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2016-01-07 07:37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5期
关键词:军品民用军工

杨 悦



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杨 悦

我国国防工业一直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践行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构想和决策,是军工单位需要面对的深刻命题。

军民融合思想指明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规范了国防科技工业各主体单位的未来发展目标,确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各主体单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发展道路问题。

我国国防工业各实体单位都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如何更好地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履行富国强军的历史使命,在加强国防建设的同时,促进民用产业的发展,服务于国民经济领域,从而实现自身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重大命题,这既是现实工作的迫切要求,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军工单位拥有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丰硕的技术成果,自身物质基础较为坚实,在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具有优越的条件,其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长远发展,以及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举措。

一、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军工单位参与国家综合国力建设的需要

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一项长远的历史课题。我国古代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思想。而我国取得今天的国际地位,与强大的综合国力息息相关。军工单位在我国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利用其自身技术基础和技术成果参与到国民经济主战场,进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作出了贡献。

历史发展经验表明,要想保证国家对国防建设有持续不断的投入实力,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作后盾。军工单位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建设者,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成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军工单位既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受益者,也应该是综合国力的贡献者。有效地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利用军工单位的技术成果造福社会,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是军工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军工单位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其主旨就是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改变产品和产业结构,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军工单位应成为这一过程的重要主体,要通过军民融合式发展,参与到这一历史进程中,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并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军工单位建设产业基础的需要

军民融合发展可有力地推动军工单位的产业基础建设。军工单位在众多的技术领域中都具有优势,但技术优势只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才能获得长远效益。这就要求军工单位尽快完成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更坚实、更完整的产业基础。没有雄厚产业基础的单位,无法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西方的500强企业,正是在所从事的行业建立了雄厚的产业基础,才能不断进行大额研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突破,从而奠定行业领导者的地位。但是,雄厚的产业基础的建立需要一个长久的周期,需要下大力气,这是军工单位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军工单位应该注重通过转化军用技术和能力来建立产业基础,扩大产业规模。

此外,只有具备自我循环、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实体才具有独立性。在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军品能力建设的同时,军工单位绝对不能忽视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能力建设,这是军工单位长远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而重视这一现实要求,发挥军工单位现有优势,加强能力和产业基础建设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从工作实际来看,军工单位实现军民融合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条件。要充分利用军工单位所拥有的有利因素,扬长避短,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目标。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国家政策和产业方向的扶持是发展的前提

国家为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陆续出台了多项配套政策和措施。而利用国家政策和产业扶持举措是军工单位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有利前提条件。

二、军工单位拥有丰富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

技术创新能力强是军工单位的重要特点之一。军工单位科技成果丰富,技术积累深厚,技术水平先进,为开展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科技成果转化是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最重要的途径和纽带。

三、军工单位拥有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为了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我国对军工单位一直保持持续投入,也因此,军工单位积淀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除科技成果外,军工单位还拥有大量的试验和生产设备,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生产能力,为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供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现有的产业基础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起点

目前,我国军工单位都利用军品技术和生产能力不同程度地发展了一定水平的军民融合产业。军工单位现有的某些军民结合产业所处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是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起点。

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点方面

军工单位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走出一条独特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重点应该侧重顶层设计、整体发展、差异管理、体制约束、机制引导、市场牵引、技术转化、科学投入、品牌塑造、措施保证等方面。

在顶层设计方面,要根据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将战略目标落到实处。

在整体发展方面,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克服实际工作中的“重军轻民”观念,从思想认识上树立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把各种积极因素和资源统一起来,确立整体式发展目标。

在差异管理方面,针对军品、民品之间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充分认识并把握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民用产业和产品特有的发展方式和特点,实行差异化管理。

在体制约束方面,军工单位发展军民融合离不开以承担军品任务为主的各研究所和生产厂,这就要求在制度层面对军工单位进行刚性约束,从体制特点出发,采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规范。

在机制引导方面,做好相关激励机制建设,建立军民人才队伍流动和交换机制,通过考核和奖惩机制,引导各种资源投入到民用产业领域。

在市场牵引方面,强化对民用产业市场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化发展,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技术转化方面,充分利用军品的技术优势和技术成果,开展成果转化工作,制定好配套措施,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把军工单位深厚的技术积累转化为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生产力。

在科学投入方面,要根据民用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决策,积极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产业基础,就不会有产业规模。要在现行的管理模式下建立健全民用产业的科学决策机制和产业投入管理制度。

在品牌塑造方面,要充分利用军工单位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提升社会认知度和公众形象,通过品牌塑造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实现产业发展。

在措施保证方面,要紧密结合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军工单位自身的发展使命和发展要求,制定有力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贯彻执行。

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突出问题

从多年的工作实践角度出发,结合对各类军工单位发展经验的分析总结,可以看出,军工单位军民融合发展中存在的比较突出问题包括以下5个方面:

一、传统军工管理模式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最大障碍

军品受到党、国家和军方的高度重视,是军工单位的立身之本。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军工管理模式调整改革非常困难,是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最大障碍。传统军工管理模式要求人才、资源、资金、运营方式、管理层精力和企业文化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军品研制和生产需要,严重削弱了军民融合发展中民用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能力,导致在大型军工企业中军民两大产业长期处于严重失衡状态。

二、军品体制投入方式导致军民融合发展缺少物质基础

军品以国家为主导进行产业投入,从预研、研制到批产都有国家稳定的投入,技术改造也以国家投入为主。而民用产业只能以自身的盈利或利用资本市场获得投入资金,面临着种种制约因素。这就导致军品体制投入方式不能有效支持军民融合发展的需要,导致民用产业发展缺少物质基础,难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军品体制人才培养和选拔方式无法有效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持续人力资源供给

军品管理、研制和生产人员长期在军品管理模式下成长,缺少对民用产业市场的认知和了解,缺少对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认识,而且在军品体制下获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远高于在民用产业方面的收获,这导致人才从主客观两个方面都难以参与到民用产业发展中来。

四、军品产业的指令性特点制约了市场营销和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

军品和民品在多个方面存在不同,从市场角度来看:军品总体来说仅有一个用户,主要是国家主导,军方采购。而民品却有无数个用户,要不断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质量角度来看:军品要确保万无一失,成本不是优先考虑的指标;民品则一定是性价比优先,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经济性。从时效角度来看:军品可以向国家及军方报告延期的原因;而民品的研发创新如果滞后,市场就流失了。上述军品体现出的指令性特点与民品存在重大的不同,而军工单位的指令性色彩最为浓厚,严重影响了民用产业市场营销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导致军工单位在军民融合发展中民用产业先天不足。

五、现代企业制度难以有效运行是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定的产业基础,而军民融合发展中民用产业发展能力的最好载体之一就是现代企业。企业作为最重要的民用产业发展平台,承担着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客户管理、品牌塑造等诸多任务,但企业在军工单位中往往居于从属地位。企业的管理层(董事会等)往往由管理军品的领导组成,其本职工作繁重,难以深刻认识民用产业和公司治理的种种问题,导致管理无效或流于形式。

上述五个方面是军工单位在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时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背景和原因造成的,其解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下大力气,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建议

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要求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要大胆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加大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度。

一、加强战略研究,指明军民融合发展方向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需要落实到军工单位总体发展规划当中,进行统筹谋划。军工单位要根据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按照“上规模求效益”的原则,确定军民产业发展方向,要充分依托多年来积累的军工单位技术成果,通过技术的市场化和资源的再配置,实现产业化发展,获得规模效益。

二、统一思想认识,将军民融合发展落到实处

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性、复杂性决定了军工单位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必须统一全员思想,把工作落到实处。军工单位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军民发展处于分割或游离状态,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随着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的调整,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已成为军工单位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然之路。

三、调整体制机制,激发军民融合发展活力

体制机制调整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只有打破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桎梏,才能激发军民融合发展的活力。在体制调整方面,军工单位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果断对现有管理机构进行改造和重组,增加相应管理部门的军民融合发展职责,为技术产业化和创造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撑;要建立与民用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销售、服务网络,保证市场信息的畅通和有效利用。在机制调整方面,军工单位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军民共用的用人机制;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要采取灵活的分配机制,制定多种形式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民用产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强化技术创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

军工单位研发和生产能力较强,积累了大量的高技术成果。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要充分发挥军工单位的技术、人才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和产业化扶持政策和经费支持,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投入,要建设一支科技创新意识领先、力量雄厚的优秀研发团队,适应市场快速多变的技术发展需求,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

五、勇于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军民融合市场营销能力

军民融合发展要

求军工单位必须融入市场经济建设。军工单位要围绕产业的发展,筹建专业的营销队伍,选拔有经验的高级营销人才来领军营销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加强市场营销战略策划,运用市场手段开展品牌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要加强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打造各单位共享的军民融合式市场营销平台,提升军工单位整体营销能力。

第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军民融合整体资源配置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运营质量。要加强军用、民用产业资源的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开展资本运作,积极实施兼并重组战略,实现产业资本的低风险快速扩张;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运用其融资功能,通过股权收购、资产置换、上市增发等途径,推进股份制改造,引进长期战略投资者,解决民用产业发展中投入不足、产业化程度低和产业规模偏小的沉疴。

结束语

军民融合发展是国防科技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军民融合发展是军工单位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解决起来绝非一日之功。为山九仞,功在不舍。军民融合只有以无畏的勇气,艰辛的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军品民用军工
小议国内军品市场特点与营销策略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军工企业军品单机配套立项风险评价浅析军品
某横向军品项目快速集成研制的创新实践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对民用节能建筑之采光设计研究
从全球军工百强看世界军品生产发展态势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