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峰+梅成才
摘 要:自从微课的概念2010年被提出以来,就得到了中小学、高等学校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极大关注,各类微课竞赛和微课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然而,现有的微课学习平台并不适用现今移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发展现状。为此,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移动学习平台,为学习微课提供了一个新渠道。该平台利用手机微信普及率高和沟通便捷的特点,为微课的制作、学习和传播提供了强大的便利性,这将更快地推动微课在各类学校中的发展,加快教学改革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移动互联网;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1-0082-03
一、引言
随着微课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基于互联网的微课学习网站被逐步建立起来,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微课网(www.cnweike.cn)和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站(weike.enetedu.com)等。[1]-[4]中国微课网是依托中国微课大赛建立的,截至2014年7月31日,其上载参赛作品已近23000个。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站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建立,主要承办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截至2014年7月31日,今年开始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已经上传4143个微课作品。其他还有拥有800316个注册用户(截止到2014年7月31日为止)的商业化微课学习网站VKO.cn微课网(www.vko.cn)、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办的浙江微课网(wk.zjer.cn)等。然而,同时我们也发现,相比较网站形式的微课学习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课应用相对较少,在移动互联网上开展微课学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于移动互联网,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3年4月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中给出了相关的统计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包括手机搜索、手机地图、手机支付、手机二维码和手机微信,其中手机微信市场占有率最大。自从2011年1月21日发布,微信迅速发展,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应用,拥有很大的用户市场。根据统计,最近半年使用过微信的用户占总体手机网民的52.9%,市场潜力巨大。微信好友主要源于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好友,比例分别为76.8%和68.4%,此外,企业明星等公众账号占比13%,微信公众平台发展初见成效。微信的使用大多停留在聊天工具和朋友圈等社交沟通用途上,占比分别为86.1%和34.6%。由此可知,微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上最主要的社交沟通工具,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课移动学习可以借助微信平台来实现。
基于以上,本文将尝试以微信公众平台为服务器,手机个人微信为客户端,搭建面向高职学生的微课移动学习平台。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将为高职学生的正常课堂学习之余增加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学习沟通渠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手机上进行微课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巩固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这必将极大的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系统功能分析
微课的学习流程与一般课程类似。一个课程学习流程包括课程准备、课程学习、师生互动交流和教学评价等,依据这个流程,确立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的体系结构,平台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5]各个子系统描述如下:
(1)基础数据支持子系统:提供基于Web平台的教师、学生、试题、用户和管理员等基础数据的添加和维护管理,重点提供微课信息的添加,微课视频的上传等功能。
(2)数据统计分析子系统:基于Web平台对微课的总数量、被访问次数、学生自我测评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也对学生的微课学习情况、在线测试成绩进行统计,为平台的功能评测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3)微课制作子系统:教师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创建微课,并使用手机拍摄功能制作微课视频,通过WIFI网络上传到平台的微课资源服务器。微课创建好之后,教师可以把微课信息添加到平台的数据库中。该功能可以极大地提升微课视频制作的效率,使微课的制作更为方便和普及。
(4)微课学习子系统:学生可以关注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目录菜单,或者输入课程关键字,进入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如输入“ASP.NET”关键字会列出所有包含ASP.NET的微课课程目录,选择 “ASP.NET程序设计”链接,就可以进入“ASP.NET程序设计”微课程主页,进而选择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该功能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师生互动子系统:该功能主要使用微信群组功能实现,通常以课程为单位创建课程群组,由课代表负责管理,并让任课老师参与其中。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以通过课程群组相互讨论课程内容,达到师生即时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6)学习评价子系统:主要实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测评功能,测评题目主要以判断题和选择题为主,学生选择并在线测评之后,由系统自动改卷,根据分数给出学习建议,并为后台管理系统提供学习情况的数据支持。
平台将面向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三种角色,其中管理员通过Web平台进行微课、试题、学生和教师等基础数据的管理,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在手机微信上直接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微信关注平台公众账号,并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进行微课学习、师生互动和学习评价,其模块访问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三、系统设计与实现
1.微课学习过程设计
微课移动学习平台设计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的设计,微课学习过程包括微课制作、微课学习、师生互动和学习评价等几个步骤。其中微课制作主要面向教师,为教师制作微课提供便利。教师可以使用手机的视频拍摄功能先行制作微课视频,再通过微课移动学习平台上传到服务器中,也可以在学习平台中直接调用视频拍摄功能制作微课并上传。当然微课也可以在PC等其他客户端制作,由管理员在Web平台中上传。
微课学习主要面向学生,使用菜单选择和文字输入等方式提供逐层推进的微课展示和强大的搜索功能。师生教学互动主要使用微信群组来实现即时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学习讨论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答疑解惑,并引入微社区进一步丰富微课移动学习的教学互动过程。学习评价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效果的测评,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测评试题主要由管理员通过Web平台添加,学生进行微课学习后,通过微课下面的链接进入测评界面,测评之后系统自动给出评价和改进的方向。
2.关键技术
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的开发主要基于PHP网页开发技术和MySQL数据库技术,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部分是重点和难点,其课程展示、微课播放和学习评价的数据都通过MySQL数据库读取,其中根据输入的课程名搜索微课程信息的关键代码如下:[6]-[8]
private function receiveText($object)
{
$keyword = trim($object->Content);
if(!empty( $keyword ))
{
$msgType = "text";
//根据课程关键字模糊查询相关课程
$sql="select * from MicroCourse where MicroCourseName like '%".$keyword."%'";
$result = mysql_query ( $sql );
while($row = mysql_fetch_row($result))
{ //图文显示搜索到的课程信息
$content[] = array("Title"=>$row[4], "Description"=>"$row[5]", "PicUrl"=>"$row[6]", "Url" =>"$row[7]");
}
}
}
3.系统实现效果
系统实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以ASP.NET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当用户输入ASP.NET关键字搜索微课程时,系统会显示包含ASP.NET字样的课程,效果如图3所示。当用户选择其中的某一门课程,会进入该微课程的详情页,如图4所示。
当用户选择微课程详情页下方的微课视频后,会进入微课详情页,如图5所示,点击微课视频图片,可以播放该微课视频。用户学习完微课之后也可以进入微社区进行学习讨论,如图6所示。
四、总结与展望
高校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正因如此,在今年3月中旬开始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高职院校参加的积极性非常高,截至2014年7月31日,高职院校共提交参赛作品3829个,占所有参赛作品的比例为92.4%。微课得到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本文在传统互联网微课学习平台的基础上,使用现在最流行的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移动学习平台,提供了一种学习和传播微课的新渠道。微信普及且沟通快捷的特点使得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学习更加方便,这极大的加快了课程学习的速度,必将推动高职院校和中小学校的教学改革进程,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助力。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4]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5]张艳超,伍海燕.移动微型学习:新生代员工继续教育新模式——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1):79-84.
[6]威利,汤姆森.php和MySQL Web开发(第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易伟.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与开发揭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8]方倍工作室.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最佳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编辑:杨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