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文学:闽派文学新势力

2016-01-08 02:32林一歌/整理
福建文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闽北小说家研讨会

林一歌/整理

一、“闽北文学”的两次研讨

闽北,作为福建通往全国的主要门户之一,不仅风光旖旎,更素以“闽邦邹鲁”、“道南理窟”而闻名于世,在历史长河中朱熹、李纲、柳永、宋慈、严羽等文化名人皆在此留下足迹。得天独厚的地气与仙气,孕育了一大批闽北作家。

近年来,闽北作家创作成果斐然,展现了不俗的整体实力。为了更好地推动闽北文学尤其是闽北小说的繁荣发展,扩大闽北小说在福建乃至全国范围的影响,福建文学杂志社分别组织了两次研讨会。一次是2015年7月30日至8月1日在武夷山召开的闽北小说研讨会,由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文学》杂志社、南平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武夷山市委宣传部、武夷山市文联承办。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毅达,《长篇小说选刊》主编顾建平,福建文学杂志社社长曾章团,福建省作协秘书长林秀美,南平市作协主席李龙年等出席了研讨会,闽北文学界近三十人与会。另一次是2015年8月18日在延平区召开的闽北文学研讨会,由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文学杂志社、中共南平市文联、延平区委宣传部主办,延平区文联承办。陈毅达书记出席研讨会,全省各地共四十多位作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连续如此集中地召开对一个区域性文学创作群体的研讨会,应该来说在福建是非常罕见的,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近年来闽北文学尤其是闽北小说所取得的异军突起的成绩,以及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闽北文学”的传承与现状

在延平区召开的闽北文学研讨会上,南平市作协主席李龙年对闽北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做了一番以下梳理:

闽北文学的传承,一方面得益于刊物《武夷山》的举办。早期的《武夷山》杂志不仅在省内,在省外也非常有名。《武夷山》不仅为闽北作家提供了发表文学作品的平台,同时还在南平等地举办了小说讲座等活动,请来了刘心武、蒋子龙等著名作家为他们讲课,从而培养了一大批闽北文学的中间力量。闽北文学传承的第二个方面,就是闽北有像黄大铣这样从解放前就从事文学创作的文学前辈(新时期他还创作出版了一批长篇历史小说),还有像陈毅达这样十七岁就在《福建文学》发表小说的青年优秀作家。闽北从《武夷山》杂志走出了很多非常活跃、有影响的小说家,比如说王宏甲、傅如龙、王平平、张家祥、吴文、马星辉等。还有一些作家像宋恒、陈旭等,他们创作出版了一批长篇小说作品。

但是,有很长一段时期,闽北文学,包括闽北小说都处于一种比较低沉、沉寂的状况。除了武夷文学网以及几本《武夷诗歌选》,闽北文学几乎默默无声。近年来,闽北文学出现了一个新的气象、新的状况、新的格局,涌现出了以邱贵平、马星辉、胡增官、江子辰、后街、真石、陈果等为代表的闽北小说家群体。邱贵平的长篇小说《五朵厂花》在《十月》发表,先后五次获奖,不少中短篇小说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选刊转载;马星辉不仅连续出版了《李纲传奇》《张三丰传奇》等几部具有闽北特色的长篇历史小说,他还与建瓯青年网络小说家郑仕滨各自的长篇小说,分别获得首届海峡两岸文学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胡增官、江子辰等人的作品连续发表在《十月》《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重要核心文学期刊;青年女作家陈果一次性出版了一套三部的长篇儿童小说,并且被出版社邀请到南京签售。

闽北小说还涌现出了一批新人,70后80后甚至是90后,最年轻的作者,是一位才16岁的高一女生,由出版社出版了小说集。同时,闽北文学的法官文学征文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年,去年,参赛的法官大部分都是80后。这个比赛对于新人的培养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对于闽北小说的发展现状,福建作协秘书长林秀美也表示,闽北小说创作正以其对生活独特的切入角度和开掘深度,以对地域文化的共同关注和独特表现,以个性化的叙事手段所形成的鲜明艺术风格,受到福建文坛的瞩目。闽北已逐渐跻身福建省小说的创作要地,成为闽派文学的骨干力量。

“闽北文学”的问题与突破

陈毅达书记在研讨会上指出,闽北小说经过作家们的辛勤耕耘,取得可喜的成绩,创作水准得到肯定。但同时,他也认为闽北小说家的群体意识还比较差,目前还缺乏灵魂性、主导性、领军型的人物。闽北小说家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进入福建小说创作的第一方阵,其中小说的语言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由于闽北方言多样,十里不同音,对小说家来说,用什么语音来叙述,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得到别人的认可,相对不容易,所以一些作家语言不够好,模仿别人的痕迹比较明显,有些小说可能结构很好,但是语言表达力上还有所欠缺。同时他还希望作家协会等平台能够发挥作用,注重闽北文化特色,活跃闽北文学创作氛围。闽北小说家要以全国文学的视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潜心创作,争取进入小说创作的第一流方阵中去。他强调,在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福建全省文艺事业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大发展时期,闽北作家要在打造“闽派”文学品牌的强劲春风中,深入生活积累素材、扎根人民汲取营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作出真正属于时代、属于闽派和闽北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相称的精品力作。 顾建平主编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和闽北小说家的结缘,同时分享了自己对当下小说现状的思考。他认为,手机和网络兴起,传统的阅读方式日渐式微,严肃的纯文学面临考验,小说写作者正处在三大困境之中:其一,严肃的作品不被阅读,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成为主流;其二,传统的写作无人赏识、不被承认、不被接受,信息传播的便捷,使得读者对文学愈发挑剔;其三,多元化背景下文学标准的丧失,文学作品的出版被太多非文学因素扭曲。 曾章团介绍了《福建文学》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等的大力支持下,增加页码、扩充容量,尤其增加了小说的发表数量,每期一般都发2篇中篇,3至4篇短篇,2013年还举办小说创作高级研修班,并出版福建小说专号,希望为福建小说家们提供更好的平台。 石华鹏对闽北小说进行分析,他说,这是福建文学第一次在闽北专门召开小说研讨会,十几年的时间,闽北小说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提升了影响力,闽北小说已经在省内占据重要位置,希望今后更多地发掘“80后”“90后”的小说家。 傅翔以莫言等名家为例说,做文学的人要有“认死理”的精神,要把心思全放在文学上。闽北小说成绩喜人、势头强劲。几位作家选材很好,但讲好故事以外,如何找到难度,向人心人性出发,推向更深更广的空间,这一点上,我们要向大师学习,再找到自己的定位,从方法上追求更高的格调、气质。

杨静南认为闽北小说家的整体故事创作是比较圆满的,但在小说的语言和格局上可以再进一步提升。闽北小说家大都倾向于写现实主义或者批判主义,格局还不够开阔,从而束缚了自己的写作空间。另一方面,在网络化的当下,他认为一个作家应该要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信仰,要和时代互相共振,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诗人秋水认为闽北诗群的优势在于有很明显的大地元素,诗歌写得很踏实,很接地气。但是有时会太过厚重,所以就会哲思不够,没有飞翔起来,给人心理上的触动不够大。如何把自己更深更广更高的思想和土地的情怀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她建议,一方面是更多地去阅读其他地域的作者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再者就是关注别人的同时保持自我。

李龙年认为闽北文学新的梯队后续的梯队,令人可喜;但是,文学实力与文学激情、服务精神与奉献也明显有欠缺,缺乏敢死队的精神,对文学缺乏深度的热爱。小说目前比较欠缺的就是影响力还不够大,《小说月报》《小说选刊》这样的全国有影响的选刊还少有闽北作家的身影。闽北诗歌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特别是“武夷文学网”的磨砺,终于成群成军,“武夷诗群”在省内外愈发活跃。但是,闽北诗群一是从发表作品层面来看,作者面不够广;二是缺乏新时代力量。闽北的散文作者比如张平、祝熹、杨志林等作家,尽管也取得了一些影响,但还不够,力量偏单薄。

“闽北文学”的未来与期待

近年来,闽北文学尤其是闽北小说创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涌现出以邱贵平、马星辉、胡增官、江子辰等为代表的闽北小说家群体。他们的创作吸收了闽北丰富的人文历史元素,在立足闽北当下现实的基础上,关注社会底层现象,勇于探索和深思,写出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脉动的优秀文学作品。当然,闽北文学如要成为闽派文学的扛旗手,要走的道路还很长。闽北小说现在还缺少有全国影响力的大作品大作家,他们的创作中也不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过于重视故事而缺乏对人物的挖掘、对闽北文化历史元素的重视和运用不够、小说格局魄力偏小等等,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制约了闽北文学所能取得的成就与发展。但是,作为闽派文学的新势力,作为一个不断成长中的创作群体,闽北小说家们拥有着丰富深厚的生活经验、脚踏实地的创作耐心以及孜孜以求的写作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理由期待,他们一定会逐渐成熟不断壮大起来,以沉甸甸的果实来装扮闽派文坛的花园。

猜你喜欢
闽北小说家研讨会
著名小说家、诗人、编剧阿来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欲共牡丹争几许:小说家周克芹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峥嵘岁月里的闽北红军医院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