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共话国际交流合作
——2016年民用航空工业论坛暨第七届航空制造系列论坛综述

2016-01-07 23:01王舒颖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用航空商飞航空

本刊记者 王舒颖

聚焦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共话国际交流合作
——2016年民用航空工业论坛暨第七届航空制造系列论坛综述

本刊记者 王舒颖

5月11日,2016民用航空工业论坛暨第七届航空制造系列论坛召开,近150位国内外飞机整机、飞机部件的设计制造单位代表齐聚上海。论坛共持续两天,与会代表通过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焦点对话等形式,就民机项目国际合作、飞机及系统适航认证、智能制造项目试点、航空工业信息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论坛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分公司、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中航工业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协办,上海广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机遇与挑战:剖析民用航空发展的市场环境

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在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当下,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国家整体工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意义显著。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研究所航空产业研究室副主任金伟分析了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国内环境。在政策环境方面,航空航天装备作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突破领域之一,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政策扶持。除“中国制造2025”以外,中国政府支持航空工业的发展还体现在与国际产能装备制造的合作、2013年发布的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机器人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方面,包括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指导意见,还有专项、科研计划,出台促进金融租赁发展的优惠政策,等等。在市场环境方面,中国在未来20年需要6020架飞机,价值8700亿美元(约5.6万亿元人民币),而未来10年,国内仅支干线客机配套的机载设备与系统产业规模就将达到8000亿元。

目前,中国民航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运输市场。中国商飞研发中心副主任邵光兴通过对人均GDP和乘机人数等数值的分析,认为中国未来民用航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20年,中国要交付的飞机数量达到了6128架,占全球交付量的16.8%,旅客年均增长率约为6.8%。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航空需求增长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目前商飞ARJ21飞机已经取得了322家订单,C919飞机已经取得了517家订单,主要客户包括国航、南航、东航,还有一些金融租赁公司。

巨大的市场需求孕育出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战略机遇。当前,中国民航干线市场发展较好,支线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商飞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杨洋认为,国内航空运营模式还不成熟,目前国内航空公司更趋向于购买A320或B737这样的大飞机,而忽略了对支线飞机的需求,期待支线飞机能够用在最适合它运营的支线市场。关于国内民用飞机的市场开拓,ICF国际高级顾问Klaus Mueller根据俄罗斯飞机制造与运营的经验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方面,产品开发时需要考虑的不只是设计发动机、飞机、系统,还要从一开始就把对客户的支持、帮助客户实现成功的运营当成重中之重的任务;另一方面,向市场推出新机型时,必须找准正确的时机和窗口,这对后续产品的销售等环节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智慧与循环:探讨航空制造未来之路

随着个性化定制、分散化生产的不断形成,全球制造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方向。ICF国际高级顾问Klaus Mueller判断,未来10年内飞机制造出现革新性的平台几率很小,目前整个航空工业是由低成本、低价格作为驱动力的。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是提高飞机制造产效、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要充分理解和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生产能力和新工艺等。美国GE公司通过技术管理+服务,发展航空3D打印,创造的服务产值已经占到公司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GE已经公开宣布其生产的发动机比过去轻了50%。

中航工业西安自动飞行控制研究所所长宋晶详细分析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建设的必要性等。他介绍,自控所未来十年内将突破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形成企业价值网络管理能力。按照规划,从车间层到虚拟环境层到装备自动化基本分七步走。第一步,生产线精益化持续改进,结合AOS工作推进,不断优化、结构化、精细化、参数化制造过程,为智能制造生产线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步,示范线总体设计。第三步,对设备进行改造。第四步,突破智能制造关键,依托集团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突破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和支撑技术,为整个生产线的实施扫清障碍。第五步,信息系统的改造和建设,重构或者改建现在所有的信息系统,新建基于模型的虚拟过程的仿真平台等过程,动态感知现场实时信息,改善生产性能,使产能最大化。第六步,改造物流系统,智能物流系统是根据我们的批量适时改造,根据需求改造,不是全部都改成一个自动化的物流智能系统。第七步,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能力,智能企业的所有信息载体是统一的模型,信息传递过程是模型之间的传递,由工业大数据驱动整个研发过程。

除了“中国制造2025”,美国、德国、英国也提出了推动智能制造的规划和举措。金伟认为,国内航空企业推进智能制造要结合中国实际和企业现状。发展智能设计、虚拟制造、智能工厂,积极延伸航空产业链,一方面,向高端装备方面的延伸,通过生产3D打印设备,还有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拓展新的产品形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后端服务延伸,推出航空会展、维修、租赁这些高端服务,加快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的转型。

竞争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航空工业已经发展为全球化的产业,尤其是航空运输业,为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访问和交流,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2014年航空产业为全球提供了5800多万就业岗位。

中国商飞研发中心副主任邵光兴介绍了航空产品出口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2012年,美国航空产业创造了1180万份就业岗位,整个产值占5.8%,航空产业贸易顺差达到500多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商飞也参与到非洲、亚太地区沿岸国家航空的合作,并和有关部委推动区域内的贸易、投资、旅游以及文化方面的融合。未来商飞将联合中航工业,建立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民机产业体系。关于发展方针、原则和路线,他归结为两点:一是强调自主创新、中国设计、自主研制,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第二,对标国际一流的标准体系,采取新的研发管理的流程和程序,按照双V系统设计的流程和理念设计飞机。

中国民航局路遥介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双边适航协议的主要目的是服务进口,随着国家民航产品研制能力提高并逐渐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新舟60系列和运—12系列等航空产品出口增多,其他的一些零部件、机载设备包括未来ARJ21和C919飞机在国际上都会有订单,现在双边适航协议开始更多地服务国内产品的出口。我国已经与美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适航合作关系,并不断深化。目前中美适航当局正在商谈在BASA下签署适航相关的执行程序协议,中国民航局与欧盟委员会就中欧全面双边适航协议的工作总路线图和技术路线图达成一致意见,为2017年签署双边适航协议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民用航空商飞航空
来自合作伙伴的问候
民用航空发动机短舱雷电防护设计及验证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中国商飞参加2020年南昌飞行大会 C919大型客机首次亮相行业活动
ARJ21飞机首次在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交付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中国商飞再签130架C919大单
民用航空飞行中的非法干扰以及法律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