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激励机制改进策略

2016-01-06 02:59顾文权
创新时代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环境学校

在当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中学原有的教师激励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广大一线教师纷纷反映近段时间工作量较大,安排偏重,备课时间相对较紧,新课程教科研时间难以保证等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但会在客观上影响到教学质量,还会使教师在主观上失去积极性。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中学教师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过长。

2.中学考核体系没有完全与现实相对应。

3.不适应课程改革新形势。

中学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和各学科之间的等级差别,使得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对教师激励课题的研究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随着旧的激励工具的衰竭,各中学必须不断开发挖掘各种新型激励工具,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激励机制,努力实现教师激励体系的多维发展。

那么,从哪些角度对激励机制进行改进才能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呢?

一、科学的报酬体系

不可否认,报酬水平是各中学延揽、挽留人才的有力手段,也是促进教师努力工作的重要动因。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中学教师而言,报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上升为精神层次的需要,成为衡量自我价值的重要尺度和坐标。它是教师地位的标志、自尊的依据和安全的保障,诠释着中学教师在社会上的成就、地位和价值,因为贡献、表现和结果是决定教师报酬的根本因素。因此,学校领导应充分从教师的成就欲和个体成长角度出发,制定设计一套反应迅速、合理有效、变化灵活、方式多样的柔性报酬系统。柔性报酬系统可以和目标的设定紧密结合,即降低基本工作量的同时保证基本工资,且使得基本目标容易完成。学校在完成强制性目标的基础上,加大超额完成任务的奖励力度,实行薪酬的弹性化,使得获得收益变成一种对教师超额劳动后的充分肯定与奖励,这样会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超额完成课改环境中的教学、科研工作将成为现实!

二、合作的群体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人最向往的是个性的舒展,具有强烈的自尊自主意识。自尊更是中学教师的天然属性,其受尊重的欲望比普通人强烈得多,这与受教育程度和教师的职业特点有关,但是要满足尊重需求,首先必须具备一个和谐的群体环境条件。中学教师的劳动尽管相对小学而言独立性较强,但其大部分时间同样是在学术或学科群体中度过的,在课改环境中尤其需要保证教科研的共同研讨时间。根据动力场理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在需求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是一种力场作用的关系。如果在工作群体中既有相互支持、体谅、尊重的同事与合作者,能进行充分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产生强烈的社会助长效应和强大的群体内聚力,又有能理解、同情、关心鼓励自己的学校领导者,营造“大视野观、大发展观、大人才观、大团结观”的温馨、坦诚、舒适的团结协同氛围,那么,这种具有优良和谐人际关系的群体环境本身就会成为对中学教师无形的激励,使包括学校领导和广大一线教师在内的整个教科研系统成为中学教师生产自尊、生产自豪感、生产温暖的工厂。

三、有效的正负激励

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正激励的激励效果比负激励好得多。在课改环境中,学校领导更应处理好正、负激励之间的关系,以正激励为主,以负激励为辅。

(一)正激励:

1.工作激励。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工作积极性,学校领导要考虑如何才能使工作本身更有内在意义和挑战性,给教师一种自我实现感。学校领导要在课改环境中进行“工作设计”,使工作内容扩大化和丰富化,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可尽量根据教师的特长,把教师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并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使工作激励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荣誉激励。荣誉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对一些在课改工作中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教师,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是很好的精神激励方法。荣誉激励成本低廉,但效果很好。

3.提升激励。提升激励是“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制度。对课改工作中表现好、素质高的教师,学校应该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尽量根据教师的能力为教师创造提升的机会,包括福利待遇、职位等的提升,从而使教师时时处于“上台阶”精神状态下。

4.尊重激励。尊重是加速教师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尊重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学校教师之间的和谐,有助于学校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从而有助于课改环境中教学、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5.培训激励。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日益突出。他们虽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但仍需要对他们采取学习、深造、培训等激励措施。通过这种培训充实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负激励

按照强化理论,激励可采用处罚方式,即利用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方法,如批评、降级、降薪、淘汰等,创造一种令人不快或带有压力的条件,以否定某些在课改环境中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四、多维的交流沟通

学校领导要注重与教师的情感交流,使教师在学校的工作真正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成为“共享资源”,而教师也希望不断地与领导交流沟通,希望他们的贡献能被认可。为此,学校可以通过教工之家、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创造者,而教师也渴望能够在工作中自由地展示他们的才华,发挥其聪明才智。这就意味着学校管理者要适时改变角色,在教师“迷途”时,以多维的交流沟通方式给予支持和指导。

五、先进的教学文化

学校的教学文化是教师激励机制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学校先进的教学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教师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学校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此,应重建一个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内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线,以落实新课程标准为目标的教师认可的教学文化,用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教学文化来管理,使之为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动力,成为学校的实现长远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六、公平的激励策略

首先,应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课改环境中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课改环境中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最后,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学校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教师的需求和工作质量,根据课改要求制定出相应的公平的激励策略。

综上所述,学校在课改背景下一定要重视对激励机制改进,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理论,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合学校特色、时代特点和教师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正确诱导教师参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创造性地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顾文权,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现任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校长。长期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坚持“以智慧启迪智慧,用激情点燃激情”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学绩效突出,深受学生的喜爱。1998年,他代表无锡大市参加江苏省评优课获“优秀示范课”奖,同年被评为无锡市教学能手;2006年参加无锡教育电视台“中考名师讲坛”拍摄并获一致好评;2002—2003年度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4年、2011年度分别记“三等功”一次,曾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校长、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江苏省初中物理教材实验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滨湖区优秀校长等多项荣誉称号,多篇论文在省、市、区级报纸杂志发表。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环境学校
教师作品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学校推介
中学教师工作投入问卷的编制
西藏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其提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