。“十三五”期间,质量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极大地提升市场主体质量创新的能力,特别是能够提升占我国企业总量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质量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更为稳定的增长。同时,质量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也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对于技能人才的使用,从而提升劳动者的报酬,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三)构建共同治理的质量创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新产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的任务将更加繁重,质量创新也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发展要求,需要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治理(王伟光,2014)。我国质量创新的重要短板之一,就是社会力量很难参与质量治理中,或者即使理论上能够参与,也设定了各种过高的进入壁垒,导致社会力量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质量以市场属性为根本,同时也有公共属性和社会属性,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才能形成真正的质量创新。
1.全面推行“比较试验”制度
企业要实现质量的市场价值,最需要的是传递更有效的质量信号;消费者要满足质量的需求,最需要的是获得更可信任的质量信号。在质量信号的多元传递主体中,社会组织尤其是专业的质量社会组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的质量社会组织,可以依靠组织的集体力量,特别是组织在质量专业上的权威性,开展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第三方评价。这种由第三方社会组织基于同类产品和服务的比较提供的评价,是高于政府最低的安全性标准的质量评价,被称之为比较试验。国外的调查显示,比较试验机构所发布的质量信息,对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和厂商的市场表现具有显著影响(Silberer,1985)。比较试验以消费者的质量信号需求为导向,竞争性地提供多样化的质量信息,相对于政府发布的有限的安全性信息而言,能够提供更有价值的消费参考,从而更好地促进了消费行为的增加。同时,这一制度还向企业提供了更高质量标准的约束,即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完全达到了政府标准或者技术法规的规定,但由于在某些质量指标上低于其他同类产品,而可能被评价为较低的产品质量。这使得部分企业的产品虽然能够合法地进入市场,但是由于满足不了消费者高质量的需求,却不会被消费者购买。这一强有力的约束,就会倒逼企业不是简单地满足政府所设定的标准,而是要努力达到比较试验所使用的市场和社会标准。“十三五”期间,我国应该加快全面推行比较试验制度,通过社会的力量推动更高质量标准的应用,提高其参与质量创新的能力。这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真正地发现符合其质量需求的产品,从而极大地释放潜在的市场需求,促进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另一方面也能加快企业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而提升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
2.推动各类专业化质量社会组织的发展
产品和服务类型的巨大差异,导致质量评价和质量信息的高度分化。因而,任何一个质量社会组织,无论其力量再强大,面对复杂多元的质量系统,实际上都只能在局部发挥有限的作用。面对这一问题,质量社会组织必须多元化、专业化和细分化。通过众多细分的专业质量社会组织,在各个不同的产品和行业领域中,利用本组织的专业经验,以更好地发挥对质量创新的参与。从质量安全治理的角度,也只有对某一类或者某一个行业非常专业的质量社会组织,才能掌握和了解该领域的质量“潜规则”,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质量治理。更有必要的是,即使在同一领域,也应该建立竞争性机制,通过相互的竞争产生更有公信力的质量社会组织。此外,政府大量的质量专业技术机构,也应该完成向质量市场机构和质量社会机构的转型,通过真正的市场法人和社会法人地位的确立,使其成为质量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质量社会组织的充分发育,将有效地引导企业质量创新的发展,通过社会力量的引入推动质量的“万众创新”。质量社会组织的发展,一方面能够促进大多数的企业主体能够建立起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发展目标,进而更好地实现质量效益型增长;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质量权益,从而保障消费的健康发展。
3.建设社会化的“质量大数据工程”
质量大数据是实现质量创新的重要资源,而质量大数据又分散在社会各个不同的主体中,这就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建设社会化的“质量大数据工程”。“质量大数据工程”是质量的社会基础设施,应向全社会提供开放的质量数据,让社会的各个主体都能充分利用质量大数据。企业通过质量大数据识别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消费者利用质量大数据识别企业产品的真实质量状况,政府利用质量大数据实施更有效的质量政策和质量公共服务。同时,“质量大数据工程”的数据来源也是社会化的,应最大程度地开放各类不同机构所拥有的质量数据,特别是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质量第三方机构更应该开放其质量数据,共同构建基于质量信用为基础的“质量大数据工程”。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质量大数据工程”的框架,将为市场和社会各个主体的质量创新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源。这将助力企业真正面向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进行质量创新,拉动我国整体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极大地释放经济增长的潜力;也将有效地促进各类基于质量创新的新业态、新产业和新主体,提升我国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十三五”是我国发展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只有真正建立起质量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才能实现将经济发展建立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之上。质量创新将有效地改变我国要素的供给结构,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动力;企业将通过高质量的产品供给,形成新的人力资本红利;将加快推动我国企业家群体的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企业家精神;将使企业摆脱低质低价的低水平循环竞争模式,实现优质优价的高水平价值竞争模式;进而在宏观上支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展质量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白重恩、钱震杰,2009:《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Bai C.E., and Qian Z.J.,2009,“Who is the predator, who the prey: an analysis of changes in the state of Chinas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1”,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5.]
[2]钞小静、任保平,2011:《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第4期。[Chai, X.J., and Ren,B.P.,2011, “Timing change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of analysi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Research,4.]
[3]程虹,2014:《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时代”转向“质量时代”》,《宏观质量研究》第4期。[Cheng H., 2014,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ransition From Velocity Era to Quality Era”, 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4.]
[4]程虹、陈昕洲、罗连发,2013:《质量强国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宏观质量研究》第3期。[Cheng H., and Chen X.Z., Luo L.F., 2013,“Research on Some Important Issues Concerning the Strategy the of Prospering the Nation with Quality”, 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3.]
[5]邓可斌、丁重,2010:《中国为什么缺乏创造性破坏?——基于上市公司特质信息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第6期。[Deng K.B. and Ding Z.,2010,“Why China Lack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Evidence from the Listed Firms Specific Information”,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6.]
[6] 格雷戈里·曼昆,2010:《经济学原理》,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N.Gregory Mankiw, 2010,“Principles of Economics”,Peking university Press.]
[7] 格罗斯罗·赫尔普曼,2003:《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G.M. Grossman.,2003,“Innovation Growith in the Global Economy”,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8] 李国杰、程学旗,2013:《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刊》第27期。[Li, G.J. and Cheng X.Q., 2013,“Research Status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of Big Data”,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7.]
[9] 路甬祥,2013:《创新的启示:关于百年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Lu,Y.X.,2013,“Inspiration Innovation: Thinking about a hundred year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0] 刘世锦、吴振宇,2015:《正确认识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求是》第15期。[Liu S.J. and Wu Z.Y., 2015,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ic downward pressure on new normal”, Qiushi, 15.]
[11] 迈克尔·波特,2007:《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中信出版社。[Michael Porter, 2007,“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China CITIC Press.]
[12] 宋刚、张楠,2010:《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中国软科学》第3期。[Song, G. and Zhang, N, 2009, “Innovation 2.0: Democratizing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Society”, China Soft Science,10.]
[13] 谭崇台,2014:《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要素——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宏观质量研究》, 第1期。[Tan,C.T., 2014,“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theory”, 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1.]
[14] 王伟光,2014:《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第12期。[Wang,W.G., 2014,“Efforts to promot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s and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Qiushi,12.]
[15]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2012:《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Viktor Mayer-Schnberger , 2012,“Big Data Era: life, work and thought of great change”, Zhe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6]沃尔特·艾萨克森,2011:《史蒂夫·乔布斯传》,中译本,中信出版社。[Walter Isaacson ,2011,“Steve Jobs:A Biography”, China CITIC Press.]
[17]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等,201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Xi, J.P.,and K.Q. Li,and G.L.Zhang,2015,“CPC Central Committee advance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ive-Year Plan”, Peoples Press.]
[18]殷德生、范剑勇,2014:《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进展——理论综述与政策含义》,《宏观质量研究》,第3期。[Yin,D.R., and Fan,J.Y.,2014,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Chinas Macro economic Growth Quality: Litter Literature Review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 3.]
[19]约瑟夫·熊彼特,2012:《经济发展理论》,中译本,中国画报出版社。[J.A.Schumpeter, 2012,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pictorial press .]
[20]朱兰,2014:《朱兰质量手册(第六版)》,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Juran,2014,“Jurans Quality Handbook”,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9:《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 T19000-2008 ISO9000:2005。[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9,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oundation and terminology, GBT19000-2008 ISO9000:2005.]
[22]Aghion,P.,Howitt,P.,1992,“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Econometrica ,(60), pp.323-351.
[23]Akerlof, G.A., 1970,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4(3), pp.488-500.
[24]Barro, R.J., 2002,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Working Papers Central Bank of Chile, 5(2), pp. 17-36.
[25]Davis, L.E., North, D.C. ,1971,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economique, 6, pp.131-149.
[26]Deming,W.E., & Deming,W.E,1982, “Out of the crises”, Crisis of the S in Finland and, 128(11), pp.2-5.
[27]Feigenbaum A.,1991(Original 1951), “Total Quality Control”, New York: McGraw-Hill.
[28]Fornell, C., 1992, “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 The Swed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6, pp. 6-21.
[29]Freeman, C., 1995, “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1), pp.5-24.
[30]Freeman,C., Soete,L., 1997,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3rd edition, Mit Press Books.
[31]Friedman, M., Friedman, R.D.,1962, “Capitalism and freedo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2]Hallak,J.C., & Schott,P.K. ,2011, Estimating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 qua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6(1), pp.417-474.
[33]Lucas, R.E. , 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88), pp.3-42.
[34]Maslow,A.H.,&Green,C.D.,1943,“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1), pp.370-396.
[35]Peter F. Drucker., 1985,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Public Productivity Review, 7(1), pp.77-78.
[36]Silberer, G., 1985, “The impact of comparative product testing upon consumers. Selected findings of a research project”,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8(1), pp.1-27.
[37]Venohr, B., & Meyer, K.E., 2007, “The German miracle keeps running: how Germanys hidden champions stay ahead in the global economy”, General Information.
[38]Verhoogen, E.A., 2007, “Trade quality upgrading and wage inequality in the mexican manufacturing secto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3(2), pp.489-530.
Quality Innovation: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Improving Development Quality in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Cheng Hong and Xu Wei
(Institute of 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Wuhan University; Coordination Innovation
Center for Macro-Quality Management in Hubei Province)
Abstract: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guidelines of Chinas 13th Five-Year Pl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at one of the main causes which hinders the elevation of macro development quality, is lack of quality innovation, which suppresses the level of product and service quality so that macro development can not be effectively support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quality innovation is the new normal momentum to create demand and release new requirements, which is the key for the enterprises to transform from “the speed earnings” type to the “the quality earnings” type so that the long-term sustainable improvement of development quality from the supply-side can be achieved.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during the period of 13th Five-Year Plan,it is necessary to release huge dividends of quality innovation by way of reform and break limits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on quality innovation. In addition, guaranteeing the markets decisive role in quality innovation and acceler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quality public service system is also recommended.
Key Words: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Qualit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Quality; Supply-side Management
■责任编辑汪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