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萍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 200040)
文物类辞典是专科辞典的一类。它既具有专科辞典的共性,如“收词注意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全面性、系统性,释义要求深入细致全面”(徐庆凯2011),又具有一些由文物自身特性所决定的个性特点。作为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类,是一种供观赏、可研究的实体。因此,为了达到释义“深入细致全面”的要求,文物类辞典除了从专业角度以文字解释词目外,常常还必须配上与词目相适应、展示实物的图片。如《中国文物大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收录词条16400 条,配有彩图3300 余幅。《中国民族民俗文物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收录词条8175 条,配有图片3733 幅。《中国青铜器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收录词条2800 余条,配有图片3000 余幅。所以文物类辞典是一种图文并重、以图深化释义的专科辞典。
以往编辑出版的文物类辞典,以精到的文字解释和精美的图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类的文化历史,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把传统文化转变为新的元素以促进今人的文化创造力,在帮助人们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促进当代和未来的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些载有大量图片的文物类辞典往往十分厚重,携带不便,并且文字和图片大小都固定不变,而全部条目也都固定地线性编排。读者如要进行较细致的分析或将不同文物做对比研究,十分不便,常常只得放弃辞典而寻找其他信息资源。因此,为适应读者对出版物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对工具书的新需求,使既有的文化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物类辞典进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专科辞典(甚至各类图书)的数字化转型,大多还处于“载体更换”阶段,即将原来以纸张为载体的图书更换成以磁、光、电介质为载体,而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仍然与纸质本相同或基本类似,这是远远不够的。出版物的数字化转型,在充分利用已有内容资源的同时,可以而且应该发挥数字出版技术的各种优势,对表现形式进行综合创新,使之更加切合网络时代读者的需求。因此,本文拟以《中国青铜器辞典》(以下简称《青铜器》)为具体案例,初步探讨文物类辞典数字化转型的方法,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数字出版包含多种媒体,信息技术方面的从业人员,他们有很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但缺乏图书编辑,特别是专科辞典编辑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许多数字出版的电子产品技术令人炫目,但内容质量低下。所以要做好文物类辞典数字化转型,从基础工作上来说,应从以下两方面把握好现有辞典的内容资源。
和其他专科辞典一样,文物类辞典的成型,首先是专业工作者从专业的角度搭建框架,选定词目,配置图片,再由专业的辞书编辑从专科辞典编辑的角度,对框架是否合理、词目收录是否合适、各个类别收词是否平衡等方面进行审核并请作者修改,然后由作者撰写释文。作者交稿后,学科编辑核实资料、调整体例、润饰文字,美术编辑设计版面,为图片调色,最后以资料翔实、文字精练、版式美观、图片雅丽的形象呈现给读者。应该说,纸质文物类辞典的内容是独特的、唯一的,具有很高的科学性、知识性,读者从中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专业知识信息。所以文物类辞典要实现数字化,需要利用现有纸质辞典已有的优势——词条。
如《青铜器》的著者陈佩芬女士生前是上海博物馆副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一生从事青铜器研究,在文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她倾五十年青铜器研究之积累,编撰完成了这部青铜器专科辞典。全书分青铜器论述,青铜器分类,青铜器器名,青铜器纹饰,青铜器铭文及释文,重要青铜器,青铜器铸造技术,出土青铜器主要遗址、墓葬和窖藏,金石学家,青铜器书目等十个大类,涵盖了青铜器研究的各个方面。书中所配图片大部分为实物拍摄,有些是从海外觅得,很多为第一次披露,资料极为珍贵。这部辞典既汇集了学界有定论的研究成果,吸收了最新的学术创见,也反映了作者的研究心得,并分析纠正前人的讹误,可以说汇古今研究成果于一典。它框架全面,体系明晰,条目等第清晰,内容互为照应;内容编撰上则有观点、有材料、有体例,视其等级高下、内容繁简,或千字介绍,或百字简述,书前有分类词目,书后附词目笔画索引,由此而使本辞典“具有突出的学术性、权威性、唯一性和实用性”。本辞典的编辑可以说是精心打磨,深度加工。从文字编辑来说,如从完善框架中,帮助作者平衡词目;从查核书目的作者、出版者,纠正了同名异书及有误的出版年份;从图文对照中,消弭了图片的张冠李戴,统一了铭文中的同字异释;从相关条目内容的交叉处理中,避免了资料观点的矛盾,全面大幅提升了书稿的质量。从美编角度来说,本辞典是工具书也是大型图典,所有器物图片每一张均全部校色,尽可能还原青铜器的本色,并配上投影,以体现青铜器浑厚凝重的特色。纹饰、铭文则寻找最富有层次感的最佳图版,进行校色处理。版式的设计则简洁而富艺术性,封面装帧贵重典雅,和青铜器礼器身份相符。辞典出版后,学界评价颇高:广泛收罗海内外馆藏和私家藏品,全面展现了中国青铜器的现存状况和研究成果,是目前青铜器领域收录最为完备的一部大型工具书,集青铜器研究之大成;在出版界则因其填补了文物工具书中大型青铜器专科辞典的空白,而荣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青铜器》优秀的纸质内容,是其他同类辞典无法替代的,所以《青铜器》要实现数字化转型,首先应充分全面地利用其纸质内容优势。
当然,每部文物类辞典的内容特点不同、质量良莠不齐,实现数字化转型,如何利用现有的纸质辞典,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利用现有纸质辞典的基础上,编辑还应该与作者一起研究各个词条的具体内容,按照数字出版技术的特色,对如何修改、补充词条的表现形式拟出方案,再由信息技术人员具体实施。由于数字化辞典具有糅合各种媒体手段于一体的可能性,在充分利用现有纸质辞典文字和图片资源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词条的特点,为实现新的媒体表现而补充搜集、制作合适的素材。如《青铜器》原拟增加“青铜器的鉴定和辨伪”一大类,因当时一些观点学界尚无定论,故陈先生未予收入。鉴于学术的发展、收藏热的升温,可以根据新媒体的表现特点,适当补充这方面的资料。再如青铜器铸造技术、青铜古乐器,因其特性决定,在纸质辞典中很难展示其完整的铸造过程、优美的乐声,但在新媒体条件下则可以实现其完美的视、听效果(后文详述),这就要在实现数字化转型时,为实现新的媒体表现需要拓展搜集、制作的素材。
纸质文物类辞典的文字大小是单一的,图片形象是单向的,内容资源是有限的,读者只能被动地从它那里得到有限的信息。而现今的数字出版技术已经开发出很多新型的媒体表达功能,读者不仅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全方位地接受信息,还可以实现“人书互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阅读需求对辞典呈现信息的角度、方式等进行选择,使读者对出版物所含信息的接受变成积极主动型的、探索型的。数字化文物类辞典的策划应该尽量充分地利用数字出版技术,优化纸质文物类辞典所载信息的表达方式,让尘封千年的文物“活”起来,做到图文并茂,多角度、多视点地展示文物各个侧面、各个角度,让读者全面地理解词条的含义。
笔者认为,现阶段的文物类辞典数字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优化信息表达手段。
文物类辞典一般都有许多图片,如《青铜器》约收入1800 件器物,每条词目下均配以相应的图片。为突出精彩的器物,该辞典在设计版面时,一个页面上一般只放置两个词条,而较为重要的词条,其图版甚至占一整面。应该说它在版面的设计上是相当用心的。但不管设计者如何为读者着想,限于版面,每图所占空间也是有限的,不便于读者清晰地查看一些细节部位。当然,对于精美的纹饰,该辞典也设有少量局部放大的图片。不过,放大展示的数量有限,并且都是编者事先选定的部位,读者不可能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整件文物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观察。
利用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文物类辞典可以实现随意缩放图片的功能。这样,读者就能方便、详尽地观赏文物上繁复的纹饰和独特的铭辞。如在现存的商周青铜器中,“虢季子白盘”的形体最大,其铭辞不但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军事的重要史料,而且字迹线条清丽流畅,结字优美,是西周金文中极有代表性的书法艺术精品。但是,这篇111 字的铭辞刻于盘的内底,纸质《青铜器》词条所配图片无法看到铭辞,更无从欣赏。转化为数字化辞典,这样的缺憾就能完全化解。
如果担心图片的显示尺寸过大而使得释文文字不能与图片位于同一视域内,则可以采用数字出版中的“图像扫视”技术。这时,图片不论放大多少倍,都只在设定尺寸的框内展现,但可以上下、左右移动。读者能够通过对图片展示部位的自由控制,很清晰地观赏到每个细部。
为了让读者能够在看到文物整体形态的同时,细细地欣赏,研究其上的各个细部,数字化文物类辞典还可以配置“放大镜”功能,即保留整图不变,而随时将读者所选择的局部区域予以放大。如“唐代嵌螺钿宝石葵花镜”,它是用贝壳内壁制成图案后粘贴于铜器表面,研磨后再雕花,外形光彩莹润、华丽秀美,发源于周代的嵌螺钿工艺,在唐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但纸质《青铜器》受制于版面尺寸,无法将其细微之处清晰地展示。在数字化辞典中,读者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放大图像,仔细地观赏其炉火纯青的铜器装饰工艺。
纸质辞典中,无论为文物配的图片多么精美,读者都只能从固定的某一角度观赏它的某一个面。即使为特别重要的文物配设若干不同角度的图片,读者仍然要尽量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各幅图片中的影像拼合成一个整体。
利用数字出版中的“图像序列”技术,则可以让静态的文物形象“动”起来,自动作360度旋转,让读者逐一观看各个侧面。同时,图像的转和停还可以由读者自由控制。这样,读者就能方便、尽情地观赏到文物优美造型的各个侧面。当然,目前的技术还只能让图像左右旋转,不能上下旋转。因此,如果需要将文物的顶部和底部都逐一展现,可以设置两组图像序列,其中一组为文物横卧的图像。这样,读者观看时就能够产生“把玩于手掌”的感觉,根据自己需要仔细观赏文物的某个侧面。
文物类辞典的词条经常既介绍事实又适度引导读者欣赏,读者对照着图片阅读释文,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纸质辞典一般都将文字释文与相应的图片安排在同一页面上。这样固然可以让读者将文字说明与直观影像联系起来,但比较长的文字释文会占用版面很多空间,致使图片比较小,而且文与图的位置常常有一些距离,读者使用时需要不时调整视线,不够方便。
从文字和图片的特性来看,任何图片都呈“块状”整体,不能分割,而文字呈线性排列状态,字行长度可以变更、若干字行也可以分割开来。因此,在数字化文物类辞典中,可以利用文字滚动显示技术来安排释文。这时在图片旁边设置一个小小的文字框,框的高度可以根据整个版面大小,设置为仅显示两三行或四五行文字,但所有文字能够按读者的互动操作实现上下滚动,而字行长度自动与框的宽度匹配。这样,在读者的视域中,图片始终存在,而各个部分的文字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显示。读者不仅可以阅读全部释文,还可以将释文中介绍文物某个特点的部分停留在文字框内,与图片近距离对照,细细揣摩,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将释文文字处理成滚动显示形式,同时也就解决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显示屏相对较小,难以把词条的释文与相应的图片同步展现在一个视域内的问题。
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有些由于种种原因而毁坏、缺损,而古代相关的书籍、图录中对某些现已毁坏、缺损的文物尚有记载,专业文物修复者可以据此进行修复。修复后的文物,有的和原物一样,有的则尚有差异。数字化文物类辞典可以利用数字出版的图像比较技术,将修复前后的文物图像排列在一起展现,而且能够让读者随意调整两幅图的大小,把某个细部放在一起进行察看、比较。这对检验修复品的质量是十分有益的,也有助于文物修复人员不断提高修复技能。此外,随着文物收藏的升温,文物市场可谓鱼龙混杂,仿制品比比皆是,有的几可乱真,鉴别稍有不慎,极易上当。《青铜器》实现数字化后,就可把真正的青铜器文物与某些仿制品的图像并列,并从外形、纹饰、铭文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两者的差别所在。这对读者提高鉴别市场上青铜器皿真伪的能力,显然会有很大帮助。
历代文物中包括不少古代的乐器,如《青铜器》就收录了铃、铙、钟、镈、钲、磐、鼓、于等12 种青铜乐器。纸质辞典对这些古乐器的介绍,只能说明其形制特点、出土年代、演奏方法等,而对于乐器发出的声响如何,则只能或大致形容、或付之阙如,这显然不便于读者较全面地认识古乐器。
数字出版技术能够将多种媒体手段集成于一体,音频文件的融合使用更是简单易行。所以,文物类辞典的数字化,可以实现在乐器类词条内添加音响设计,分别真实地再现单种声音(如编钟中每口特定音阶的钟所发声音、大小不同的磬所发声音)或多种声音的组合(如若干种乐器合奏的效果)等,并用不同形式的按钮控制,让读者根据喜好自由选择。
有些青铜器的特色,与其采用的铸造工艺过程有关。纸质辞典对有关工艺过程一般只能用文字介绍,至多附些插图,比较抽象,不便于读者理解,尤其是对时间前后、器物具体部位等的介绍,用文字不易清楚描述,而读者要确切把握更加有困难。在数字化文物类辞典中,可以采用动画、虚拟现实或者视频等手段,将相关的铸造过程生动地展示出来。如果同时再为各个画面配上旁白说明,读者就能够对其铸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形成清晰印象。
纸质辞典的编排,是根据词目或按拼音、或按笔画线性排列的,相关的内容往往十分分散。即使是分类编排的辞典,一般也只是根据词目的含义划分类别,而无法顾及释文内容的相关性。如《青铜器》专门设有“纹饰”大类,介绍兽面纹、龙纹、凤纹、动物纹、火纹、目纹、云纹、雷纹、几何纹等各种纹饰。相应词条对某一纹饰做总体释义后,只举三五个例子以做说明。其实饰有相关纹饰的器物很多,读者要对某种纹饰有较深入的了解,参阅这些相关器物的词条很有必要。《青铜器》也确实收录了相关的词条,如饰有兽面纹的器物便收录了数十件,但散见于其他各类。
为了帮助读者比较集中地查阅某一主题的知识,有些辞书还设置专门的主题索引(或称“内容分析索引”,如初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主题索引的制作非常费力,并且很难做到穷尽全部词条,且只能提供相关词条的所在页码(有的还标明版面区域),而词条本身散见于各卷各页。读者查检时要集中阅读所有相关词条的释文并进行横向比较非常不便。
利用数字化辞典,读者就可以顺利实现按主题内容检索的目标。只要词条是以数据库形式保存的,读者输入某个主题词后,所有词目或释文中包含该主题词的词条瞬间就可全部检索到。例如,读者只要指定需检索的主题是“兽面纹”,那么,《青铜器》中数十条涉及兽面纹的词条便集中呈现。读者便可从各个方面获取兽面纹的信息,了解兽面纹在不同时期的异同、变化,丰富、扩展有关兽面纹的知识。
按主题内容检索的功能还有利于读者进行相关研究。如“铜镜”是青铜器中的一个大类,在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读者集中查阅《青铜器》中涉及“铜镜”的词条,可对各个朝代的铜镜在装饰、图案、工艺等各个方面的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古代青铜器包括数量众多的鼎,如《青铜器》“饪食器”类收录的鼎就有240 余件,这些鼎呈圆形或方形,有三足或四足,类型上分为方鼎、分裆鼎、列鼎等,每一类型它们的尺寸、重量和出土地,或相同、或相异,或同中有异。利用数字化辞典的主题内容检索功能,就可以轻易地将不同类型的“鼎”集中起来,既可以进行共时性的横向比较,又可以进行历时性的纵向研究;既可以对不同类型的“鼎”做比较、观赏、研究,也可以比较同一类型各种“鼎”在纹饰、铭辞、工艺等细节处的差异。此外,青铜器文物上的铭文是研究商周历史最直接、最珍贵的资料,如果将鼎上的铭文资料按历史顺序排列,可以研究夏商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历史演变。铭文同时又是重要的文字资料,能够反映汉字字形的沿革状况。如铭文“日月”,见于不同时期的铜镜上。将这些字形集中排比,能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日月”微妙的变化——由圆转的古文字秦篆演变成方折的今文字汉隶,据此可以找到汉字隶变的资料。
超链接的运用非常广泛,在数字化辞典中,超链接方式既可用于书内参见,又能用于书外参见,能够为读者带来许多便利。
众所周知,辞典中的词条一般都有字数限定,所以内容都是比较精简的,而以设置参见的方式指引读者查阅其他相关词条,以满足读者较系统地把握某方面知识的需求。读者使用纸质辞典的参见功能时,经常需要前后反复翻检,很不方便。数字化辞典可以将书内参见设置成弹出窗口形式。读者只要点击参见标记,链接的相应词条就在自动弹出的小窗口内展现,而且小窗口可以随意拖曳,使参见条、读者所查检主词条中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同时参阅。阅读完毕后,则随时可以将窗口关闭。这显然能够为读者充分利用辞典中的信息带来极大便利。
利用超链接技术,还可以为读者在查阅词条时提供较广泛的书外参见资源。如《青铜器》中的“毛公鼎”词条,纸质版中仅介绍其尺寸、重量、出土地、藏址、外形、纹饰、铭文概况、价值。数字化辞典则还可以通过超链接向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介绍其自出土以来几经收藏家、政府要人之手,后收归国有,20 世纪40年代末又运至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情况。对有些青铜器皿,还可以通过超链接延伸介绍其他碍于纸质辞典篇幅无法介绍的信息,如出土地、藏馆的资料,发掘的故事,捡漏的趣味,甚至最新的拍卖信息等。
飞速发展的现代数字技术为提高、完善出版物的使用价值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本文所提到的一些数字出版技术,目前已经进入稳定应用阶段,而且形成了系统性的数字出版物制作工具软件,如北大方正公司的飞翔交互创意制作工具、Adobe 公司的InDesign CS6 版等。然而,数字出版应该是内容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应该由熟练掌握编辑出版规律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与专门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通力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生产出真正切合信息时代读者需求的产品。
传统的各类辞书中含有大量宝贵的知识内容,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出版技术来改革表达形式,将给读者带来更多、更好的收获,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此,辞书工作者需要更多地了解数字出版技术的各种功能,并结合具体辞书的内容特点对总体框架结构、具体表现方式等进行综合设计,而信息技术人员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辞书编纂与出版的知识和规律,在完成技术处理的工作过程中发挥能动性,使制作结果尽量完美。笔者从事专科辞典编纂工作多年,近年来初步学习了一些数字出版的相关知识,深感专科辞典的数字化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迫切性。因此撰写本文,希望能够与专科辞书界的同好交流,共同为发展我国的数字化专科辞书做出应有的贡献。
1.乐嘉民.辞书的数字出版.∥上海市辞书学会秘书处编.辞书论集(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2.徐庆凯.专科辞典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