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 智美生命

2016-01-06 21:04郭锋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英华校本核心

郭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办学目标、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学校以创建“英华教育”为办学构想,以建设“英华课程”为核心目标,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课程体系。

英华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为核心课程,同时包括分为学科延伸、人文拓展、科学探究、生活体验、社会适应5大类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核心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是学校全部课程的核心,为其他课程提供示范和引领。5大类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则依据从学校内部向社会外部发散的趋势归纳整理而成。

学校以生命化课堂建设为主题,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发动各学科教师研制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学科教学“专业公共契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以课堂研讨为中心增设课堂“预习检测”和“当堂检测”两大课堂教学环节,分别用以督促学生前置学习和辅导学生课后巩固提升,形成“前置学习——课堂研讨——课后巩固”的教学新格局。推行“一课三备,一题三问”的教学策略,着力消除“把所有学生当一个学生教”的现象。

以精质化课程建设为主题,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由课程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改变校本课程以完成课程为目标、缺乏优化与选择的状况,强调课程建设服务于学生成长,以提高学生的素养和丰富学生的内涵。结合中小学不同教育阶段的特点,确定同一门课程在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同课程目标、关注重点、实施形式,使英华教育九年贯通不断线,学段差异有侧重。

贯彻“智美”“创新”的思想。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再生优于再现,弱化知识灌输,强调过程体验。在课程策略上强调“立意高,落点低”,将课程本身的价值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强调“视野广,入口小”,让课程既涉足广泛,又合理筛选有效信息,选择精当入口;强调“储备厚,选点精”,让课程内容以广博涉猎、深入研究为基础,从庞杂之中精选素材,抓住核心,提纲挈领。

以突破学科与课程壁垒为主题,实施课程整合。树立三级课程“一体多形”的观念,在实际操作中,着力通过课程资源的灵活应用实现三级课程的整合:首先,努力打破学科壁垒、三级课程壁垒、学科界限,努力尝试课程资源的跨界关联。然后,以学生知识建构为根本目标,让各种课程资源服务于学生知识整体的建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课程的融会贯通。

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学校英华课程逐渐形成了以下特色:以核心价值观与英华品质引领为特征,实现课程理念创新。学校研制特色学生价值观培养目标——英华品质,即“爱国·敬人·任事·悦己”的基础品质,“惕思·敏行·笃学·健体”的立身品质,“循道·博闻·励志·创新”的发展品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以九年一线贯通、资源多元利用实现课程形式创新。例如,以电影为资源的中小学课程覆盖贯穿了3年级到9年级7个年级阶段:3-4年级是儿童电影歌曲欣赏,5-6年级是儿童文学电影赏析,7-8年级是名著电影缩微阅读和看名著影视、赏经典人物,9年级是读教材、看电影。此外,以“课程集束”的形式,围绕课程核心主题或基础资源,从一个基础课程出发,经过发散演变,最终形成一系列相互衍生、相互策应的多个课程,以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课程内涵与形式互相配合,实现课程创新。如“名著电影缩微阅览”课程,将改编自世界名著的电影进行压缩,通过观看缩微电影让学生在心里埋下艺术的种子,启发学生观看全本电影、阅读原本名著。又如“英华品质”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熏陶的基础上,对接学生多元化评价,评选表彰每月7类“七彩之星”、每学期18类“樱花之星”、每学年“英华星”、每届“英华学子”,促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融合。

建设英华课程,推进英华教育,学校取得了长足发展,赢得了专家、同行以及社会的广泛好评。未来,学校将继续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英华课程和英华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 编辑 汪倩 ■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华校本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breaking of aluminum particle shells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Empirical Likelihood for Partially Linear Models Under Associated Errors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QUANTILE ESTIMATION WITH AUXILIARY INFORMATION UNDER POSITIVELY ASSOCIATED SAM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