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未远 精神永存

2016-01-04 18:04高妍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光谱分析工作

高妍

惊闻陆婉珍院士辞世,不胜唏嘘。

作为本刊编辑委员会副主任,陆婉珍院士多年来对杂志社的工作一直颇为关心,多有鼓励。2012年7月本刊创刊五周年之际,陆婉珍院士还与丈夫闵恩泽院士一道为杂志题词—“传承科技文明,展望品牌未来。激励人才成长,驱动科技创新。”语间殷殷期望,今日听来,仍觉重任在肩,壮志满心。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特编辑此文回顾陆老一生,只盼能将老人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及严谨敬业的作风展现一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一心为国矢志不渝的精神与情怀。

一个抉择,新的开始

陆婉珍祖籍上海川沙县,1924年9月29日生于天津。陆婉珍的父亲是一位留学日本的纺织实业家,也是我国知名的纺织技术与管理专家,母亲则曾受过师范教育。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陆婉珍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宽松的家庭环境也形成了她自主、自立、自强的性格。

正是这种自主自立的性格,影响并决定了陆婉珍的成长轨迹—小学毕业后,她选择离家较远的苏州读中学;仍在重庆南开中学读书的时候,就立志化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她执意只身一人赴美求学,并通过考试取得了自费公派留学的资格。

在美8年,陆婉珍先后获得了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硕士学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并于1952至1953 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曾师从著名化学家希斯勒教授和克劳斯教授,受益颇多。

1953年7月,陆婉珍被美国玉米产品精炼公司聘任为研究员。工作期间,美国企业对产品品牌及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给陆婉珍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被她总结为“留学美国八年最大的收获”,对她回国后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在美国已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却时时牵动着陆婉珍和丈夫闵恩泽的心。一边是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一边是未知的困难与风险,他们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经过多方求助,陆婉珍与闵恩泽辗转绕道香港,终于1955年10月回到上海。

这个抉择,成为一个新的开始,无论是对陆婉珍、闵恩泽,还是对新中国的分析化学、石油化学研究。

一意坚守,多方开拓

回国后,陆婉珍被分配到石油工业部石油设计局,参与筹建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并具体负责组建油品分析研究室。当时我国的仪器分析研究刚刚起步,可以说是一片空白,陆婉珍开展工作的前期资本,仅有一本《全国科学规划》和十个本科毕业生。

就是在这千难万难中,陆婉珍一步步摸索着将工作做了起来,开创了中国石油分析领域很多个第一。

通过在大连中科院石油研究所分析室的工作学习,陆婉珍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整体认识。她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对石化产品及各种催化剂、添加剂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去解决工艺及科研中出现的问题。”有了这个“纲”,各个“目”便也清晰起来。

购置设备、翻译资料、培训人才、组建团队……千方百计都用上,陆婉珍硬是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组织建立了包括光谱、色谱、热分析、X-衍射、质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分析方法的门类齐全、人员配套的分析测试中心,搭建起了较为完整的油品分析技术平台,成为各石化研究单位的表率。

这一分析平台的建立和运转,不仅为石油化工和催化剂等各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分析数据,而且为炼油企业的生产提供了分析技术支撑,成为陆婉珍接下来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开展的坚实后盾。

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航煤烧蚀机理研究、烃类燃料燃烧过程中对镍铬合金腐蚀机理研究;我国第一套催化重整装置催化剂痕量砷中毒失活原因分析;油井压裂液研制;催化裂化助燃剂研制;特种油品氟油的研制;重油中硫分析及对油品抗氧化性能研究;轧制液质量控制;高碱度磺酸盐添加剂研制等等,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她在我国较早开展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及其它助剂的分析工作,并以此技术为基础开展了油品烃类分析、油品添加剂及助剂的鉴定及催化剂的表征等研究,为生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智力支持。

她帮助企业解决了一系列生产问题—

她建立了测定微量砷的分析方法,并研制出相关仪器,成功解决了铂重整炼油工艺中催化剂中毒的问题。

她参加了我国第一套自主研制、设计、建设的催化重整工业装置在大庆开工和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工业装置在抚顺开工,主持了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主持编制了《近代仪器分析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重整分析方法汇编》和《石油化工分析方法汇编》等著作,促进了催化重整工艺在我国炼油工业的普遍应用。

她组织研制出了我国新型的金属钝化剂,不仅降低了氢气和焦炭的产率,增加了轻质油品的收率,还提高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处理量和转化率。在多个炼油厂推广使用后,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她为了解决石油分析中经常遇到的微量硫、氮及卤素的分析,指导团队成功完成了包括仪器在内的整套微库仑分析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在国内炼厂推广应用。

她根据早期开展航煤烧蚀机理研究的经验,找出了高温下烃类对镍、铁金属的腐蚀原因,并通过大量试验确定在当时的工业条件下原料油种合适的硫含量范围,解决了生产过程中重整装置严重结焦的难题,并为之后在高温下掌握烃类对镍、铁金属的腐蚀机理及预防措施奠定了基础。

她还领导团队率先研制出国产复合水处理剂RP-51,并推动其实现了国产化,不仅较好解决了企业使用高硬度、高碱度水质带来的设备结垢和复式问题,保证了生产装置的高效运行,还为药剂生产企业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陆婉珍还为石化领域的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技术研发做了大量工作,是我国公认的该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商品色谱仪刚刚出现,陆婉珍就率先在我国开展了气相色谱用于油品分析的研究工作。她建立了色谱测定汽油详细烃类组成的分析方法,并利用这一技术解决了我国第一套催化重整工业装置开工时遇到的技术问题,为装置的顺利投产起到了关键作用。

到80年代初,她又领导团队在我国首次成功开发出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是为我国气相色谱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随后,又针对复杂炼厂气和汽油中不同烃类组成,研制出了多孔层毛细管柱和填充毛细管柱,并推动实现了广泛应用,为重大新型炼油工艺的开发及时准确地提供了分析数据。

陆婉珍在长期的色谱、核磁共振、炼油化学剂、光谱等分析学科的研究工作中,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导思想,立足行业本身,多次参加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其研究成果几乎都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应用,其中不少技术都有鲜明的创新性,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而她所领导的油品分析研究室,也已经在半个世纪的积累中成长为国内一流、比肩国际,目前每年为各方面提供10万以上的数据,赢得广泛赞誉。

由于贡献突出,陆婉珍在1983、1990年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1984年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

1988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

1990年,被评为国家级有卓越贡献的千名专家之一。

1991年,陆婉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心进取,孕育变革

陆婉珍曾长期领导我国原油的评价工作,不仅建立了完整的原油评价体系,对我国发现的各种原油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评价,还结合原油评价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开展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工作。

同时,她还组织汇编了《中国原油评价》共8册,以后又不断补充新油田的新数据以及国外原油的数据,编制了原油评价数据库。这些系统完整的评价数据为合理利用我国原油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列入国家重要科技成果。

而长期的分析研究与原油评价工作,使陆婉珍深深体会到了先进分析技术的重要性。了解了这些,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何会在古稀之年亲自上阵推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近红外光谱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使用,却是90年代以来国际上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谱分析技术。

陆婉珍决定组建新的研发团队开展这项新型分析技术的研究是1994年。在当时,近红外技术并不被国人看好。但陆婉珍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看到了这一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项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分析模型技术的综合分析技术。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速度快、高通量、仪器设备简单,且能够实现在线分析监测,是现场快速筛查和加工过程实时检测的理想手段。

从石油行业来说,有了这项技术,就能够摒弃传统的蒸馏塔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关键数据,对原油作出快速评价,指导炼油工作的开展;也能够对各种油品作出精准分析和调和。而从更大范畴来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对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同样意义不凡,因此在农业、饲料、粮油、食品、环境等诸多行业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1995年,在陆婉珍的组织和领导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了光谱分析和化学计量学课题组,主要任务就是研发成套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她组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发团队,在我国首次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实验室,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真正将近红外光谱作为了一种研究油品组成与性质关系的有效手段。

她与研究人员一起从零起步,研读书籍,查阅算法,一步一步积累,逐步建立了从软件到硬件,再到实际应用的全套近红外分析技术,并出版了《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一书,为以后近红外光谱的应用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短短三年时间里,她领导团队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克服无数道难关,与合作单位一起加工制造出了CCD近红外光谱仪样机,并将样机在济南炼油厂、沧州炼油厂及天津炼油厂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作为我国最早批量研制成功的近红外光谱仪,它的成功改变了石化工业一贯使用的化验分析方式,隐隐开启了一场变革,对我国近红外技术的整体发展与应用也影响深远。

此外,陆婉珍还在普及近红外光谱技术知识、培育我国近红外光谱的应用市场、培养我国近红外光谱专业技术人才、组织近红外光谱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经过十余年、几代人的努力,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逐渐为更多人所接纳和采用,尤其是在我国的石油石化行业取得了较为顺利的发展,在整个石油产业链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因为所作出的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陆婉珍被誉为“中国近红外光谱之母”。

一生付出,余香沁人

2015年11月17日2时,陆婉珍院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她把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石化分析和石油化学事业。除了潜心科研和生产问题的解决,她还曾组织制定我国石油化工分析研究的“八五”规划,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自参加工作起,她就致力于推动国产分析仪器的研制与应用,为我国仪器工业的发展积极奔走;她非常重视石油分析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直到九十高龄,心心念念的都是人才二字。

1978年石科院被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硕士、博士授予单位,陆婉珍被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她一生先后培养了5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了一批石化分析和石油化学人才,如今这些人都已经成长为石化一线的中坚力量和技术骨干。

陆婉珍不仅着意年轻人才的培养,更多方努力,注重推动整个能源化工行业人才整体水平的提升。

她全力支持丈夫闵恩泽院士拿出积蓄在石科院设立“闵恩泽科技原始创新奖”、在四川省立成都中学设立“闵恩泽奖学金”,又与中国石化、中国工程院联合设立“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面向全国奖励在能源化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

今年,她又提议设立了“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不仅奖励为推动我国近红外光谱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还特别奖励在我国近红外光谱理论、技术研发或应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以此鼓励科技人员投身近红外光谱事业的热情,促进和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11月21日,陆婉珍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办。

淅淅沥沥的雨停了又下,入夜又化作颗颗雪粒、片片雪花,累积作重重叠叠的白,装点世界与人心,又终究化作泥土,无声滋润大地。陆先生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坎坷与荣誉过后,唯有一颗真心全部贡献给了中国石化分析事业,鞠躬尽瘁。而其最后“新青胜蓝”的心愿,更显露出春泥护花之心,可叹、可尊、可敬。

斯人未远,精神永存。她的事业,她的拼搏,她的品格,她的风貌,她的热情,她的坚守,都将留在人们心中。

猜你喜欢
光谱分析工作
基于三维Saab变换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方法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不工作,爽飞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星载近红外高光谱CO2遥感进展
选工作
苦味酸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铽(Ⅲ)与PvdA作用的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