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任伍:“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理念是第一次提出,内涵丰富,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新境界、新思想和新理念。“共享”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美好追求,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共享都是中国人心中的一种美好愿望。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将“共享”这种美好愿望变成现实。“共享”不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将“共享”发展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用一种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共享”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教育、医疗、就业、扶贫、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共享,就是给人民更好的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11月9日)
卫兴华:掀开西方“普世价值”的面纱
有关“普世价值”的争论,近年来延续不绝。认同西方“普世价值”者认为,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应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怎么能否定呢?我们不是也把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吗?我们不也讲人权吗?进而提出,谁否定“普世价值”,谁就是站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对立面。这种观点容易引起思想混乱,颇有澄清的必要。澄清关于“普世价值”的是与非,需要分清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西方宣扬和推行“普世价值”的实质是什么?西方宣扬“普世价值”,实质是推销西方的所谓“民主国家体系”和“自由体制”。西方宣扬和推行“普世价值”,是其和平演变策略的重要一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作为价值观,本是人类社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怎么会成为西方国家用来“重塑”和“演变”非西方价值观国家的工具呢?这就需要进一步弄清楚西方价值观的经济社会制度基础。西方价值观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保证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的实现。它把资本主义看作人类社会最美好的制度,把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宣扬为“普世价值”。尽管我国也把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作为自己的追求和价值原则,但西方并不认同。因为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与西方的个人主义相区别。总之,我国积极借鉴西方之长但不照搬西方那一套、不搞西方化,而这些与西方所宣扬的“普世价值”是相左的。西方国家极力向中国推行所谓“普世价值”,其本质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否定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当然要受到我国的抵制。有人不明事情的本质与真相,只从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抽象概念和文字表面出发,认同和宣扬西方“普世价值”。这些人应该清醒了。二是西方国家是怎样实践其“普世价值”的?从西方国家的国内实践看,“普世价值”的口号长期被践踏。一些西方国家长期存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劳资对立、贫富分化、人权无保障等背离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严重社会问题。从西方国家的国际实践看,“普世价值”幌子下掩盖的是侵略、掠夺和灾难。西方在一些国家操纵的“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街头政治”,导致相关国家陷入政治动荡、社会混乱、难民流离、经济衰退,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在事实面前,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国家不认同西方推行的“普世价值”。三是西方的“普世价值”是否适用于中国?西方国家实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和以按资(本)分配为核心的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是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原则;而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遵循的普适性价值。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认同、不接受西方向我国推行的“普世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我国必须坚持自己的价值标准,不能搞西方化。
(来源:《人民日报 》2015年11月30日)
张颐武:集体主义没有过时
有关集体主义的争议中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更加崇尚个性,更加注重自我的发展,对集体这样的概念无兴趣。二是互联网时代更崇尚自由,每个个体都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集体观念已经不需要。这些暗含着集体主义在今天已经过时的说法,当然是有问题的。自古以来,个人和集体就都是人类构筑社会所必须。集体主义就是人类社会的群体认同,没有个体当然就不存在群体,但如果没有群体观念和相互合作也就没有社会的存在。社会需要个人创造,这点无需争论。我们的社会也确实曾在某个阶段对个人权利和发展关注不足,这也都无需否认。但简单把个人和群体对立,认为集体主义就是僵化的,那就错了。其实无论国家认同还是社群认同,都是集体主义的表现。群体既是个人发挥和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也是这种展示和发挥的前提和保障。现在的互联网反而让更多的自我找到了群体认同的可能。互联网的合作意识往往通过虚拟社群就能发挥作用,于是集体主义有了其新的表现形态,显得更加丰富多样。集体的存在不是为了压抑个性,但也需要为了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而让自己融入群体,也会有所牺牲和奉献。这些都是组成社会不可或缺的必然,也是我们共同的常识所在。中华文化历来就有关注群体的传统,这其实是我们的文化优势,也是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在逆境中奋起的重要精神源泉。今天的中国正在发展中,也还有许多挑战和问题,集体主义仍然是社会所必须的重要价值,它凝聚社会、塑造认同的功能仍然不可小觑。
(来源:《环球时报》 2015年11月24日)
陈曙光: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方法论误区辨正
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深水区,面对的都是“硬骨头”,只有把方法搞对头,改革才能搞对头。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对于如何推进改革也还存在不少的方法论误区。误区一:“顶层设计”是中央的事,“摸着石头过河”是基层的事。“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为改革提供指导、保驾护航;更加注重改革的“摸索创新”,为改革积累经验、打开局面;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同“基层创新”的紧密配合,既要善于从高处的运筹帷幄中谋划改革的方针政策,也要善于从基层的实践创造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误区二:深水区已摸不着石头,“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过时了。全面深化改革,既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也仍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绝不意味着瞎摸索,也不意味着排斥理论的先导作用。“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误区三:过去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今天改革的龙头应是政治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着眼于“全面”,功夫在“重点”。“重点”抓得准不准,关乎改革的成败。改革如果没有面上的推进,难免顾此失彼;如果没有点上的突破,难免杂乱无章。误区四:改革意味着“变”,所谓要有“战略定力”就是反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既有“变”的一面,也有“稳”的一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怎么改、改什么,有我们的政治原则和底线,要有政治定力”;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误区五:改革强调“放”,所谓“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背离了改革的方向。全面深化改革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里要讲两句话:一句话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句话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但现在有些人只讲前面一句话,不讲后面一句话,这是片面的。“管”与“放”的问题,说到底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要拿捏好“管”与“放”的力度,坚持有管有放,管要管到位,放要放到位;坚持有进有退,缺位的要补上,越位的要退出。
(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11月25日)
柴尚金:西方代议制民主陷入重重困境
在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新兴资产阶级为防止王权专制和权力垄断,接受并推行代议制民主,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以求实现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应该说,西方代议制民主在历史上有其进步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代议制民主并没有与时俱进,而是固步自封。近年来,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政治、社会呈现出明显的“极化”特征,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无力解决这一难题,陷入重重困境。一是议会与政府权力分立异化为朝野分裂与权力掣肘。二是政见分歧导致议会立法和监督功能紊乱。三是精英民主与社会参与民主尖锐对立。四是选举民主的实质是金钱民主。西方代议制民主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一是西方民主的资本独占性。二是制度设计上的片面性。三是西方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四是非西方民主模式的挑战。 如何看待西方代议制民主呢?首先,西方代议制民主不是唯一的民主形式,不可能取代其他形式的民主。其次,西方代议制民主有明显缺陷,但不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再次,同多党制下的西方代议制民主相比,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其独特优势。可以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能体现当今人类民主发展的大趋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