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姜颐
孙先亮,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青岛二中分校校长,知名教育专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孙先亮提出了“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校“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形成“系统教育观”“教育即环境”等教育观念,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首届年度教育创新人物十佳校长、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校长奖、青岛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中国教师:“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这一教育理念是何时提出的?提出这样的理念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
孙先亮:一个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其发展灵魂;一个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其一切工作的核心。从建校之初的“培养爱国公民”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再到现在的“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都体现了青岛二中对社会大环境的灵活应对和寻求自身独立发展的坚定立场。
2002年,我提出了“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育人目标:学生是一个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生命体;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从视学生为发展的客体、容器、工具转向视其为发展的主体;教育应为学生生命体的发展奠基。着眼于这一目标,青岛二中构建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人际交往素质、自我认知和生存能力”五项基本素质发展和“独特的智能品质、卓越的领袖气质、执着的创新精神、自主的研究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五项特色素质发展的学生素质结构,实现了学生素质培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由此,学校开始了以素质教育的追求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探索之路。
中国教师:应试教育是用昨天的观念教育明天的人才,其实,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今天,为明天而教。倡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就是站在孩子的明天来考虑今天的教育。青岛二中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孙先亮:青岛二中提出“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终身发展”的育人规格,为此,我提出了建设“生活化、个性化、智慧化”校园。
提升学科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贯彻“低起点、高观点、高目标”的课堂教学目标,成功地推进“达标课堂”“精彩课堂”“研究课堂”“聚焦课堂”“特色课堂”等系列改造课堂活动,引导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
以素质为导向的大课程观,构建校本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优化和整合各类资源,目前学校已经开发出120余门学校课程,主要规划为八类:科学激趣类课程、艺体技能类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语言工具类课程、技术类课程、学科拓展类课程、体验感悟类课程和文化交流类课程。
搭建学生发展立体舞台,打造学生终身发展素质。内生动力才具有持久价值,我们需要激发学生内在变革的力量,为此,学校设计了“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锻造、自创社团、自主研究”的自主发展模式,给学生提供了立体多样的体验舞台。在二中,学生自主创设了50多个社团,模拟联合国、模拟经济峰会、辩论队等精品社团在国内外比赛屡夺桂冠,并帮助学子走向国内外名校发展。
搭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素质。与大学联合共建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坊、新能源汽车等十个创新实验室,同时与海尔集团、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共同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学生通过创新实践基地开展的课题研究有近200项。
中国教师: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难度是相当大的。青岛二中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作为校长首当其冲,在最困难的时候,您是怎么想的?
孙先亮:张瑞敏先生说,只要路对了,就不怕路远。教育首先要找到正确的方向,但是这无法确保路能够顺利走下去。
2004年夏天,《扬子晚报》一篇题为“高考之痛刺痛南京”的文章,把矛头指向了在追求素质教育道路上刚刚起跑的学校。青岛的媒体闻风而动,以传统的价值观开始给青岛教育“把脉”。当时,社会舆论的指责、学校内部的疑虑……我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可是,我反复思考和权衡,如果放弃选择的教育理想,回到传统的道路上,那有违自己的良知;如果坚持下去,未来的路是什么,我无法预知,可以肯定的是会遇到极大的阻力。
这时,浙江大学的霍益萍教授告诉我,既然社会不理解,那改革就从社会能理解的事情做起。我也深知,此时若我动摇,只会让学校回到传统教育的老路上。在当年全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我提出必须坚持深化素质教育不动摇、坚持提高教学效益不动摇、坚持打造办学特色不动摇、坚持创建国际名校不动摇,必须把应当做好的事情做好。这极大地坚定了全体教师追求教育理想、深化素质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余秋雨先生曾说,做一件新事,大家立即理解,那就不是新事。出一个高招,大家又立即理解,那也不是高招。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这也许是对于改革与创新者最好的理解与安慰。今天,人们对青岛二中的非议已经越来越少,因为学校非但没有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征程中走下坡路,而是越来越彰显出其特点和优势,不断前进着。
中国教师:据说在青岛二中,学生可以给校领导开会,学生可以自己办运动会,学校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权。中学阶段,学生也同时需要自主和纪律两方面的教育,在纪律和规范这部分,学校是如何要求的?
孙先亮:“一所好的学校不应当规定别人的发展道路,而应该是一个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实现梦想的地方!”二中自主开放的办学特色,正是基于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依靠一群学生,管好一所学校”。
创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内在动力。纪律和规范的目的是创造自主成长的良好环境,而不是围绕应试教育压制学生。在二中,自主和纪律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对立不可调和的。最好的管理是没有管理,因此我们让学生成为管理者,在规定了明确的边界与底线后,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了孩子,有了这份尊重与信任,孩子们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实现了自我的规范。
创新组织形式,打造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生命个体具有自身的潜能与需要,生命也有自我选择与实现的内在动力。学生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并以此履行对学校共同管理的责任,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岛二中一年一度的学生代表大会是全体二中学生的重要集会,各班学生代表身着正装,带着议案,庄重地参加会议,真正行使“参政”、“议政”、决策的权利。民主议事会、城市化发展委员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孕育而生,真正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校园让青春做主。
在二中的校园,每个学生都是自主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扮演自主发展的角色,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主发展的舞台,每个学生都是自己和学校的主人。
中国教师:青岛二中今年九十年校庆的主题是“传承学校历史,聚集发展能量”,二中有哪些优良传统?针对今后的发展,二中还需要聚集什么样的能量?
孙先亮:在学校九十周年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如何总结过去更好地给学校留下永恒的纪念,如何把握方向开启学校未来的发展,这本质上是一个学校过去、现在、未来内在统一的问题。
创新与变革是九十载光阴中学校蓬勃发展的灵魂。青岛二中在每次教育改革的关键节点上都以“领先一步、追求卓越”的精神,站在了教育改革的最前列。青岛二中作为女校诞生,突破了传统封建桎梏对女性权利的严重束缚;初创时期设置就兼容中西文化,影响直至今日;革命时期,女中学生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新中国建立后,青岛二中被确立为省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之初,学校迅速确立了在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的领先地位;新课改以来,十年时光十种课堂,青岛二中更是以卓越的素质教育成果,在中国著名中学之中独领风骚,并正在走向世界教育的前沿。
卓越的思想是九十年光华中最值得积淀和凝练的精神品质。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硬件又有软件。可是唯有一种因素是具有统率和灵魂价值的,它不仅引领方向、校正过程,而且能够熏陶情操、形成品质,这就是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思想。秉承学校九十年教育思想,我们提出“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教育理念,确立学校“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形成“系统教育观”“教育即环境”等教育观念,努力“办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积极进行理念创新、发展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大力推进“成功园丁模式”“创新教育模式”“学生自主发展模式”和“开放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自主·开放”的办学特色。
山海文化积淀铸成学校九十年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海的浸润与山的意蕴,成就了“山海文化”,一种以“仁智”为核心,以“仁爱宽厚、灵动智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文化。“仁爱天下、智行千里”正是青岛二中人永恒的追求。山与海的交融,成就了青岛二中海纳百川的胸怀、灵动智慧的品格、雄阔壮丽的气魄、卓然超群的风骨,这是青岛二中与众不同的品质。
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是一种环境。在整个教育大环境之中,学校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多的课题需要解决,现代学校治理结构的机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学生发展需要的真正满足……都需要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胸怀寻求多元化的智慧,需要坚持以尊重为魂,以自主为动力,以开放为途径,以民主为保障,走创新这一必由之路。
中国教师:此次获得第二届“明远教育奖”,您有什么感想?
孙先亮:“爱是教育的源泉”,明远教育奖包含了顾老对教育最深沉的大爱情怀,这份大爱情怀鼓励着每一个在教育改革之路上奋勇前行的孤独身影,引导着我们学会去思考现代教育的理想未来,激励我们勇敢去探索民族教育的现实路径。
此次获奖既是一种荣誉,也是在传递一份坚守教育理想的信念,更是在传承一种尊重教育的责任,此时此刻,薪火相传。对教育的爱曾经激励支持着我走过追求教育理想的每一个坎坷,也会继续让我传播对教师的爱、对学生的爱,在追求教育理想的道路,我希望用教育的热血和激情,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为教育开拓出崭新的天地。
我相信,每一分努力都会汇成一道涓涓细流,更多的教育的细流必将汇成教育的蔚蓝之海。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