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云南乡村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休闲美学

2016-01-07 14:19:42余贞凯王晓虎
军事体育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村寨云南少数民族

余贞凯,王晓虎

(1.玉溪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2.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红河 661199)

● 国家社科基金

美丽云南乡村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休闲美学

余贞凯1,王晓虎2

(1.玉溪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2.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红河 661199)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具有独立的文化形态、独自生存的发展历史、突出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锻炼与休闲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需要。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象征着自然、和谐、发展。它是生活的美与美的生活,是体育的休闲娱乐,又是休闲娱乐的体育,是一种和谐生态的文化。在云南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寨建设是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村寨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加强两者关系的研究,加大项目保护和传承力度,加强制度管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美丽乡村建设;休闲美学

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云南以此为契机,根据区域特点和乡村实际积极响应,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在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云南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千姿百态,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客观上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重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在物质条件逐步改善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更多地体现在对快乐健康、休闲娱乐生活的渴望。这种渴望既有物质层面的因素,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精神层面的目标指向。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数项目均具有强身健体、休闲、娱乐、观赏交流的功能,完全可以成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或者依托的形式。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及参与,主要是与体育休闲、美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美丽云南乡村建设中,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民族村寨的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应该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与路径。

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美的特征

1.1 运动项目满足娱乐身心等美的生活渴望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于原始的祭祀与生产生活,经过长期的演变,其祭祀的功能向着人们日常的休闲、娱乐转化,生产生活的技能向着强身健体的方向转化,有的已经完全变成了追求精神快乐的游戏活动。这些项目种类丰富多样,正在成为民族村寨人们日常休闲活动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和内容。例如,哈尼族的棕扇舞、武术、跳竹竿,景颇族的刀术、棍术、象脚鼓舞,彝族的舞龙、左脚舞、摔跤、花鼓舞,傣族的傣拳、丢花包、跳老虎头,佤族的鸡棕陀螺、打木鼓、甩发舞,白族的跳花盆、打腰鼓、美猴戏沙僧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可以自娱,也可以娱人,民族特色鲜明,其中有的还有很强的艺术性感染力,有的早已成为民族村寨之间、本民族与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团结和睦相处的重要手段,往往在民族庆典、欢庆节日中集中展现,人们也由此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中获得身心的休闲、娱乐和锻炼。又如,边疆民族村寨的体育文化交流,是边疆跨境民族和睦相处、实现边疆和平稳定的重要内容。从现有的情况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功利性较少,而休闲娱乐性在逐步强化;规则性不强,而游戏娱乐性突出;技术性在逐渐淡化,日益强调活动的休闲性氛围。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体育项目带来的愉悦,可以轻松自然地与人、社会和大自然沟通、交流,满足了休闲主体对自由、轻松和张扬个性的渴望与需求,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质量。

1.2 运动形态体现的怡情养性审美体验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美的内容包括身体美、运动美和精神美。如大理白族的赛马、石林彝族的摔跤等项目均彰显运动个体的体形美与姿态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中的许多项目往往就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集合体,讲求动作美、音乐美、人体美和服饰美,是多样美的完美集合。运动中要求具有高超完美的舞蹈技能,音乐节奏、旋律和风格特点各异、动感性强,服饰艳丽多彩,或展阳刚之美,或显阴柔之姿,既强调体育的动作美的灵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彝族的烟盒舞,整体上热情欢快,动作与音乐协调优美,哈尼族的摔跤项目,其豪放粗犷的动作呈现出热情、力量、奔放的民族风格。如壮族的抢花炮、哈尼族的武术、白族的划龙舟等,展现的往往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美。

1.3 运动过程享受美的休闲和休闲的美

现代社会生活的高压力,使得人们渴望在空余时间有一种自由自在的体验,从而身心愉悦。如前所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许多项目所表现出来的休闲、娱乐、随意自然、健康锻炼等特征,符合人们精神的需要。美是运动的一种重要特征,体育运动每一个动作,都可以说是一种美的显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的许多运动项目简便易学,参与性、群体性、休闲娱乐功能较为突出。对人们来说,可观赏、可参与,其随意自然欢快很容易使人身心愉快,得到某种生活的感悟。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本来就显现着美学的一些元素。其中还带有某种原生态的因素,往往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情感和美感。当代人喜爱的休闲运动,尤其钟情于自然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运动项目,钟情于运动过程享受美的休闲和休闲的美。

2 民族传统体育休闲美的倡导对美丽云南乡村建设的意义

2.1 提高村寨群众的综合素质,营造了和平稳定的村寨发展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而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省而言,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其村寨情况多样复杂,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固有的文化,离不开民族文化赖于生长、延续的生态文明。因此,从“美丽中国”的视域出发,通过打造村寨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圈、营造和谐的健身环境、构建生态型休闲体育服务体系、拓展校园民族特色体育等路径,对促进民族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深远。美丽云南乡村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它可以促进民族村寨经济、生态、环境、人文、文化的建设,也可以促进村寨人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向着更为幸福、和谐、健康和安定的方面发展。例如,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将会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选择参与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往往成为人们的首选。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村寨群众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民族体育本身具有的交融性,有利于实现村寨之中、村寨与村寨之间、甚至在相当大的区域之间的和睦相处,营造和平稳定的村寨发展环境。

2.2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民族村寨人居环境

美丽乡村的根本是为了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其着力点在于建设秀美之村、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幸福之村、活力之村,从而走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的多样化路子,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开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新局面。2016年2月,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的基础上,又出台了《云南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文件强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云南的重要基础,是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该文件在着力实施的七大行动中专门提出了村寨建设行动,并且指出:“村寨建设是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此,特别提出要“加大建设力度,整体提升村寨建设水平”[3]。

现代生活需要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但是它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尤其如此。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民族体育文化活动项目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身体语言,往往伴随着民族节日的开展而显现出活力与生命力。近年来民族村寨的发展与和谐稳定的事实显示,民族节日以及其中展示的民族体育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团结、交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其中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作用尤其明显。云南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对促进少数民族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将大力促进乡村绿色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强化生态评估,建立生态保障机制,从而进一步改善民族村寨人居环境。

2.3 拉动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构建各民族共同和谐发展的局面

与其他发达省区相比,云南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这是其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云南是民族大省,世居少数民族25个,其中有15个属于特有民族,截至目前,云南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多达300多项,而且形式多样。例如独特的斗牛、摔跤、花鼓舞、烟盒舞、舞龙、棕扇舞等体育项目,是多样化的绿色资源、生态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些项目有可能形成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中的品牌(如西盟县的佤族、新平县的花腰傣的体育舞蹈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中,旅游业是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它既是国家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种增长点的增值空间还在逐年拓展。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很多项目的群体性特征较为突出,例如德宏傣族传统体育的光邦活动,每个人都是项目表演整体的一部分,项目本身要求其表演成员强烈的集体感。只有与他人相互协调配合,节节相随,才能较好地完成整个套路的表演。这种群体性的文化活动,非常有利于旅游活动中的游客与村民的活动,获得原生态民族体育休闲娱乐的快乐。

3 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关系的研究

主流文化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占主导地位,对社会和群体的总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它确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文化特征和主要的风俗习惯,决定着其他文化的地位和影响[4]。从这层意义而言,少数民族文化属于非主流文化。近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下,许多非主流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濒临消失。因此,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矛盾已成为突出的问题。从体育文化的角度而言,长期以来,围绕着奥运战略,强化竞技体育,西方体育文化观对体育文化的影响较为突出,而处于非主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弱化。所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必须对此加以研究,特别要加强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关系的研究。

3.2 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力度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力度不断加大,少数民族文化日益得到重视;另一方面,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各族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既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村寨精神文明建设,又能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其多种社会功能日益得到发挥,仍然在其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借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力度,拓宽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推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项目的发展,带动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繁荣、旅游业发展以及美丽云南乡村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注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并且合理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其次,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文化的建设以及拓展其发展空间,其关键是要争取得到当地政府部门连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帮助与支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等传播途径,依托民族节庆和乡村旅游,增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文化自身生长与发展的活力;再次,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项目传承人的培养,促进传统艺术的保护继承。

3.3 发挥体育组织机构作用,加强制度管理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状况看,在美丽云南乡村建设这种社会大背景下,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逐渐改善,体育休闲、娱乐、审美文化等精神层面的生活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顺应这种趋势,并从组织机构、制度管理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如根据《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充分发挥体育、民委等机构以及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引导与管理并重,使开展村寨体育文化活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持续推进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特别是要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村寨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

[1] 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EB/OL].(2016-03-31)[2016-03-31]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331/c49150-28240688.html.

[2]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新闻频道-和讯网,(2014-07-23)[2014-07-23]http://news.hexun.com/2014-07-23/166883802.html.

[3] 云南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EB/OL].(2016-02-01)[2016-02-01]http://ylxf.yn.gov.cn/Html/News/2016/2/1/136727.html.

[4] 牟岱.多元一体文化概念[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3):70.

[5] 田祖国,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美学价值与广场文化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1):25—28.

[6] 陈素娥.广场文化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形态[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4):110—112.

[7] 章辉.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上),2011,10(8):15—19.

[8] 席玉宝.从体育运动的演变及休闲特征论体育休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1(1):11—13.

[9] 高增霞,梁金辉.关于体育运动中诸多美学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4):123—125.

[10] 金志远.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整合的民族教育课程知识观[J].贵州民族研究,2007,29(2):131—139.

[11] 崔江.浅析当代体育美学审美内涵的文化哲学[J].体育文化导刊,2006,24(10):49—51.

Traditional PE and Leisure Aesthetics of Minorities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Yunnan

YU Zhen-kai1,WANG Xiao-hu2

(1. PE Department, Yuxi Normal University, Yuxi 653100, 2. PE Department, Honghe College,Honghe 661199, China)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ethnic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PE of minorities in Yunnan is an independent cultural form and a department history of existing alone with the highlight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participa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s and recreation of minoriti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brand-new style of social need.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PE culture in ethnic villages symbolizes nature, harmony and development. It contains the beauty of living and reflects a beautiful way of living. It is not only the recreation and entertainment of PE, but also a kind of recreational sport. It is harmonious and ecological.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Yunnan,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should be put more stress since it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village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PE of minorities;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rural areas; leisure aesthetics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部课题“西南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建设研究”(13XTY004)

2016-05-27

余贞凯(1975—),男,广东化州人,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G89

A

1671-1300(2016)04-0116-04

猜你喜欢
村寨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无蚊村寨丁屋岭
红土地(2018年11期)2018-12-19 05:11:04
村寨——海坪彝寨
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 02:53:54
特色村寨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