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昕
鹿建平,现任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教育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讲团”主要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客座教授,全国基础教育名家大讲堂特邀对话嘉宾。
他领导创立的“四化两改三保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改革实践,被教育部誉为“晋中模式”,被中组部编入《科学发展观案例选编》,入选20个“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秀工作案例”。晋中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中国教师:您近些年一直在抓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请您谈一下您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关系的看法。
鹿建平:晋中这个地方与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就从明清时期来说,晋商富甲天下、汇通天下,也造就了独特的晋商文化。在富裕起来之后,晋商特别重视对后代子女的家庭教育,他们创造的财富也为社会教育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然而,我做了30年教育,却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我们的当代教育缺乏文化的支撑。2011年,我带领十多个中学校长去中国台湾地区做考察,从台北到台南,我们走访了五六个中、小学,台湾社会的祥和与有文化的教育给了我深切的感受。台湾的校长、老师表现得温文尔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开头讲诸子百家,结尾讲唐宋诗词,让我非常震动。回来以后,我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思考,我开始思考怎样办有文化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教育,不仅仅是会考试,不仅仅是升学率,要完全改变办学和管理的模式。我认为传统文化就是优化人心、滋养精神的文化,能够育化道德、规范行为、改造社会,所以我多次给校长们做讲座,鼓励校长成为“有文化的校长”,从而改变学校、改变教师、改变学生、乃至改变整个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几个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根本的还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在世界上站立起来的最重要的支撑点。在教育公平问题解决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容、淡定、精细地做教育,所以,这四五年以来,我重点抓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促进教育本质上的回归。现在文化的支撑作用已经见到一些成效,校长开始变得有点文化了,变得儒雅了,变得不再“肤浅、浮躁、浮夸”了。七八年前,我说做教育不能陷于“肤浅、浮躁、浮夸”,肤浅就是不学习,浮躁就是社会上有什么就跟着去干什么,浮夸就是一考完试就挂红布条,显示有多少个第一名。这七八年里,晋中市的任何学校都禁止挂这些红布条,大家要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地做事情。
中国教师:您读了很多圣贤经典,这对您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对您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鹿建平:我早年读的书主要是西方教育学,比如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它们对我影响非常大。五六年前,我开始大量读民国时期大家的书,比如蔡元培、胡适。最近二三年,我更多地读传统文化中的《四书》《道德经》等,这样的学习对于我把握教育规律是有好处的。老子的思想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认为把《道德经》学好,对我们管理的智慧、决策的智慧是有很大启发的。老子讲“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无为”的思想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顺自然而为。教育过去做了很多违背规律的事情,包括违背孩子成长的规律、违背教育教学的规律,我所思考的就是怎样把握规律来指导全市的教育事业。孔子也有很多思想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教育公平,孔子早就讲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多学学孔子,我们就知道教育应该怎么做了。
我不仅自己学,每年还要带分管教育的县长和局长到大学去学习。我认为“学习、思考、实践、反思”是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第一,你必须是一个学习者,不能只靠经验,也不能靠过去固有的知识去领导一方,对自己要“学而不厌”,对别人要“诲人不倦”;第二,要不断地思考,优秀校长和平庸校长之间的差别就是看你会不会思考;第三,一定要把思考的结果应用在实践之中,要实实在在地做事情,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第四,要不断反思,才能对过去的行为有很好的诊断。
中国教师:您除了抓传统文化教育,还在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美育。这几件事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鹿建平:这几件事之间有特别紧密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它就是一棵大树的根,教给孩子的思维方法就是树干,知识就是叶。根如果扎不牢的话,肯定会有问题的。
但是,在调研之后,我发现校长、教师、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是有问题的,大家只是从字面上背下来了,对它的内涵却没有很好地理解,没有让核心价值观进入内心世界。我们现在就在想一些办法,细致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它变成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和孩子的具体行为方式,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去。这与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信”就是核心价值观,当代教育在道德教化方面、人的行为规范方面、礼仪方面都有很大的缺失,这些都能在传统文化里面找到。
美育是我们教育上很大的缺失。六七年前,我在一个县里做讲座,一个搞艺术的老师就站起来问我:“鹿局长,您认为对人生来说,是艺术重要,还是数学重要?”我当时回答两者都重要,后来细细一想,我认为艺术审美比数学更重要,我们在学校学到的大量的数学知识到社会上不会再用到,但是艺术和审美是人人都要用、时时都要用的。
我们把美育渗透到德育当中去,对德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我们搞了一个德育序列化的工程,在小学阶段主要抓养成教育,在初中阶段主要抓健康人格教育,在高中阶段主要抓“四观”与人生规划,四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审美观是我们特别加上的一个元素。我们现有的艺术教育更多地强调技能,而不是美的素养。我们的孩子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能力和素养,美的世界在他们眼里却视而不见。基础教育除了要让孩子具有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之外,还要让孩子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最重要的是能让孩子的一生拥有一个高质量的有品位的生活。
中国教师:您带领晋中的教育改革,创建了“晋中模式”,成功地解决了教育均衡化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的阻力与困难是什么?
鹿建平:在所有的改革当中,最难的还是人事改革,人事改革的本质就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利益的重新分配。2007年到2008年是最难的时候,当时来自社会和教育系统内部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此采用了行政推动的办法。有些外省的厅局级领导来问我:“你搞划片就近、免试入学,把‘条子生都杜绝了,你这个当教育局长的,以后还要不要出门办事?”这些年,我的体会是,如果我们依法依规办事,把事情做公平了,做透明了,就好做了,所以这么多年,基本上没有人给我们出难题。
我们把校长、教师找来开座谈会,说:“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老百姓怨声大,就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所有的改革都要权衡利弊,如果是弊大于利,就不要做,如果是利大于弊,就要想办法完善它,推进它。”我们规定校长必须带头交流,全市范围内,只要做满6年的校长、副校长全部要交流,不参加交流就把他就地免职,有校长带头,教师也就动起来了,第一年交流了2 800多人。
我们设计了一个“四化两改三保证”的问题解决整体方案。“四化”第一就是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缩小不同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别;第二是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化,教师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择校主要就是择老师,所以交流一定要作为制度长期执行下去;第三是教育教学手段信息化,用信息平台缩小城乡学校、强弱学校之间的差别;第四是管理上的规范化,我们定了48条规范,像军规一样,必须严格执行,包括规范教师行为、规范课程行为、规范学生作息时间、规范收费行为等。
“两改”就是改革薄弱校,改革高中招生制度。从2010年起,高中招生指标100%全部落实到初中,在乡镇初中成绩优异的孩子就有机会上比较好的高中。比如,平遥县某个初中有600多个毕业生,以前有2/3的孩子要跑到外面去上学,全校没有一个孩子能上平遥高中(重点高中)。指标到校以后,每年有50个名额可以上平遥高中,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所以现在600多孩子全部回流。
“三保证”就是保证贫困学生不失学,学困生不流失,保证农民子女进城享受和城市市民子女一样的待遇。现在底层老百姓对教育的评价非常好,有时到街上买菜,都能听到商贩讲,现在不用求人托关系,就能上到好学校。
中国教师:凡是涉及人的既定利益的事情就非常难办,您是怎样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改革贯彻到底的?
鹿建平:有一件事情给我的刺激特别大。2007年,有一个下岗工人给我打了电话,反映他的孩子进了一所学校,成绩很优异,却没有被分配到重点班和实验班,而是被分到了最差的班,孩子非常难过,整日哭泣,爷爷奶奶也跟着哭。他说:“我们做下岗工人,我们可以忍,但是孩子也遭受这种不公平,我们无法忍。”我们都是为人父母,如果自己的孩子也被学校分成三六九等,比我们自己受委屈更难受。
当时的择校现象非常严重,教育被金钱和功利所绑架,教育的社会形象大打折扣,我觉得教育不应该办成那个样子。我跟班子成员商量,痛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我参加教育局长公选的时候,要主题演讲8分钟,我的施政纲领就是围绕“两个调整,三个改革,四个重点”展开,我承诺了,就要有担当,要兑现。我这么多年做局长,完全没有背离当初的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引用的那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和老子说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都是同一个意思,就是做事要认认真真地做到底,今天做这个,明天又换个花样,做教育不能玩那个。
中国教师:晋中改革有哪些可以向同行推广的经验?
鹿建平:第一,我们把握了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按照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办教育,把握好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搞教育改革就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去调整。社会文明的发展是追求公平正义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我们大力抓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遵循了这两个规律,所以晋中教育就没有走弯路。
第二,我们的顶层设计做得比较好,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我们在2007年就为全市教育设计了一个构架。我认为要想获得一个好的教育生态,靠某个县的局部设计,这事情是不好做的。比如,人事制度改革、学前三年教育行动计划、中小学整体布局都是在市一级层面做顶层设计。
第三,就是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教育要和方方面面打交道,我们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支持,还有社会的认可与支持。比如,我们搞教师交流,如果党委不支持,就没有办法推动。这些年,各级政府为我们做学校提供了很多资源。
中国教师:在“明远教育奖”的所有获奖人中,您是唯一一位教育管理者,您对“明远教育奖”的设置有什么看法?
鹿建平:给我这个奖,我是有些意外的。我对顾先生是非常尊敬的,我在做普通干事的时候就开始读顾先生的书,在教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他都有真知灼见,对我影响非常大。
他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在我30年的教育生涯中,前15年,我只是把教育看成是一个职业、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但是后15年,我把教育当成了事业。对于管理来讲,事业心就是爱心,我开始愿意做教育,愿意跟团队一起做,并且开始体验到人生价值的实现。
顾先生还说“教书育人在细微处”,晋中教育对学校提的要求就是精细化管理。比如六个创建,每个学校都要在细处下功夫,文明宿舍、绿色校园、放心食堂、卫生厕所、安全校园……都有细化、精微的要求。
给我这个奖,我真的很激动。我这个人对名利看得很淡,从副局长到局长,这些年晋中教育局所获的国家级的奖项太多了,但我从来不接受个人奖项,我连个优秀小组长都没有当过。但是顾先生这个奖,我把它看成是教育上的最高奖,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个激励,所以这个奖我愿意要,这个奖对我一生来讲是最大的鼓舞。
(责任编辑: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