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冲 韩 啸
锻造能打胜仗的政治干部队伍
张冲韩啸
摘要:习主席在全军政工会上鲜明提出,“要努力建设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的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习主席的重要论述为建强政治工作主体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强政治干部队伍建设,应从抓思想、抓培养、抓砺练三个方面,培养一批懂军事、会指挥、能操作的“打仗型”政治干部。
关键词:锻造政治干部;能打胜仗
中图分类号:E224
文献标识码:A
习主席在全军政工会上鲜明提出,“要努力建设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的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习主席的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新形势下政治干部队伍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方向和时代标准,为建强政治工作主体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联系近年来军事斗争准备实践,我们感到,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底色中还蕴含着强烈的使命担当,作风形象良好的人格内核里还挺立着特有的职业追求。加强政治干部队伍建设,对于作战部队而言,关键是要服务保证战斗力,培养一批懂军事、会指挥、能操作的“打仗型”政治干部。
习主席指出:“政治干部要努力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政治工作要成为行家里手,军事工作也要成为行家里手,这样才能把政治工作做好。”这一重要论述,体现出习主席对政治干部职能定位的辩证思考。政治工作从来没有自己单独的任务,战场和训练场应当成为政治干部的主阵地。政治干部思想上必须要“紧起来”,增强务军打仗的使命感,端正服务保证的政绩观。
一要树牢战斗力标准。近一两年来,我们通过广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自上而下组织“五查五看”,个个对照检查、人人讨论交流、层层专题分析。政治干部普遍认识到,战斗力标准是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搭花架子、不搞假把式,把主要心思和精力向打仗聚焦用力;认识到战斗力标准不能简单等同于军事标准,必须系统把握战斗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认识到战斗力标准是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具体的、量化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筹划部署、检查考评、奖优罚劣都必须用战斗力这把尺子来丈量。
二要强化战斗队思想。在现实中我们感到,个别政治干部研究市场多、钻研战场少,研究政治理论多、钻研战争制胜机理的少。总而言之,就是干部角色定位出现偏移,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缺少聚力军事工作上的行家里手。而“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强化“学打仗、谋打仗、练打仗是政治干部的必修课和硬任务”的政治觉悟和科学认识,引导政治干部把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建立在崇高理想和职业认同上。常态开展形势战备和职能使命教育,始终用“我们能打仗吗?我们能打胜仗吗?”拷问警醒,切实树牢“生命线聚焦打仗才有生命力”的思想观念。
三要增强战斗员意识。“上马能打仗,落地能育人;左持枪杆子,右握笔杆子”,政治干部善于军事指挥一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一名优秀的政治干部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指挥员和出色的战斗员。通过大力开展“学研训考评”活动,组织政工集训,集中学习、集体研究、集中作业练指挥基础,采取基本理论背讲、指挥技能串讲、指挥作业推讲等手段练作战运用,结合战备值班、换岛演习、实兵对抗等练指挥筹划,不断激发政治干部“岗位就是战位,演练就是打仗”的职能意识。政治干部人人学指挥、考专业、练操作、测体能,在实打实、硬碰硬的训练中,进一步强化立足本职岗位、学好军事技能的使命感责任感。
学打仗、谋打仗、练打仗是政治干部的主业和本分。加强政治干部培养要瞄准“两个行家里手”要求,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方用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操场与战场对接。
一要突出主渠道,着力提高政治干部协同指挥、协同组织作战的能力。协同指挥、协同组织作战是《政工条例》赋予政治干部的职责,信息化局部战争中,协同指挥和协同组织作战的能力应成为政治干部的核心军事能力之一。针对一些政治干部军事基础知识薄弱状况,政治干部培训应强化现代军事基础知识教学,科学组织政治干部像军事干部一样学军事、练指挥、强素质,着力锻造政治干部成为军政兼知、领兵打仗的明白人。同时,针对平时政治工作与战时政治工作的差异性,要把平时政治工作培训与战时政治工作培训统一起来,强化政治干部战时协同指挥、协同组织作战等培训。
二要拓展新渠道,着力提高政治干部结合渗透开展工作的能力。当前,一些政治干部思想认识上想结合渗透,但是落实到实践中不知道如何结合渗透,特别对在演习演训、实兵对抗中如何搞好结合渗透更是有些茫然。因此,在进行政治干部培训中,就要着力解决这个问题,拉直如何渗透的问号,提高政治干部结合渗透开展工作的能力。如,运用案例分析和实兵演习等途径,研讨如何结合军事训练把握好渗透的时机和方法,如何结合重大任务进行渗透服务,特别是如何在有云(云计算)、有数(大数据)、有网(互联网)的新时代,运用政工网、微博微信等新载体,更加紧密地实现军政咬合,实现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要构建多渠道,着力提高政治干部开展政治作战的能力。信息化局部战争,既是高科技、新武器、新装备、新战法等军事力量的抗衡,又是政治、经济、外交以及人的精神、意志、心理等因素的全面较量,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政治军事仗。政治干部是打赢政治军事仗的主体,政治实力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干部组织开展政治作战能力的高低。因而,政治干部培训应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着力。要深入研讨学习政治作战的基本知识,明晰开展“三战”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战法,夯实开展政治作战的理论基础;大力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政治作战演训演练,结合重大演习任务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开展政治作战;注重开展实战化的政治作战红蓝对抗,使政治干部熟悉政治作战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加深对新形势下政治作战的全程掌握,学会研判政治态势、心理状况和社情民意,运用政治作战的战法,不断提高开展信息化条件下政治作战的能力。
军事斗争准备的提速推进、实战化训练的拓展深化,为广大政治干部提供了加钢淬火、增智强能的广阔舞台。
一要在练兵备战中深研制胜机理。加强战时政治工作研究,在政工集训中增加现代军事理论、“三战”运用、信息化知识等内容;在大项任务中赋予政治干部研究课题,要求带着问题去、带着成果回;每逢训练演练,都按照实战背景要求,设置危局险局困局难局,严密组织政治工作演练,切实提高政治干部快速反应、临机处置能力。扎实推进政治工作实战化准备,结合大规模作战检验评估考核,组织大规模作战政治工作研究,通过方案对接、特情研究、问题会诊,查找解决重难点问题,着力消除平战“不通联”,打通平战转换“最后一公里”。
二要在大项任务中持续摔打锤炼。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得一些政治干部思想不红、皮肤不黑、血性不够、精神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践中要结合部队参加重大军事演习、实兵对抗等任务,安排政治干部全程跟训、一线指挥,让他们在条件艰苦、官兵思想复杂多变、工作节奏高压紧迫的条件下,放手开展政治工作,经受挑战锤炼。通过在演习演训中代理职务、学习观摩,与军事干部同台竞技,真正在任务一线接受砺练、增长才干。“逼着”政治干部主动面向战场,把战斗力标准与自身战斗精神培养高度结合,把实战化要求与个人血性紧密联系。自觉以备战为任务牵引,以政治训练“含军量”为着力点,在实战化训练平台上培育练兵动力,在遂行任务中强化职能使命意识,在摔打磨砺中铸就血性胆气。外练筋骨皮内化精气神,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在政治工作领域转化为强大战斗力。
三要在改进作风中培塑形象威信。习主席指出:“现在,紧迫的任务是要把政治工作的威信树立起来,回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等这样一些基本原则上来。”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这些就是政治工作的威力所在,也是政治干部的威信所在。不管形势任务如何多变,方法手段如何多样,政治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始终不能变。要带头树立本领恐慌意识,“哪里不行补哪里”;带头走出办公室到训练场练战术、学指挥、研装备;带头多思战争制胜机理、多谋打赢过硬之道;带头备战练战、精武习能,苦练杀敌本领、锤炼军事技能。从而把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与军事斗争准备高度结合起来,把政治工作的时代舞台与未来战场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发挥政治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作者系73231部队政治处主任、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