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镘洁
【摘 要】大家对《鲁宾逊漂流记》这部世界名著的作者笛福都不会陌生,笛福出生于英国,它不仅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世纪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之一,更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本文主要分析《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形象塑造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鲁滨逊·克鲁索的普通的中产阶级人物,他流落荒岛28年,但最终不屈服于现状,凭借着自己奋发图强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最终掌控了自己的命运。这篇巨作贴近当时的现实社会生活,将人物性格寄托到环境的具体描写中,通过平淡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鲁滨逊坚强的意志和不屈服于现实的人物形象,不仅积极促进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又对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鲁宾逊漂流记》作者的简介
丹尼尔·笛福出生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十分独特,并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很高的荣誉。尽管《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情节普普通通,写作技巧也平平淡淡,但却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部极具魅力又饱受关注的小说给丹尼尔·笛福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开创了“荒岛文学”的先河,同时他也被誉为欧洲现实小说之父。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极高,他认为每个成长的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此书。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在说明他们的经济理论时多次引用这部书。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电影版的《鲁宾逊漂流记》深受观众的喜爱,而鲁滨逊的形象同样也在激励着孩子们更好的成长。
二、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分析鲁滨逊
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是笛福精心设计的,他通过自己对启蒙文学的理解与思考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塑造了坚忍不拔和不屈不挠的鲁滨逊。笛福生活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英国,那个时期英国大型贸易公司的建立像雨后的春笋快速的发展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火热而饱满的扩张,他们对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扩展十分积极,同时对海外经济的掠夺也是迅猛发展。在那个时代,许多资产少的贫民百姓也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发家致富并积累更多财产。鲁滨逊就是这场大浪潮中的一员,也是这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必然产物。通过笛福的精心设计,鲁滨逊这个带有新兴资产阶级特征的形象出现了,他勇敢、坚韧、智慧和乐观。他不仅是资产者、殖民者,更是冒险家,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者。笛福通过鲁滨逊的形象塑造很好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象和新兴资产家的形象。鲁滨逊寄托着笛福的理念在那个时代勇敢的生活着,同时又通过坚忍不拔精神这条丝线,织成了那个时代的发展图。
三、凭借坚强的信念与自然抗争的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鲁滨逊被困荒岛二十八年的艰苦生活。在这长达二十八年的时间里,鲁滨逊没有被现实所打败,也没有向大自然所屈服,他利用在船上仅存的物品与脑中的求生知识还有坚强的意志与大自然做殊死搏斗。在斗争的过程中他学会了自制陶器和造独木船,并且救起了“星期五`”和船长,并与暴徒进行斗争最终将其降服。这些精彩的情节使读者看起来激动人心,那种利斧凿木和匆匆的脚步声就会萦绕在耳畔,鲁滨逊那深陷荒岛却坚强不息的形象和凭借着那简陋的工具建造成的王国就会浮现在脑海中。在鲁滨逊造就的王国里食物不再成为问题,房子也不再成为问题,信任和自由更不再成为问题。在落困到荒岛之前,鲁滨逊很少自己使用过工具,然而在荒岛中他凭借着自己的求生知识和日积月累的勤奋与顽强的努力在两年内建造成了生存所需要的东西。他利用在船中取得的种子种植稻谷做出米面,利用挖出的陷阱捕捉山羊,从此他的食物丰盛了起来,不仅有蔬菜还有羊肉和羊奶。在这十几年荒岛生活的日子里,孤独的鲁滨逊没有沦落成为野人,而是运用记忆中的社会文明造就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丰富多彩的生活。鲁滨逊凭借着对人类文明的运用和物质与精神的联系造就了自己多姿多彩的王国。在整个鲁滨逊生存的经历中,物质的因素是他生存下来的基础,坚强不屈和不甘堕落的意志是他生存下来的精神支柱,同样也正是这股支柱,为鲁滨逊与在大自然的斗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新兴资产阶级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
四、鲁滨逊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
《鲁宾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他长篇小说的处女作。在这部小说中,不仅仅有它自身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勇敢顽强的精神,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身处荒岛之中的鲁滨逊经历了捕鱼、种植、畜牧再到手工劳作等过程,这和人类历史进化的过程正好相吻合。从某种意义上讲,鲁滨逊是人类进化的承载者,在他的身上凝聚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勇气和自信还有奋斗不息的精神。因此,《鲁宾逊漂流记》这部作品表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图中跳动的正是那人类顽强不屈的永恒精神。这部巨作通过质朴无华的语言向读者展现出了多种深刻的意境,启发了许多伟人的同时,也引发了后人无限的思索。
参考文献:
[1]宋虎堂.诗意葱笼的艺术人生——鲁滨逊艺术形象探微[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莫妮娜.关于鲁滨逊精神的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