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涛
【技法点击】
虚与实是一切文学艺术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以虚写实就是一种侧面渲染、烘托的写法。它不直接刻画人物、描写景物,而是借助于他人、他物进行间接表现。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能突破实际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浓化作品的艺术氛围。
衬托又叫侧面烘托,就是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和思想感情等。如《云南的歌会》中写道:“赶马女孩子年纪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这里写赶马女孩子山路漫歌就是衬托手法。即从赶马女孩子的歌唱这一侧面的描写中烘托出云南歌会的热闹场景,对突出主题思想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再如《智取生辰纲》一文开头:“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上趱行。”通过这一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天气酷热,折射杨志押送生辰纲的艰辛,为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提供有利条件,突出主题。
【范文示例】
母爱无边
叶 婷
正如天空爱每一片云朵,不论其美丑,所以说天空广阔无边一样,母亲爱每一个孩子,不论其顺逆,所以人们都说,母爱无边。
——题记
今天中午又能回家了,我真高兴。因为家在六指街,我却在榨中上学,路程有些远,按惯例一星期才能回一次家。但我经常是回两次,可惜常常是高高兴兴地回家,又心情郁闷地返校。
母亲一直都反对我在一个星期的中途擅自回家,理由很简单,怕我耽误学习。于是,每次我中途回家,她都要责备我:又耽误时间回来!对母亲的责怪,我总不以为然,依旧照回不误。为此我总是找些借口。每次中途回家,我总是“理直气壮”地对母亲说:我没生活费了!或者:我是回来拿书的!再或者:我那件外套上次忘带了……
今天,母亲又训开了:“5号去的,今天才8号,怎么又回来了?”我无言,心里却早已开始埋怨母亲:别的同学是家里人盼着他们回家;而她,却总责怪我回家!我想回家不过是觉得在学校里有些压抑罢了。从小到大,我从未离过家,现在却在离家近20里的地方上学,自然有些不习惯——尽管这样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在郁闷的时候就想回家,哪怕只是进家里的大门不进屋里,也会觉得舒坦;可母亲却……我越想越不是滋味,终于,积蓄了好久的不满爆发了,冲那个被我喊了15年“妈妈”,个头早已比我矮的女人大吼:“这是我家!你凭什么不让我回?有本事就去告我,让法院剥夺我回家的权利!”母亲显然被我突如其来的吼叫吓住了,她放下了手中正在翻炒的锅铲,身体微微晃了晃,意外地轻声说了一句:“不是不让你回,只是你马上就要中考了,我怕你跟不上。”母亲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般,不再说话。我们母女,好一阵沉默。
很快,在父亲的催促下,我吃完了饭,简单地收拾了两件衣服准备返校。母亲却跟出来帮我拦车——我家本来就住在马路边,出门几米就可以拦车。我站着望了十来分钟,车还没来,就进屋拿了份报纸,搬了个小板凳坐下来,边看边等车。不时回头,发现母亲站在门口扮演着原本属于我的角色——目不转睛地盯着车来的方向,仿佛一尊雕像。我抬头望着这个看着我长大,已不再年轻的女人的侧影,心中一阵感动:是不是所有的母亲都很健忘,总是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忘记子女的错?我没有答案,但答案似乎又那么明了……
“哎!哎!师傅,停一下车!”一阵急促的叫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一抬头,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一尊雕像的侧影,而是这样一幕:母亲正竭力追赶一辆正在往前开的车!母亲跑步的样子有些滑稽:左手随着步子的移动在腰际不停地摆动,右手则不协调地在空中挥舞着。看着母亲奋力追赶那辆车的样子,想到半小时前我对她的吼叫,我惭愧极了:要上学的是我,不是她;但奋力追赶车的却是她,不是我!
车停了,母亲也停了下来。售票员喊着:“是去蔡榨吗?”母亲应答着,像个孩子,转头对着仍在发呆的我大喊:“快点儿!要迟到了!”接着她又叮嘱开了:“注意身体!奶粉喝完了就去买!中途没事尽量不要回来,学习要紧!”又是那句反对我回家的话!但此时此刻,我却不再反感了。车开了,离母亲越来越远,我转头望着母亲的长发,在风中飘着……
啊,原来这就是母爱啊!这一刻,我懂了母亲的包容:她可以无怨无悔地做一个任性孩子的守护天使!
以前听人说,有些事错过了便是永远错过,有些人不转身回望便一辈子不记得了。
我庆幸,我转身回望了,并且发现了幸福的所在。母爱——无边!
点评
这篇文章有如下优点:
1.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相关材料表现主题,事不求新不求大,只求恰当、典型,有生活的原汁原味,构思上以小见大。
2.作者写自己的真实经历、真实感受,表达了真挚的情感,书写了真切的感悟。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这些细节描写,无一不是生活的如实再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正面描写并不多,只是抓住她的几句话,几个细微的动作、神态,就将她当时的样子以及对女儿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能打动人心。
3.文风质朴,实实在在,读来却令人动容,立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