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洲
近几年,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因其承载的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而频现于高考试题中。下面以几道古代诗歌高考题为例,从四个方面进行解析。
比较意象特点
例1 下面这首词与《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片“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临江仙
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此题侧重于考查意象及其内涵。“夕阳”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有的借其抒写离情别怨,有的借其表达迟暮情怀,有的借其抒发思古之幽情,有的借其表达激昂之志……于本题而言,我们需结合具体的诗句去理解“夕阳红”意象的内涵,明确其象征义。“雨余时候夕阳红”中,侯蒙借“夕阳红”表现自己了的自信、憧憬,有一种大器晚成的欣慰在“夕阳红”中。而《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夕阳红”,则象征了历史的沧桑变化。
解答此类题,既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如柳暗指留别、竹代表气节、菊象征隐逸等,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有时还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或创作背景,或扣住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警示在分析比较意象特点时,对意象的分析囿于直观印象,不会借助诗句比较;不将意象与感情、技巧结合赏析。
比较遣词用句
例2 下面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遣词用句的优劣,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作者抒发情感。对本题而言,从不同角度看,可有不同答案: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的复杂心情,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则无此意趣。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却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妙。分析略。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看法,然后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并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字词所描述的景象,最后展开适当的联想和想象,点明该字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警示 只是单一结合语境理解了该字词(或句子)的含义,不能从两首诗角度全面比较该字词(句子)在诗的结构、表达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不能指出其表现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比较思想感情
例3 下面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暮春
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本题考查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暮春》通过写落花、棚J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问》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两诗情感大异。
解答此类题目,要细心捕捉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意象加以揣摩,有时还要联系作者人生经历分析,从而与作者心灵共鸣。这类题的解题步骤为:①总说:全诗(某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具体的意象、诗句进行分析。如果作者在表达思想情感时用了表达技巧,也要点明。
警示仅从意象的角度去比较,没有综合考虑诗歌题材、表达技巧、诗人身世等不同,品味出的情感较单薄肤浅,不全面,不深刻。
比较表现手法
例4 下面两首唐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此题考查诗词的表现手法。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将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将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解答表现手法赏析题,一要积累表现手法的相关知识,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等;二要要结合具体作品加以比较分析,并按照“手法+表达作用”的模式进行表述。
警示对易混手法的含义、特征辨识不清楚,误把此手法当成彼手法;对手法作用的阐述较笼统,没有结合不同诗歌作具体的比较分析。
当然,比较赏析还有从其它角度进行的,有的甚至综合多种角度进行,请同学们灵活运用。两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两首诗的内容大体相同,但表现主题的方式各具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两首诗都揭露了统治者不以国事为怀,因极尽享乐而误国的行径,但表现主题的方式却不同:刘诗用的是对比手法,将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痍的景色与当年的“万户千门”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杜诗用的是曲笔,语言委婉、含蓄,表面批评“商女”,实则讽刺沉溺于声色之中的达官贵人,于婉曲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本题重点考查表现手法,可先指出内容的大体相同点,而后指出其不同的表现方式,并作出具体阐释)