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恩格斯很早便注意到了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生态恶化问题。在其1845年所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他对早期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环境污染和工人生活、工作状况进行了揭露,并从价值评价、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历史等方面对异化的根源作了全面的分析。这是对资本主义生态异化的最早批判,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生态问题提供了警示和教育。
[关键词]恩格斯;生态异化;资本主义制度;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5)06-0075-07
[作者简介]常莉(1990— ),女,山西垣曲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北京 100872)。
Title: A Study of Engels Preliminary Criticism on Ecological Alienation of Capitalism
By: Chang Li
Abstract: Engels had early noticed the ecological probl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his book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written in 1845, he revealed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Manchester, an early developed industrial city. Furthermore, he made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root of alienation in this book from aspects such as value evaluatio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gimes, and society and history. As the earliest criticism on ecological alienation of capitalism, Engels views also offer warnings and enlightenment to us for how to deal with the ecological problem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Key words: Engels; ecological alienation;capitalism system;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经过亲身考察后写下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这本书通过描写英国早期工业发展中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分析了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变革的过程及其引起的政治后果,是资本主义早期演化的真实写照。恩格斯在书中展示的城市环境的污染,工人生活、工作环境的恶劣等现象,可以视为对资本主义生态异化的初步批判。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只局限于政治、经济、精神等领域,生态批判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异化”一词最早来源于黑格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这一哲学术语作出了规定。异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在资本主义时代发展到顶峰,表现为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普遍对抗。生态异化是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控制下的人开始与自然对立,这种对立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也危害到人自身的生存。因此,对生态异化的反思应当回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去,并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寻找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
一、资本主义生态异化的表现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用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对曼彻斯特及其周边城市的自然环境、工人生活生产条件进行了描述。从中可以归纳出自然异化和生存异化两个方面的危机。
(一)自然异化
1.资源开采
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矿产的开采和加工就开始猛增。从1843年到1845年间,诺森伯兰和德穆勒两个郡的煤矿开采就从76个增加到130个,不仅煤矿的开采比以前紧张许多,锡矿、铜矿和铅矿也同样地在加速开采。这一切都是在机器生产成为常规之后才开始的。由于生产钢铁的需要,木炭的需求也紧俏起来,森林砍伐殆尽。当木材资源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人们才开始利用焦炭代替。此外,工厂的建设使得很多不毛之地都变成工业城市。与此同时,农业也发生了变革。大量农业耕地被占用,大佃农开始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施肥等技术改良土壤,科技改变了土地属性。
2.河流污染与泛滥
恩格斯在书中多次提到艾尔河的污染状况。这条流经曼彻斯特的河流在其较高的源头地区还是相当清澈的,但是在地势较低的城区却是又黑又臭,被城市里的垃圾弄得污浊不堪。城区拥挤蜿蜒的河道,使得它在解冻和暴雨时就会猛烈地向四面泛滥,由于没有有效的排水设施,住房和地下室也积满了污水,这样的河本身就会缩短人的寿命。再如艾尔克河,基本上是一条停滞的、黝黑的、发臭的小河,河里充满了垃圾和污泥,里面除了人们的生活垃圾外,还有制革厂、染坊、骨粉厂和瓦斯厂这些工厂的废弃物。“河水把这些东西冲积在右边的较平坦的河岸上。天气干燥的时候,这个岸上就留下一长串龌龊透顶的暗绿色的淤泥坑,臭气泡经常不断地从坑底冒上来,散布着臭气,甚至在高出水面四五十英尺的桥上也使人感到受不了”①。这些工厂为了能够靠近水源和水路交通线就会集中在河谷的底部,从而对平原土壤造成污染。
3.空气污染
在人口和工业向大城市集中过程中,不免会超出空气的承载量。“伦敦的空气永远不会像乡间那样清新而充满氧气。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德里的地面上,消耗着极大量的氧气”②,“街道上和大杂院里一切腐烂的肉皮菜帮之类的东西都散发着对健康绝对有害的臭气,而这些臭气又不能自由地散出去,势必要把空气搞坏”③,而补充这些氧气又是很困难的。被污染的河流在流经城市时也把那里的空气弄得污浊不堪,“高高地堆积在这些死水洼之间的一堆堆的垃圾、废弃物和令人作呕的脏东西不断地散发出臭味来污染四周的空气”④。有些地下的积水会形成胀气,臭气泡会不断的从水里冒出,里面包含硫化氢这种对健康有害的物质。除河流外,工厂的废气排放也是一大污染源。这些工厂在建造时就全挤在一起,它们的烟囱里冒出的黑烟也更加集中,在曼彻斯特东郊的西南风把工厂的煤烟都吹到一处,更加不利于浓烟的扩散,这里当然是工人的住宅区,资产阶级“光让工人去吸这些煤烟”⑤。
(二)生存异化
1.生活条件
(1)住宅规划与质量。恩格斯在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工人的住宅状况。首先是住宅规划杂乱无章,宅子排列得乱七八糟。建得比较整齐的院子则布满长而直的死胡同,工人都被四面建筑物围起来,通风情况可想而知。“这里空气根本不能流动;只是在生火的时候,烟囱算是大杂院中闷人的空气的唯一出口”①。另外,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也破烂不堪。“这里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的,肮脏的,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②。由于城市没有下水道和厕所,污水只能倾倒在路边,“街道无论怎么打扫,总是有大量晒干的脏东西发出可怕的臭气,既难看,又难闻”③。因为缺乏保持清洁的设备,居民的健康遭到严重的损害。
其次,工人住宅的质量也令人堪忧。很多房子“几乎看不到一扇玻璃完整的窗子,墙快塌了,门框和窗框都损坏了,勉勉强强地支撑着,门是用旧木板钉成的,或者干脆就没有”④,屋子里阴暗、潮湿,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工人也“一天天地堕落,一天天地丧失了力量去抵抗贫穷、肮脏和恶劣的环境所给予他们的足以使德行败坏的影响”⑤。恩格斯最后总结道:“工人住宅到处都规划得不好,建筑得不好,保养得不好,通风也不好,潮湿而对健康有害。”⑥
(2)食品安全与健康。工人不仅住得不好,饮食也很糟糕。市场上最好的食品工人是买不起的,剩下的工人能够负担的也是最差的食物。“蔬菜也不新鲜,干酪是质量很坏的陈货,猪板油是发臭的……甚至常常是病畜或死畜的肉,往往已经半腐烂了”⑦。工人为了便宜专买次品,小商贩为了迎合工人的需求也专收次品。整个市场都弥漫着这种畸形的交易。更可恶的是烟草普遍掺假,为了降低成本,烟草商不掺假就没办法赚钱。除了烟草,还有些商人把石膏粉或白垩掺在面粉里,可以想象工人食用这些东西的后果……
这个城市本身就是工人的病灶。伦敦工人区的空气助长肺结核大蔓延,加上人们住得非常拥挤,在霍乱时期有些街道没有一所房子可以逃过。住宅区内各种牲畜和人挤在一起,加上通风和光照条件不好,病虫害有了繁殖的空间。官方委托调查了曼彻斯特郊区的死亡率,结果显示:三等街比一等街高68%,三等房屋比一等房屋高78%,而肮脏的街道经过清扫以后,死亡率就降低了25%。这些死亡者主要来自于工人的孩子,不到5岁就死掉的占了57%。
2.工作条件
与住宅条件相比,工人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该书向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初期工厂对工人的残害。工厂由于没有排风扇,空气都很浑浊,“充满尘埃和机器油蒸发的臭气;而机器油几乎总是弄得满地都是,并且还渗到地里”⑧。工厂工人整体的身体状况都在衰退,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在下降。恩格斯对不同工种和类型的工人工作条件进行了考察。
(1)童工。童工通常是在污浊、潮湿、闷热的工厂里连续工作。由于长时间坐着,造成他们胸部普遍狭窄和消化不良。在玻璃制品厂,工房里的高温(华氏100°—130°)使小孩子受不了,加上工作繁重,常常熬夜,很多孩子得了眼病、胃病、支气管炎和风湿病。
(2)纺织工。纺织工厂里到处都飞着浓密的纤维屑,这使得在梳棉间和刮麻间的工人容易得肺部疾病。这种纤维屑一旦吸到肺里,最普通的后果就是吐血、呼吸困难以及哮喘病等各种症候,最严重的就成为肺结核。由于有些机器安全存在问题,常常造成工人的肢体残疾,“最常见的是一个手指被压碎了一节,比较少见的是整个手指、半只手或整只手、整条胳膊等等被轮子卡住并且给轧碎了。受了这些伤……往往染上破伤风,因而死亡”①。
(3)漂白工与磨工。漂白工经常把氯气这种对肺部极有害的物质吸入体内。而磨工在操作时由于“在磨刀叉时有大量灰尘状的、极细微的、有尖锐棱角的金属屑飞出来,弥漫在空气中,从而不可避免地要吸到肺里去。干磨工平均很难活到三十五岁,湿磨工也很少能活到四十五岁”②。
(4)陶器工。陶器工需要徒手把制品从含铅和砷的液体中拿出成品,导致他们的皮肤变得松弛,如果与坚硬粗糙的物体接触还会脱落,所以皮肤常常受伤出血,空气中的病毒非常容易入侵。而在磨光陶器的工房里,空气中充满了微细的矽土尘埃,这种尘埃会导致喉咙溃烂,最后引起肺结核。
(5)矿工。矿井中最困难的就是通风,这里空气的含氧量很少,夹杂着尘土和一些化学气体,被工人吸入后往往会造成肺病,妨碍心脏的活动,削弱消化器官的机能。另外,矿井内的炸药烟、碳酸气和含硫的瓦斯混合起来,一碰到火星就会爆炸。如果设置通风井就可以使空气畅通,避免瓦斯爆炸。但是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不会装通风井,最后爆炸的责任归咎于工人的疏忽。
二、资本主义生态异化的根源
(一)价值根源
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人的冷漠、敌视、对抗也体现在他对自然的态度上。在伦敦,最豪华的建筑和最破烂的贫民窟是相伴而生的。富人往往选择空气流通好,对健康有益的地方生活,工人挤在肮脏贫困的城市中心,却为富人供给生活。这种鲜明的对比在资产阶级那里被巧妙地隔离开:工人的住宅被高墙掩盖,通往市中心的大街要保持整洁,是“为了不使那些肠胃健壮但神经脆弱的老爷太太们看到这种随着他们的富贵豪华而产生的穷困和肮脏”③。资产者只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的好坏,对于无产者的生活环境毫不在意。资产者与无产者的对立使得他们的生存环境也变得对立,只要环境破坏还没有严重到威胁资产者生存的地步,他们就不会过问。这种伪善在很多大城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评价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好坏,不是单纯关注外表光鲜的富人区状况,从综合来看,如果一个地区的发展是以牺牲其中一部分人和自然的利益来达到的,那么越文明的地方可能越野蛮。
无产阶级生活在这样肮脏不堪的环境中也无益他们个人素质的提高,容易互相效仿对方生活的恶习。例如爱尔兰工人迁徙到英格兰后把他们肮脏、酗酒的习惯也带来了,“这种不爱清洁的习惯是爱尔兰人的第二天性……弥勒斯人按照在家乡的老习惯把一切废弃物和脏东西都倒在自己门口,造成了污水坑和垃圾堆,结果把整个工人区弄脏了,空气也弄得污浊不堪”①。这对于本身已经混乱不堪的工人生活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既不利于城区的卫生整洁,也不利于工人的健康,加重疾病的传播。在今天的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仍然十分常见,不良的卫生习惯也是环境污染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政治经济根源
1.劳动异化对生态的破坏
异化劳动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产物,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以后,异化劳动就相伴而生,但是只有到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才会发展到最剧烈的状态。早期的原始积累使劳动者与劳动条件彻底分离,工人的劳动得不到相匹配的回报,不劳动的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生产成品,这必然导致工人与他的生产资料、产品对立起来。工人越劳动,他就越片面、愚笨,过着非自然的生活。恩格斯在书中写道:“工作本身成了一些琐碎的事情,但同时也单调到了极点。这种工作不让工人有精神活动的余地,并且要他付出这样大的注意力,使他除了把工作做好,别的什么东西也不能想。这种强制劳动剥夺了工人除吃饭和睡觉所最必需的时间以外的一切时间,使他没有一点空闲去呼吸些新鲜空气或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更不用说什么精神活动了。”②人的本质力量被异化劳动所激发,但同时也被它所否定。被强制机械劳动所束缚的工人,根本无法关注到自然对自身的意义。人对自然的感情也由从前的敬畏变成冷漠,人和自然的本质都在丧失。
此外,资本主义生产把一切社会关系都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社会关系全面物化。人在自然界看到的只有物质利益,因此也只用金钱去衡量自然的价值。“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③。异化劳动下,人们都只按照物化的尺度去观察自然,自然只是劳动手段,其美的尺度被忽视了。在恩格斯对艾尔河的描写中,资本家为了用水、交通、排污的方便把工厂集中到河岸,此时的河流不再是原生态的自然的河流,而是被人利用、与人对立的河流,而自然的报复比起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加全面更加残酷。
2.技术异化对生态的破坏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利用简单的技术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案例,所造成的生态破坏还在自然界承受的范围之内。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技术的使用开始大规模地打破自然界原有的平衡。首先是在农业发生了变革,化肥的使用使得英国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由粮食输入国变成粮食输出国。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相信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像珍妮纺纱机这样一架非常不完善的机器也可以改变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面貌,“机器劳动在英国工业的各主要部门中战胜了手工劳动,而英国工业后来的全部历史所叙述的,只是手工劳动如何把自己的阵地一个跟一个地让给了机器”④。机器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人们疯狂地崇拜技术理性,机器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它所带来的生产效益也是显著的,因此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不可避免的。
“工业文明的理论基础其实是人与自然的‘二元分立观点”⑤。机器一开始就是与自然对立的,它被视为从自然界获取利益的工具。评价机器的好坏以它的生产效率为标准,而不是它对自然界的影响。例如书中对蒸汽机的使用进行了描写,蒸汽机的动力来源首先是木材,当木材砍伐殆尽,人们才知道利用焦炭,但是焦炭的能量又不及煤炭。短短10年煤矿的开采数量就翻倍,由此破坏的耕地与植被更是不计其数。城市生态被破坏后,资本家便把工厂向农村转移,直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技术的传播不会将自然界纳入考量的范围,它只会按照自己最有效的生产方式安排。
科技本应为人带来福利,却走向反面,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成为人类头上的利器。技术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人对技术的依赖也越来越深。技术异化的破坏力超出了自然循环的能力,技术的使用时间和自然的恢复时间产生错位,而自然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影响到其他方面,而且很难修补。人在用技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激发出来的同时,感觉到的是与自然的对立,于是要进一步用技术控制自然。这种空前规模的改造自然的活动让人与自然的隔膜越来越深。如同马克思所说,人类仿佛像魔法师般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用法术召唤出来的魔鬼,究其根本就是对技术理性的盲目崇拜。技术的异化最终是要被否定的。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态的破坏
无论是劳动异化还是技术异化,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是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这种制度背后是资本运作的逻辑。资本家的社会经济活动都以赚取最大的剩余价值为目标。恩格斯认为,资本家对城市规划的混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地价随着工业的发展而上涨,而地价愈是涨得高,就愈是疯狂地在每一小块土地上乱盖起房子来,一点也不考虑居民的健康和方便,唯一的念头就是尽可能多赚钱,反正无论多坏的小屋,总会找到租不起好房子的穷人的”①。一般来说,一定的建筑面积应当和一定的人口相适应,但是,投机业主除了自身能够得到的直接利益,其他什么都不会考虑。人所有实践活动唯一的原则就是金钱原则。这种不顾自然环境后果的行为周而复始,资本的增值没有尽头,对环境的破坏就没有尽头。资本主义社会对财富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即使有一些保护环境的举措,经济利益也会压倒一切成为首要目标。曼彻斯特城区的污染,工人健康的破坏都是这种病态追求所付出的成本。
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生态异化的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下人与自然只有占有和被占有的区别。人对于外在于自己的自然界只存有支配的欲望。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这种支配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环境污染导致工人的早夭,职业病加剧,直到矛盾激化到两大阶级的对立抗争,资产阶级才开始注意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然而,追求利润的信仰完全没有被动摇。现在,在资本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本国的生态问题转嫁到其他落后国家,在鼓励其他国家开采资源的同时,自己却在储存。正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使人不能将整个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对生态环境的局部保护不能改变生态整体破坏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自相矛盾的。它既不能事先防止环境的污染,也不能在污染后做到彻底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