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冰 秦余绿
【摘要】高校吉祥物因其活泼生动的外在形象,已越来越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又因其设计在传达校园文化理念、甚至地域及国家文化传统时不可估量的力量而日趋受到高校重视。本文意图通过对中西方不同背景下各高校的吉祥物特征的分析,向大众传播高校吉祥物的设计理念,推动高校吉祥物设计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高校吉祥物;造型特征;象征性;趣味幽默性
一、高校吉祥物概述
1、高校吉祥物定义
现代吉祥物,“Mascotto”一词来源于法语,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西方国家,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运用某些动物的谐音、外形等,形成的象征趋吉避邪观念的代表物,以此寄托人们对如意顺遂,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后因在设计形式上采用了更加贴近生活的活泼可爱造型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而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高校吉祥物是吉祥物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外形、特性、名称以及实用价值等属性的提炼,设计出满足学校教育理念,能够强化学校人文精神,传承校园独特历史文明,展示校园品牌价值的视觉符号。高校吉祥物的造型特点使其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更是校际之间沟通交流的形象大使。
2、高校吉祥物的发展现状
如今,高校吉祥物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丰富多样的吉祥物活跃在诸多高校的活动中,成为了营造学校氛围,增强学生归属感,树立品牌形象的利器,是学校活动最富活力的呈现方式。尤其是在世界一流大学聚集的美国,吉祥物更是成为了高校视觉识别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站上,吉祥物海狸赫然与校徽、校色并列。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校长曾言:“大学吉祥物应该是一所大学特有的、体现凝聚力和精神升华的象征。”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大学对吉祥物的关注度较低,尽管近两年来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吉祥物所带来的品牌价值和积极影响,但目前为止国内校园吉祥物的发展状态还处于萌芽期,使用范围十分局限,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也仅仅是为了校庆等某一活动而设计活动吉祥物,并且吉祥物的设计水平亟待增强。
二、中外高校吉祥物的特征
由于中西方地理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其各自的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存在显著的差异,因而高校吉祥物的表现形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中外高校吉祥物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本文着重从吉祥物造型所具有的象征性和幽默性这两方面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象征性
象征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的事物特征,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的艺术表现手法。因此高校吉祥物的设计可以通过赋予自然界生物特殊的象征意义,来表现学校的人文底蕴和教育理念。
如美国蒙蒂塞洛大学的吉祥物——棉铃象鼻虫,现实中这种鼻涕虫虽仅身长6毫米,却拥有令对手不可小觑的力量,形象的象征着该所大学在运动会等活动中始终充满力量与斗志;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吉祥物——凶猛的食蚁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选择海狸作为吉祥物,是因为海狸是智慧的象征,学校寄希望于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够如同海狸筑巢一样优越。
通过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美国高校吉祥物的选择更倾向于回归自然,选择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生物,尤其是一些凶猛禽兽和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动物,并以它们最原始的特性作为象征。其原因在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并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国民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民主意识,故吉祥物在选择和设计上相对自由,甚至于高校学生可以只根据喜好自主选择他们想要的吉祥物。在象征意义上偏向于严谨求实的学术观念、奋勇拼搏的竞争意识、创新进取的思维逻辑、追求个性的生活理念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日本明治大学的吉祥物以被称作“森林中的智者”的猫头鹰为原型创作,因为猫头鹰象征着亲切博识,值得一提的是猫头鹰大眼睛的可爱形象十分符合日本的“萌”文化和动漫文化;鸟取大学的吉祥物以当地的标志鸳鸯为创作原型,头戴学士帽,手拿书本,象征着永久保持求知欲的大学生形象;鹿角的萌芽代表者成长和教育,作为奈良教育大学的吉祥物,其已成为了吸引众多学子前去求学的最佳宣传品。
通过这几个例子,可以发现日本深受动漫文化的影响,偏好选择一些与当地地域文化紧密相关的较可爱的动物并将其赋予象征元素后转化成为卡通形象作为高校吉祥物,高校也更倾向于将吉祥物称作萌物。漫画家三浦纯曾提出,“萌物”的设计一般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原则:充满故乡情、行为活泼、具有可爱特质。日本人相信吉祥物可以传递欢喜与幸福感,并将这种情感融入高校吉祥物的设计中,意在于希望高校能肩负起推动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的使命。
中国高校吉祥物的设计与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吉祥文化的联系尤其紧密。一方面,一些高校采用古代著名的龙凤狮虎等神兽作为吉祥物,借用古代经典的兽形诠释传统文化、展现学校悠久的历史。如中山大学的“中大狮”,形象来源是中大校园马丁堂前的一只被誉为中大“马丁堂守护神兽”的石狮;福建农业大学金山学院吉祥物“彼小星”,是一颗星星的造型,源自《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意指独立闪烁和凝聚闪耀小星们,寄托了对金山学子们的美好期望;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吉祥物的造型同日本高校吉祥物造型设计相类似,较为生动可爱。如清华大学的吉祥物“紫荆蝴蝶”,将志愿者爱心和志愿精神融入两只活泼可爱的蝴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吉祥物“小金橙”,取自校名谐音。
尽管中国高校吉祥物的发展还处于萌芽期,但中国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中国的吉祥文化更是东方文化的宝贵财富,使得中国高校吉祥物的设计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且与中国万事如意、物必吉祥的传统心理密不可分。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吉祥物是源于生活又超越自然与现实的理想化形态,所以高校吉祥物一般是从自然界中提取一种或多种象征元素再与抽象的设计理念相融合创造出不同于现实的形象。对此中国高校吉祥物的设计原则是,不仅要反映学校本身的文化特征,更应反映其所处地区乃至国家所特有的文化特征。
2、趣味幽默性
幽默的表现手法常常体现在美国高校吉祥物的造型设计中,可以说美国是个充满幽默的国家,美国高校吉祥物的设计也很好的体现了美国人诙谐机智幽默风趣的特点。它们的造型通常千姿百态、生动有趣,透出滑稽与智慧,幽默与风趣,能够引起观者的会心一笑。如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吉祥物香蕉鼻涕虫,是热带雨林中特有的动物,颜色长像似香蕉,故以名之;威廉姆斯学院由于校园幽默杂志中的一头认真看书的紫牛照片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学生十分喜爱并将其引入作为校园吉祥物;斯坦福大学的吉祥物甚至并不是固定的形象:把树作为吉祥物最大的魅力是你总能设计出最特别的树,棕榈树、针叶树,缀满珠宝的树,全主干长满眼睛和嘴巴的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达特茅斯大学吉祥物是一个看似十分笨拙的啤酒容器——啤酒桶人。这些吉祥物或许缺乏美感又稍显古怪,但它们具有幽默趣味性和独特性从而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相对于美国高校吉祥物的轻松诙谐,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高校吉祥物的设计风格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设计往往要严谨许多,每个细节的设计都要有据可依,这与亚洲人性格中的严谨和认真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阎 平. 吉祥物设计[M].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2] 康 兵. 关于吉祥物创意设计的思考[J]. 装饰, 2008(1).
[3] 薛生辉. 吉祥物设计的文化内涵与表现特征[J]. 装饰, 2003(7).
[4] 张 雪. 吉祥物设计新风采[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1.
[5] 左汉中. 中国吉祥图像大观[M].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