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群众体育现代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6-01-07 14:19武文杰薛莲
军事体育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指导员苏州市

武文杰,薛莲

(1.苏州科技大学 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9;2.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6)

苏州市群众体育现代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武文杰1,薛莲2

(1.苏州科技大学 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9;2.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6)

通过对苏州市群众体育现代化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苏州市群众体育基本现代化发展经验,查找不足,探索苏州市下一阶段实现群众体育现代化的发展对策,为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提供实践参考。

苏州;群众体育;现代化;现状;对策

近年来,苏州市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省体育局《关于推进江苏体育基本现代化试点指导意见》的精神,紧密围绕苏州“两个率先”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大局,以试点为抓手努力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苏州特色的区域性体育现代化发展之路。研究苏州群众体育现代化的发展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实现群众体育现代化的发展对策,为区域群众体育现代化的提供理论参考。

1 苏州市群众体育基本现代化实施现状分析

1.1 体育人口现状

苏州市把宣传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意识、转变观念、增强体质,作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核心和主题。截止2014年底,苏州市体育人口为52%,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中男性占55.2%,女性占44.8%。群众健身意识普遍提高,观念不断转变,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初步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大众化、多样化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1]。

1.2 国民体质监测现状

开展国民体质测定工作,是实现体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苏州市体质测定点从2002年发展至今,已构成苏州市民体质测定网,拥有达800人的专业水平的测定队伍,为苏州市民体质发展及健身指导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2011年苏州市国民体质总达标率(合格以上等级人数百分比)为92.5%,优秀和良好率分别为15.3%和26%[2]。市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优秀率增加明显。2012年和2013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苏州市国民体质总达标率(合格以上等级人数百分比)为93%。

1.3 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

近几年,苏州市积极建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评审制度、创建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2008年全国有60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万人拥有4.6名;江苏省有10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万人拥有13.38名;苏州市有1113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万人拥有17.8名(均按户籍人口计算),至2013年底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实施工程”,一共培养了1514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按户籍人口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23.7人,位居江苏省第一[3]。2013年体育统计年鉴显示:社团、街道、乡镇体育专职和兼职干部228名,市、区县群众体育行政管理人员220名[4]。目前,在苏州3256个晨晚练点上,有2037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免费为市民提供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达到28人/万人[4]。这支队伍在组织、指导群众健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4 人均占有体育活动场地面积现状

根据最新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报告,截至2013年底,苏州市共有体育场地16086个,场地面积2856.44万m2,其中体育场55个,田径场103个,体育馆50个,游泳馆129个。按照2013年底全市总人口1057.87万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5.2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 m2。

对比2003年普查数据,苏州市体育场地数量增加10537个,翻了2倍多,场地面积增加1695.05万 m2;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58 m2,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6.21个。

2 苏州市实现群众体育基本现代化举措

2.1 明确工作目标

2009年初,省体育局决定在苏州等市开展体育基本现代化试点工作。苏州市政府正式出台《苏州市体育基本现代化工作实施意见》,确定了体育观念文化、体育管理科教、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设施等6大类39项指标。各县级市、区政府和市教育局等20多个相关部门为责任单位,力争通过2~4年时间,探索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体育基本现代化道路,为全省的体育基本现代化做出示范。

苏州市突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队伍建设四类重点,统筹做好发展规划、体育设施、体育宣传、高职院建设和体育赛事五项工作,苏州市群众体育事业取得新跨越,有力地推动了苏州市体育基本现代化建设。

2.2 加大群体投入

为了鼓励社会共建体育设施,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城区街道(镇)、社区(行政村)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健身设施给予经费补助。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协同建设,体育健身场地开辟,健身路径增设和修复,至2010年底,苏州市区建有全民健身工程(点)场地设施658处,并拥有各类健身器材5984件。苏州城区“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已基本形成。

市本级每年群众体育工作投入经费2000万元,加上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社会捐助和企业赞助,另外还有活动参与者的自筹资金,使群众体育工作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各项体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苏州为了支持苏州市级的社团组织发展每年也拿出200万元用作加强社团组织建设,实际上等于加强了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建设和活动。

2.3 倡导健身理念

苏州市把群众体育作为苏州市体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使人人享有体育权,群众体育活动是全民同乐的活动,通过有趣味、有价值的健身活动,使群众体育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并且具有延续性。到2011年上半年,苏州市就实现了体育宣传媒体100%覆盖。通过与报社、广电等各级各类媒体合作开辟体育专栏专题,积极打造“争奥运金牌,谋百姓健康”的体育公共服务品牌,并且做到了平面、广播、电视、户外、网络等宣传媒体体育内容的全方位利用。

通过积极地宣传,把传统体育、地方体育与现代化理念结合,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从而有效提高体育人口。

2.4 创建活动品牌

开展“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打造“谋百姓健康,争奥运金牌”的体育公共服务品牌。通过“假日体育”、“全民健身日”等大型系列活动,不断丰富“更普及、更健康、更快乐、更和谐”的全民健身理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52%。持续举办“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外商投资企业运动会”、“环金鸡湖马拉松赛”等高规格、有影响的体育赛事,不断推进传统品牌赛事建设。

全市联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每年超过1000项,参与人次超过百万。例如,“中秋假日体育”活动已经举办四届,成为了苏州市全民健身的品牌活动之一。各个行政区都成立了文体中心,有专人负责群众体育工作,延伸到各个街道社区,形成了一个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团体共同协作的群众体育网络。苏州市共拥有市属体育社团33家,市属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29家,各类备案制俱乐部99家。已成立了体育协会139个,各级体育俱乐部2544个,从市级一直延伸到社区和行政村。苏州社团全民健身活动每年大约有几百项,从年初到年末活动不断,群众体育活动参与度高[5]。

3 苏州市群众体育实现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3.1 市民健身意识不强

苏州市民健身的意识还不够强,尚未养成普遍健身习惯。因缺乏便利的运动场地、缺少相应的体育组织,每届健身节活动并未演化成市民体育生活习惯。体育生活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尚不能得到快速发展,已规划的体育器械设施等服务建设往往又被停车位等民需建设所取代。已创建的体育生活化社区,由于缺乏专门政策的支持和体育专门人才的引导,社区体育组织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市民从因病健身到健身防病的意识形态还需转换。

3.2 体育组织化程度较低

通过研究资料发现,2012年12月底,新统计录入体育社会组织会员共118417人。全市体育社会组织会员数达到了480418人,综合多方数据推算得出苏州市体育组织化率为14.5%,说明苏州市体育组织化程度低于《规划》的指标。群众体育的体育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6],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的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的建设未得到充分发展。

3.3 场地设施仍显匮乏

体育场地、健身路径等硬件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苏州市民所需。有规模具备综合性的社区体育场所还是很缺乏,基础设施不足,市民参与度高的小球类场地严重匮乏。虽然苏州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数量上的增加和场馆类型多样化方面处于全国领先行列,但是场地分布不均,开发程度较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人均场馆面积相比相差很大距离。

3.4 统筹管理力度不足

群众体育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政府统办社会事务,管办过于宽泛。目前,苏州市群众体育服务供给还处于政府直接举办向购买服务转变的过渡阶段。市、区政府用于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维护、组织建设、活动开展的管理明显不足,制约群众体育的发展。

3.5 体育管理人员短缺

苏州市各级体育管理干部贫乏,而且工作面广、强度大。基层单位因为缺少管理人员,使得基层群众体育工作得不到落实。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工作中地位不明显,实际在一线参与指导发挥作用的体育指导员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目前苏州市群众体育工作的要求。

4 苏州市群众体育现代化的发展对策

4.1 结合实施及时提升目标

苏州市体育现代化建设要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锻炼需求作为工作基点,着力构建为民服务的健身服务体系,让市民养成体育生活习惯,了解体育知识,扭转健身观念,注重体育参与体验。营造出一个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和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以及高端产业城市、最佳宜居城市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相宜的群众体育环境。

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前行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合理修订提高各指标标准,以适应实际的需要。除了要赶超国内发达的城市体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更要达到国际上公认的发达标准,才能够真正向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才能最终实现普惠民生,实现体育现代化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想。

4.2 加大场地和资金投入

要重视郊区县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继续实施“四个一体育健身工程”,并纳入各级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以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为标志的全民健身工程的发展和创新力度,重点建设便民利民适用性强的体育场地设施[7],如健身房、小型球类综合馆等,提高各项工程建设的针对性、适用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逐步改变体育场地资源不足、利用率不高的状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公园、广场,开辟休闲健身设施和场所,投资兴办的公共设施,为晨练和晚练活动提供必要的健身条件。

提高群众体育资金投入的比例,并逐年增加;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以募集捐赠等形式支持群众体育活动,并给予其政策上优惠待遇。以便拓宽群众体育的资金投入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4.3 加强统筹管理

优化公共体育服务的结构和地域布局,区分体育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注重对区县体育发展的政策倾斜,强化政府群众体育事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8]。使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实现学校与社区的资源同享,进一步扩大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力度;发挥企事业单位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号召作用,积极开展职工体育运动,以补偿社区功能服务不足;要兼顾群众体育发展的均等性,注重年龄阶段、性别差异以及非健全体型的多群体覆盖。

加快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增加服务的数量,提供更多亲民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服务,进一步优化公共体育结构和布局,扩大其产品和公服务的范围。政策鼓励社会兴办群众体育的主动性,推动群众体育社会化发展。

4.4 扶持体育组织和管理人才建设

制定具体措施,支持社会各界协办基层体育组织,提高群众的体育组织化程度。积极扶持基层体育组织,协调职能部门为各类群众体育组织发展提供财政和税务等经费和政策方面支持;加大力度建设基层组织,持续提高基层体育组织的质量和数量;加快推进体育社团从嗷嗷待哺到自给自足的实体化改革进程;重视社团人员的业务能力塑造。

加强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的群众体育管理力量,增加群众体育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管理人员;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培训质量,使体育社会指导员成为阳光的职业;建立群众体育积极分子培训体制,大量培养热心公益的基层群众,发挥骨干作用;开发和利用志愿者资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体育服务当中去。

[1] 规划率先发展,体育基本现代化[EB/OL].体育信息网(2015-12-10)http://www.szsports.gov.cn/News/NewsInfo.

[2] 苏州体育奔向现代化[N/OL].苏州体育信息网(2012-01-12)http://www.suzhou-sports.com/.

[3] 群众体育星级社区评选[N/OL].体育管理在线(2014-01-15)http://www.sportmonline.cn/TiCMS/mentorggxx/5644.htm.

[4] 鲍东东.苏州群众体育发展新模式[N].中国体育报(二版)2012-05-11.

[5] 2011年体育统计年鉴[G].苏州: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12.

[6] 2012年苏州市群众体育工作总结[C].苏州,2012.

[7] 王凯珍,李丽莉,李相如,等. 北京市第2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1—5+31.

[8] 孔庆鹏.苏州市体育现代化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22,42.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Mass Sports Modernization in Suzhou

WU Wen-jie1,XUE Lian2

(1. Sports Department,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9;2. Sports Department,Suzhou Art and Design Technology institute, Suzhou 215006,China)

By analyzing the Suzhou mass sport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status,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mass sports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in Suzhou, reflected the exist deficiencies, probed into the next phase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realize the mass sports modernization and provide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to take the lead in realizing the sports modernization.

s uzhou; mass sports; modernization;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外大众体育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以大众体育基本体制与政策为视角”(12BTY005);江苏省体育局课题“苏南大众体育现代化示范区发展策略研究”(ST14302316)

2016-06-03

武文杰(1976—),男(回族),河南南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运动训练与民族传统体育。

G80-051

A

1671-1300(2016)04-0120-04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指导员苏州市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经营的策略探究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我国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命运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